13-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02.00 KB
- 文档页数:30
世界现代设计史意大利的现代设计一·意大利现代设计特点综述: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
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与芬兰非常相似,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关键词:杰出1设计传统悠久,形成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传统,风格较强,不同于日本长期的学习与模仿。
专心发展自己的体系。
2涉及面广泛包括大众文化设计和高级文化的设计,看的见的设计和看不见的设计。
例如:汽车有高端:“阿尔法”和大众:“菲亚特”。
意大利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径渭分明3战后发展国家经济,设计目标明确为增加产品出口的服务,强烈的区域限制。
集中在北方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米兰,都灵。
4战后设计名家很多,明星效应很强。
尊重设计师,设计人社会风气,人才层出不穷,受人追捧。
他们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国家追逐潮流的人们视为与电影明星一样的偶像,这种高度重视少数设计大师的社会风气,也都是别的国家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的。
意大利设计大师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满天的现象,。
4工业设计水平高,但是设计师多为建筑系出身。
没有良好的工业教育体系,但是工业设计依旧出彩。
工业设计与造型能力浑然天成,外国很少有、不少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系:米兰理工学院( Milan Polytechnic)的建筑系。
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因为出身背景大部分是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因此对干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掌握得非常好,同时也从来都具有挑战性: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设计出新的形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设计史整理系列近现代设计史设计史精选设计史整理系列近现代设计史设计史1. 工业革命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1 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 41. 2工业革命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41.3 新古典主义设计 52.艺术与手工艺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先驱6约翰・拉斯金6威廉.莫里斯6阿瑟•马克穆多7阿什比7德莱赛73.新艺术运动83. 1新艺术运动概述 83.2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 83.2.1 新艺术运动在法国8新艺术运动在法国.平面设计84.2. 2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95.2. 3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96.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1装饰艺术运动概述 114. 2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 114. 3 美国装饰艺术运动 114. 4 英国装饰艺术运动 125.早期的现代设计135.1现代设计的变革 13芝加哥学派13沙利文13弗兰克•赖特14德意志制造同盟14彼得•贝伦斯145. 2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史整理系列近现代设计史5. 3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156.包豪斯166. 1包豪斯的深层含义166. 2包豪斯的发展历程166. 3包豪斯的设计教育166.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166. 5包豪斯的艺术设计177.美国现代设计的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①功能主义19②式样主义19美国设计师的代表20雷蒙特•罗维—-丑货滞销、maya原则20maya 原则^ 20流线型设计218.“二战”后各国的现代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国际现代主义设计的缘起2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22德国的现代设计229.“二战”后各国的现代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美国的现代设计23日本的现代设计23其他国家的现代设计2410.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波普设计25绿色设计25期中小结27设计史整理系列 4 近现代设计史1.工业革命的设计1.1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工业革命是现代工艺设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开辟了全方位的社会历史条件。
简述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及特点摘要:一、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背景二、意大利现代设计的特点1.创新性与实验性2.人文关怀与个性化3.艺术性与审美追求4.材质与工艺的探索三、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启示正文:意大利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其设计理念和作品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并探讨其对全球设计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一、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背景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意大利设计师开始关注功能性、人性化和审美价值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在二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设计行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世界闻名的意大利设计风格。
二、意大利现代设计的特点1.创新性与实验性意大利设计师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不断突破传统界限。
在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意大利设计师以其创新性和实验性闻名于世。
2.人文关怀与个性化意大利现代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情感。
同时,设计师强调个性化,使每个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生命力。
3.艺术性与审美追求意大利设计师将艺术融入设计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他们对审美有着极高的追求,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4.材质与工艺的探索意大利设计师在材质和工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以实现设计作品的完美呈现。
三、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启示意大利现代设计对全球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设计理念和作品成为世界各地设计师学习的榜样。
同时,意大利设计也给我国设计行业带来了启示:注重创新、关注人性、融合艺术、探索材质,以此推动我国设计事业的繁荣发展。
总之,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及其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和启示。
11.意大利现代设计目前,意大利的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意大利始终在亚平宁半岛上创造着世界奇迹。
埃特鲁里亚文明→古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在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设计最为发达、先进、时尚。
20世纪50年代是意大利设计基础和形成自己面貌的年代,60—70年代则是意大利大幅发展,形成成熟的意大利设计风格,并引导世界设计潮流的时代。
60年代被称为意大利的经济奇迹时期,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品需求量急剧增加,国家进入富裕阶段。
