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产品及发展历程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47.45 KB
- 文档页数:11
Apple公司简介成立时间:1976年4月1日总部地点: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公司CEO: 斯蒂夫·乔布斯口号:Switch产业:电脑硬件、电脑软件、手机和掌上娱乐终端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蒂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
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
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 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
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
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2011年9月9日,苹果CEO宣布员工慈善捐款补贴计划公司发展历程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
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连接埠的设计。
2004年,斯蒂夫·乔布斯被诊断出胰腺癌,苹果股价重挫。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上的“Click Wheel”操控设计。
此后还推出搭载彩色显示屏的iPod Video。
2004年,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数码音乐播放器,其金属外壳与其他机种歧异性极大2005年斯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5年,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
美国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模式美国是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国家,其科技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引领作用。
其中,苹果、微软、谷歌等公司更是人们熟知的品牌,它们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模式值得我们一一探究。
一、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其产品设计与质量备受瞩目。
苹果公司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76年,该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恩·韦恩三人共同创立。
初创时期,苹果公司主要生产家用电脑,在1990年代初期推出的Macintosh产品轰动市场,为苹果公司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Pod音乐播放器,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随后,苹果公司又推出了iPhone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产品。
这些产品的成功,既在于它们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于它们的生态系统,苹果公司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间可以相互兼容,十分便利。
二、微软公司微软公司是全球PC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开发公司之一,其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微软公司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75年,该公司最初成立时只有两名创始人,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BASIC的计算机语言。
1981年,微软公司与IBM合作,发布了第一款PC操作系统MS-DOS,这也成为微软公司的门户。
随后,微软公司推出了多个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逐渐取代了MS-DOS。
同时,微软公司还推出了Office办公软件套装、Xbox游戏机等产品。
微软公司的成功同样在于其产品的兼容性和生态系统。
三、谷歌公司谷歌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搜索和在线广告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也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
谷歌公司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两个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开始开发他们的搜索引擎。
2004年,谷歌公司在NASDAQ上市,同时推出了Gmail邮箱服务。
随后,谷歌公司又推出了Google地图、Google文档等产品。
研究苹果产品书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苹果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科技企业之一,其旗下的产品一直备受瞩目。
在这些产品中,苹果的电子产品尤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各个年龄阶层人群追逐的潮流。
对于苹果产品的研究也愈发深入和广泛。
特别是有关苹果产品的书籍,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关注。
苹果产品的研究书籍主要包括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设计和创新、技术突破、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苹果公司的发展轨迹和产品背后的故事,深刻认识其成功的秘诀和核心竞争力。
这些书籍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灵感和启示。
除了《史蒂夫·乔布斯传》,还有许多其他关于苹果产品的研究书籍也备受关注。
比如乔纳森·伊维的《乔纳森·伊维解密苹果:乔布斯眼中的未来之箭》,从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他在苹果产品设计方面的心得和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苹果产品设计的核心价值和创新理念。
还有《苹果: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创新》、《苹果全产业链及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型书籍,深入探讨了苹果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全球市场扩张等方面的策略规划和管理实践。
