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_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梳理】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物质发生升华时要热。
二、凝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凝华过程中要热。
【注意】由固态向气态方向转化的都吸热,反过来都放热。
【激活思维】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①云、雨、雪:水蒸气遇冷成的小水珠和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飘在空中就是云;小水滴在空中大量聚集不能悬浮在空中下落就成为雨;云中的小冰晶大量聚集下落就成为雪;如果雪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也会形成雨。
②露:水蒸气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露。
③霜: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霜。
④冰花: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玻璃壁上就形成窗花。
【A双基巩固】知识点1 升华1.(现象)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2.(实验)如图所示在探究碘升华实验中,在碘锤中加入少量固态碘,加热后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
观察图片后,请思考该实验装置改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理由是。
知识点2 凝华3.(现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C.冰冻的衣服也会干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4.(实验)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知识点3 升华吸热与凝华放热5.(实例)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实验)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
3.4 升华和凝华(考点解读)(解析版)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注意①升华和凝华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两种状态之间直接的相互转化,中间并没有经过液体这个过程;②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2、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例如碘化钾、干冰、硫、磷、樟脑等物质都有很显著的升华现象,冰冻衣服风干也是升华现象。
3、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冬天“窗花”是凝华现象,日光灯管两端变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生产的。
4、水的三态变化(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3)水的三态变化图:【考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典例1-1】(2023•衡水模拟)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昆虫身上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会吸热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冒白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C.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会放热D.植物上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会吸热【答案】C【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露珠的形成是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会放热,故A错误;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冒白气”,是液化现象,会放热,故B错误;C、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会放热,故C正确;D、植物上雾凇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会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典例1-2】(2023•蚌山区三模)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乘组返回地球。
4.7 升华和凝华目录模块一知识网络 (1)模块二知识掌握 (1)知识点一、升华与凝华 (1)模块三巩固提高 (5)模块一知识网络模块二知识掌握知识点一、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
学习目录知识重点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干冰消失,冬季结冰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了变细。
凝华现象:针状雾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发黑的灯泡、霜的形成。
3、云,水蒸气上升至高空温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滴凝华成小冰晶聚,聚集成云。
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
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低于0℃),水蒸气凝华成六角形冰花,冰花聚结在一起形成雪。
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液化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
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
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凝华成霜。
4、严冬,冰冻衣服变干是冰升华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它往往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樟脑丸放入衣箱后会升华成杀虫的气体。
5、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当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可以用来制造“舞台烟雾”、进行人工降雨以及冷藏食品等。
[例题1](2023•南湖区一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24节气倒计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霜降”节气到来,路边草木附着一层白色的霜,霜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凝固D.液化【解答】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故选:A。
[例题2](2023•萧山区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A.露珠逐渐消失B.蜡烛流“烛泪”C.樟脑丸逐惭变小D.树叶上结霜【解答】解:A、露珠逐渐消失,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B、蜡烛流出“烛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B错误;C、樟脑丸逐惭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错误;D、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正确。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升华与凝华知识点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2、凝华
(1)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3)凝华放热
3、固态、液态、气态三者的关系。
升华与凝华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升华和凝华》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经过液态,是一种物态变化。
比如说,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会冻干,这就是冰直接从固态升华成了水蒸气。
还有常见的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小甚至消失,这也是升华现象。
升华需要吸收热量,因为要打破固态物质分子间的强大作用力,使其变成气态,需要能量的输入。
二、什么是凝华凝华则与升华相反,它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像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就是室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形成的。
还有霜的形成,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因为气态分子的能量降低,转化为固态时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三、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通常在温度较低、压强较小的环境中容易发生。
而凝华则一般在温度骤降、有足够的凝结核存在的条件下容易出现。
比如,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降低压强,一些固态物质可能会升华。
而在寒冷的冬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树枝、草叶等物体表面容易凝华成霜。
