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发展与流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1 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
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
到了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索绪尔认为语言行为有两部分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质,称为“语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次要的,因人而异,称为“言语”(parole 。
这两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应该分别对待。
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
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按照索绪尔的学说,语言的特点在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一定的结构规划,从而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
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
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横线组合关系和竖线聚合关系的特点。
2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他提出了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他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整体,描写语言结构应该从音位学开始。
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语言学流派及语言观的历史嬗变一、概述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自其诞生以来,就随着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不断地发展、演变。
语言学流派及语言观的历史嬗变,是这一学科发展轨迹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最初的古典语言学,到现代语言学的多元化发展,语言学流派经历了从形式到功能、从规定到描述的转变。
古典语言学以词源学、语法学为主,注重语言的规范和纯洁性。
而现代语言学则更加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流派众多,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语言学等。
同时,语言观也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孤立到系统的转变。
早期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静止的、孤立的,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无关。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是动态的、系统的,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紧密相连。
现代语言观强调语言的多元性、交互性和动态性,认为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本文旨在梳理语言学流派及语言观的历史嬗变,探讨不同流派和语言观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和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学流派及语言观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为未来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 语言学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语言学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语言学不仅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和结构,也深入探讨了语言与人类思维、文化、社会的紧密联系。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能够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语言学对于人类交流和信息传递至关重要。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分享知识。
语言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表达力和传播力,从而优化交流方式,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语言学对于人类认知和文化理解具有深远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言学流派与发展篇一:《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吴振国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主要内容包括: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
本课程是本科语言学概论课的提高,同时又是语言学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使硕士生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修养,掌握重要的语言理论方法,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把握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方语言学史一般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 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2. 近代语言学(19世纪)3. 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 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本课程重点介绍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
因为这两个时期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流派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对当今语言学本身,还是对其他学科,影响都比较大。
主要参考书目:1.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3.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4.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殷钟崃、周光亚主编《英语语法理论及流派》,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第一章古代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之前,古代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
这个时期对语言的研究,一般是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人们并不是为了语言本身而研究语言,而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为了传播宗教、为了理解历史文献等而研究语言。
西方一般把古代传统语言学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区别于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的“语言学”(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语言是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
语言学作为对语言现象的研究,从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对语言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将探讨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
一、语言学的起源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印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文字学》中就对希腊语言、词汇和语法进行了研究。