苹果产品研究书籍在今天的科技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苹果产品的了解和追随的需求,还可以帮助读者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潜能,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如果你对苹果产品有兴趣,不妨多多阅读一些关于苹果产品的研究书籍,相信你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这篇文章共计593 字】第二篇示例:苹果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其产品不仅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追捧,而且在学术界也备受研究。
在众多苹果产品中,iPhone、iPad、MacBook等都是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正因为如此,关于苹果产品的相关书籍也层出不穷,探讨了苹果产品的设计、技术、创新、市场等多方面内容。
苹果公司内部环境分析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由史蒂夫·沃兹涅克、史蒂夫·乔布斯和罗恩·韦恩于1976年4月1日创立。
公司原来是唯一既做硬件又做软件,生产全套产品的个人电脑公司,是个人电脑最早的倡导者和著名的生产商。
公司发展一波三折,公司经历辉煌之后走向低谷,却又在生死存亡之际,起死回生,走向了一个新的高点。
即便是在2009年金融风暴导致业界一片惨淡的背景下,苹果公司仍能稳居福布斯全球高绩效公司榜单,为何公司会有如此极佳的业绩表现,它的核心竞争力又在何处呢?下面将通过分析苹果公司内部环境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公司发展历程第一阶段:高速发展期1976年,苹果电脑公司创立。
当年开发并销售Apple I电脑,销量相当成功。
并开始研发Apple II电脑。
1977年,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麦克·马库拉正式加盟苹果公司,并出任副董事长,乔布斯任董事长,麦克·斯科特出任首任CEO。
Apple II电脑销售大获成功,使得连续五年畅销不衰。
1980年,苹果公司纽约上市,融资1.01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当时IPO的最高纪录。
1983年,销售收入达9.8亿美元,继上一年,第二次进入《财富》美国企业500强,位列第291名。
约翰·斯卡利任第二任CEO。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又称苹果Mac电脑),配备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使Mac电脑成为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公司进入高速增长期。
第二阶段:衰落期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
斯卡利CEO与微软签订合同,同意微软如果继续为苹果生产软件(word、excel等)就允许微软使用部分苹果图形界面技术,这笔交易为微软公司后期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却为公司自身培植了竞争对手。
1991年,苹果与IBM结成联盟,IBM为苹果开发RISC处理器。
苹果公司首次使用LaserWriter和AppleTalk网络技术,增加了对小型企业的吸引力,同时软件方面有MacintoshOffice等,操作系统MacOS 7.6发布,硬件产品方面推出了众多机型和全球首款PDA。
苹果只是开创个“开拓者”苹果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创新性产品和设计理念在科技行业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不管是许多人喜欢的iPhone 或 iPad,还是 Macbook 等电脑产品,都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此外,苹果还在智能音箱和智能手表等设备上开创了自己的市场。
然而,苹果并不是开创了产品市场的先驱,它只是在已有的市场上拓展了新的可能性。
苹果公司是在 1976 年由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Steve Wozniak) 和罗恩·韦恩 (Ron Wayne) 创建的。
成立初期,苹果公司没有独创任何新的产品类型。
相反,它是基于市场已有的计算机产品,通过设计和改进来扩大市场份额。
当时,还没有图形用户界面(GUI)或鼠标,没有硬盘,计算机相对复杂,难懂,而且性能较低。
苹果开始从硬件和软件角度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
苹果公司于 1984 年推出了 Macintosh 计算机,它是首款基于GUI 和鼠标的个人电脑。
Macintosh 计算机经过设计,它的外观简洁,现代,易于使用,并嵌入了其他宏伟创新,例如激光印刷,全球漫游等等。
它是将计算机带入大众市场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促使其成为个人电脑领域的领导者。
后来苹果公司开始开发可便携式的笔记本电脑并推出了第一台PowerBook。
这时早已有人研发出了笔记本电脑,但苹果公司为了让生产品牌更具有识别度,在外观,设计和性能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提升。
苹果的电脑产品非常注重用户的良好体验,设计师们经常利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将复古的设计元素融入d到新的设计理念中,以创建出美观典雅独特的电脑。
这些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强烈的品牌认同感。
苹果公司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 iPhone。
2007 年,iPhone 刚面世时,手机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iPhone 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但它的发布却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颠覆式的影响。
从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从1976年苹果公司创建开始到1985年9月17日乔布斯被迫离开苹果公司期间,苹果公司取得重大的成功是因为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抢占市场份额的制胜法宝,同时也可以看到苹果公司PC机的产生带动了整个的电脑行业,促进电脑产业的结构升级,由此可以证明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力途径,在1980年,Apple III型上市,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
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
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创造超额利润的有效手段,但是随后由于苹果公司认为个人电脑即PC机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而放弃研制新产品同时由于软硬件捆绑销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IBM公司个人电脑的推出,给苹果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丧失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而自从1985年乔布斯离开到1997年8月,苹果公司并未改变经营战略,仍然坚持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同时由于苹果漠视合作伙伴,不给予合作伙伴相应的技术支持,造成了大量的合作伙伴离开苹果自立门户,可以看到,造成合作伙伴离开的原因是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转移,而造成苹果公司丧失市场份额的原因是核心能力刚性造成的技术创新阻碍,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