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29.64 KB
- 文档页数: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涉及国际贸易、投资、技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化现象。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贸易活动、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全球化的特征。
一、早期的贸易活动早期的贸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古代,由于地理隔离和交通不便,贸易活动较为有限。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商品的交换变得更加频繁。
一些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贸易活动,将商品和知识传播到其他地区。
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15世纪后半叶,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开始进行探险和殖民活动,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建立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西班牙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等航海探险家率领船队,穿越大洋,发现了新大陆,并带回了许多贵重物品和商品。
这种海上贸易使得欧洲国家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贸易变得更加便捷。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商品得以大规模生产,并迅速通过铁路、航运和邮政系统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也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便利。
电报、电话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交流和商务合作更加迅捷高效。
四、现代全球化的特征随着科技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现代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一些特征。
首先,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这些公司能够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实现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第三,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使得各国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实现了资源优化和成本控制。
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一复杂而丰富的概念。
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越来越融合,形成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
它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贸易、投资、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6世纪欧洲殖民时期,当时欧洲各国通过殖民地之间的贸易、物资流动等方式,开始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
20世纪初期,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逐渐增多,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199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机构成立,标志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2.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利:(1)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加速国际分工与互相依赖的发展;(2)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推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3)方便物资流动,加快了技术转移和创新的速度;(4)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多元化;弊:(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2)极端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推行,导致利益主义思想泛滥,形成了不少“反全球化”运动;(3)经济全球化不同步,某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排斥,处境比较困难;(4)全球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未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使许多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2)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入,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全球经济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3)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推动着全球村的建设。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必会更加深入。
全球经济市场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经济交流一直都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全球经济市场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变得更加紧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全球经济市场的发展历程、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全球经济市场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第一个经济体系诞生于古代文明的黄河流域,随着人类对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传统经济方式的升级换代不断加速,如商品经济、自发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市场经济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表现出来的强悍和全球贸易的吸引力,使得其他国家纷纷陷入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中。
1970年代以来,出现了国际分工、信息化和金融化等趋势。
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以经济全球化为突破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和交换愈来愈紧密,全球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经济博弈和合作的模式不断演变,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固。
二、当前形势近年来,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剧的全球化使得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同时,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分布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三十年前,只有美日德法和其他富国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但现在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催生了全球治理的呼声,令全球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MOND(全球化领导力)正在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方式。
在新全球政治经济实践中,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对自己发展的主导地位的追求带给了世界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为数不多的机会。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全球经济市场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会带动全球经济市场全面发展,企业将不断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逐步进入新发展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
2. 新金融发展牵动全球经济新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航海大发现到WTO诞生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04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虽然人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并在500多年的时间中被分为多个阶段。
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半叶: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15世纪末到16世纪前半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等人开辟了从欧洲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宣告了东西半球互相隔绝的时代结束,同时也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从那时起,资本的全球扩张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与贸易的热潮,欧洲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这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动经济全球化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陆续发生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纺织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这些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本国工业不断创造出远远超出本国市场所能消费的大量商品,于是大量廉价的、过剩的工业产品突破国家边界,涌向世界,推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一过程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对新发现疆域的扩张、侵略和殖民掠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中英鸦片战争,世界市场也由此从欧洲拓展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许多地区。