在印度,梵文一直是祭祀语言,也是学术和文化语言。
印度学者潘尼尼编纂的《梵语语法》是语言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二、语言学的发展直至19世纪,在语言普及、文字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背景下,语言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普及教育的推动下,人们对语法等语言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学逐渐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等。
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一)句法学句法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语言中的句子结构。
主要包括句子成分、短语和句型等方面。
现代句法学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被誉为“生成语法”的深层结构语法学派,它代表了现代语言学的高峰时期。
(二)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音发音、音位等语音现象。
现代语音学主要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分析语音特征,并建立了基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语音学理论体系。
现代语音学还借鉴了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如对语音的自动识别、合成等,极大地促进了语音学的发展。
(三)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现实社会中的使用。
它关注的是推理、符号、语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包括对话、口头语和面对面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在现代语言学中,语用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方面。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思和意义以及语言对世界的描述。
其主要关注点是句子的真假、歧义和含义等方面。
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和框架语义学等。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语义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语音理解、机器翻译、智能问答系统等。
(五)话语分析学话语分析学是研究话语和社会互动的语言学分支。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常常被划分为不同的流派。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是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主要
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布鲁姆菲尔德、哈里斯和卡内基学派。
他们主张所有语言都有一个结构性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组成部分来理解这种结构。
2.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
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和语法规则的内在结构。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查姆斯基和洛卡斯。
他们主张语言是由内在的语法规则生成的,并且这些规则可以解释语言的所有特征。
3.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和使用。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哈林顿、哈斯和哈利德。
他们主张语言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其使用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4.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福瑞和克罗格。
他们主张语言是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认知机制来建立的。
这些语言学流派各有特点,但它们都试图解释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现象的特征。
在未来,随着新的研究和技术的出现,语言学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20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史上是发展最快的、最活跃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理论并把语言学真正变成科学之后,现代语言学便呈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论文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
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 索绪尔,1857--1913,。
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索绪尔的理论主要是从三个斱面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索绪尔是把语言学研究明确为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理论直接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语言的本质。
他的理论可归纳如下:1.语言符号的本质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的,即“所指”和“能指”。
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关联的是能指的线性特征。
2.语言单位的关系性质由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因此一个能指不所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属性。
所指只是一个系统里的一员,通过同一系统内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界定。
3.语言系统不语言现象的区分这是语言系统不语言的实际现象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认为是研究语言系统。
4.共时不历时的区分语言学上的共时不历时之区分,就是静态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之分。
二、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伊、雅克布逊、布龙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研究主要有三个斱面:1.为语言事实的共时研究斱法做了理论上的开拓2.强调语言的系统性特征3.强调语言在知己语言社团中所发挥的功能。
50年代后新一代的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续老一辈的研究,发展了新的理论,包括关于语言演变,语言系统,标准语言,主位不述位,语言功能。
,二,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人数不多的语言学派。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可以分为多个流派。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布洛姆菲尔德。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系统,它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互相作用。
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包括音位、词汇、句法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现象向分析语言结构的转变。
2. 生成语法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查姆斯基。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一种天赋能力,人类天生就具有语言能力。
生成语法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过程,包括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生成的转变。