四、升华和凝华的实例1、干冰的升华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升华,产生大量的白色雾气。
这在舞台效果、人工降雨等方面都有应用。
舞台上的“烟雾”就是干冰升华造成的,它让舞台看起来更加神秘和梦幻。
2、灯泡中的钨丝升华和凝华灯泡使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
而灯泡的玻璃内壁会变黑,这是升华后的钨蒸气又凝华在灯泡内壁上形成的。
3、自然界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在高海拔地区,雪不融化也会慢慢减少,这是雪的升华。
而在寒冷的极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直接凝华形成厚厚的冰层。
五、升华和凝华与生活的关系1、食品保存在一些食品的包装中,会放入干燥剂。
干燥剂中的成分通过升华吸收包装内的水分,保持食品的干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医疗应用冷冻疗法中,利用某些物质的升华吸热来降低局部温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3、气候影响凝华形成的霜、雪等对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总结物理中的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
一、定义和区别:1. 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无涉及液态的过程。
例如,干冰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2. 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无涉及液态的过程。
例如,水蒸气在冷凝器中由气态转变为水。
二、升华和凝华的条件:1. 升华:当物质的升华温度低于其熔化温度时,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升华。
升华温度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2. 凝华:当物质的凝华温度高于其沸点时,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凝华。
凝华温度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三、升华和凝华的实例:1. 升华:除了干冰的例子,还有一些常见的物质也可以发生升华,如苏打粉、氨水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
2. 凝华: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水是凝华的典型例子。
此外,硫磺蒸汽在低温下也可以凝华成固态硫磺。
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升华:升华广泛应用于干燥、净化和分离等领域。
例如,将湿漉漉的衣物晾晒在阳光下,水分会逐渐蒸发,使衣物变干。
2. 凝华:凝华广泛应用于冷凝器、净化和制冷等领域。
例如,冷凝器可以利用凝华原理将蒸汽转变为液体,从而实现蒸汽的回收和净化。
五、升华和凝华的规律:1. 升华:物质的升华温度是固定的,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升华温度不同,例如干冰的升华温度为-78.5℃。
2. 凝华:物质的凝华温度也是固定的,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凝华温度不同,例如水蒸气的凝华温度为100℃。
六、升华和凝华的能量变化:1. 升华: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即升华潜热。
升华潜热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时吸收的热量。
2. 凝华: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即凝华潜热。
凝华潜热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时释放的热量。
七、升华和凝华的影响因素:1. 升华:升华速率受到温度、压力和表面积的影响。
物理升华凝华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中,升华和凝华是两种物质的相变方式。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这两种相变方式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物质转化方式。
一、升华和凝华的宏观描述1. 升华和凝华的具体表现升华和凝华的具体表现在于物质的相态变化。
对于升华而言,原来呈固态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下直接转化为气态,而对于凝华而言,原来呈气态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下直接转化为固态。
这种相变方式的特点是既不需要经历液态阶段,也不需要变化物质的化学组成,因此升华和凝华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相变方式。
2.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和凝华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对于升华而言,通常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固态物质受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得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具有足够的动能,从而脱离固态晶格,转化为气态。
而对于凝华而言,则需要恰当的降温条件,使得气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失去足够的动能,从而沉积在固体表面,形成新的固体物质。
3. 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例如,冰的升华过程是由冰雪直接变为水蒸气,这在春天融雪时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现象。
又如,某些物质在大气中升华后形成云层,进而产生降水,这也是升华在自然界中的应用之一。
而凝华则在大气中形成的雾、露等现象中得到体现。
二、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1. 升华和凝华的微观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过程是通过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动能变化而实现的。
升华是指在固态晶格中,物质分子获得足够的动能,从而克服固态晶格的束缚,转化为气态分子。
凝华则是指在气态中,物质分子失去足够的动能,从而沉积在固体表面,形成新的固态物质。
2. 相变的启动能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涉及到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动能变化,因此需要克服一定的启动能。
对升华而言,启动能主要包括克服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克服固态晶格的束缚力;而对凝华而言,启动能主要是克服气态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力。
《升华和凝华》知识清单一、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经过液态阶段。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很多。
比如,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在寒冷的天气里,冰并没有先融化成水,而是直接由固态的冰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消失在空气中。
再比如,樟脑丸会逐渐变小。
樟脑丸原本是固态的,放在衣柜里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越来越小,最后“不见”了,这就是升华现象。
还有,灯泡中的钨丝在发光时会升华。
灯泡使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发生了升华。
升华需要吸热。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固态物质的分子具有一定的势能和动能。
在升华过程中,为了克服分子间的引力,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从而使分子的动能增加,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装置来观察升华现象。
例如,将碘固体放入密封的玻璃管中,然后对玻璃管进行加热。
可以看到碘固体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二、凝华凝华则与升华相反,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常见的凝华现象也不少。
比如,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晶,形成各种各样美丽的冰花。
霜的形成也是凝华现象。
在深秋或初冬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还有,下雪的时候,天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雪花飘落下来。
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
当气态物质的分子失去足够的能量时,分子间的距离迅速减小,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并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
同样,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凝华现象。
比如,把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周围会出现“白雾”,同时容器壁上会有白色的固体出现,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凝华形成的干冰。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升华和凝华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可以进行低温冷冻治疗。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病变组织迅速降温,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人工降雨中,会使用碘化银等物质进行播撒。