正是在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
有数据显示,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
这种情况在纺织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
经济全球化历程及表现一、引言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相互交流、合作和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当时,欧洲国家通过海上贸易与亚洲、非洲建立起了联系,商品和财富开始在不同地区间流动。
随着殖民主义的兴起,欧洲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殖民地,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2. 工业革命后19世纪的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工业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商品生产和流通更加便捷,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跨国公司的兴起也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它们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实现了跨国分工和资源配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为全球货币体系提供了稳定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同时,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的签署降低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4. 当代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捷性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流动更加便利,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管理也更加高效。
此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 跨国贸易的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跨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动更加频繁,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不同国家参与到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中,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增长。
2. 跨国投资的增加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
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经济全球化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成为了当下热门的话题。
经济全球化除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效益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当前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可以追溯至19世纪50年代。
当时随着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兴起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1960年以后,在各个方面国际化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速。
8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更快的发展势头。
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技术传播、劳动力流动、文化交流等变得愈发密切。
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下,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逐渐向全球一体化迈进。
二、经济全球化的当前问题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扩张,而美国的贸易赤字和债务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威胁全球经济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这场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非常大。
全球分工发生了改变,所有行业都面临生存危机,一些新的行业形成了,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被疫情所侵害。
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经济的继续发展面临着挑战,新技术和新业务是可能在未来成为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方法。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未来的经济形态会朝着更多元、更开放、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竞争将进入到技术创新的领域。
新兴科技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将成为全球经济提效降本、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将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从而加速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实现更高效、更快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未来,经济全球化将以更多元、更开放、更智慧和更高效的方式进行发展。
在新一轮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各种资源的有序重构。
论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骤与进程-->摘要:自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以来,在资本逐利本性的推动下,世界经济逐步卷入了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浪潮中来。
从历史的角度,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启动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在这五个阶段中,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其背后都有资本推动的影子。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借助资本的力量将世界纳入体系之中,促进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扩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却将资本贪婪的本性带到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关键词:资本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严格上讲,“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常用的名词,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频繁出现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之中,但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早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
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起源、发展及其影响等问题,二百年来,不管是西方经济学派还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都依据自身对经济全球化内涵的不同理解,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不过,这些相关研究大多零碎分散,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具体的理论体系。
本文尝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而使我们对经济全球化过程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把握,并将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一、资本扩张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当前,理论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论述和争论,主要焦点集中在经济全球化发生的时间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两大问题上。
普遍的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发生时间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具有密切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奇(1997)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某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过程。
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贡德·弗兰克(2000)援引了东西方学者近年来发表的大量研究成果,更是证明自公元1500年以来,便存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体系,不过,与别的学者不同的是,贡德·弗兰克并不认为从一开始,西方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中就占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演变和发展历程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说到经济全球化,很多人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鬼?”,其实它就是个简单的概念,意味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们从各地寄来了各种好东西,彼此分享、互相影响。
这种现象其实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了,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全球化的趋势就像坐上了火箭,蹭蹭蹭地飞速前进。
2.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2.1 早期的贸易咱们往回看几百年,最早的全球化其实是通过贸易实现的。
记得那个“丝绸之路”吗?古代的商人们背着沉重的货物,从中国一路走到欧洲,简直像个“勇士”。
当时,东西方的文化、商品就这样开始了碰撞与交流,丝绸、香料、甚至是纸张,都在这条路上流转,真是让人叹为观止!2.2 近现代的变化然后呢,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来了,这可真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大杀器”。
各种新发明层出不穷,交通运输变得超级便利,轮船、火车都上线了,真是如虎添翼。
