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九章
- 格式:pptx
- 大小:179.81 KB
- 文档页数:17
第九章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1919年以后,英国免费幼儿园被改称为()A.“幼儿学校”B.“保育学校”C.“幼儿园”D.“托儿所”【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福禄培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919年以后,免费幼儿园被改称为“保育学校”。
2.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颁布的与学前教育尤其是与保育学校有关的两个重要文件是()A.《初等教育法》和《福斯特法案》B.《保育学校教育》和《初等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和《哈多报告》D.《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托儿所内部规章制度》【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上半叶的学前教育。
1918年的《费舍教育法》和1933年的《哈多报告》是20世纪上半叶政府颁布的与学前教育尤其是与保育学校有关的两个重要文件。
3.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是()A.麦克米伦姐妹B.哈勒斯·伦克夫妇C.艾萨克斯兄妹D.格雷斯·欧文夫妇【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保育学校的创立和发展。
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
4.英国宣传福禄培尔思想的最初文献是()A.《初等教育法》B.《福斯特法案》C.《费舍教育法》D.《英语幼儿园入园手册》【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福禄培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约哈勒斯·伦克及其夫人柏尔达与1855年出版了一本《英语幼儿园入园手册》,这本书是英国宣传福禄培尔思想的最初文献。
5.“把被留在家里的幼儿集合在一起进行保护的地方”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巴乌利美夫人B.蒙台梭利C.福禄培尔D.费力托娜【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巴乌利美保育所。
正像巴乌利美夫人自己讲的那样,“巴乌利美设施”是“把被留在家里的幼儿集合在一起进行保护的地方”。
6.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并使其走在世界前列,是源于()A.麦克米伦姐妹保育学校的推行B.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的推行C.福禄培尔幼儿园的产生D.巴乌利美保育所的产生【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学前教育。
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发布部门】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05.26【实施日期】2017.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已于2017年5月26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5月26日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2017年5月26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幼儿园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幼儿园设立第四章幼儿园工作人员第五章保育与教育第六章保障与扶持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规范学前教育,维护学龄前儿童、保育教育人员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园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对不满三周岁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及对幼儿园以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学前教育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和保障学龄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实行科学保育和教育,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第四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
第五条学前教育实行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参与的管理体制。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学前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健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促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学前教育管理学第一章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一、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不同个人的行为,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职能:指的是管理活动自身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作用,换言之,就是管理工作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管理这种“劳动”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事情。
①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控制职能三、管理活动的特性①管理的自然属性②管理的社会属性四、学前教育管理及其特点学前教育管理:是指有关幼教行政人员和托幼机构管理者按照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根据一定的指导原则,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将人、财、物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幼儿教育质量效果,包括办园质量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
特点:p7五、管理思想(一)泰罗的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以任务为主的管理方法,把粗放的经验管理体制经过变革,变成刺激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后又经过积极改革,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特别突出地表现为任务管理,规定标准化的任务,提供标准的工作条件,又以标准化的方法来培训职工,提供高奖励的工资,实行职能化的组织系统保证任务的完成。
泰罗的管理方法把职工等同于工具人、经济人。
(二)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一般管理”理论,明确了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不同。
(三)韦伯的管理思想注意正式组织的强制性、权威性,有依法管理的思想。
思想异同:泰罗着重从生产技术方面研究管理,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
法约尔和韦伯是组织管理理论的创立者。
共同特点是强调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一、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实现教育目的,通过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和教育机构进行的领导管理话动。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1.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代表:法国)我国概念: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下属的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设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由上级制定的法令为准,中央直接干预和支配全国教育系统运作,使全国形成整齐划一、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组织体系。
全国自考《学前教育行政与治理》真题及答案总分:100 分题量:32 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共40 分〕1.有人说,学前教育治理的特点是一种非学校化的治理,这表达了学前教育的。
A.保育性B.B 综合性C.启蒙性D.开发性正确答案:C此题解析:暂无解析2.现代社会要求学前教育把培育“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目标,这表达了学前教育的趋势具备。
A.科学化B.整体化C.标准化D.多样化正确答案:B此题解析:暂无解析3.园所治理的核心是。
A.园所行政治理B.园所教育治理C.园所设备治理D.园所事务治理正确答案:B此题解析:暂无解析4.治理者对员工的内部培训包括。
A.上岗培训和专题培训B.在岗培训和教育科研培训C.上岗培训和学历培训D.在岗培训和专题培训正确答案:B此题解析:暂无解析5.美国一位著名的治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治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鼓励下属主动乐观地工作。
”这位治理学家是。
A.德鲁克B.法约尔C.彼德·圣吉D.西蒙正确答案:D此题解析:暂无解析6.决策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A.适宜B.最优C.快速D.准确正确答案:A此题解析:暂无解析7.在园所治理中,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打算有效执行的一种职能是。
A.掌握职能B.决策职能C.组织职能D.打算职能正确答案:C 此题解析:暂无解析8.治理过程是以不断的递进进展为。
A.宗旨B.形式C.核心D.起点正确答案:A此题解析:暂无解析9.园所信息治理的第一步是。
A.分析信息B.提取信息C.猎取信息D.传递信息正确答案:C 此题解析:10.目标治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A.西蒙B.德鲁克C.法约尔D.彼德·圣吉正确答案:B此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园所治理中,实施分层治理的组织保障是。