3. 语用学语用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格里斯。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包括语言交际的目的、语言交际的情境、语言交际的效果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使用的转变。
4.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拉卡特。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使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社会方面,包括语言变异、语言变化、语言规范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的转变。
总之,语言学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单一的研究语言结构向多方面的研究转变,丰富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
网络课件介绍了八个流派,我们要求重点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因此我们主要围绕这三大学派简要介绍有关内容要求,也就是各个学派最基本的基本情况: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
更加详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本课程课程端参考《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中“望远镜?语言学流派”。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欧洲商贸业和航海业的发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语言学者们通过才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语言,从而进行比较研究。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
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
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与流派教案大纲第一章:语言学导论1.1 语言与语言学定义语言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语言学的重要性1.2 语言学分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第二章:结构主义语言学2.1 结构主义语言学概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2.2 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的符号系统语言的规则与原则2.3 结构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费尔迪南·德·索绪尔鲁思·哈里森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第三章:功能主义语言学3.1 功能主义语言学概述功能主义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3.2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认知功能3.3 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罗杰·费尔盾迈克尔·阿诺德约翰·菲尔莫尔第四章:转换语言学4.1 转换语言学概述转换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转换语言学的基本概念4.2 语言的能力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词汇规则4.3 转换语言学代表人物诺姆·乔姆斯基约翰·霍奇金森马克·拉宾纳第五章:认知语言学5.1 认知语言学概述认知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5.2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语言习得理论概念结构理论5.3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乔治·莱考夫约翰·泰勒尤里·施密特第六章:语用学与交际语言学6.1 语用学概述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语用学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6.2 交际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交际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语言交际的过程与要素6.3 语用学与交际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约翰·范德·沃尔赫伯特·帕克塞尔玛·舍尔第七章:社会语言学7.1 社会语言学概述社会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7.2 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言语社区理论语言态度与身份认同语言变异与变化7.3 社会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丹尼尔·朱克拉里·阿尔德海德珍妮特·费尔第八章:心理语言学8.1 心理语言学概述心理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8.2 语言的认知过程语言的理解与产生语言的习得与遗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8.3 心理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乔治·米勒认知心理学与语言斯蒂芬·平克第九章:应用语言学9.1 应用语言学概述应用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9.2 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直接法视听法交际法9.3 应用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奥尔曼斯蒂芬·克拉森罗杰·天使第十章:语言学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语言学与技术的结合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学10.2 语言学的重要性与挑战语言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语言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0.3 语言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人类语言能力语言学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促进语言学的普及与教育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语言与语言学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交流与思维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活动。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语言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其实它就像我们的老朋友,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我们怎么说话、怎么写字、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咱们每天都在用语言,吃饭时聊天、上课时发言、看电视时评论,这些都是语言学的范畴哦。
你有没有注意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
每个地方的方言、俚语、甚至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都是语言学家们眼中的宝藏。
说到现代语言学的特点,首先就得提到它的多样性。
语言学可不止局限于某一种语言,像汉语、英语、法语,统统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
而且现代语言学不再只关注书面语,也越来越关注口语。
这就好比你在家和朋友唠嗑,跟在课堂上写论文是完全两码事。
口语的随意性、即兴性和互动性,正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着重研究的部分。
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随口而出的俚语、笑话,都是语言变化的最好体现。
你有没有发现,年轻人说话时经常夹杂一些网络用语,那可都是语言活化的例子。
再说了,现代语言学还有一个很酷的趋势,那就是跨学科的研究。
你会发现,语言学家开始和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甚至计算机科学家合作。