与此同时,资本也开始“全球旅行”,想要赚钱的投资者们不再局限于本土,全球的市场成了他们的新战场。
经济活动就像小孩子的游戏,变得更加活跃。
3.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3.1 技术的推动说到当代,嘿,科技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传递如同顺风耳,瞬间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
现在你可以在手机上看到遥远地方的新闻,甚至和外地的朋友视频聊天,这在以前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这种快速的信息交流,让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更加顺畅,大家齐心协力,互利共赢。
3.2 文化的融合不过,全球化可不止于经济,它还带来了文化的交融。
你在街头看到的各种美食,从墨西哥的塔可到日本的寿司,都是全球化的产物。
大家彼此学习、借鉴,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可是,有时候也会有人担心,“是不是我们自己本土文化要被淹没了?”其实,答案是——并不会!文化的交融就像调色盘,越混越美,大家的特色依然闪闪发光。
4.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虽然说全球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挑战也是层出不穷。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全球化是指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拓展,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和不可逆转性特征。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世纪至19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期。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国家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扩张,开拓海外殖民地,建立了庞大的海上贸易网络。
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体现为贸易的拓展和殖民地的建立,为后来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时期。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开始大规模生产和流通。
同时,电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国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的全球互联和产业链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纷纷涌现,全球贸易迅速增长。
第三阶段是21世纪至今的全球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信息交流和人员流动更加便捷,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国际间的机构合作和监管亦愈加频繁和紧密。
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体现为信息流、人员流、资本流和文化流的加速,不仅经济方面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政治和文化方面亦得到普遍关注。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全球化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资源和财富的集中掌握在少数国家和少数人手中,加剧了全球社会的不公平。
其次,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挑战。
而且,在全球产业链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位置较低、产业环节相对较为简单和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的波动和冲击。
最后,全球化可能也带来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比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各国和国际社会应积极开展合作,促进全球化的公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加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全球合作治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历程如下:1.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动力)史实:新航路开辟、西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方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暴力掠夺特征:封建力量与资本力量结合后果: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地联系加强;对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中心从亚洲逐渐向欧洲转移2.初步形成阶段(19世纪初期至中期)背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方式:商品输出特征:经济扩张与军事侵略相结合后果:亚非拉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先进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传播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方式: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特征:经济扩张与军事侵略相结合后果:亚非拉几乎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经济格局:欧洲依然是世界经济中心,北美经济地位日渐重要4.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间的30年代经济大危机,战争的影响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5.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背景:战争结束;力量对比变化;科技革命;两极对峙史实: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方式: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和完善经济规则过程:建立国际金融体系、世界贸易体系特点:美国为中心;“半球化”后果: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转;密切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美国中心向多元中心演变6.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等因素,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科技、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
背景:两极格局瓦解;科技革命;第三世界崛起方式:商品、资本、人员、技术流动。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发展的?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市场和私营经济的支持,全球经济日益互连互通,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趋势。
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张和深化。
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远超过过去的边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趋势。
下面我们将从如下3个方面来介绍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历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1970年代前,经济全球化只是国际贸易的简单增长,这一时期被称为“全球化前阶段”。
197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第二阶段。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制造和贸易活动,资本和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配置和整合。
1990年代后期开始的至今,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被称为“超级全球化时期”。
这个时期,经济联系逐渐深化,全球流通的货物、资本和人员数量大幅增加,经济全球化持续不断地推进。
二、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和减贫效果显著,这是由于全球化创造了更广泛的市场和投资机会,通过技术和知识转移增加了工人的生产效率。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争议和责难,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1.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使得状态较好的人的收入和财富增长更快,加剧了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从而对经济公平性构成威胁。
2.产业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来源,而富裕的西方国家则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工业和技术创新。
3. 跨国公司的权力扩张: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经济的领导权,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影响政府的政策。
三、经济全球化鼓励的政策与解决方法要最大限度地从经济全球化的优势中获益,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监管应追求全球经济的公平性和平等。
2. 应促进国际贸易和在贸易条件下的跨国投资。
3. 社会保障措施和公共开支应加强,保障贫穷群体的利益。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变迁一、全球化的定义及发展历程全球化指的是全球各国家、地区、社会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互动和交流方式不断加深、扩大和加速的过程,体现了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其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济全球化阶段”,始于二十世纪中期,以商品交换为主;第二阶段为“金融全球化阶段”,始于1980年代,以金融交换为主;第三阶段为“信息全球化阶段”,始于1990年代,以信息交换为主。
二、全球化的原因及影响1. 原因:国际贸易提高:国际贸易的扩大与深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对国际经济秩序更为有利。
科学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方式的方式与传统的观念。
企业的全球化:企业、公司等经济主体逐渐全球化,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2. 影响:(1)加强了各国成员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是国际社会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然结果。