稳定性很容易表现为某种抗拒变化的惰性,这种惰性就是“核心能力刚性”,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创新都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某些变革,所以造成了核心能力刚性阻碍技术创新的现象,而不断地进行技术和组织上的创新是消除核心能力刚性的最有效办法,事实上,1997年8月,苹果宣布收购Next公司,乔布斯重新回到了苹果,并开始重新执掌公司,开始了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使得苹果公司可以摆脱核心能力刚性给企业带来的技术创新障碍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近几年平板发展历程近几年来,平板电脑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iPad引领市场风潮到各大电子产品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平板产品,平板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ad,这款平板电脑凭借其卓越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性能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随后,其他厂商纷纷效仿,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
这一时期,平板电脑市场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
2012年,Google发布了第一代的Nexus 7平板电脑,将安卓系统与平板电脑完美结合,成为了一款令人惊艳的产品。
同年,微软推出了自家的Surface平板电脑系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赢得了很多用户的追捧。
2014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平板电脑市场进入了饱和状态。
销售额开始逐渐下滑,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渐减少。
虽然如此,仍有一些新兴厂商不断推出创新的平板电脑产品,以期重新激活市场。
2015年,平板电脑市场开始普及化,价格逐渐下降,普通用户也开始购买平板电脑,作为手机的替代品或者是大屏幕娱乐设备。
此外,平板电脑在教育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2016年,一些厂商开始推出更加智能化和高端的平板电脑产品。
例如,苹果发布了iPad Pro系列,配备了更大的屏幕和更强大的性能,适用于专业人士和创意人群。
此外,微软也推出了Surface Book和Surface Studio,将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相结合,提供了更多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2017年,平板电脑市场进一步走向多样化,并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整合。
例如,一些厂商推出了支持4G网络的平板电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上网。
另外,平板电脑也开始与智能家居设备相连接,成为了家庭中的智能控制中心。
总体来说,近几年平板电脑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饱和竞争和普及化的过程。
虽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平板电脑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苹果公司产品及发展历程研究【摘要】【关键词】苹果公司简介产品发展文化一、公司简介及产品1.苹果公司创立之初,主要开发和销售的个人电脑,截至2014年致力于设计、开发和销售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在线服务和个人计算机。
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 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
该公司硬件产品主要是Mac电脑系列、iPod媒体播放器、iPhone智能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在线服务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费软件包括OS X和iOS操作系统、iTunes多媒体浏览器、Safari网络浏览器,还有iLife和iWork创意和生产力套件。
苹果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世界。
2.公司发展及文化1.1 公司的发展苹果公司的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乔布斯时间(1970-1985),无乔布斯时间(1985-1997),和后乔布斯时期(1997-现在)前乔布斯时间(1970-1985)1971年,16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21岁的史蒂芬·沃兹涅克(Stephen Wozniak)经朋友介绍而结识。
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装配机器之余跟他去推销,他们另一位朋友,罗·韦恩(Ron Wayne)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同年5月,乔布斯与一间本地电脑商店The Byte Shop洽商,店主保罗·泰瑞尔(Paul Terrell)订购50部后来被称为Apple I 的设备,并在交货时支付每部500美元。
乔布斯取得了这份订单后,出售自己贵重物品进行筹款,并且说服大型电子零件分销商Cramer Electronics店铺信用部经理,先给零件后付款,最终乔布斯成功的完成这笔交易。
197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公司”。
同年,沃兹已成功设计出比Apple I更先进的Apple II。
乔布斯想将公司扩充并向银行贷款,但韦恩因为冒险投资失败导致的心理阴影而退出了(另一说法为韦恩为了健康选择放弃疯狂的工作)。
当时的苹果电脑公司缺乏资金来源。
乔布斯最后遇到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麦克·马库拉注资9.2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1977年4月,苹果公司在首届西岸电脑展览会(West Coast Computer Fair)上推出Apple II。
Apple II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使个人计算机不再是哑巴。
Apple II 型在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还拥有多种改良型号,包括苹果 IIe 和 IIgs 等。
此两种计算机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仍然可以在许多学校里发现踪影,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公开招股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
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
当时他们吸引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后任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历史上的公司创造了更多的百万富翁。
在五年之内该公司就进入了世界500强,是当时的最快记录。
