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经典句子
- 格式:docx
- 大小:18.09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赞美孙子兵法的句子
1. 孙子兵法是一本经典之作,被誉为军事智慧的瑰宝。
2. 孙子兵法充满着卓越的战略思维和灵活的战术手段。
3. 孙子兵法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战略的重要性。
4. 孙子兵法的智慧超越了时代,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5. 孙子兵法的独特思维方式激发了无数军事家的创造力和洞察力。
6. 孙子兵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军事艺术书籍,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品读和学习。
7. 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在历史上屡次被验证,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智慧。
8. 孙子兵法的深入思考和敏锐洞察力为战争制定了宝贵的指导原则。
9. 孙子兵法的战术手法巧妙、冷静,显示了作者在战场上的经验和智慧。
10. 孙子兵法的智慧思想与卓越战略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孙子兵法收服人心的句子
1、《孙子兵法》之中有这样一句话: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意思就是说:政治,就是使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
这是孙武在阐述战争胜负条件时的重要依据,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在进行这场战争时,是否是正义的,并且是否得民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正义的,并且符合道义的战争,才能上下一心。
2、善于得民心者,才善于得天下。
《孙子兵法》分析战争胜负有五个重要条件,分别是:政治、天时、地利、将领、法治。
在这五个条件之中,除了天时和地利之外,”政治、将领、法制“三者都有一个核心共同点,就是与“人和”的条件有关。
伟大的事业很少有独自完成的,都是通过团队集体的功劳塑造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得民心,上下离心离德,同床异梦,连最基本的作战条件都不具备,谈何塑造功业呢?
从古至今,很多非常聪明又有才华的人,最后正是败在了不得民心上。
孙子兵法表达出在未战之时做好准备的句子
1.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6.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7.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8.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孙子兵法指挥良将和残次军队都能赢句子
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
3、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4、天。
地。
道。
将。
法。
5、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6、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7、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
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
8、鸟起者,伏也。
9、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
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10、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11、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12、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孙子兵法》经典句子1.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
《孙子兵法》2.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孙子兵法》3.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山火海——孙膑《孙子兵法》4.未料胜,先料败《孙子兵法》5.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兵法》6.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孙子《孙子兵法》7.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武《孙子兵法》1 / 38.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孙子兵法》9.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孙子《孙子兵法》10.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孙子兵法》11.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孙子兵法》1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孙子兵法》13.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孙子兵法》14.善于用兵,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孙子兵法》15.以计代战,一当万《孙子兵法》16.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孙子《孙子兵法》17.杀敌者,怒也。
取敌之利者,货也。
2 / 3——孙子《孙子兵法》18.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子《孙子兵法》19.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孙子《孙子兵法》20.故军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孙子兵法》21.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孙子兵法》22.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孙子《孙子兵法》23.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
——孙子《孙子兵法》24.故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兵法的好句摘抄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始计篇》3.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4.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始计篇》5.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6.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7.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孙子兵法·虚实篇》8.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孙子兵法·虚实篇》9.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子兵法·虚实篇》10.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虚实篇》11.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孙子兵法·虚实篇》12.