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44.29 KB
- 文档页数:5
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如何评估概述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是评估一种织物质量的重要指标。
吸湿性是指面料吸收和储存水分的能力,透气性则是指面料对空气流通的能力。
不同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对人体穿着的舒适度和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面料吸湿性和透气性的评估方法和相关指标。
面料吸湿性的评估面料的吸湿性是指面料对水分的吸收和储存能力。
面料的吸湿性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吸湿速度:吸湿速度是指面料吸收水分的快慢。
常用的评估方法是将面料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面料吸湿的重量变化来计算吸湿速率。
2.吸湿保持率:吸湿保持率是指面料在接触水分后能够保持多长时间的吸湿状态。
一般通过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吸湿面料的重量变化来计算吸湿保持率。
3.湿透时间:湿透时间是指面料从表面完全干燥到完全湿透需要的时间。
通过将水滴滴到面料表面,并观察水滴渗透进面料内部所需的时间来评估。
4.饱和湿透时间:饱和湿透时间是指面料从表面完全干燥到完全湿透的时间。
通过将面料完全浸泡在水中,并观察面料完全湿透所需的时间来评估。
以上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提供面料吸湿性的定量化数据,帮助消费者和厂商更好地选择和生产面料。
面料透气性的评估面料的透气性是指面料对空气流通的能力。
面料透气性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如下:1.透气阻力:透气阻力是指空气在穿过面料时所受到的阻力。
通常通过测量面料上下两侧的气压差来计算透气阻力。
透气阻力越小,面料的透气性越好。
2.透气度:透气度是指面料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透气的空气量。
透气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定面积的面料用于透气测试,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通过面料的空气量来计算透气度。
3.空气渗透率:空气渗透率是指面料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的空气量。
通过在一定的压力下测量通过面料的空气量来评估空气渗透率。
面料透气性评估的结果可以提供面料透气性能的定量化数据,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的面料。
其他评估方法除了上述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评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可以用于评估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1.手感评估: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也会对面料的手感产生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有衣服穿到有好看的衣服穿,到现在需求各式各样的功能性服装,如防风服、防紫外线服、运动服、抗菌服等。
自2008年设立“全民健身日”以来,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运动过程中衣服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吸湿速干服装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1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机理吸湿速干就是纤维能快速地吸收水分,并能及时将水分排出,从而保持面料在人体上的干爽状态。
人们在运动出汗后,如果衣服不吸汗,汗液黏附在皮肤上,或者吸附在衣服上的汗液不能及时排出,会引起湿热感而造成人体的不适。
吸湿快干型纤维能够同时具备较好的吸湿性和放湿性,汗液以液态(显汗)和气态(潜汗)2种形态通过衣服从身体排到外层大气中,少量气态水通过衣服纤维之间的孔隙排出;而液态水通过衣服内层纤维吸收汗液、汗液在纤维内部传递及汗液在纤维外层挥发这3个过程散发到空气中。
吸湿快干型纤维的特性就是能够快速响应以上3个步骤,在短时间内完成汗液的挥发。
2吸湿速干纺织品的特性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天然纤维如棉、毛等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水率,能够大量吸收汗液,但是不能将汗液及时排出到环境中;而化纤类纤维保水率低,汗液容易挥发,但是吸水性较差。
吸湿快干纤维的研发,主要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2种途径得以实现[1]。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摘要:阐述了纺织品吸湿速干的原理及吸湿速干纺织品所具有的特性。
分析了滴水扩散时间、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率、干燥速率及动态水分传递法等吸湿速干评价指标的国内外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滴水扩散时间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9-0045-04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of texti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re expounded.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st methods of evaluation indexe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of textiles including drip diffusion time,water absorption rate,wicking height,evaporation rate,drying rate and dynamic moisture transfer method are analyzed.Key words:textile fabric;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performance;drip diffusion timeOverview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nd their test methods收稿日期:2022-10-30作者简介:崔永艳(1984—),女,高级工程师,专业从事纺织产品质量研究和检测工作。
吸湿快干标准
吸湿快干是指衣物或纺织品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并快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湿快干标准:
1. 吸湿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将其从皮肤表面转移到织物内部。
通常,吸湿性的测试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汗水滴在织物上,然后测量汗水被吸收的时间。
2. 快干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还应该能够快速将吸收的汗水蒸发掉,使皮肤保持干爽。
快干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将湿润的织物放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然后测量织物干燥所需的时间。
3. 透气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便汗水和湿气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在织物内部积聚。
透气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测量织物的透气率。
4. 舒适度:除了吸湿快干的性能外,衣物或纺织品的舒适度也是很重要的。
舒适度的测试方法通常包括对织物的手感、柔软度、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吸湿快干的标准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舒适度等方面,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吸湿快干衣物或纺织品。
吸湿速干面料性能测试与评价作者:王欢张富丽李艳梅徐玲来源:《丝绸》2019年第02期摘要:为了更好地为吸湿速干服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市场上常用的15种面料在实验室进行了洗涤前后的滴水扩散面积、透气性、透湿性、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性测试,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获得面料吸湿速干性能综合比较排序。
结果表明:在所选材质和面料中,针织面料单向导湿网格面料是首选,机织面料可选择原料为吸湿排汗纱线的面料;吸湿排汗性能比经过后整理的织物更为稳定,面料整体综合性能的优劣及其表面特征可以作为企业和设计师进行吸湿速干服装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纤维原料;模糊综合评判;权重;服装设计中图分类号: TS94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2-0043-07引用页码: 021108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es of moisture-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garments, 15 types of fabrics commonly used in the market were selected for test of drip diffusion area, gas permeability, moisture permeability, water absorption rate, wicking height and evaporation before and after washing, and the ranking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drying performance of fabric was obtained with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gle-guide wet mesh fabric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knitted fabric, and moisture wicking yarn is ideal for woven fabric; the moisture wicking performance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finished fabric,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verall performance of fabric and its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oisture-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apparel products for enterprises and designers.Key words: moisture-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fiber materia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eight; fashion design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湿速干服装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在穿着过程中具有吸湿、透气、排汗等功能。
(有PS 原文件)图 1 国内外快干测试方法分类AATCC 199纺织品干燥时间:水分分析仪法AATCC 200基于吸水能力的纺织品干燥速度:空气流法AATCC 201织物干燥速率:热板法WMRT-SL-00002-MTHD 滚筒烘干等间隔时间法(等间隔法)Kohl ’s TM-1滚筒烘干递减时间法(递减法)JIS L 1096梭织和针织面料干燥速度测试GB /T 21655.2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 2 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JCPY-SL-00908-MTHD 机洗-烘箱干燥法WMRT-SL-00002-MTHD 滴水-烘箱干燥法快干性能测试方法水分分析仪法液态水分管理法水分蒸发法滚筒烘干法润湿称重法润湿称重法烘箱干燥法2 测试方法条件汇总现将以上各测试方法的原理、方法、样品、水量、终点判断等关键细节进行归类总结(表 1),便于科研人员、生产企业或国内外买家选择合适的方法。
3 实验对比3.1 水分蒸发法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采用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织毛圈布 1#,试样规格为:克重399 g /m 2,毛圈高度0.92 cm ,纱线线密度36.4 tex ×36.4 tex ,织物密度140根/10 cm ×220根/10 cm 。
测试仪器为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CP513电子天平。
3.1.2 结果与分析利用水分蒸发法中常用的 4 种方法得到的测试对比结果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中测试结果分析,滴湿法水分蒸发速率比润湿称重法干燥速度更快,与BOKEN 法相比,GB /T 21655.1在更短时间内样品的干燥程度更好,主要是因为BOKEN 的滴水量为0.3 mL ,比GB /T 21655.1(0.2 mL )水量多,所以水分挥发慢。
对于润湿法,因厚重毛圈布浸湿后带液量大,水分挥发较慢。
