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企业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企业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企业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Q/DTKY- CX-2010A-01

文件操纵程序

1 目的

对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操纵,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而不致被误用。

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操纵,包括:质量治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资料,以及外来文件(各类标准、软件、产品样本等)。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审核并批准公布质量治理手册。

3.2 治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并批准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

3.3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3.4 各部门制定的文件,由各分管矿长审核并报矿长批准下发。

3.5 机电科负责文件操纵的归口治理,并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3.6 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本部门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

集、整理和归档等。

4 程序

4.1文件分类及保管

4.1.1 本公司质量治理体系文件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质量治理手册》;第二层次是《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是《质量治理体系支持性文件》,其中包括规程、制度、各种报告、表格和记录等。

a) 质量治理手册(包括所有过程操纵的程序文件),由机电科备案保存;

b)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使用和保管.

4.2 文件的编号

4.2.1 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的编号

a)质量治理手册:

企业标准/公司名称代号-手册-版次,手册中各章以章节号区分。

例如:Q/DTKY- SC-2010A,表示公司质量治理手册2010年A 版;

b)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

企业标准/公司名称代号-程序-版次—顺序号

例如:Q/DTKY- CX-2010A—01,表示公司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2010年A版第01号;

C)支持性文件

企业标准/公司名称代号-治理-部门代号-顺序号

例如Q/DTKY- GL-JDK—01表示公司质量治理治理类文件,发文单位为机电科,顺序号为01。部门用大写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如JDK-机电科、QGB-企管办等。

d)质量记录:

记录的标识各部门用年份-月份-顺序号。

例如:JL-CK-20100802,表示仓库记录,时刻是2010年8月第二号。部门用大写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如JDK-机电科、QGB-企管办等。

4.3 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文件公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治理手册由机电科负责组织编写,总经理审核并批准

公布,由机电科登记、发放;

b)程序文件由机电科负责编写,由治理者代表审核并批准公

布,由机电科登记、发放;

c)支持性文件由各部门分管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由分管

矿长审核并报矿长批准公布,由机电科备案存档,各部门

登记、发放;

d)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有得到相应文件的适用版本。文件的发放、回收要填写《图样(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4.4 文件的受控状况

4.4.1 《质量治理手册》由治理者代表批准机电科编号发放。

4.4.2 《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及与质量治理体系运行(含审核)有关的其它文件的发放,由机电科负责发放。

4.4.3 文件的识不

a)文件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状态。机电科对受控文件加盖“受控”章。

b)所有受控文件均应标明现行修订状态,以保证文件是有效版本,其中文件的版本号为A、B、C、….依次排列,修订状态为01-09。

c)作废文件应加盖“作废”印章,同时收回作废文件,由机电科统一销毁,有参考价值的文件应加盖“作废留存”章存档,防止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4.5 文件的更改

4.5.1当文件需要更改时,由机电科填写《图样(文件)更改申

请单》经治理者代表批准后,机电科将通知单发至文件持有者。

4.5.2更改方式采纳划改或换页的方式进行,各部门针对更改通知内容进行更改。划改时,只准把需改动部分用单线划去,不准涂黑。

a) 《质量治理手册》由机电科组织相关部门更改,填写《图样(文件)更改申请单》,经治理者代表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后更改,由机电科发放;

b) 其他文件的更改由各相应部门填写《图样(文件)更改申请单》,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再由各相应部门指定人员进行更改、发放、处理。

4.6 文件的保存、作废、处置

4.6.1 文件的保存

a) 各部门将本部门的质量治理体系文件填入《质量治理文件清单》中,由本部门负责保管。机电科定期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b) 文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点;

c) 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画改,不准自行外借,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不和检索。

4.6.2 文件的作废与处置

作废文件按原发放渠道做回收处理,需留作参考时,领用部门应在发文登记表备注栏注明“作废留存”字样,并在文件封面或首页加盖“作废留存”印章,以确保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作废失效文件处置时,须由总工程师和治理者代表批准。