升华和凝华知识点一、升华现象原因冬天,晾在外面的湿衣服结冰后在没有熔化的情况下也会慢慢变干在衣服变干的过程中,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或消失,但在衣服上不留任何痕迹在樟脑丸变小的过程中,樟脑丸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仔细观察会发现钨丝变细钨丝变细的原因是钨丝从固态直接变成了钨蒸气2、升华的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3初状态末状态关键词固态气态直接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声,主要是冰、碘、樟脑、干冰这几种物质的升华。
(2)分清“汽化”和“升华”,它们最后的状态相同,都是气态,但是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状态不同,物质汽化前是液态,而物质升华前是固态。
知识点二、凝华现象原因深秋或初春的早晨,草木、瓦石上出现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草木、瓦石(温度在0℃以下)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树枝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室内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探究归纳:上述物质都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2、凝华的概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初状态末状态关键词气态固态直接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因此对一些常见现象要记住。
凡具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凝华现象:霜、冰晶、冰花、雾凇、灯泡变黑等。
(2)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没有出现中间环节——液态,注意凝华过程并不是液化和凝固这两个过程之和。
知识点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烧杯,上面盖上盛水的蒸发皿,然后微微加热,在用慢火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渐减少,最后不见了,而盛碘的烧杯中并没有液体出现,而在整个烧杯中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也就是说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要点回顾】【要点1】升华和凝华【活动】碘的升华和凝华【分析】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盖片上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盖片有些变热。
说明碘凝华过程要放热。
【结论】升华:物质由_固态_直接变为__气态__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__气态___直接变为__固态____的过程。
升华过程_ 吸热,凝华过程_放_热。
【要点2】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冰花是附着在窗子玻璃上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__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在内侧凝华成固态,即冰花。
因为凝华要放热,室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高的玻璃不能放热__2、分析用久的白炽灯泡为什么会发黑?__发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
3、对于生活中常说的“下霜”,能不能理解为霜是白天降的?__霜是空气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夜间温度下降较快,水蒸气可以放出较多热量,因此不能理解为白天降的。
4、回忆实验,分析各个状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括号内填写物态变化,横线填吸放热)5、探究干冰粉喷洒在舞台上就形成白雾,那么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__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下降,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则液化为“白雾”_【要点3】人工降雨【结论】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_____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______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达标自测】【例题1】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
【例题2】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3.4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如树枝上的雾凇、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重点难点解析1.能根据定义解释升华和凝华现象是重点要知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
冰冻的衣服物质冰初始状态是固态,晾干了,说明物质终态变为气态。
根据物态变化过程可知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生化现象。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如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房屋中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冰花,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2.牢记物态变化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请结合下面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转化图理解记忆物态变化过程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例题1】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答案】A【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例题2】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杯中液态氮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不变;凝华.【解析】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例题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升华和凝华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凝华指的是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高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外表)
知识拓展: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升华凝华知识点总结一、升华凝华的概念升华凝华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或者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凝华过程通常是在物质的三态转变中的一种,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二、升华凝华的实例1. 冰的升华:冰在温度低于零度的条件下,可以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就是冰的升华过程。
这个过程在干冰中也可以观察到。
2. 雾凇的凝华:在潮湿的寒冷条件下,水汽直接凝结成冰,形成雾凇的过程就是凝华过程。
三、升华凝华的性质1. 温度对升华凝华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升华的速度越快,凝华的速度也越快。
但在特定条件下,温度低于物质的三态转变点时,升华凝华就会发生。
2. 压力对升华凝华的影响:在低温下,通过改变压力的方式,可以促进物质的升华过程,而凝华则相反,通过增加压力可以促进物质的凝华。
3. 物质的种类: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其升华凝华的速度、转变点也会有所不同。
四、升华凝华的应用1. 干燥剂:一些潮湿的环境下,可以使用升华凝华的特性来制作干燥剂,吸收周围的水分。
2. 医疗应用:在一些医疗设备中使用升华凝华的原理,比如在一些气体制冷剂中使用升华的特性。
3.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中,也会使用升华凝华的原理,制作干燥的食品。
4. 天气变化:在大气中,水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会影响天气的形成,比如在雨水凝结成雪的过程中就涉及到凝华过程。
五、升华凝华的生态意义升华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可以促进水循环、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对地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同时,人类也可以利用升华凝华的特性来改善环境、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六、升华凝华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升华凝华现象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实验、模拟等手段深入了解升华凝华的机理、应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七、结语升华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在物质的三态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对升华凝华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界提供重要的参考。