(2)促进了国际社会的文化和民族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发展。
(3)带动了全球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加强了各国的公共事务协调,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趋势的发展。
三、国际经济秩序的变迁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全球各国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准则和规则,遵守国际经贸贸易规则的行为方式。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国际经济秩序也在不断演变变革。
1. 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20世纪初,货币局体系,1971年变为浮动汇率体制。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释放货币汇率。
2. 贸易体系的变迁二战过后,发达国家领导下的南北合作迅速发展,后因发展和保护主义,南北贸易维度出现裂缝。
随着国际贸易规则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世界贸易体系。
发展中国家于2001年加入WTO,逐渐加强了贸易解决不平等贸易的作用。
3. 外资投资的变迁以外国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外资投资越来越成为当今国际经济中的关键,也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便以及投资条件的优厚,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发挥其更多的经济潜力。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动力机制与未来走向崔乃霞(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主流趋势之一,是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普遍交往的产物㊂文章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考察,从演变进程中总结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即资本的扩张和生产力的发展㊁科学技术的推动及国际组织的支撑㊂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潮流暗涌,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仍未减弱,全球化进程最终会在重塑中曲线向前㊂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动力机制;未来走向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2 0003 04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㊂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众多国家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为争取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对于重塑经济全球化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涨㊂另一方面,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市场持续低迷㊂美国政府所作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系列举动,再次助推逆全球化潮流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贸易全球化受阻,全球贸易链条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㊂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将如何走向成为重大现实问题,只有对其进行动态把握,回顾过去,着眼当下,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㊂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演进逻辑,可以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提供现实依据㊂从历史逻辑来看,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直接关系到全球化进程㊂因此,根据资本扩张的不同表现,可以将经济全球化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㊂1.1经济全球化的初始阶段15世纪 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加速了人类对于地球面貌的认知过程,自此,东西半球相互隔绝的状态成为历史,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往来正式开启㊂地理大发现随后的两百多年里,欧洲各国纷纷采用公司股份制(如东印度公司)进行海外殖民统治,从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为建立世界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㊂地理大发现不仅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创造了空间条件,同时还打破了各国家自给自足的状态,从而使资本扩张成为大势所趋㊂1.2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英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㊂这场重大的技术革新完成后,蒸汽机被广泛投入使用,物质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㊂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机器大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资本生产迫切要求开辟国际市场㊂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取得了 世界工厂 的地位,其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均来自海外,并且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远销国外,成为全球消费品的重要供应商㊂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尤为加速㊂在此期间,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再次提升了社会生产力㊂新的交通㊁通信手段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为世界各地的产品㊁资本㊁技术流通带来了更多便利㊂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的不断累积,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开始采用垄断组织㊁跨国公司等方式对外输出商品㊁争取廉价资源,以获取更多垄断利润㊂ 资本输出的增加㊁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商品交流的外在联系发展到了生产分工的内在融合㊂ [1]1.3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初,垄断资本持续扩张,各垄断集团之间的利益竞争十分激烈,帝国主义国家资源分配不均,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身局限2023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 u n e2023 12526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 N o.12T o t a l N o.526收稿日期:2022-10-21作者简介:崔乃霞(1999 ),女,山东日照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研究㊂性,其基本矛盾不可消除㊂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萧条,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㊂这一危机持续时间长㊁破坏性极大,不仅导致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也直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㊂但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因此进入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㊂这一时期,由于微电子㊁新材料㊁新能源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国际贸易空前增长,跨国公司数量迅速增多,国际分工再次细化,国家间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经济全球化再次登上新台阶㊂1.4经济全球化的成熟阶段20世纪后半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对峙时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格局由两极化开始向多极化发展㊂人类在进入21世纪前后,经济全球化达到了阶段性顶峰,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革命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跨国公司规模空前扩大,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制度创新,开始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障碍;世界贸易组织(W o r l d T r a d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WT 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设立与不断升级,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进行规范化管制与调控,尽可能减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㊂这些表现都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㊂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走向成熟并不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帆风顺,世界市场总是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而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始终遵循着 高涨 萧条 复苏 的发展规律㊂2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多种主体参与和多种主客观因素 合力 作用的结果[2]㊂如何整合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主客观因素,从什么角度和途径来把握全球化的动因,需要围绕全球化的内容,结合全球化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变化进行分析㊂2.1资本的扩张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几乎是并驾齐驱的㊂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起,资本便主导着一切生产过程,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要求它冲破时空的限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㊂一方面,资本要求突破地域限制,将整个世界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另一方面,它力求缩短商品交换的时间,加速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㊂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 