4.7 外来文件的操纵

4.7.1 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不其适用性,并操纵分发以确保其有效性。

4.7.2 技术科负责收集相关国家、行业、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统一编号,分发到相关部门,并收回旧标准。

4.7.3 各部门要把所用标准及其有关文件填写《质量治理文件清单》,并报技术科备案。

4.7.4 关于承载体非纸张的文件操纵,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Q/DTKY- CX-2010A-02

记录操纵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治理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操纵,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治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 范围

适用于为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治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

3 职责

3.1 机电科负责记录的归口治理。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记录的操纵和治理。

3.3机电科负责保管超过一年的质量记录。

4 程序

4.1记录的载体

记录的载体可采取多种形式,能够是书面的,也能够存贮在计算机硬盘或优盘上。

4.2 记录的标识

记录的各部门用年份、月份和顺序号来标识,见《文件操纵程序4.2.1》。

4.3 质量记录的收集、填写与传递

4.3.1质量治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记录,由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需要时,按类不、年、月、形成时刻、顺序号整理装订成册。

4.3.2记录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填写时要正确、规范、完整。因笔误对记录进行更正时,只同意划线修改,不同意涂改。

4.3.3 需传递的记录(包括信息和数据),按相关文件的规定传递到位。

4.4 记录的贮存、保管和归档。

4.4.1 记录要存放在适宜场所中,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4.4.2 记录要按规定的期限保存,以便于存取和查阅。

4.4.3 将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填入《质量记录清单》中,由机电科汇总,清单中注明:记录的名称、使用部门、保存地点,保存期限等。如各部门对记录需增加、取消或修改时,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机电科。

4.4.4 归档记录交机电科建档。

采购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配套体系、采购及外协产品的有效控制,确保采购及外协加工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各类产品配套件、原辅材料的采购及外协加工。3、职责 3.1 采购部是采购产品、外协加工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 A、公司各类产品用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 B、采购配套件和外协加工件分供方的选点、布点及新增分供方初选; C、合格分供方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D、合格分供方名单的管理; E、零部件采购价格的评定。 F、采购与外协加工合同(含质量保证协议)的签订、管理,并负责配套件技术文件、更改通知的传递发放; G、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各类产品零部件协作配套过程质量监督、质量改进及改进结果的验收,以及质量索赔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 A、分供方质量保证能力的评定; B、采购及外协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处理; C、采购产品进厂检验和试验及日常供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新增分

供方的产品质量验证及试验。 3.3 技术部负责 A、向分供方提供采购、外协件的完整、正确的技术文件或/和样件; B、同分供方签订有关技术协议和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C、新产品开发新增分供方的初选及新增分供方的产品的技术认证; D、必要时与分供方共同进行技术开发; 4、程序 4.1 分供方初选 4.1.1 配套体系外选点布点 4.1.1.1 当现有配套体系分供方的配套能力、产品质量或价格等方面满足不了公司的配套工作需求时,则需在配套体系外布点。 4.1.1.2 由生产部根据工作需要,从相关供货厂家中优选出部分厂家进行分供方协作配套能力调查,必要时重要物资的分供方需由生产部组织对其实地考察,或由各分供方提供充分的书面材料(如体系认证证书)或者用调查与书面材料相结合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 4.1.1.3 在对初选分供方的上述资料和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后选择审查合格的由生产部按要求填写“分供方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报告”(见附录A,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4.1.1.4 调查报告由各部门会签后,报管理者代表批准,该分供方即为初选合格 4.2 初选分供方的资格审定 4.2.1 经初选合格的分供方由生产部填写“分供方资格审批报告”(见附录

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版本号: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