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孙子兵法·兵势篇》13.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孙子兵法·兵势篇》14.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兵法·兵势篇》15.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篇》16.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17.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18.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九地篇》19.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兵法·九地篇》20.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兵法·军形篇》21.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22.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八大经典名句,读懂古人最高谋略《孙子兵法》由春秋时期孙武所作,是兵家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兵书战策的鼻祖之作。
下面分享一些其中的经典名句,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选自《孙子兵法·计篇》。
将领必须具备智慧、诚信、仁义、勇猛、威严。
作为统兵打仗的将帅只有具备了智、信、仁、勇、严五方面的素质后,才能战无不胜。
二、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选自《孙子兵法·火攻》。
君主不可以因一时发怒而发动战争,将领不应该因一时怨恨而导致战争。
孙子告诫君主,战争是慎重而严肃的问题,不能只凭借个人的一时喜怒而轻率地发动战争。
三、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选自《孙子兵法·形篇》。
古代所说善于打仗的人,是战胜容易取胜的敌人。
孙子提出了首攻目标的选择问题。
四、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
将帅精明能干,而君王对他的具体指挥不横加干涉,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
孙子认为在作战过程中,将帅应拥有充分的独立指挥军队作战的权力,有处置各种战机的自由,从而发挥战地将帅的主观能动性。
五、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上兵:用兵的上策。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计谋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再次是出兵打击敌人,下策是攻打城池。
表现了孙子以谋胜敌的战略思想。
六、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知道作战的地点,作战的日期,那么就是千里行军也可以去同敌人会战。
七、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
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我军在什么地方和敌人交战,让敌人无法知道,那么敌人就会在许多地方防备我军的进攻。
敌人防备的地方多了,那么和我交战的敌人就少了。
八、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兵法的经典名言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像你去参加比赛,要是连对手的实力都不清楚,那不是瞎碰嘛!比如在篮球赛场上,你得知道对方的优势和弱点,才能更好地制定战术啊!2. “兵者,诡道也”。
哎呀,这就好比下棋,不能老是走寻常路,得时不时来点出其不意的招,才能把对方打得措手不及呀!就像打仗时用奇招突袭敌人一样。
3.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这不就是说要在别人没防备的时候出击嘛!好比玩捉迷藏,你突然从一个想不到的地方跳出来,肯定能吓人一跳呀!在战场上这样做也能取得奇效呢!4.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嘿,这多厉害呀!就像两个小孩争玩具,你要是能靠几句话就让对方主动放弃,那不是比打一架好多了嘛!不用打仗就能赢,多牛啊!5. “知彼知己者,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你想想,如果你不仅了解对手,还了解周围的环境,那不是胜券在握嘛!就好像去一个陌生地方探险,知道地形和危险,才能安全回来呀!在战争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6.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一个好的将领不就得这样嘛!就像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要有智慧能出主意,要讲信用让大家信服,要有仁爱关心下属,要勇敢带头冲,还要严格要求大家,这样才能带好队伍呀!7.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可别因为生气就去打仗呀!这就好像你不能因为一时生气就跟朋友绝交一样,得冷静思考呀!不然会后悔的。
8.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打仗的时候,正面进攻很重要,但是来点奇特的战术那不是更棒嘛!就像考试,常规方法要会,偶尔有点巧妙的解题思路不是能得高分嘛!9.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有时候就得把人逼到绝境,才能激发潜力呀!就好像跑步比赛,到最后冲刺的时候,不拼命怎么行呢!战场上也是这样啊!10.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哇塞,这说的多形象呀!行动迅速像风一样,整齐有序像树林,进攻猛烈像火,坚守阵地像山一样坚定。
这不就是一个厉害的军队该有的样子嘛!比如抢险救灾的时候,救援队伍就得这样呀!我觉得孙子兵法的这些名言真的太有智慧了,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无论是在战争还是生活中都非常有用啊!。
《孙子兵法》最有名的句子《孙子兵法》最有名的句子: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春秋·孙子《孙子兵法·计篇》。
无备:没有准备。
不意:意想不到。
这两句大意是: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
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
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即为其一。
~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争夺、竞赛,前者说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或无准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后者说采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行动致胜。
2、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春秋·孙子《孙子兵法·谋攻篇》。
小敌:弱小的军队。
坚:指固执坚守。
擒:俘虏。
这两句大意是:力量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战争是门科学,必须实事求是地审时度势,正确估量敌我实力的对比,不能夜郎自大,不能过分相信精神的力量。
若自己兵力薄弱而又一味地坚守硬拼,是一定要吃败仗的。
3、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春秋·孙子《孙子兵法·虚实篇》。
出:出兵,进军。
不趋:来不及急救或无法急救。
不意:意料不到的方向。
这两句大意是:攻击时,向敌人来不及急救的地方进军;进军时,向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挺进,定能获胜。
此二句点明向敌人进攻时的一个原则不仅要出其不意,而且要打击敌入来不及增援的地方。