凝华和升华的知识点
凝华和升华是两个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的词汇,它们有着不同的涵义。
以下是它们在一些常见语境中的解释:
凝华:
1. 化学领域:在化学中,凝华是指气体直接转变为固体,而不经过液体的过程。
这种过程通常发生在低温条件下,例如水蒸气在冷凝时形成冰晶就是凝华的过程。
2. 文学艺术:在文学或艺术中,凝华可以指的是文字或形象的凝结,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深刻的意义。
这种表达方式通常具有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意义的特点。
升华:
1. 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中,升华是指物质直接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而不经过液体状态。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冰升华成水蒸气,而不融化成液态水。
2. 哲学:在哲学中,升华可以指人类道德、文化或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升华。
这是一种对个体或社会价值观的提高和超越的过程。
3. 化学:在化学中,升华也可以用来指代一些物质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而不经过液体阶段的过程。
这两个词语在不同的领域有着相应的专业含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物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
物理中的升华和凝华是指物质状态的转化过程。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的过程。
在常温下,某些物质的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而跳过液态,这种过程就是升华。
例如,冰在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空气中时,会发生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而不融化。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体直接转变为固体的过程。
在适当的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气体分子聚集成团而形成固体。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凝结成云朵和露水,就是凝华的过程。
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包括:
1. 升华和凝华是相变的一种,是固体与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2. 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并没有改变。
3. 升华和凝华都发生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升华和凝华温度不同。
4. 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控制和调节。
5. 升华和凝华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升华吸热,凝华释放热。
6. 升华和凝华是自发过程,与外界的供热或散热无关。
7. 升华和凝华可以用物理模型和方程式描述和计算。
8. 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用于食品冷冻、空调制冷、干燥技术等。
升华与凝华知识点总结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解度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与溶质、溶剂、温度有关。
通常用g/L或mol/L表示。
溶解度与晶体的密度、溶质与溶剂的化学性质和温度都有关系,通常也会受到PH值、离子强度、渗透压等因素的影响。
2.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完全溶解于溶剂中,且在此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内明显含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并保持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不变。
3. 过饱和溶液当在低于饱和溶液的温度下,将溶质不断加入溶剂中,直至溶质相对溶液中1个质量单位的溶质已经达到了在高温下是饱和溶液的量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在过饱和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没有溶解的固体溶质,所得到的溶液处于不稳定状态。
有了以上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
升华和凝华是固体到固体的相变过程,分别是固体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或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1. 升华升华是指固体在一定条件下,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固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越来越多的固体颗粒进入气态状态。
升华可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比如雪花在阳光下直接从固态变成水蒸气而不经历液态的过程。
一些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升华性质,比如碘、苯、二氧化碳等。
升华性质的物质,当它们的固态颗粒受到外部条件的作用时,会直接变成气态而不经过液态。
2. 凝华凝华是指气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越来越多的气体颗粒进入固态状态。
凝华也可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比如冷凝水蒸气成为水滴。
一些气态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凝华性质,比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凝华性质的物质,当它们的气态颗粒受到外部条件的作用时,会直接变成固态而不经过液态。
通过对升华和凝华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如何利用这些性质来控制物质的行为和性质。
升华和凝华
一、知识要点
1、升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注:很多变化路线是这样的:固体====>液体====>气体,但是部分是不需要融化就直接能变成气体的,比如固态氧。
固体物质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升华点。
在升华点时,不但在晶体表面,而且在其内部也发生了升华,作用很剧烈,易将杂质带入升华产物中。
(2)升华现象:
① 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 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 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 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
(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
⑤在锥形瓶里放入樟脑丸粉末,在靠近粉末的上方悬挂一支树枝,并微微加热,观察到锥形瓶中充满白色的 樟脑蒸气 ,却没有看到液态的樟脑,这是樟脑的 升华 现象;停止加热后拿出树枝,会看到树枝上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这是由于樟脑蒸气发生 凝华 现象的缘故。
(3)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②人工降雨
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升华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 凝华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
③文艺演出时,为了增加演出效果,人们通过往舞台上喷洒干冰来制造“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感觉。
“白雾”是干冰 升 华 吸 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成小水珠而形成的。
④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发生 升华 现象,要 吸收 (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燃烧物的温度低于它的着火点。
⑤医学上的一种“冷冻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 干冰升华 获得 低温 使组织迅速低温冷冻,使组织坏死,达到不“动刀”而治愈的目的。
2、凝华
(1)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3)凝华放热
3、固态、液态、气态三者的关系。
水循环
一、水循环
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二、物态变化
1.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称做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有 、 、 、 、 和。
其中放热的形式有
、 、 。
3.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
就是说,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