文件修订目录表

采购控制程序 1.目的 对采购物料进行控制,保证采购的物料满足公司的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对本公司最终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的采购的产品或服务。 3.责任 3.1 采购部全面负责本程序的推行与维持。 3.2 工程部门负责提供物料申请及采购活动所需的技术参数、性能资料、图纸、标准等文件,并对应急物料进 行评估;对新物料进行最终技术、承认书或者规格书的确认,并负责新物料的料号申请和管控。 3.3 采购员根据计划部门需求和预测、合理的安排物料的采购周期和安全库存数需求。 3.4 品质部提供样品测试结果和报告供开发部门或者工程部门做判断。 3.5 品质部参与供应商的评估活动,负责对原材料按要求、标准进行检验,并作相关的检测记录,提供与物料 有关的各种报表、数据。 3.6 仓库负责对供方送达的物料进行接收,负责对物料、顾客财产实施防护。 4.规定 4.1 供应商选择评定与评估 4.1.1 由采购部门发出《供应商调查表》给新供应商, 了解其公司背景及有关事项,要求对方回复。可能 从其他公司了解被调查供应商以往的品质记录。 4.1.2 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按《样品确认书》进行作业。 4.1.3 必要时可试用小批量试产,如果试用异常按品质异常流程进行作业。对异常进行评审,小异常 重新新安排送样,大异常安排更换供应商或者停用。 4.1.4 对重要物料供应商,可派人到供应商处,对其品质系统做现场评估,并填写《供应商现场评估表》。 4.1.5 上述评估结果均合格后,采购部按《采购管理流程及规定》作业。 4.1.6 客户指定供应商时,采购部经理可直接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4.1.7 由采购部门负责人每年至少一次对原合格供应商重新进行评估,按《供应商评估流程及规定》作业, 确定是否继续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4.1.8 当某供应商出现连续的不合格产品或产生退货时,除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外,采购部门负责 人还需通知供应商有关问题,或必要时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删除此供应商。如果此供应商是由 客户指定的,则还需将情况报告给客户;如是唯一供应商,则采购部门负责人需与相关部门共同协 商处理有关来料。 4.1.9 对从临时供应商处采购回来的物料,采购部门按《特采管理流程及规定》作业。 4.2. 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物料。 4.2.1 采购依据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结果质量控制

第十八节结果质量控制 一、判断题 请将你的判断符号填在()内,对的为“V”;错的为“X” 。 1.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 答案:“ 2.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答案:“ 3.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由质量监督员实施,以确保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公正、科学、准确、有效。() 答案:X 4.如果检测机构没有技术校核计划,不能提供技术校核证据,就不能认为是检测过程控制有效、体系运行良好的实验室。() 答案:“ 5.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是指内部人员的比对活动。()答案:X 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能够监控检测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答案:“ 7.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问比对来确认实验室能力,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校准和检测水平而进行一种外部验证活动。() 答案:“ 8.实验室的管理中,强调对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即任何过程都不会发生变异。()答案:“ 9.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人、机、样、法、环、溯等因素。()答案:“ 10.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在质量控制数据已经超出预先设定的判据时采取措施。 () 答案:X 11.在检测/校准过程中由于诸种因素的变化会使得检测质量不可能始终是恒定的,质量可能发生突变或渐变。() 答案:“ 12.检测结果的正常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它以用不确定度来表示其变化区间的。()答案:“ 13.实验室对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就不会发生有变异,在相同条件下的每次测量应当一致。() 答案:X 14.强调对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但受控不等于没有变异,即使在相同条件下的每次测量也有差异。() 答案:“ 15.用于结果质量控制只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答案:X 16.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只能用《评审准则》5.7.1 条中列出的5 种方法。() 答案:X 17 ?用于监控的样品关键是要选择稳定、均匀的样品。()