这就像一场语言的聚会,大家都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共同探讨语言的奥秘。
比如,在心理学的帮助下,语言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处理语言的,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好基友,密不可分。
而计算机科学的进步,让我们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语言的使用趋势,真是神奇得不要不要的。
再看看语言的变化,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
语言就像一条河流,永远在流动,从未停歇。
我们常常听到“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老土”,这就是语言变化的直接体现。
过去的一些表达,今天可能会让人觉得过时。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甚至流行文化的影响,都会让我们的语言发生改变。
你听过“996”吗?这可不仅是个工作模式,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生活状态。
语言跟着社会走,真是相辅相成。
现代语言学特别注重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反过来影响语言。
从各语言学流派中看当代语言学的发展当代语言学具有客观性,是一门理论学科、实证学科和描述性学科,其方向有音系学,语法,词汇学,语义学,语篇。
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对语言学的每一专业部分进行细致研究,另一条是从整体上研究语言学。
尽管这两条研究方向都困难重重,但是不能低估了已取得的成就:已经获取了很多语言方面经得起检验的信息;理论、概念和调查的技巧的发展已经大大有助于我们对于语言性质的理解。
20世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形成离不开各大语言学派的研究和理论:索绪尔注意到语言的功能和符号性,美国的结构主义注意形式分析和客观描写,伦敦学派注意语言出现的情景,乔姆斯基重视语言的创造性和普遍性。
索绪尔的理论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同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0世纪各学派都从他的思想中受到启发,吸取营养。
他为现代语言学提出了总的方向,明确了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系统,其根本特点是意义与声音的结合。
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来分析。
同时他做出了几个主要区分:(1)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同时把语言看做是同质的符号系统,这一点构成了他的理论基础。
而“言语”具有异质性,不好研究,所以把“语言”从语言的实际运用分离出来,把“语言”看做是一个语言使用者所共有的封闭系统,从而提出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这样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唯一的对象,这也就限制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影响了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方向。
片面追求“言语”和“语言”的区分,也就忽视了对句子的研究(杨信彰,1996)。
而乔姆斯基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着的单位构成的系统,构成语言的这些关系也是一个规则的系统,懂得语言的人不仅能判断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句子是否符合语言的规则,而且还能运用有限的句子创造出无限的句子,因此他用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取代了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
同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能力,即语言的知识,或已被听者-学习者掌握的潜在的系统规则。
第二章当代语言学流派概观 (讲义)第一节跨学科的语言学流派跨学科的语言学流派指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生物语言学、人类学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学、病理语言学、语言经济学、法律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等。
1心理语言学1.1产生背景和定义心理语言学的诞生曾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信息论,即说话时下一个语符的选择取决于前面已出现的语符,根据前文确定的语符出现概率支配着人们的说话行为;二是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即把学习过程看作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
Chomsky的《句法结构》(1957)和《句法理论要略》(1965)不仅对语言理论有重大变革,而且对心理语言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心理语言学是借助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研究语言使用(说话和听懂别人说话)的过程和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1.2语言的理解过程广义的语言理解就是听话人把接收到的语音映现为语义的过程,包括言语的知觉、句子的释义和记忆等过程。
1.2.1 知觉“咔嗒声移位”实验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位置上的音为咳嗽声所掩盖)Thathe was *happy *was *evident from the way he smiled,(*表示咔嗒声出现的不同位置) 1.2.2句子的释义对句子释义过程的研究就是要弄清,根据已经识别的句子主要直接成分(小句)如何构建相应的命题并把多个命题综合起来得出句子整体意思的过程。
偏重语法策略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释义过程是从语句表层结构的虚词、词缀和其他语法标记入手,推断出句子的主要直接成分,然后据此构造命题,完成释义。
偏重语义策略的研究者则认为先根据语境和已掌握的知识构造命题,然后在句子表层中寻找相应的结构成分。
一般认为语法和语义两种策略是相辅相成的。
释义过程实际上是解决句子潜在歧义的过程,因为语言中绝大多数句子有潜在歧义。
绪论
一、语言学的任务与分科
1、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
学科任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和社会地位
研究者所持的研究目的及其所拥有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般说来,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追溯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2、分科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在对语言的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从研究范围看,这些分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1)内部语言学
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对于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语言学界有不同看法。
20世纪50年代以前:语法:词的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音:语言的形式
语汇(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出现以后,很多学者认为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是“语义←语法→语音”,他们认为语言符号是由声音(sound)和意义(meaning)两部分组成,并且通过语法(syntax)组织起来的。
研究语音:语音学(phonetics)和音系学(phonology)
研究语义:语义学(semantics)(传统归属语汇学lexicology)
研究语法:传统语法学(grammar)由句法学(syntax)和词法学(morphology)组成。
转换生成语法后,grammar已被用来指整个内部语言学,包括语音学、语义学和语法学。
也有人认为还应加上语汇学。
(2)外部语言学
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语言与许多事物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由此出现语言学与许多相关学科的交叉,产生许多综合性的新学科。
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逻辑语言学、哲学语言学、人种语言学等等。
