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西方经济学说史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9
西方经济学说史讲义重点西方经济学说史导言一、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研究系统的经济思想,范围小于经济思想史(1从地域上,这里的经济学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国家和地区;(2从时间上,主要指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来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3从内容上,主要指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2、任务(1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研究和吸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1、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进程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来划分(1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阶段早期:约翰·海尔斯(英威廉·斯塔福德(英孟克列钦(法1621年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晚期:托马斯·孟(英柯尔培尔(法(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完成时期英国:威廉·配第(产生1662《赋税论》亚当·斯密(发展1776《国富论》1759《道德情操论》大卫·李嘉图(完成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法国:布阿吉尔贝尔(产生以魁奈为首的重农学派(发展西斯蒙第(完成1819《政治经济学新原理》(3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产生、发展阶段第一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生时期,特点:以“注释”和“通俗化”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进行隐蔽的修正。
19世纪20年代之前:将斯密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斯密信徒的萨伊和马尔萨斯。
19世纪30年代: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李嘉图忠实门徒的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第二期:(19世纪30-70年代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即庸俗经济学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占统治地位时期,抛弃了“注释”和“通俗化”方式,正式反对古典经济学。
西尼尔(英巴斯夏(法凯里(美李斯特和罗雪尔(德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第三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资产阶级经济学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更加庸俗化时期。
西斯蒙第(Sismondi,1773—1842),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也是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
代表性经济著作为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是经济学说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
他毕生著述甚多,除历史著作和本书外,其余经济学著作主要有:《托斯卡那的农业》(1801年)、《商业财富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立法上的应用》(1803年,以下简称《论商业财富》、还有《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1819年,以下简称《新原理》)。
西斯蒙第的《新原理》已为我国经济学界所熟悉。
其《政治经济学研究》(1838年,以下简称《研究》则鲜为人知,因为:一方面,《研究》在经济思想方面和《新原理》基本相同。
非专门研究西斯蒙第的人,一般没有必要涉及它;另一方面,该书以前没有中译本,从而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不过,《研究》毕竟是西斯蒙第后期主要的经济著作之一,其内容又是《新原理》一书的补充和发展。
西斯蒙蒂处于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期,他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出发,在肯定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增加了四条原则:第一、一切税收应该以税收作为课税对象,不应以资本作为课税对象,对资本课税就是毁灭用于维持个人和国家生存的财富。
第二、不应该以每年的总产品作为课税标准,因为总产品中除了年收之外,还包括全部流动资本。
第三、不能对纳税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那部分收入课税。
第四、决不可以因为征税而使应纳税的财富逃到国外。
西斯蒙蒂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税收的,认为如果对资本课税,国家就会很快地陷于贫困、破产,甚至灭亡。
此外,为了适应资本积累的要求,他着力倡导轻税的原则。
他的第三、第四条原则,补充了亚当•斯密在经济方面的空白,是一种新的贡献。
第一版序我现在公之于世的这部著作,从很多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我在《爱丁堡百科全书》上所发表的《政治经济学》那一条目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说史经济自由主义的演变经济自由主义,说白了就是个让市场自由发挥,相关部门少管闲事的思想。
别看它听起来很抽象,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
想想看,市场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自己挑选,商家自己定价,相关部门基本上是“打酱油”状态。
可以说,经济自由主义就是相信市场能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调节一切,不需要太多的干预。
哎,说得简单,背后却有个挺长的历史故事,咱今天就一块聊聊。
最早最早,这种想法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欧洲,那个时候大家正在经历大规模的经济变革。
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商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财富,市场也逐渐不再受相关部门控制。
这时候有一位叫亚当·斯密的老哥,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听着好像挺神秘,其实他指的就是市场上那种自动调整的机制。
人们出于自己的利益,做事总是趋向于效率最大化,结果就能不知不觉地推动整个社会往更好方向发展。
简而言之,就是大家自个儿忙着赚钱,结果市场就自然地平衡了。
这理论一下子火了,经济自由主义也就顺理成章地从亚当·斯密那儿诞生了。
到了19世纪,经济自由主义像坐了火箭一样飞速发展,尤其是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那个时候啊,很多国家开始大力支持自由市场,认为相关部门干预只会添乱,不如让市场自己“说话”。
甚至连劳动力的价格、商品的生产量都由市场自动决定,简直就是“放飞自我”的节奏。
结果呢,市场的确变得异常繁荣,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小的问题。
比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工人们的生活条件糟糕,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
那时的自由主义可没有现在看起来这么“美好”,很多人开始质疑这种完全放任市场的方式是不是太过头了。
于是,到了20世纪,经济自由主义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礼”。
尤其是大萧条后,许多国家都感受到了市场失灵的严重后果。
相关部门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开始认识到,单靠市场是不够的,偶尔得给市场“上点紧箍咒”。
虽然自由主义依旧存在,但相关部门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再是完全的“旁观者”。
西方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的英国,虽然英国当时还没有明确的经济学派别,但是却具备一种针对实践的经济理论,可以运用于当时的市场活动。
其中,英国思想家弗兰克洛伊赖特(Frank Laird)就发表了关于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其中他提出了“消费价值”的概念。
此外,英国政治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坦利杰弗逊(James Stanley Jefferson)的《论财政政策》也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二、经济学发展的第一波经济学首次发展的第一波称为“理性经济学”,是由英国思想家伊恩温赛尔(Ian Wintzell)提出的。