因此,对于克重较大的圈绒类纺织品更适合采用滴湿法来衡量其快干性能。
3.2 滚筒烘干法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织毛圈布2#,试样规格为:克重600 g /m 2,毛圈高度1.05 cm ,纱线线密度(27.8 tex ×2)×36.4 tex ,织物密度140根/10 cm ×180根/10 cm 。
⽬前吸湿速⼲排汗性能的测试及评定标准主要有:
⒈ GB/T 21655.1《纺织品吸湿速⼲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
⒉ GB/T 21655.2《纺织品吸湿速⼲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分传递法》
项⽬性能指标要求
吸湿性a 浸湿时间≥3级吸⽔速率≥3级
速⼲性b
最⼤浸湿半径≥3级液态⽔扩散速度≥3级单项传递指数≥3级
排汗性b单项传递指数≥3级
综合速⼲性
单项传递指数≥3级液态⽔动态传递综合指数≥2级
a 浸⽔⾯和渗透⾯均应达到。
b 性能要求可以组合,如吸湿速⼲性、吸湿排汗性等。
两种标准的对⽐:
⽐较GB/T 21655.1和GB/T 21655.2 两种不同的测试⽅法与评价指标,动态⽔分传递法测试⽅法操作相对简单⽅便,其评价指标也⽐较全⾯完善,其性能要求可以组合测试,如吸湿速⼲性、吸湿排汗或综合速⼲,但其不具备直观性。
⽽GB/T 21655.1速⼲性测试中,芯吸⾼度和滴⽔扩散时间更能直接表现织物的快速吸湿扩散能⼒。
两种测试⽅法中,吸湿性和速⼲性的测试指标洗前洗后均需达到标准要求(洗涤程序和洗涤次数由品牌商⾃定义,并体现到产品测试报告中),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吸湿速⼲类产品。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
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是指纺织品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以及在干燥环境中释放水分的速度。
吸湿速干性能的测试方法之一是称重法,该方法是通过称重纺织品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重量变化来评估其吸湿速干性能。
首先,纺织品样品在标准的实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以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中暴露一段时间,使其吸湿饱和。
接着,将样品取出并立即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重,记录下吸湿后的重量。
随后将样品置于干燥环境中,记录下不同时间点下的重量变化,通过重量的变化来计算出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
通过称重法测试,可以全面评估纺织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速干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除了称重法,还有其他测试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如湿度传输法、毛细管吸水速度法等。
综合运用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探讨摘要: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中,人们对于服装布料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滴水扩散、吸水率和透湿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判断不同种类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各自特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关键词:吸湿速干;水分蒸发速率;滴水扩散;吸水率;透湿量;芯吸高度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服装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服装纺织品的使用性能,通过提高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能优化人们的穿着体验。
因此,如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纺织品吸水性和速干性,提升服装品质,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影响因素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纤维形态结构以及纺织品的组织结构等要素都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存在明显影响。
纤维材料表面的亲水基团越多极性越强,则说明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
动物纤维当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组成肽链,因此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大部分合成纤维是由多种非极性高分子的材料所组成,因此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
纺织品纤维形态结构若存在异形截面,纺织品表面积和纤维沟槽表面积越大,纺织品的速干性越好。
天然植物纤维表面的果胶会对吸水性产生影响,果胶含量对纺织品的吸水性起着反向促进作用。
果胶含量越高,纺织品的吸水性越差。
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对于纺织品的透湿、导湿以及保湿效果存在影响。
当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和纤维形态结构相同时,纤维的吸水速率和速干性能会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棉毛和网眼结构的纺织品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机织的平纹组织纺织品吸水速率较低。
速干性能最强的为机织平纹的纺织品,针织网眼、针织棉毛和针织条纹的纺织品速干能力依次减弱[1]。
吸湿速干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价纺织品吸湿和速干性能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纺织品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干燥速率和芯吸高度等指标的测试和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吸湿速干标准GB/T 21655.1-2023《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该标准将于2023年12月1日实施,代替原有的GB/T 21655.1-2008标准。
相较于GB/T 21655.1-2008标准,GB/T 21655.1-2023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1. 删除了透湿量这一指标;
2. 将“蒸发速率”更改为“干燥速率”,并更改了定义;
3. 删除了“蒸发时间”的术语、定义和测试;