外协件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编写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外协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的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加工零件、产品的质量控制。 3.0职责: 3.1研发部负责外协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和保障。 3.2采购部负责按生产计划进行配料并及时反映用料情况,客户信息计划并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加工的全过程的产品有效进行,同时督促、反馈生产计划实施情况,对外协承制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考察、认定,外协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外协件的验收、并对外协件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负责等外协项目过程处理。 4.0程序 4.1过程控制 4.1.1计划的来源 外协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本所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原材料牌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加工件要严格检验。对特殊工种和典型工艺我所责任工程师与质检人员需进行现场监督 4.1.2计划的制定和传递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前,拟制加工方案,由质管办会同设计、工艺等有关人员对加工方案进行评审后方能生产。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记录卡",并经我所质检人员认可,交本所质管办存档。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文件更改和器材代用,必须有更改文件并经我所设计人员和课题组负责人签字认可。如有重大改动须经工程指挥部总工艺师批准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出现不合格品,其责任由外协承制单位负责,不合格品的管理按QA/PF-DC文件规定执行。 4.2生产计划的落实 4.2.1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 4.2.1.1生产部根据计划采购部所发出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安排排班计划、人员组织、物流安排、场地安排、检查安排等,并制定《生产日报表》反映生产进度。 4.2.1.2物资部依据生产部开出的《领料单》配料和发料,生产部开出的《领料 单》必须以计划采购部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为依据。 4.2.1.3品质部按照产品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品质检验和品质验收,对不合格产品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4.2.1.4产品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由生产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缴库单》, 物资部负责产品数量验收、入库,并反馈计划采购部。 4.2.2生产计划的跟进与反馈 4.2.2.1计划采购部开出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发放至各相关部门,并由计划采购部存档。 4.2.2.2生产领料时如有欠料状况,物资部必须将相应欠料情况以第一时间反馈给计划采购部;如物料不能按时供应,计划采购部需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或安排,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按照原制定程序进行确认和分发、落实。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与原生产计划通知单以版本号进行区别。 4.2.2.3生产部各车间根据计划安排生产,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填写《生产日报表》,反馈至计划采购部;对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由计划采购部和相关人员对问题统一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 4.2.2.4如生产计划无法如期完成,生产部通过《工作联络单》,至少在计划出货前一周将信息反馈给计划采购部,由计划采购部将信息反馈给客户部,由客户部与顾客协商处理。

28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公司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公司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的数据超出预定数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负责人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检测过程失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负责人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采购控制管理程序文件

1 目的 本程序旨在建立对本公司有关采购的过程控制办法,以期以合理的价格,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数量、适当的质量、适当的地点向公司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物料和服务,以满足生产需要,达到公司经营目标。 2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需的采购产品的采购过程控制,包括: ——采购目标的制定、采购控制流程、采购方式的选择; ——采购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供方的调查与选定,考核与管理; ——价格管理; ——物料验证和代用管理; ——合同、订单管理,等。 3 职责 3.1 生产部物控负责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控制及组织本公司配套材料的供应。 3.2 采购部负责物料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3.3 研发质量部负责采购物料的认定和技术支持。 3.4 采购部、研发质量部共同负责对供方配套能力的考评。 4 活动容 4.1 采购目标 4.1.1 选择优良的供方确保供应资源安全、稳定及竞争优势,及时供应生产所需的物料及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 4.1.2 确保采购物料的质量。 4.1.3 不断提高采购物料的性价比。 4.1.4 不断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及人员的工作质量,严格控制合同风险。 4.1.5 防止采购工作异常情况的发生,针对异常情况迅速妥当地处理。 4.2 采购过程控制流程 4.2.1 订单、定期采购过程控制流程详见附录A 。 4.2.2 零星采购过程控制流程详见附录B。 4.2.3 固定资产采购过程控制流程详见附录C。 4.3 采购方式 采购人员应根据物料使用状况,用量大小,采购频率,市场供需状况,交易习惯及价格质量稳定等因素,选择下列最有利的采购方式,办理采购业务。 4.3.1 一般采购 根据生产工程部/业务部的物料/成品需求计划“确认计划及请购报表”和相关采购政策,编排物料采购计划进行例行订货。