他将理性经济学和赖特的消费价值概念结合起来,认为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必须先衡量消费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温赛尔还将自由市场理论介绍到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张改善社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货币学和法律经济学由于经济学的发展,对货币学和法律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英国货币学家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发表了多部有关货币学的著作,深入探讨了货币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且提出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
同时,美国的法律经济学家乔治马洛利(George Mallory)也将法律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他的著作《财政法说》(The Financial Law)强调了法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头部出现,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宣扬共产主义和指导实践为目标,以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的著作《资本论》为主要经济学构成,并且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多种视角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通过政策来促进改革。
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概念,将人的行为加入到经济学研究中,从行为心理分析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五、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末的一种新的经济学流派,它既保留了传统经济学的特性,也兼顾了新经济学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说史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
经济思想表现两个方面:财富占有观和市场与交换价格2.色诺芬(公元前430-354):主要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市场交换的价格形成和国家财政。
分工理论:P8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理想国》《法律论》从市场发育与社会分工,货币与利息和理想国三方面阐述经济观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政治学》《伦理学》古罗马奴隶制国欧洲中世纪5世纪-15世纪封建1.托马斯²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大全》重商主义15-17世纪下半叶,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历史背景:15世纪-16中世纪重金助于和货币主义16世纪-17世纪晚期真正的重商主义(重工主义)主要观点:(1)社会财富观(2)财富源泉观(3)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4)奖励增加人口和管制食物价格(5)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6)民穷国国富论P382.重商主义的早起和晚期有什么不同?(1)早起重商主义(大约从15 世纪-16世纪中叶)被称为货币主义或重金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重工主义。
(2)两个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把货币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
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他们各自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3.重商主义(法国)托马斯²孟:(1)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2)1630《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称为“重商主义一部具有划时代的著作”(3)是最早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4)经济贡献:把经济研究转入流通领域4.重商主义(英国)让²巴蒂斯特²柯尔培尔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英国(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创建者:配第发展:斯密完善:李嘉图)威廉²配第(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政治经济学之父”(2)1662《赋税论》最先运用抽象法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3)经济观点:a.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b. 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 c.最早然是打劳动分工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相应变化,而劳动生产率变化又会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 d.地租=农产品一种子一工资说明了地租的来源,首次提出极差地租(4)配第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二是对一系列经济概念的心界定和经济规律的新探索,三是对各种相关的经计量的确定法国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布阿吉尔贝尔(1)重农先驱者(2)1707《谷物论》(3)经济观点:a.倡导自由主义,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建立基础b.货币论:货币本身并不是财富,货币只是手段和方法,货币只是交易和让步。
《西方经济学说史》的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说史》是一本扼要概括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的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经济学的本质和方法论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要地谈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施潘格勒。
施潘格勒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逻辑,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不同的阶段和学派。
他以历史的角度,对每个阶段和学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种学说的来龙去脉和主要内容。
对于我这样的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语言简练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学公式,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凯恩斯主义,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他们的思想碰撞和启发推动了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研究这些学说的起源和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不同学说的优点和局限性。
其次,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对经济学本质和方法论的深入思考。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然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极其复杂和多变的人类经济活动,在短期和长期、微观和宏观等不同维度上都有其特殊性。
因此,经济学家需要借助抽象模型和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不同的学派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
有些学派更加重视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如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有些学派更加看重制度和结构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如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这些不同的方法和视角都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思考框架,也让我们认识到经济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我还学到了经济学的发展是与时代和历史背景相互关联的。
每个学派的兴起和衰落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
例如,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是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而凯恩斯主义则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的经济危机。