4. 测试样品数量减少: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干燥速率测试样品数量分别变为3块试样;
5. 增加了试验用标准大气风速的要求:试验应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和无风的位置下(风速不超过0.1m/s)进行;
6. 规定了洗涤次数:至少进行5次洗涤;
7. 更改了吸湿速干性能评定的技术要求,并增加了标识的要求。
此外,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对测试水量、滴管角度、测试位置等细节也进行了调整。
总之,新标准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评价更加严格和细致,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具有良好吸湿速干性能的产品。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经常有很多朋友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方法的选择表示很苦恼。
客户:“亲,我要测吸湿速干...”检测机构:“吸湿速干有GB/T 21655.1-2008和GB/T 21655.2-2019两种方法,您需要测哪种?”客户:“亲,我想知道这两个有什么区别?”检测机构:“亲,我只想知道哪个更容易合格?”今天我们针对吸湿速干GB/T 21655.1-2008和GB/T 21655.2-2019这2个方法区别给大家解答一下。
什么是吸湿速干性能?吸湿速干性能是指当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汗液后,织物可以迅速吸收汗液,且能够传导至织物表面并快速挥发,使身体保持干爽舒适的功能性。
该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吸湿性、速干性、排汗性三方面。
实现吸湿速干的途径有哪些?目前,实现吸湿速干功能的主要途径有:1.通过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2.采用适当的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整理加工)赋予织物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整理剂的耐用性直接影响洗后的测试数值);3.通过纤维材料的物理形态结构改性,使之借助毛细管效应而改善其吸湿和导湿的性能,如中空、沟槽、异截面、表面微孔等纤维差别技术的运用。
两个检测方法有什么区别?目前国家标准有两个方法评价吸湿速干性能:1.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2.GB/T 21655.2-201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1-2008测试原理:以织物对水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表征织物对液态汗的吸附能力,以织物在规定空气状态下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表征织物在液态汗状态下的速干性。
测试视频:纺织品吸湿速干性GB/T 21655.1-2008测试过程273 播放· 0 赞同视频技术要求:被测样品的洗前和洗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的,方可明示为吸湿速干产品。
服装的吸湿速干功能怎么测,我想去看看!倪玉婷【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3页(P65-67)【作者】倪玉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炎炎夏日,出汗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在运动或者从事户外活动时,选择一款性能优良的吸湿速干运动衣就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高科技材料的迅速发展,一些吸湿速干的运动服装逐渐走俏。
那些为专业运动员设计的高大上吸湿速干运动衣,也逐渐走进普通消费者生活中。
以吸湿运动短裤为例,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标称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运短裤,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
这些衣服是否都如宣传那般神奇?消费者通常难以分辨。
2015年9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该市销售称有“吸湿速干”功能的服装进行了比较试验,有10件样品未达到吸湿速干功能标准要求,占样品总数的20%,其中9种吸湿性不达标,1款速干性不达标。
涉及NIKKO、MIZUNO、YONEX等品牌。
吸湿速干运动衣的原理是什么?吸湿速干的功能是否达标是怎么测出的呢?让我们一起到SGS上海纺织品检测实验室去看看。
由于纤维吸湿性好且强力大,在化学纤维没有诞生的时代,棉花成为运动服装的首选材质。
然而棉质服装的缺点是被汗水浸湿后不容易干,运动出汗后身体像是被湿布裹起来,很不舒适。
因此,“吸湿和快干”,通常被看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和快速传导排湿功能的服装被称为吸湿速干衣。
其吸湿速干性的获得一般可采用纤维改性或特殊的织物结构设计等方式,提高或改善非亲水性织物对水分的吸收、转移、排放等功能,使其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导湿性。
与未经处理的棉质的衣物相比,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吸湿速干衣更容易将水分挥发出去,干得更快。
我国测试吸湿速干衣主要依据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和GB/T 21655.2—200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两个标准。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1.范围
GB/T 21655 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单项试验指标组合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及其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65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GB 6529-1986,ISO 139:1973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GB/T 6682-1992,ISO 139:1987)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 GB/T 8629-2001,ISO 6330:2000)GB/T 12704 织物透湿量的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FZ/T 01071 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655的本部分。
3.1
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 rate