采购控制程序及流程图

采购控制程序及流程图 采购控制管理程序 2010-**-**发布 2010-**-**实施 文件修改履历表

1目的 对公司的采购过程实施控制,以保证所采购的物资符合生产和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开发、评选管理及物品采购过程的控制。 3术语 3.1物资-- 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生产设备、辅料备件、外包服务等。 3.2外协—分为供料外协(我公司出材料、图纸等)、包料外协(我公司只出图纸)。 4职责 4.1总经理批准《供方资格标准》、《合格供应商清单》。 4.2主管领导批准《月采购计划》、《请购单》、《采购订单》等。 4.3采购部门组织评价供方,制定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并实施所需物资的采购及监督物资的入 库情况,建立供方档案。 4.4质量部门参与供方的质量体系评价,负责采购物资的检验和验证。 4.5技术部负责供方技术能力的评价,并组织制定《采购产品重要性分类表》及有关验证要求。 4.6仓储组负责物资的验收、清点等工作。 4.7财务部门负责对账及付款等事项。 5工作程序 5.1采购过程的策划 5.1.1采购部门根据其他各部门的物资需求作采购前期策划,筹备为该过程完成所需要的资料 或资源。 5.1.2采购部门在相关技术标准的引导下,根据采购物资对最终作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对供方 控制的方式方法等,制定《供方资格标准》。 5.1.3在有关部门(如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等)的配合下,主导供应商开发,并给予评价。相 关具体程序见《供应商管理规定》。 5.2物资的信息与供应商的选择 5.2.1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意见,确定采购形式的说明,如外购、供料外协、包料外协等;外 协加工按《外协加工管理办法》操作。 5.2.2采购物资分类技术部门负责制定《采购产品重要性分类表》,根据其对随后的实现过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

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1目的 对采购及供应商的评定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能够满足本公司和客户的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有直接影响的原辅材料、零件、包装物、服务采购的控制及供应商的管理。 3职责 3.1 采购员负责对供应商资源和采购的总体策划和管理。 3.2研发部负责制定提供完整适用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必要时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进行辅导。 3.3质量部负责对采购产品的检验和验证,和对供应商的品质辅导。 4工作程序 4.1 采购策划 4.1.1 采购产品重要度分类 根据本公司采购产品的性质,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对采购产品进行分类:A类:对构成最终成品起关键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成品质量性能的采购产品。 B类:对构成最终成品起较大作用,并可能影响到成品质量性能的采购产品。 C类:对构成最终产品质量及性能无影响的通用件、标准件及辅助物料的采购产品。 D类:设备配件、工装、夹具等。 E类:办公用品、劳保用品。 A、B、C类采购产品的确定详见《BOM表》。 4.1.2 供应商选择、评定:按《供应商管理程序》执行。 4.2 采购实施 4.2.1 《采购计划》编制的依据: a)交货时间依据:《销售要货单》、生产指令、采购品生产周期和运输时间、 合同评审结果; b)数量依据:产品BOM表、库存情况(包括合格的和可返工回用的)、产品合格 率、资金占用; c)供应商依据:《可接受供应商名单》、供应商生产能力、供应商评定结果、供 货业绩和价格; d)可能的偶发性事故的考虑(包括本公司和供应商); e)顾客后续订单及可能的订单调整; 采购计划经采购主管审核后签字生效,以作为签发《》的依据。 4.2.2 采购资料

质量控制程序

克旗环境监测站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测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 2适用范围 对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编制报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评审质量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3.2质量管理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内、外部质量控制的实施。 3.3现场采样人员负责现场采样质量的实施。 3.4样品管理员负责室内密码,平行样编号。 3.5分析人员负责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 3.6质量监督员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初审。 3.7综技室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审核。 3.8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签发。 4工作程序 4.1质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1.1质量管理员年初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编写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作为管评输入。 4.1.2质量监督员监督监测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对原始记录,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对分析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按季度报综技室。 4.2内部质量控制 4.2.1现场采样 a)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布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b) 采样人员负责采样前的准备,包括采样器具的清洗,保证容器清洁,防止器皿玷污; c)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 d)对每批样品总数加采10%样品的平行样作为质控样,每个项目应加一个全程序空白样; e)保证样品运输安全(防晒、防污染),及时地在有效保存期内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