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以CEO史蒂夫·乔布斯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新型电脑Apple Lisa,这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
Lisa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脑,可以说没有Lisa就没有Macintosh(在Mac的开发早期,很多系统软件都是在Lisa上设计的),其具有16位CPU,滑鼠,硬盘,以及支持图形用户界面和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并且随机捆绑了7个商用软件。
1983年1月以9,995美元的身价初次露面。
苹果再次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处时代的产品,但过于昂贵的价格和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使苹果电脑公司再次失去获得企业市场份额的机会。
Lisa在1986年被终止,余货被埋在犹他州的垃圾堆填区,该电脑被视为苹果公司最烂的产品之一。
1984年1月24日,Apple Macintosh发布,该电脑配有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操作系统,成为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Mac电脑已经推出,即受到热捧,人们争相抢购,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Macintosh延续了苹果的成功,但不能达到它最辉煌时的水平。
1985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苹果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
无乔布斯时间(1985-1997)衰落期1985年4月经由苹果公司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乔布斯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职位,卖掉自己苹果公司股权之后创建了NeXTComputer公司。
不久,windows95系统诞生,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一落千丈,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1985年10月24日,时任苹果CEO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签下苹果有史以来最坏的合同。
他同意微软如果继续为苹果生产软件(如Word,Excel)就允许微软使用部份苹果图形界面技术。
如果Sculley没有与微软做下这笔交易,Windows也许永远不会介入,因为由于它与MacOS相似性,很明显苹果将会轻松的在任何反对微软的诉讼获胜。
1988年,因为微软在Windows2.0.3中使用了与Mac相似的图标,苹果向微软和HP公司提出诉讼,控告他们侵犯了苹果的版权。
这一场官司一打就是6年的时间,直到1993年8月24日,法庭才正式裁决关于1985年苹果诉讼微软的裁定:Windows2.0.3不构成侵权。
之前他们所认为“苹果将会轻松的在任何反对微软的诉讼获”的想法随着法官的判决而随风消散。
[6]1989年推出销量欠理想的笔记本Macintosh Portable后,一部更受欢迎的笔记本电脑PowerBook在1990年代初推出市面。
这是首次与索尼联合设计,并为现今流行的笔记本电脑设立了现代的外形标准。
它通过后部的铰链支撑屏幕,打开后平台的后半部分放置键盘,前方则是轨迹球(以后改为触摸板)。
这款来自苹果的产品还包括了操作系统(如ProDOS、Mac OS和A/UX)、网络产品(如AppleTalk)和多媒体软件(QuickTime)。
此外,苹果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PDA-Apple Newton,以及后来激发开发人员开发wiki 的HyperCard软件。
1990年,随着苹果的销售下滑,加西的政策开始引起广泛争议并最终将其拉下马。
在乔布斯离开苹果电脑后,公司的开发主管一职落入让-路易·加西手上,他之前是法国分公司主管。
加西将产品线推向两个方向,即更“开放”和更高价,他认为不应该销售低端低利润的苹果产品。
加西的政策致使苹果产品的售价越来越高,公司曾有一个叫“Drama”的低端项目,最终也被加西叫停。
1993年苹果推出Newton,创造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一词,为最早的PDA。
它虽然销量欠理想,但成为如Palm Pilot和Pocket PC等产品的先驱者。
整个1990年代,微软开始比苹果获得更多新电脑用户。
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十年内从20%滑落到5%。
1993年约翰·斯卡利辞去CEO职位,迈克尔·斯平德勒接任。
他在任期间大力推广低端电脑如Macintosh Classic、Macintosh II si、Macintosh LC。
以及执行继续生产Apple Newton及开发Copland操作系统的政策,他亦曾参与苹果与IBM、SUN、飞利浦的并购谈判。
1994年,苹果更新了它的Macintosh产品线,推出了Power Mac系列。
它基于IBM、摩托罗拉和苹果三家共同开发的PowerPC系列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使用RISC(精简指令集运算)结构,它超过了之前Mac 所使用的Motorola 680x0系列,而且有本质的不同。
苹果的系统软件经过调整,能让大部分为旧处理器编写的程序在PowerPC系列上以模拟模式运行。
1996年,吉尔·阿梅里奥接任CEO职位。
1997年8月6日,微软使用1.5亿美元购买苹果公司非投票股票以换取苹果放弃控告微软侵犯版权的官司和以后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 Explorer。
(微软在后来已全部售出了所持有的苹果股票。
)或许更意味深长的,微软同时宣布了继续支持它在Mac版本上的office系列,并很快成立了Macintosh软件部门。
这个扭转了微软之前Mac版软件较PC版落后的情况,这也让它获得数个大奖。
后乔布斯时期(1997-现在)1997年,乔布斯创办的NeXTComputer公司被苹果公司收购,并且再次回到苹果公司担任董事长。
2001年,苹果推出了Mac OS X,一个基于乔布斯的NeXTStep的操作系统。
它最终整合了UNIX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和Macintosh界面的易用性,并同时以专业人士和消费者为目标市场。
OS X的软件包括了模拟旧系统软件的方法,使它能执行在OS X以前编写的软件。
通过苹果的Carbon库,在OS X前开发的软件相对容易地配合和利用OS X的特色。
2001年10月23日,苹果推出的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大获成功,配合其独家的iTunes网络付费音乐下载系统,一举击败索尼公司的Walkman系列成为全球占有率第一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随后推出的数个iPod系列产品更加巩固了苹果在商业数字音乐市场不可动摇的地位。
2001年5月,苹果宣布开设苹果零售店。
商店两个主要目的:1、抑止苹果的市场占有率下滑趋势。
2、改善代销商欠佳的行销策略。
最初,苹果零售店只在美国开店。
2003年底位于东京银座店开幕,这也是苹果在美国以外开了首家苹果零售店。
银座店之后,2004年8月开幕的大阪店,名古屋店和欧洲首家的英国伦敦的店亦相继开幕。
2006年5月苹果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开设24小时营业,具近10米玻璃立方入口的旗舰店。
2002年初,苹果初次展示了新款的iMac G4。
它由一个半球形的底座和一个用可转动的脖子支撑的数字化平板显示器组成。
此产品在2004年的夏天停止生产。
2004年8月31日,苹果展示了基于G5处理器的iMac型号,并在9月中旬推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