A.缩小治理幅度B.选拔能人C.建立治理层次D.充分授权正确答案:B此题解析:暂无解析12.在长期的治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和遵循的具有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标准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叫做。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课后习题一、名词1、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学现象的重要途径。
从层次上看,它可分为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微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
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管理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中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或政府对某一层次和某一方面进行的教育管理活动。
微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活动是指学前教育行政机构内部和园所内部的教育管理活动。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学前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和统一体,它包括学前教育行政体制和园所管理体制两个部分。
3、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前教育管理机制是反映学前教育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
从纵向来看,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运作机制;从横向来看,它包括行政---计划式的运作机制、指导---服务式的运作机制、监督---服务式的运作机制、从功能上看,它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4、学前教育管理观念:学前教育管理观念是人们在管理实践的基础是对学前教育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
5、园所教育管理:是指管理者在园的这种特定的教育机构中,对园所保教工作进行的各种管理工作活动。
是以园所的行政管理为基础的,同时也是整个园所管理的核心。
6、决策:是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
7、组织职能的含义:管理的组织职能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适当的组织系统来确定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并协调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从而将与组织有关的各种因素合理地组织起来,使组织成员在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地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8、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主要是指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由管理者引导组织成员按计划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步骤与程序,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与行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运作方式。
9、“戴明环”理论10、目标,一般是指人们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一定目的的指标。
第一至三章一、简答题:1、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P10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治性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解释和国际教育条约。
2、简述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P15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纵向五个层次和横向六个部门构成。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纵向主要有五个层次:教育法、教育部门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2)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横向层次主要有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成人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六大部门法律。
3、简述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P30(1)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首先,学前教育法规集中地反映党和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张,规定学前教育各英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
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
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
只有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实施学前教育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法规为学前教育政策服务的作用。
(2)学前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区别:制定的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稳定性不同、调整范围不同。
4、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P22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1)有损害事实。
违法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违法行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如体罚学生使幼儿身体受到伤害;另一种是违法行为虽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已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有关部门明知幼儿园房屋有倒塌的危险,却拒不拨款维修。
2)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
一方面是指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违法行为必须是一种行为。
3)行为人有过错。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十章学前教育规划学前教育规划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就像是一张指引方向的地图,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分配资源,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探讨学前教育规划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学前教育规划。
简单来说,学前教育规划是对学前教育事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目标、策略、步骤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设计和安排。
它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或者计划,更是一种行动的指南,确保学前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和儿童的需求。
一、学前教育规划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做好学前教育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机会,无论他们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
这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让所有儿童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
2、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规划能够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和标准,引导教育机构和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规划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设施。
3、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规划可以根据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培养具有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儿童,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人才。
4、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规划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学前教育事业在长期发展中保持良好的态势。
二、学前教育规划的制定原则制定学前教育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1、以儿童为本原则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规划的制定必须以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快乐、健康、有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前瞻性原则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能够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提前做好准备,使学前教育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3、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学前教育规划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