分析,严格执行样品的交接手续。 4.2.2样品管理:样品管理人员对地表水按每批样品数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样品作为密码平行样(按样品编号要求,标识编号)。 4.2.3实验室分析 4.2.3.1自控 a)分析人员严格按分析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根据监测项目配制溶液,必要时进行标准溶液的比对实验,调试仪器至最佳状态; b)样品精密度控制:每批样品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实验室平行样; c)样品分析的准确度控制:分析每批样品时,带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控制; d)校准曲线的检验:对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可使用原校准曲线,但需测两个标准点(测定上限浓度的0.3倍和0.8倍各1个),当两个点与原曲不稳定的校准曲线,采用单点校正,每10个样做一次中间浓度标准点的测试,所得峰面积(峰高)与初始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50%,与上次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小于5%时,圆曲线可以使用,否则,重新绘制;对斜率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30%。 4.2.3.2他控 a)质量监督员按质控计划对分析人员进行考核; b)质量监督员不定期的质控活动,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留样测定,人员比对等各种手段。 4.2.4数据结果的控制 a)原始记录、监测结果由质量监督员复核,科室负责人审核; b)报告审核,见《监测报告管理程序》。 4.3外部质量控制:参加试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上级考核。 4.3.1计划:质量管理员制定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计划,质量负责人审批; 4.3.2组织:质量管理员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根据活动具体要求,制定实施计划。 4.3.3实施:监测人员根据能力验证实施计划要求,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按要求进行验证活动,并编制验证报告,质量监督员对能力验证活动实施进行监督,对验证报告进行初审,综技室进行审核。 4.4质控有效性的控制 4.4.1无论内控、外控出现质量问题,质量监督员及时通知监测人员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纠

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l 目的 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以及采用统计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的监控。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结合本检测中心承检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审核批准承检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及实施计划,负责组织讨验证和监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批准检测中心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审核并汇总本部门检测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组织实施预定计划,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 监督员的职责 负责监督实施预定计划的执行,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 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年度比对验证计划及实施。 3.5 检测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6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4 工作程序 4.1 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宣贯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4.2 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经检测室负责人会同监督员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 4.3 技术负责人在汇总各检测室上报的意见后。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中心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中心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4.3.1 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4.3.2 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4.3.3 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3.4 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3.5 验证和监控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3. 5.1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4.3. 5.2 参加检测中心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3. 5.3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4.3. 5.4 对有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4.3. 5.5 分析一个样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4 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的问题,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存在疑问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及调整力案和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其他问题。 4.5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一个评审组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应包括: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验证和监控方案及记录方式能否证实结果质量符合要求和能否发现测量系统或结果质量存在的潜

项目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天合光能(北京)系统集 成有限公司 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主导部门:工程部 支持部门:质量部、采购部、技术部

审批: 文档编号:SDS BU-SD-018 生效日期:

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使项目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项目所在地等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及达到合同要求。 2.范围 本能制度适用于SDS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3.定义 N/A 4.职责和权限 4.1施工单位 4.1.1施工组织设计、人员资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机具等申报 4.1.2施工材料申报 4.1.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4.1.4申请工程验收 4.2监理单位 4.2.1、监督管理施工过程 4.2.2、过程资料审核管理 4.3工程部 4.3.1参与审核设计图纸 4.3.2支持监理工作。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合同,实现质量目标 4.3.3组织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4.3.4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4.4技术部 4.4.1确定材料、设备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4.4.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4.5采购部

4.5.1成本目标控制 4.5.2按时供应合格产品 4.6质量部 4.6.1落实质量控制计划 4.6.2处理产品、工程质量问题 5.内容 5.1施工准备 5.1.1工程部向建设单位递交开工报告 5.1.2分(承)包商将企业资质、项目现场负责人(或联系人)、人员资质、用工人数、施工组织 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资料报工程部、监理单位审核 5.1.3分(承)包商进场材料经质量部、工程部、监理组织抽样审查 5.1.4项目组组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技术部、分(承)包商,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5.2施工管理 5.2.1在施工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应跟踪监控分(承)包商的工序作业过程,确保及 时掌握现场的质量情况,对结果形成结论并反馈给分(承)包商 5.2.2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管理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对重要材料设备要检查按合同和有关规 范的要求进行进场验收、抽样、取样复试。运输到工地的设备、材料均需要检查其准用证、质保 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保材料 5.2.3项目管理人员参加监理组织的分部分项过程、焊接、混凝土浇注、隐蔽工程验收 5.2.4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专项工程,按照其相关验收标准进行管理验收 5.2.5项目经理、监理单位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现场出现的问题,对不合格的项目发出整 改 通知单 5.2.6项目管理人员、监理单位应检查整改结果,直至合格 5.2.7督促分(承)包商加强成品保护的管理工作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采购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号: 编制人/日期: 编制人/日期: 编制人/日期: 年月日发布实施发放部门:

1.目的:对供方和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原辅料、包材采购、外协加工及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对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和控制。 3.职责: 3.1.采购部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合格供方,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编制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作业,负责原辅包材采购并就采购原辅包材的质量和数量与供方沟通。 3.2技术部组织编制并确定采购材料分类明细及原辅料的标准,对外购外协件实施进货验证。 3.3质控部负责采购材料的进货检验,协助采购部对供方进行资质审查、评价和监控; 3.4.管理者代表批准对供方的评价记录、《外购外协件分类清单及技术要求》、《合格供方名录》。 4.内容: 4.1采购物资分类 4.1.1依据采购物资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将采购原材料分为关键物资、主要物资和一般原材料三类,即A、B、C三类,其中每一类物资中包含外购件和外协件。 关键物资(A类):对产品质量、性能起关键重要作用的物料; 重要物资(B类):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起主要作用的物料; 一般物资(C类):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物料。 4.2供方审核 供方的审核由采购部先进行文件审核,通过后再由采购部根据采购物资分类和重要程度,组织技术部、质量部和生产部进行采购物资的样件审核和供方现场审核。关键物资和重要物资(A和B类)必须进行样件审核;其中关键物资和重要物资(A和B类)中外协件的供方必须进行现场审核。 4.2.1供方文件审核 采购部负责对供方进行初步调查,向供方收集相应资料,进行供方文件审核,文件审核通过的供方建立《供应商档案》,同时在《供应商档案》中保持供方文件

质量控制流程图.doc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采购质量控制程序(含表格)

采购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使采购的产品或原料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或材料采购质量的控制。 2 相关文件 2.1. 相关文件 2.1.1.《供应商评价控制程序》 2.1.2.《合同评审程序》 2.1. 3.《检验控制程序》 2.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 职责管理 3.1. 商务部负责建立并保持采购的管理文件,对影响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控制,组织对供应商的评价,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物资采购。 3.2. 技术质安部组织制定或转发原料的验收标准及验收规范,组织对原料的检验。 3.3. 生产运行部负责发布A类原料消耗月度统计表, 3.4. 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所需材料的申报。 4 管理内容和方法 4.1. 采购申请计划的编制

4.1.1. 申购部门每月月底向商务部提供下月采购申请计划,填写《材料申请计划单》,所提供采购物资的工况条件须与实际采购情况相适应,写清采购物资的名称、技术规格、执行标准、申请数量、供货日期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4.1.2. 采购计划编制的依据是产品工艺性文件(含材料清单)和图纸,生产运行部编制生产计划以及相关部门的材料需用申请单。 4.2. 采购计划的编制 4.2.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运行部提供的生产计划、技术质安部提供的验收标准(规范)及其他申购部门提供的申购计划,结合仓库存量,综合平衡后编制《材料采购计划表》。 4.2.2. 采购计划应按以下要求编制:标明采购物资名称、类别、质量指标、采购数量及交货期等,采购计划按月度分别编制。 4.2.3. 采购计划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商务部进行采购; 4.3. 采购过程的控制 4.3.1. 材料采购应根据采购计划的要求。 4.3.2. 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比价采购。 4.3.3. 所采购的材料应标记齐全,供应商应提供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明),并与实物一致。 4.4. 采购文件的更改 4.4.1. 采购计划需要更改时,应由原申请部门填写《采购计划变更记录》。 4.4.2. 采购计划变更后,应重新审批后方可发布实施。