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使敌人指挥系统失灵,而且要迅速,勇猛,时间要恰当,地点也要选准。
这两句说明对敌进攻时应出其不意,并注意选择突破点。
4、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春秋·孙子《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两句大意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
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在选择将领时此名句可作参考。
孙子兵法中的智信仁勇严的句子1. 智啊,就像黑夜里的明灯,能指引方向。
《孙子兵法》里的智,那是能看透局势的本事。
我有个朋友做小生意,市场竞争可激烈了。
别人都盲目跟风,他却聪明地分析市场需求,就像下棋时能看到好几步后的棋局。
他发现了一个小众但潜力巨大的需求,然后专门针对这个做产品,结果赚得盆满钵满。
这就是智,懂得思考、分析,不随波逐流。
2. 信,那可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厦的基石。
在《孙子兵法》里,信能让士兵们死心塌地跟着将领。
你看古代那些名将,像岳飞,他对士兵那叫一个守信。
答应士兵的犒赏,从不食言。
他的士兵们啊,都特别信任他,打仗的时候个个都像小老虎似的勇猛。
这就好比你答应朋友一件事,要是做到了,朋友就会更信任你,以后啥事儿都愿意跟你一起干。
3. 仁,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孙子兵法》中的仁可不是软弱。
我邻居家有个长辈,他管理着一个小工厂。
他对待员工就特别仁慈,员工家里有困难,他总是帮忙。
结果呢,员工们都特别感激他,工作的时候都特别用心,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
这就像战场上将领对士兵的仁,士兵们感受到了,就会为了将领拼命。
4. 勇,可不是一味地蛮干。
《孙子兵法》里的勇是有智慧的勇敢。
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想参加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创业大赛。
好多人都劝他别去,说太难了。
但他就有勇,他仔细研究了比赛规则和以往的成功案例,然后大胆地去尝试。
就像战士上战场,虽然知道危险,但凭借着勇气和智慧冲锋陷阵,最后他还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
5. 严,就像一把尺子,要有标准。
《孙子兵法》中的严,能让军队纪律严明。
我以前的一个班主任,那可严了。
他对我们的学习和纪律都有明确的要求,一开始我们都有点怕他。
可是时间长了,我们发现因为他的严,我们班的学习氛围特别好,成绩也都提高了。
这就像军队里,将领严格要求士兵,士兵们才能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6. 智如同开锁的钥匙,没有它,就难以打开胜利的大门。
就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吧,他智计百出。
孙子兵法里给人好处的句子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军事典籍,其内容不仅仅适用于战争战略,也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
以下是孙子兵法中给人好处的一些句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和帮助。
1.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民心。
” 战争中,一个善于战斗的将军应该站在一个无法被打败的位置,并且尊重和获得民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并且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尊重。
2. “非战之罪,射不休也。
” 孙子强调了一个明显的道理:没有必要持续攻击对手,应该始终保持冷静,而不是盲目的胡乱攻击。
这个想法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冲突和争吵中。
3.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著名的名言,其意义在于,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对手,是成功和胜利的关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和透彻理解我们的自我,并了解我们的缺点和优势,而且应该察觉他人的优势,意图和意图,以便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4.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战争中,最好的胜利不是通过战斗获得的,而是通过巧妙的方式使对手屈服。
同样,也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合理的说服和借助别人的力量获得想要的结果。
5.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加税;取国家之费,给士卒之用,爱民如子。
” 孙子认为,善于管理和使用军队的将领不应该过分剥削士兵,而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而不是利用他们为我们的个人利益贡献而不加回报。
6.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 在战争中,将领的能力可以影响士兵的心态和士气,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分析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个人形象,为别人树立好榜样。
7.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中体现稳中求进的句子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和敌人,就能够在战争中不失败。
这句话强调了在行动之前充分了解情况的重要性,只有在有充分准备
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胜利。
2.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
形状一样。
这句话意味着在战争中要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3.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以达到出
乎意料的效果。
这句话强调了突然袭击和出其不意的策略,以取得优势。
4.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
所不可攻也:所以用兵的方法,不要依靠敌人不来进攻,而是要依靠
自己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不要依靠敌人不进攻,而是要依靠自己有
敌人无法攻破的防御。
5.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一般的作战方法,是以正面交锋来取胜;而以奇兵制胜,则是更高明的策略。
这句话强调了在战争中要善
于运用奇袭和变化来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说避其锋芒的句子1.出则生千变万化,进则堵死埋没。
2.用九急三缓的策略应对危机。
3.善于变化,也要善于捕捉机会。
4.避免暴露在敌人的锋芒之下。
5.谨慎行动,不贸然暴露战术意图。
6.了解自己的弱点,及时回避敌人的攻击。
7.适时撤退,保护自己的实力。
8.远离敌人展示实力,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9.不与强敌正面交锋,避开敌人的重点攻击。
10.善于寻找敌人的薄弱点,集中力量进行突破。
11.假装退却,诱使敌人疏忽。
12.做好保密工作,不让敌人得知自己的行动计划。
13.深入敌人内部,使其陷在自己的思维圈内。
14.避免敌人发现自己的优势,不给敌人施展余地。
15.让敌人误解自己的实力,降低对方的警惕。
16.不轻易展示自己的真实意图。
17.假装批评自己,减缓敌人的警觉。
18.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避免与多个敌人同时对抗。
19.避免一对一的较量,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牵制。
20.懂得等待时机,不急于出手。