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至无滴水时,试样所吸取的水分对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率。
3.2
滴水扩散时间drip diffusion time
将水滴在试样上,从水滴接触试样至其完全扩散并渗透至织物内所需要的时间。
3.3
蒸发速率evaporation time
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自然蒸发,其时间-蒸发量曲线上线性区间内单位时间的蒸发质量。
3.4
蒸发时间evaporation time
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至水分全部蒸发所需时间。
3. 5
芯吸高度wicking height
试验材料毛细效应的度量,即垂直悬挂的纺织材料一端被水浸湿时,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沿纺织材料上升的高度。
4 原理
以织物对水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表征织物对液态汗的附能力;以织物
在规定空气状态下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表征织物在液态法汗状态下的速干性。
5 设备、材料和试剂
5. 1 天平,称量精度0.001 g。
5. 2 试验用平台:用不吸水材料(塑料板、玻璃板等)制成,表面平整光滑。
5. 3 滴定管(1 Ml)。
5. 4 试样悬挂装置。
5. 5 毛细效应试验装置。
5. 6 GB/T 6682 标准规定的三级水。
5. 7 计时器:分度0.1 s。
6 调湿及试验用标准大气
6.1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采用GB 6259 规定的标准大气。
6.2 试验前样品应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平衡,调湿的方法各要求按GB 6529的规定。
一般调湿16h以上,合成纤维样品至少2h,公定回潮率为0的样品不需调湿。
7 取样及试样准备
7.1 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数量按产品标准或有关各方商定进行。
每个样品剪取0.5m以上的全幅织物,取样时避开匹端2m以上;纺织制品至少1个单元。
7.2 将每个样品剪为两块(一块用于洗前试验,一块用于洗后试验),其中一块按GB/T 8629的5A程序洗涤5次,或者按有关各方商定的方法和次数进行洗涤,干燥程序按烘箱燥法。
7.3 裁取试样,试样的数量和尺寸应满足第8章的要求。
裁样时应在距布边150mm以上区域内均匀排布,各试样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如果制品由不不同面料构成,试样应从主要面料上选取,并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
8 试验程序
8.1 吸水率
8.1.1 每个样品截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至少为10cmX10cm,试样应平整无褶皱。
8.1.2 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
8.1.3 称取试样的原始质量,精确至0.001g。
8.1.4 将试样放入盛有三级水的容器内,试样吸水后自然下沉。
如试样不能自然下沉,则可将试样压至水中后抬起,反复2次~3次。
8.1.5 将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5min后取出,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试样中水分自然下滴。
8.1.6 注意观察,当试样不再滴水时,立即用镊子取出试样称取质量,精确至0.001g。
注:当两滴水之时间间隔不低于30s,即可认为试样不再滴水。
8.1.7 按式(1)计算每个试样的吸水率。
式中:
分别计算洗涤前后5块试样吸水率的平均值,结果修约至1%。
8.2 滴水扩散时间
8 .2 .1 每个样品裁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至少为10X10cm,试样应平整无褶皱。
8.2.2 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
8.2.3 将试样平放在试验平台上(使用时贴近人体皮肤的一面朝上),用滴定管吸入适量的三级水,将约0.2mL的水轻轻地滴在试样上,滴管口距试样表面应不超过1cm。
8.2. 4 仔细观察水滴扩散情况,记录水滴接触试样表面至完全扩散(不再呈现镜面反射)所需时间,精确至0.1s。
如果水滴扩散速度较慢,在一定时间(如300 s)后仍未完全扩散,则可停止试验,并记录扩散时间大于设定时间(如>300 s)。
8.2.5 分别计算洗涤前后5块试样的平均扩散时间,结果修为约至0.1s。
8.3 水分蒸发速率和蒸发时间
8.3.1 对8 . 2. 1取得的样品称取其质量,记为m。
8.3.2 将完成8 . 2 .4试验的试样立即称取质量后悬挂于标准大气中,试样应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每隔(5±0.5)min称取一次质量,精确至0.001g。
直至连续两次称取质量的变化率不超1%,则可结束试验。
注:如果试样水分蒸发速度较快,连续称量时间间隔可以适当缩短(3 min或1 min等)。
如果水滴不能扩散,可以在三级水中加入1g/L润湿剂,或以玻璃棒捣轧水滴,以使水滴渗入试样;如果水滴仍不能扩散,则可停止试验,并报告试样不能吸水,无法测定蒸发速率/蒸发时间。
8.3.3 按式(2)和式(3)计算试样在每个称取时刻的水分蒸发量或水分蒸发率,然后绘制“时间-蒸发量曲线”或“时间-蒸发率曲线”。
图1为时间-蒸发量曲线示例图。
式中:
图1 时间-蒸发量曲线
8.3.4 水分蒸发速率
正常的时间-蒸发量曲线通常在某点后蒸发量变化会明显趋缓。
在该点之前的曲线上作最接近直线部分的切线,求切线的斜率即为水分蒸发速率Ev(g/h)或(%/h)。
注:如果实际曲线中有与所作切线吻合部分,可以用该部分曲线中不少于4个点间实测计算水分蒸发速率(即不少于3个计算值),再求其平均值表示该试样的结果。
分别计算洗涤前和洗涤后5块试样的平均蒸发速率,结果修约至0.01g/h或0.1%/h。
8.3.5 蒸发时间
如果需要,可以测定蒸发时间。
从吸水后试样(8 . 3 . 2)悬挂于标准大气中开始,至连续两次称取质量的变化率不超过1%且称取质量与试样加水前原始质量之差不高于2%时所需时间(min)。
8.4 芯吸高度
按FZ/T 01071的规定执行。
裁取6块试样,其中3块试样的长边平行织物经向(或纵向),另3块的长边平行于织物的纬向(或横向)。
记录30min时的芯吸高度的最小值,分别计算洗涤前和洗涤后2个方向各3块试样芯吸高度最小值的平均值。
8.5 透湿量
按GB/T 12704方法A吸湿法执行。
9 吸湿速干性能技术要求及评定
按表1或表2评定产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产品洗涤前和洗涤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的,可明示为吸湿速干产品,否则不应称为吸湿速干产品。
对于吸湿产品,仅考核吸湿性的三项指标;对于速干产品,仅考核速干性的两项指标。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说明试验是按本部分进行的;
b)样品的描述(名称、编号、原料、主要规格等);
c)检验项目;
d)试验环境条件;
e)所采用的主要的试验参数;
f)洗涤程序和次数;
g)第8章的测试结果;
h)如果需要,报告吸湿速干性能评定结果;
i)任何偏离本部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