过程质量控制(定稿)

Q C 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受控标识: 编制:李刚审核:批准:日期: 郑州知信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第一节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概述 “设计过程”是形成产品质量(应包含品种)的首要过程,该过程质量控制的好坏,深刻影响到:产品在“制造过程”是否“好做”,在“使用过程”是否“好用”,这两者应统一表现在市场上是否“好卖”。因此,“设计过程”应始于“市场调研”。 计划经济模式长期把设计过程禁锢于“制图室”和“画板上”,闭门造车,与市场无缘。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选准“适销对路的产品”,所谓“适销对路”应包含“质量”和“品种”两个方面满足市场需求。 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之后,企业应以选准的产品为中心,进行以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为内容的科研工作。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有较高科技价值的“技术开发”;第二步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产品研制和推广”(包括新工艺的研究与采用)。 “技术开发”是指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而不是直接研究某种具体的产品。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故可用于本专业内产品的多个品种、型号,甚至还可跨越专业运用到其他专业的产品中去。比如,“激光技术”的研究开发,可用于机械工业(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以及激光打孔等激光工艺设备),也可用于电子工业的工艺设备、电子产品(如激光检测、激光显微加工、激光音像产品)。所以,“技术开发”是产品设计、工艺规范的技术基础,有多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才可能有多高水平的产品问世。比如同是汽车,日本汽车之所以在世界市场上占优势,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技术开发”水平高。以五十铃轻型客货两用汽车为例,其柴油发动机机体的薄壁铸造技术,是该机种60余项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这项技术。这对我国各型柴油机的机体铸造工艺技术改造,将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甚至可以推广应用于大多数铸铁机械产品上去。 总之,“技术开发”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进程,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产品的研制和推广是将“技术开发”的成果,物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不断使之品种系列化。比如,将“燃烧新技术”运用到某型内燃机上去(可使油耗降低、减少污染和噪音)就是一种新型内燃机的诞生。显然,前者属技术开发,其成果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而后者当然就是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新产品了,属产品的研制成果;前者是一门新技术,而后者却是一种新产品。仅一种新产品,对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其发展为“多品种、多型号”,这就是产品系列化“推广发展”的任务,其本质还是“研制”性质的工作。 只有在上述“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式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规范的制订工作。接着,进行“试制”即“试生产”。成功后,进行“鉴定、定型”(包括“设计定型”和“工艺定型”),完成后,才允许进入“制造过程”或称“批生产”。 综上所述,“设计过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概括为:“调研———科研———设计———

采购控制程序文件(doc 21页)

采购控制程序文件(doc 21页)

文件号:CX2010-A 版本: A 分发号: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拟制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管理类别:□受控□非受控

批准: 生效日期: 2008.7.1 1、目的 通过对供方的评价和采购文件的确立、实施采购及对采购产品的验证等控制,确保外购外协的产品符合采购文件规定和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外协加工及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采购部负责采购产品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供方的调查、评选、评审、评估等工作;需要时,负责组织品管、技术、生产等有关人员参与对供方合格评审工作; 3.2 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分类一览表》并负责提供采购和外协所需的技术资料供采购员作采购资料; 3.3 品管部负责对采购产品的验证、复查工作; 3.4 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配合市场部对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工作; 3.5仓库负责对采购产品的数量、规格等验收工作。 4控制程序 4.1采购文件的确定 4.1.1明确采购产品 技术部负责明确为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元器件、外购件、外协件、各种包装、辅助材料以及其他配套设备。 4.1.2制定采购文件 a.采购部按明确了的采购产品汇总制定采购清单(新产品由技术部制定); b.采购订单; 采购部根据最低库存标准规定和现有库存量同时参考适时销售信息制定《采购订单》;如有突发情况及时调整,确保采购订单如期完成。在制订采购订单时,将每项细节表达清楚(如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需用日期、包装运输要求、质量保证要求、技术要求、验收要求和验收方法等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