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些学科可能介于二者之间,如语用学同时关涉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外部因素,系统功能语言学既研究内部结构,又研究外部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语言学还可从其他角度划分许多的分支学科,由此形成了复杂的学科体系。
如:整体语言学和部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或称一般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对象语言的数量研究角度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也称历史语言学)对象语言的时间理论语言学和实践语言学修辞学、语言教学→工程语言学理论∕应用
研究方法对比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数理语言学等历史比较语言学
规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解释语言学
二、语言学发展的概况
1、语言研究的历史分期
两阶段:传统语言学∕现代语言学
三阶段: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
四阶段: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
时间节点:1820s(1816年)——1920s(1916年)——1950s(1957年)
关键人物:葆朴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乔母斯基《句法结构》
奠基作品:《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与日耳曼语相比较》
2、学科发展的大致脉络
(1)古典语文学(classical philology)古代语言学∕传统语言学
三种传统:
①古印度语言学采用经验的方法研究语言问题
语法、语音:巴尼尼《梵语语法》
词类:名(静)词、动词、介词(前置)、小品词(语气)
构词法:词干+词尾名(静)词有七种变格
语音学:提出了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塞音、擦音、元音、半元音等概念
②古希腊语言学(古代西方语言学)
从哲学方面研究语言问题,而且语言研究也主要由哲学来完成。
词与物的关系问题自然派(柏拉图)→异常派(斯多噶学派)
惯例派(亚里斯多德)→规则派(亚的学生和追随者)斯拉克斯(Thrax)《语法(术)科学》是西方第一部完整全面的语法书,包括语音研究和词法研究。
前2世纪,迪斯科洛思《论句法》发展了斯拉克斯的语法,对希腊语的句法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古希腊所创造的一套语法术语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古罗马:没有创见,普里西安《语法学》是集大成者。
中世纪欧洲:阿尔诺、兰斯洛《普遍唯理语法》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历来来源。
③中国古代语言学(上古时期)
语言哲学名实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春秋战国)
荀子:约定俗成观“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於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荀子·正名篇)
概念分类大共名(范畴)、大别名(中)、别则有别(属)
墨子:概念进一步分类以形貌名者(具体概念)——具体名词
不可以形貌名者(抽象概念)——抽象名词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墨子·小取)
语言与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和表达。
语文研究“小学”:训诂学:尔雅、方言、释名(语义)
音韵学:切韵、36个字母、韵镜(韵图)(语音)
文字学:说文解字(文字)
三大贡献:六书理论;举一形以统众形;就形以说音义。
(秦汉之际)以汉字为核心
以书面文献为基础
(2)历史比较语言学
19世纪初期的语言学界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主义观点在科学中的贯彻;浪漫主义思想的发展;欧洲学者对梵语的研究。
①兴起
1781年,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英国学者琼斯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认为梵语和许多欧洲古代的语言在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相似性,可能有着共同的来源。
他指出了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某些语词之间的对应:P6(现代)
琼斯的论文引起了语言学者的……兴趣,他们竞相采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对语言进行研究,形成了19世纪欧洲语言研究的主体。
三个奠基人:
[德国] 葆朴:揭示出几种语言(梵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日耳曼语)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关系,得出它们具有共同来源的结论。
(1816)
[丹麦] 拉斯克:《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1818),指出日耳曼诸语言的词和其他印欧语言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德国] 格里木:《德语语法》(1819),提出了著名的格里木定律。
即: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梵语、希腊语、拉丁语)之间,存在着的语音对应规律。
(辅音演变、
元音变化、元音交替等规律)
②发展
19世纪中叶,历史比较语言学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德国]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1836-1840);语言能力(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沃);结构分类(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研
究句子时注意到了多式综合语。
[德国] 施莱歇尔:《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1862),根据已经发现的规律来重建原始印欧语,并追溯它在每一分支中的发展。
绘成了印欧语系语言发展
的谱系树,提出了“谱系与类法”。
[丹麦] 维纳:维纳定律,即非音质要素(如重音)在语音演变中的作用规律。
19世纪70年代,“青年语法学派”,革比锡大学为中心聚集的一批语言学家。
他们把语言变化的规律归纳为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则:
(1)语音规律不容许有例外。
(2)由类推作用产生新的语言形式。
并在研究中坚持:(3)语言存在于使用它的人们的不间断的使用之中,因而语言研究应
重视活的现代语言及其方言。
这一学派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把历史比较语言学推向了高峰。
历史局限:只有研究历史的语言学才是科学,排斥语言学其他方面的研究。
(3)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的学说→布拉各学派(功能)→法国功能主义语言学(马丁内)日内瓦学派伦敦学派(弗思)→社会语言学
哥本哈根学派(语符)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耶鲁学派(哈里斯)
麻省学派↙
密执安学派(弗里斯)
(4)转换生成语言学
↓
↓ ̄ ̄ ̄ ̄ ̄ ̄ ̄ ̄↓ ̄ ̄ ̄ ̄ ̄ ̄ ̄ ̄↓
扩充成标准理论生成语义学格语法(菲尔墨)
↓
莫斯科学派
控制结构主义语言学(邵勉)
↓
工程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
综合性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文化)
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思维认知)
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3、语言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阅《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
(1)微观→宏观研究
①对象宏观化语言体系——言语活动、言语机制
②内部学科交叉向纵深发展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话语修辞学
③边缘学科研究成为主流方向
(2)由单一→多元
①由单一层面的研究转向多层面的研究超句
②由单据分析转向多据分析
③由单语言研究到语言比较研究
④由单一理论转向多元理论
(3)从系统转向应用
(4)从描写转向解释
(5)从结构转向认知
(6)由静态转向动态
(7)由分析转向综合
(8)由模糊转向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