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2020-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2-2-2化学
- 格式:ppt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8
化学能与电能【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4.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学习过程】1.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理论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需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用导线连接使之构成闭合冋路。
电极的作用是导电,有些电池中电极材料会参加反应;导线的作用是传导电子;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通过口由离子的移动传导电荷。
电极材料电子转移电极反应式反醪型锌失电子Zn-2e Zn?+氧化反应得电子2H++2e-=H2f还原反应总离子反应式Zn+2H+=ZiP++H 寸(3)工作原理:①反应类型: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②电子的移动方向: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
③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电极判断:①根据电极材料的活动性判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相对稳定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根据电极反应类型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可能是电极材料被氧化(溶解)也可能是溶液屮的阴离子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一般是溶液屮的阳离子被还原。
③根据电子流向判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④根据溶液屮的离子流向判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温馨提示:在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时,不要只根据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述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特点。
(1)Mg-Al和稀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驱作负极,Al作正极;而若把稀盐酸换为NaOH溶液,A1作负极,Mg作正极。
(2)A1—Cu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1作负极;而若把NaOH溶液换为浓硝酸,Cu作负极。
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一次电池:①特点:属于一次性电池,放电后不能再充电。
②实例一一锌猛电池:负极为锌,正极为石墨棒,电解质为氯化钱。
(2)充电电池一一二次电池: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电池,即当一个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之后,还可以用电能使化学体系修复,然后再利用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