为意大利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意大利设计师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固有的艺术气质,使被称为“意大利路线”的设计风格日趋成熟,以独具特色的意大利设计出现在世界设计界,成为60—70年代世界主要消费品风格之一。
那就是①既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②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手工艺的优良传统;③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的“意大利文化”的设计风格。
这是意大利设计的主流风格。
意大利人把设计看成一种文化和哲学,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理论和实践。
正如意大利著名设计家兼评论家乌别托·艾科(Umberto Eco)所言:“如果其他国家把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
”正是在这样的设计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氛围之下,意大利设计师在工业设计的探索中表现出比其他国家设计师更多的激情和冲动,更多的浪漫情调,更多的标新立异。
一、家具设计战后家具工业特点——双轨制:①为出口服务的大家具生产企业,完全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手段。
②小规模作坊依然存在,针对国内消费者生产比较讲究品味的、小批量的家具。
意大利家具设计早在5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了世界优秀家具设计之林,60—70年代其家具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
设计强国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萌芽阶段;战后重建时期的设计;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反主流设计、样式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这也是意大利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并不意味着设计的落后,相反在世界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随着战后重建工作和工业企业的发展,意大利现代设计崛起迅速,并且在家居、汽车、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领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如今,意大利设计几乎已经成为了“杰出设计”的同义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萌芽阶段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意大利受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模糊进入现代主义设计的阶段。
1983年,在米兰举办的“意大利设计回顾展”中把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意大利设计称为了前设计阶段。
此时意大利的现代工业开始形成,设计为小批量工业生产服务,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如菲亚特汽车公司、奥列维蒂公司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上,还无暇对产品设计进行过多的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战争的需要,企业生产的产品几乎由政府统一购买,对设计的要求不是很明显。
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更加剧了意大利经济的国家化,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此时,贸易以国内为主,产品大多为法西斯军事服务,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企业迅速发展。
同时,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生产方式和设计样式也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改变了意大利的工业生产方式。
战后重建时期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这一时期是奠定意大利在世界设计界地位的重要阶段。
美国著名设计家瓦尔特·提格1950年曾在英国的《设计》杂志上撰写文章,认为战后是意大利设计发展的春天,所有新的设计思想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恢复都在萌动。
1949前后,意大利经济从二战废墟上逐渐恢复。
在这个恢复过程中,建筑设计获得了长足发展,新住宅、厂房、公共设施、商业建筑迅速矗立起来。
意大利现代汽车设计风格有人说意大利是全世界女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着浪漫、优雅、洒脱的“拉丁情人”———意大利男人。
那我要说意大利也是全世界男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着激情、动人的“梦中情人”———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
红色激流———法拉利车迷们送给了法拉利若干令其他汽车厂既羡慕又嫉妒的雅称———“跑车皇冠”、“跑车王子”、“赛场杀手”、“南欧美女”、“拉丁情人”……遍观世界车坛,还没有哪一款汽车能够获得车迷如此痴迷爱戴。
欣赏法拉利车,除了它那无与伦比的性能以外,还应从其外形着眼。
法拉利车的外形可谓风情万种,由于发动机置于车后,整个车体呈前低后高的楔形,透露出咄咄逼人的动感。
尤其是侧面车身,整体的线条在前轮、车门、后轮各有几次变形,但却连接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堪称是现代空气动力学与设计艺术的完美结晶。
也许是受亚平宁半岛那明媚温暖阳光的影响,每一款法拉利车都以红色作为自己的基本色调,给人以无法抗拒的诱惑与冲击。
说到法拉利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它的设计者宾尼法利纳。
宾尼法利纳几乎成了法拉利的御用设计公司,从1955年就只为法拉利设计跑车,到现在已经设计了160多款法拉利车。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因为法拉利换代周期长,往往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要推出就一定成为精品,因此历史上的法拉利车型不是很多,而真正跨入21世纪门槛的车型更只有寥寥几款。
恩佐·法拉利至尊超跑---恩佐·法拉利这款以法拉利创始人Enzo Ferraai的名字命名的超级跑车是法拉利车厂的旗舰型限量跑车。
恩佐只生产了399辆就拆毁生产线绝版了,尽管售价高达64.5万欧元,却早已售罄。
恩佐·法拉利的车身设计以至引擎均取材自一级方程式赛车,可简单把它形容为能驶上公路的F1。
外形方面,车头的设计最容易令人想到F1,车鼻特别尖锐低矮,下方的扰流设计更像赛车的车头定风翼,有效降低了风阻系数,提高行车稳定性,更能把空气带入制动系统,加快系统的散热速度。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
意大利著名设计与艺术评论家乌别托·埃科在1986 年曾经讲:如果其它国家把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
20 世纪意大利的设计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意大利时髦的家具、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办公室用品、汽车、装饰品等等,为意大利赢得世界各国的称颂。
意大利通过短短的半个世纪,把自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成一个工业大国,而它的设计在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意大利的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
虽然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
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与芬兰非常相似,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在意大利,设计包含的面相当广泛,因此评论家把设计分成大众文化层次的设计、高级文化的设计、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等等各种内容,相当丰富与复杂。
这是意大利设计与其它的国家不同的另外一个方面。
意大利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径渭分明,比如“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和“菲亚特”汽车分别代表昂贵汽车和大众汽车两个完全不同的设计中心与市场,就是很具有典型性的例子。
这应该说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是战后为发展国家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自从开始现代设计活动以来,它的设计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目标:为增加产品出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