为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3]㊂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扩张是全球化开始并不断前进的源动力㊂2.2生产力的发展资本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方式的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直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㊂生产力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要表现为:①生产力水平越高,商品经济就越发达㊂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越高,产品和各生产要素在市场主体间的流动就越自由,从而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提供现实基础㊂②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分工就越细化㊂在世界市场中,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为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各国通常会凭借自身优势负责全球生产链中的某一环节㊂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结果就是跨国界的经济联系成为普遍现象,这样,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又将进一步丰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㊂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其中,最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其主要表现形式㊂2.3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之一㊂手工业生产时期,早期科学技术的萌芽使得农业㊁手工业之间的界限划分逐渐清晰,社会分工初具雏形㊂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蒸汽和电力的使用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社会分工的范围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㊂信息时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体系使得经济全球化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发展㊂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科学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捷路径和物质动力㊂首先,科学技术革命使得国际分工更为细化㊂三次科技革命使现代工业产品的制作更加复杂,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重大项目的全部工作,全球范围内垂直分工成为必然;同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国家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负责全球生产链上某部总第526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分的生产,国际水平分工也不断深入发展㊂其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国际贸易发展㊂由于各个国家在全球生产链上所处的地位不同,商品的跨国界出售成为必然㊂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贸易额大大增长,国际贸易的内容也从产品贸易逐渐发展到金融贸易㊁服务贸易㊁技术贸易等等㊂最后,科技革命大大推动国际金融业的发展㊂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送的速率大大提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大规模资金流动可以在瞬间完成㊂例如, 通讯卫星和计算机全球网络等通信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现代化,使得从纽约㊁伦敦㊁巴黎到香港和东京每天24小时营业的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实现㊂ [4]总之,科学技术的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和强大的加速度,使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㊂2.4国际组织的保障国际组织作为主权国家的集合体,是国家间进行多边合作的固定组织形态,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制定者㊁法律执行者和管理监督者,其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㊂①国际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㊂例如,联合国宪章㊁关贸总协定都对贸易自由化进行了明文规定,这对削减关税壁垒㊁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重大意义;WT O规则体系涵盖范围更为广泛,从贸易投资到知识产权㊁从传统农业到高新产业,几乎涉及国家间经济合作的方方面面,且WT O对成员国的强制约束力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加合理有序㊂②国际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运作提供管理与协调㊂例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等合作组织制订和通过了有关治理大气㊁海洋㊁濒危物种㊁南极和有毒废物的贸易等数十项重要的国际环境协定 [5],适时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方面制定国际金融资金的流动方案,另一方面调整监督金融市场的不合理行为㊂③国际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争端提供解决机制㊂例如,从国家违法行为到环境保护再到国际投资,联合国国际法院所裁决的诉讼涉及方方面面;被誉为 经济联合国 的世界贸易组织专门成立争端解决机构(D S B),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中发挥巨大作用㊂3经济全球化未来的可能走向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根植于各国生产与贸易的各个领域㊂从新的历史条件来看,资本对外扩张的形式或许会发生变化,但其扩张本性并不会彻底消失;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会不断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组织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则会不断改革㊁完善㊁提升,以更好地为经济全球化服务㊂由此可以得知: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会在自身层面上有所变化,但其不会消失,这便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前进大势不会逆转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为反思并重塑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国合理构建一种更为合理㊁均衡的新型全球化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未来走向㊂3.1各国协作应对疫情危机并稳定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定时爆发以及对经济造成的严重阻碍,使各国遭遇双重危机,事实证明,当面临严峻挑战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㊂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国才能保全自己㊂后疫情时代,各国暂时搁置矛盾,携手抗击疫情,稳定世界经济,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和出路㊂一方面,各国应携手抗击疫情㊂当前新冠病毒疫苗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极不均衡,不发达国家无法实现群体免疫,鉴于疫情的流行病特征,各国需要共同协作,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获得疫苗,才能保证自身安全[6]㊂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暴露出世界卫生组织存在的种种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改革势在必行,而牵连各方利益的改革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广泛成员的共同推动㊂另一方面,各国应合作恢复经济㊂在后疫情时代,各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单凭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㊂各国在有序恢复国内生产的同时,还需加强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接,稳定国际产业供应链的运作,为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㊂3.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新型全球化理念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来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兴权利主体(如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和平发展㊁共同进步,呼吁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建立更加平等㊁合理㊁公正的市场秩序,以共享全球化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和全球治理机制是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其运行目的是维护和增进资本主义利益,在此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诉求被置之不顾,由此导致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全球经济显著失衡[7]㊂新冠病毒面前,某些国家无视多边主义的合作诉求,削减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进一步弱化了全球治理的有效性㊂人类崔乃霞㊃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㊁动力机制与未来走向2023年第12期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诞生于全球化全方位转型之际,它主张在尊重与包容不同民族和多样文明的基础上,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坚决摒弃保护主义㊁单边主义㊁民粹主义等狭隘观念,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诉求,开展整体性与区域性合作㊂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零和博弈 