第二章重商主义1.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①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
重商主义所看重的财富是货币,即金银。
因此他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就是货币量,而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积累货币。
重商主义并不否认工农业产品和自然资源也是财富(自然财富),也不认为金银可以替代物质,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国家的富裕程度取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
只有能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
②财富的直接源泉存在于商业之中,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手段。
在一国范围内,除了开采重金属矿意外,生产的扩大,剩余产品的增加并不能带来货币即金银。
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外贸易,把本国的剩余产品卖给别国以获取货币,或者通过转口贸易赚取货币形态的利润。
因此,财富的直接源泉归结为流通领域。
③在工商业中,工业要为商业服务。
重商主义认为,工农业的发展产生的剩余产品,只有经过商业流通之后,才能实现为货币,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
因此在一国的发展中,工业是为商业服务的,为商业提供剩余产品来换取货币,增加一国财富。
④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由于处在封建社会内部的商业资本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其理论主张都必须通过封建民族国家的政权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政策和法令才得以实现。
重伤主义者都力主国家对经济的全满干预。
2.早期与晚期的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的外流。
在贸易中,要少买多卖,甚至不买。
此时货币被理解为宝藏,被称为“重金主义”“货币主义”“货币差额论”“货币平衡论”晚期的重商主义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证贸易的顺差。
主张发展能生产在国外按高价畅销的商品的工场手工业。
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称为贸易平衡论或贸易差额论。
此时货币被理解为可以使货币增值的资本。
被称为重工主义。
法国柯尔贝尔,英国托马斯孟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初创的代表人威廉配第4.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特点①十七世纪下半期,法国的首要经济问题是解决国民经济危机。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记录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从古希腊经济学家到中世纪新古典主义,然后到十九世纪的工具理论,以及20世纪以来经济学的各种解释和模型。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经济学以及语境的角度,追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深入剖析最重要的经济学说,以及各种观点对当今社会问题的解释。
加西亚阿萨德博士曾说:“经济学是一门综合和分析性学科,涉及历史、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分析哲学等范畴。
”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几个方面涉及这些范畴,并构筑出西方经济学的过去,以及它在当今的形象。
西方经济学的史话要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历山大曾提出“活动的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事件的本质。
在中世纪新古典主义的推动下,传统经济学大开眼界,并转变为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为基础的理论框架。
十九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者泰勒提出了工具理论,他们认为经济活动考虑利润和利益最大化,而经济发展效率最高。
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发展出了多种解释和模型,涉及计量经济学、开放经济以及多重因素分析等领域,其中也包括了行为经济学和游戏理论的发展。
这些解释和模型的影响也被用来说明当今社会问题,比如贸易争端、货币政策、能源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等等。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它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文化和科技等。
面对多元化的西方社会,西
方经济学也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以解决社会面临的挑战。
本文从历史和发展角度追溯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它在当今的影响力。
最后,本文还指出,西方社会正在不断变化,西方经济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急需不断地更新自己,以克服社会挑战。
第一章经济学的史前时期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奴隶制社会一、色诺芬政治上拥护斯巴达的贵族寡头统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经济上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发展商业和货币的经济方针。
代表作是《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主要思想:①重视农业发展;②鄙视手工业;③认为商业的存在有必要;④商品价格的变动依存于供求关系的变动;⑤物品有使用和交换的价值;⑥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积累的手段;⑦从实用价值方面考虑了社会分工问题。
二、柏拉图提出要按人类理性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能消除贫富对立和社会矛盾的所谓理想共和国的主张。
代表作是《理想国》和《法律论》。
主要思想:①拥护斯巴达贵族政体,反对雅典民主制;②认为专业化分工有必要,将社会分为两个阶层:统治着和被统治者;③认为商品交换中货币很有必要,但是反对货币商业价值和借贷价值。
三、亚里士多德著作是《政治论》和《伦理学》。
主要观点:①关于“货殖”问题的分析,认为物品有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否定把货币作为增值的手段;②应用自然观念说明事物合理性与否;③揭示了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照一定比例交换是由于各种商品之间存在着等同性,正是货币使个汇总上篇成为相等并可能交换。
四、总结:古希腊思想家拥护自然经济,贬低商品经济,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承认小商业的重要性,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
在分析货币时,对分工、交换、财富等曾出现一些有价值的火花。
第二节中世纪西欧的思想——封建制经院学派:经院学派的理论不是来自实际经验,而是来自信仰和权威的影响。
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神学大全》①关于财产所有权制度,竭力推崇私有制,反对公有制。
②关于价格问题,提出了公平价格的重要思想:公平价格就是与劳动耗费量相符的价格;不同等级出售同一商品可以有不同价格;公平价格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公平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③关于货币问题,认为货币符合交换双方共同利益,统治者有铸造货币和规定货币购买力的权利,也有保持货币内在价值的义务。
④否定商业利润和高利贷,但商业贸易和放债取息在有些情况下可被允许,对高利贷也开始采取妥协态度。
第一章重商主义1.定义: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
2.时间:早期:晚期:3.基本思想:(1)财富就是货币(金银),货币就是财富。
(2)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
(3)只有对外贸易才真正增加一国财富。
(4)在工商业中,工业要为商业服务。
(5)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4.早、晚期重商主义的不同观点(1) 早期:主张每次的贸易都要少买多卖,甚至不买;国家用行政干预的办法积累货币,绝对禁止货币外流。
又称为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2)晚期:强调贸易总额的顺差,强调扶持手工业,多生产出口商品。
又称为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
第二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初创1.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 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1)生平(2)著作(3)研究方法:(4)价值论: 《赋税论》(1662)“自然价格”(价值)与“政治价格”(市场价格);两种劳动;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5)分配论: 工资、地租2.布阿吉尔贝尔(Boisguillebert 1646~1714)——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1)生平、著作:《法国详情》(2)法国经济衰落的原因:把金银当成唯一财富。
(3)财富的源泉:农业、重农思想。
(4)增加财富的手段:遵循自然规律使社会生产各部门按一定的比例均衡发展—平衡增长论。
第三章重农学派1.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法国)魁奈的去世和杜尔哥免职(1776)后,标志着这个学派的迅速崩溃。
2.纯产品(1)土地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社会财富。
(2)只有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既生产物质产品又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
(3)魁奈认为,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空,二者都是不生产的。
只有农业才创造出新的财富。
(4)“纯产品”是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种子以及劳动者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耗费之外的余额。
经济学说史讲义绪论一、经济学说史的定义:1.把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如果狭义地说是指西方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狭义地说是指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2.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史的区别二、经济学说的发展(西方的划分)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说:包括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三部分内容2.古典经济学说:古典学派是一个极其混乱的概念,(1)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划分)(2)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凯恩斯的划分)(3)现代的观点:从18世纪后期威廉•配第开始到19世前期翰•穆勒结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学说。
3. 新古典经济学:狭义的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广义的新古典经济学包括从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止这段时间内的西方经济思想。
4.现代经济学:(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包括美国学派(以萨缪尔森为代表)和英国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划分1.奴隶制时代的经济思想,包括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2.封建时代的经济学说: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经济理论3.古典政治经济学:从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4.庸俗政治经济学:从19世纪初到60年代的资产阶级折中的或辩护的经济理论5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进一步庸俗;即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三、主流经济学(主流派)和非主流经济学(非主流派)(1)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包括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资源的有效配置等。
非主流经济学: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市场的替代是什么、非市场选择的运行和决策等。
(2).正统经济学和非正统经济学:把在某个时期在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并作为政府经济政策制定主要依据的称为正统经济学。
选择题的知识点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以理性为基础苏格拉底认为财富是手段,绝不应是目的色诺芬的《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论述经济的著作。
重视农业认为劳动分工是必要的柏拉图的著述中和经济学有关的两部著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名著中。
西方古代经济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得到最高发展。
中世纪经院学派托马斯〃阿奎那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被认为是基督教的百科全书。
新教徒的经济思想宗教改革是以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而发端的,接着遍及到欧洲各国。
马丁〃路德颂扬农业,反对商业。
重商主义(15世纪-18世纪)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
托马斯〃孟是英国重商主义最突出的代表。
.柯尔贝尔是法国重商主义者最大的代表。
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以积累货币财富为目的。
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主张绝对地多卖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达到积累货币的目的。
(2)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上半期。
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赚取到更多的货币。
为了保证对外贸易中出超,他们主张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晚期重商主义者是贸易差额说的代表。
托马斯·孟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贸易差额说的主要倡导者。
关注商品生产的发展,从而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流通领域转向对生产领域的研究作了思想准备。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或我们的对外贸易差额是我们财富的尺度》被A.斯密称为“不仅成为英格兰而且成为其他一切商业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准则”。
柯尔贝尔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17世纪下半期法国的重商主义也被称为柯尔贝尔主义。
斯图亚特18世纪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经济学家斯图亚特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他是英国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作为书名的人。
在此书出版后九年,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了A.斯密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致使斯图亚特的这部巨著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
宏观经济萌芽从保守的立场,要求国家为保护市民权利,必须重视有效需求而采取干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者从这个侧面,又提出了“斯图亚特的复兴”。
重农主义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以F.魁奈和A.-R.-J.杜尔哥为主要代表。
魁奈的去世和杜尔哥免职后对他所推动的改革的反动,标志着这个学派的迅速崩溃。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他们是最早把社会分为阶级,并试图以此分析社会现象的经济学家。
重农学派的重要人物布阿吉尔贝尔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重农学派的先驱者。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的热烈拥护者。
布阿吉尔贝尔是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奠基人之一魁奈法国重农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代表作《经济表》。
《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人口论》《赋税论》《经济表》是宏观经济的最早的一个模式,其理论也就是重农主义者的共同信条。
杜尔哥法国继魁奈之后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不是魁奈的门徒。
著作为《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西斯蒙第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的发行表明他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信徒转而成为激烈的反对者。
西斯蒙第是第一个和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经济学家。