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整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主张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以多边协商机制应对全球化问题,推动世界各国和谐共存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高度契合大部分国家对全球化发展的期待,是世界各国多元价值中的共识焦点,将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成为引领新型全球化的新理念㊂3.3数字化成为全球化的新动力危机会刺激新技术的诞生㊂近年来,网络工具㊁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科技发展迅猛,助推了相关行业的成长㊂数字化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㊁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㊂后疫情时代,人员㊁货物流动的受限将进一步倒逼各国新业态㊁新模式的加速开发,再次促进数字产业经济的发展㊂数字化是抗击疫情跨国界蔓延㊁实现经济跨国界合作的重要路径之一,例如,在新的国际安全环境下可以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将传统线下经济活动转移至线上,以数据流动代替传统人员流动,恢复产品供应链㊁商品贸易链条的正常运作,确保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跨境医疗数字化,在避免跨国界蔓延的同时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各国医疗合作协同创新㊂总之,数字化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时间与空间的分离问题,为生产全球化㊁贸易全球化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选择,将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㊂3.4全球治理机制将更加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得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迫在眉睫,在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应朝着便捷沟通㊁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㊂①全球治理主体将更加多样化㊂全球化主导力量需要去中心化而追求多极化,否则会造成一家独大而为所欲为㊂当前,新兴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成为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也将进一步为新型全球化治理提供新的选择,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旧版全球治理模式将进一步瓦解㊂②全球治理议题将更加多元化㊂当前,公共卫生㊁生态恶化㊁恐怖主义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全球治理模式下,各国将更多地将非传统议题摆到战略地位㊂ 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㊂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㊂ [8]值得注意的是,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并非完全抛弃原有模式,而是取精弃糟,创新发展㊂未来的全球治理仍要坚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核心,变革不合理安排,更加均衡地兼顾到各国利益,画出最大同心圆㊂4结束语历史反复证明:人类社会进程总是在曲折中向前推进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经济全球化已然进入瓶颈期㊂同时,必须要看到,推动全球化前进的技术创新㊁生产发展㊁全球共识等力量仍然存在,全球化最终趋势将是曲线成长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国应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源动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推动全球化走向普惠㊁共赢,使更多国家㊁更多人民从中受惠;中国也要在现有国际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制度性权利,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核心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成为新型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㊂[参考文献][1]赵景峰.论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6):33-37.[2]戴维㊃赫尔德,安东尼㊃麦克格鲁,戴维㊃戈尔德布莱特,等.全球大变革[M].杨雪冬,周红云,陈家刚,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03.[3]卡尔㊃马克思,费里德里希㊃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 [4]杨丽红.论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1):49-51.[5]T h e C o m m i s s i o n o n G l o b a l G o v e m a n c e.O u rG l o b a l N e i g h b o u r h o o d:T h e R e p o r t o f t h eC o m m i s s i o n o n 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M].N e wY o r k: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208-209.[6]李双双.国际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困境及其经济政治逻辑[J].北方论丛,2021(6):63-71.[7]陈志敏.国家治理㊁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6(6):14-21. [8]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3):5-7.总第526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一、全球化的起始阶段全球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和远洋航行成为不同文明间交流的桥梁,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进程。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始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交通技术,大规模的工业制造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二、全球经济全球化的加速20世纪上半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跨国公司的崛起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深度一体化。
此时期,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成立,为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机制,推动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革命下的互联网时代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领了新的经济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联系更加紧密。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更加便捷,同时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形成。
跨国公司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运营,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四、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反思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失业和不平等问题。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压力。
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措施,对全球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总结: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联系和互动。
全球化的起始阶段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但真正的加速发展始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
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全球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作者:周鹤来源:《商情》2014年第08期【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可能要追溯到几百年以前,它的历史进程比较漫长,在90年代呈现白炽化的状态。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态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我们看到它带来经济系效益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到后续发展历程着手,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研究分析“全球化”的观点是在1985年被人提出后,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人们纷纷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各国也在研究相应的对策,使自己的国家在经济浪潮中得以发展,顺应时代的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全球化一词从提出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世界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这个词汇,研究全球化的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发展中的一部分,是指通过双方或是多方贸易、技术创新、资金流动、信息和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国经济相互融合,通过这样长期的交流,使各国之间形成彼此依赖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全球化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态势,我们要学会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贸易壁垒、关税等因素,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关联性逐渐加大,经济上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积极的进行技术、资金、商品等方面的互通交流,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达成了经济上的共享。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源头经济全球化具有历史性,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加速了历史的演变过程。
它最初起源于15世纪,15世纪前的生活比较封闭,自给自足,彼此间不互相沟通交流,生产力低下,地域之间不存在经济上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