论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W.配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经济著作《政治算术》、最先提出了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又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洛克的享乐主义哲学为斯密的人性论提供了心理基础。
D.休谟对斯密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A.斯密(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
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巨著,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既是古典派的又是庸俗派的各学说的启发点。
全书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
书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D.李嘉图。
19世纪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该书一发表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他本人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以J.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
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他直接继承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并作出重要的发展。
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古典经济学的演变J.S.穆勒的理论体系却是19世纪上半叶各派庸俗经济学的大调和大综合。
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中的若干应用》一书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几十年间西方最流行、最有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
他的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宣告古典学派时代的终结。
萨伊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
萨伊的经济理论对以后的有很大影响。
萨伊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消费,这就是著名的政治经济学“三分法”。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又译《人口论》穆勒父子1、穆勒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李嘉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2、穆勒,J.S.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
J.穆勒的长子。
德国历史学派以国家主义F.李斯特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在下列问题上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英法传统经济学:①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②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存在;③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④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⑤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
以W.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
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随着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以G.von施密尔、A.瓦格纳(1835~1917)、L.布伦塔诺(1844~1931)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旧历史学派李斯特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历史学派的先驱,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
1825年被迫亡命美国,1827年发表了《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37)。
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表《农业制度、小农经济和国外移民》。
《德国人的政治经济的民族统一》(1846)。
1846年在去奥地利、匈牙利的旅行途中,因贫病交迫而自杀。
罗雪尔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1843年出版了被称为“历史学派宣言”的代表作《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国民经济学体系》成为德国大学的教科书和文官考试的参考书,广为普及,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反对工人运动进行辩护。
他的经济学说史著作有《16和17世纪英国国民经济学说史》),《德国国民经济学史》他称他的经济学的方法是历史的方法或历史的生理学的方法,因此他的经济学是“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新历史学派瓦格纳,A.初期受英国古典学派影响,主张自由主义,以后参加了社会政策学会,支持O.von俾斯麦(1815~1898)的政策,并组织基督教社会党,既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又反对马克思主义,提倡J.K.洛贝尔图斯-亚格措夫(1805~1875)和F.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读本》,《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政策思潮与讲坛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布伦塔诺一般称他为新历史学派左派或自由派。
施密尔。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典型代表。
随着1890年俾斯麦的下台和取消反社会党人法,新历史学派存在的基础开始动摇,进入了衰退解体的过程。
桑巴特,W.德国历史学派解体时期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德国法西斯分子上台后,他所著的《德国社会主义》倾向于“民族社会主义”,终于成为希特勒国社党的辩护人。
边际主义奠基者是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三位经济学家:英国的W.S.杰文斯、奥地利的C.门格尔和法国的L.瓦尔拉斯。
德国经济学家H.H.戈森是边际效用论的主要先驱者。
杰文斯,W.S.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和逻辑学家,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数理经济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略论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数学理论》《关于周期性商业波动的研究》克拉克,J.B边际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
提出了为利润、利息、地租等不劳而获的收入作辩解的边际生产力论。
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作有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维塞尔的《自然价值》柏姆-巴维克《资本与资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第二卷《资本实证论》。
柏姆-巴维克的《马克思体系的终结》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
门格尔,C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
维塞尔,F.von奥地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柏姆-巴维克,E.von在奥地利学派中,柏姆-巴维克对边际效用学说阐述得最系统最完整。
柏姆-巴维克的经济理论曾在资本主义世界风靡一时。
他的基本理论观点,被其后的经济学者们沿袭和发挥,至今仍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有着较广泛的影响。
在“批判”了各家之说以后,柏姆-巴维克系统地阐述了他自己的经济理论,建立了一个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以“时差利息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他全面攻击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宣称马克思主义体系陷于“崩溃”。
洛桑学派近代西方经济边际效用论的一个流派。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于瑞士洛桑大学,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和意大利经济学家V.帕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