21.隐形蔽迹,避其锋芒。
22.机智应对,避其锋芒。
23.保持冷静,避其锋芒。
24.勿贪大利,避其锋芒。
25.隐藏实力,避其锋芒。
26.规避争端,避其锋芒。
27.灵活应变,避其锋芒。
28.修身养性,避其锋芒。
29.待机而动,避其锋芒。
30.暗度陈仓,避其锋芒。
31.言之有物,避其锋芒。
32.居安思危,避其锋芒。
33.专注于内,避其锋芒。
34.以退为进,避其锋芒。
35.若水流泛,避其锋芒。
36.因势利导,避其锋芒。
37.藏拙而动,避其锋芒。
38.驭危致安,避其锋芒。
39.情绪自控,避其锋芒。
40.机敏处事,避其锋芒。
41.威加于敌,则敌人危矣。
42.兢兢业业,终身受用。
4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兼爱众。
44.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终将被击败。
45.敌强则避之,敌愈强则愈避之。
46.战胜敌人的最好方法,是避开与敌人对峙。
47.与其冒险进攻,不如防守待敌错失。
48.不冒险进攻的胆量,是真正的智慧。
49.敌人虽强大,但只要保持警惕,必能化险为夷。
孙子兵法关于执行力的句子
1、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2、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3、兵道的总原则是:误人而不误于人,制人而不制于人。
4、杀敌者,怒也。
取敌之利者,货也。
5、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6、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7、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8、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9、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10、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11、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12、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13、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14、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15、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16、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17、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18、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19、未料胜,先料败。
20、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读懂古人最高谋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全书分为十三篇,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兵者,诡道也。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
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
2、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出自《孙子·计篇》。
凭借有利的情况、局势,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也就是说,所做出的权变之举也是针对局势而作的。
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其:代词,指敌人;不意:没有料到。
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或没有意料时就采取行动。
4、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君主之道,说的是务求政治清明,要让百姓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同心同德,这样就可以为君主而死,为君主而生,从而不畏惧危险。
5、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长时间打仗的国家,对自己有利的,从来没有过!意思说长时间打仗对自己国家没有好处!6、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选自《孙子兵法·计篇》。
兵家认为,将帅之才非常难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胜任的,只有具备了智、信、仁、勇、严等五种素质后才有当将帅的资格。
7、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这是孙子兵法之中的重要原则,主要就是指虚实原则。
善于迷惑敌人,也具有并不厌诈的涵义。
8、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打仗重在谋略,打仗前就要谋略、计划好,准备越周详胜算越大,准备不周详胜算就不大,没有准备,就没有胜算了!9、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不彻底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彻底了解用兵的有利之处。
10、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关于对明白敌我情况的句子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3.知己不知彼,无胜也。
4.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5.善用兵者,能使敌人不得而用之。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7.知是知彼,胜也;知是不彼,不胜也。
8.将不胜其忧,而卒弗违其志,则何辱於将的乎?9.天地之势,以动察之德,以成命,以制数,以率葢,以立伍,以知事,以从几。
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1.见胜不过众人之见,见屈不过众人之见,是以屈众而不暇自救也。
12.不知敌而知己,胜半也;不知敌,不知己,每战皆危。
13.小敌久而大敌进,不等也。
14.胜不可得而易失,故量必至焉。
15.胜固取于知彼,害固取于不知彼,故战战而危,战祸无常。
16.不失其守,能谋而密者,敌不能窥其随,谋而不速,其用变化,其用鬬。
17.知己者,谓将也;知彼者,谓谋也。
18.吾不敌,吾不知而敌,莫也。
19.夫始军之道,无敌无彼,无宏大胜。
20.致己於事,主前军,入计,執彼指2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知己知彼,可以百战不殆。
23.知己知彼,胜乃可全。
24.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5.知彼知己,胜乃不争。
26.知己知之,百战不殆。
27.善知敌者,能使己不被敌。
28.知之者不如好战之人,好战之人不如胜人。
29.知我者,能不也知人者乎?30.善战者,无智。
31.知己知彼,将战必胜。
32.胜兵先胜,后求战力。
33.以地胜人者,未晚也;人地不相胜,未晚也。
34.将帅通信,形势将发。
35.无败。
无战,叶不能给。
36.突然袭击、出乱不止,谓之奇谋。
37.无败,困穷,得无徂也,败穷用之穷焉。
38.知用乎?39.知用之40.非知用也。
4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2.知识敌情,可保无忧。
43.敌我双方强弱对比,才能决定战略。
孙子兵法十大精辟句子1.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就像我和朋友下棋,我如果只知道自己的棋路,不了解朋友的下棋风格和习惯,那这棋可不好下。
可要是我把朋友下棋的套路摸得透透的,再结合棋局当下的形势,那我赢的把握就大多了。
这就好比打仗,你不了解敌人和周围的环境,盲目进攻,那不是自找苦吃嘛。
2.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我有个同事,特别聪明。
在竞争一个项目的时候,他明明很有能力去做,却表现得好像不太懂。
别人都觉得他不行,没把他当对手。
结果呢,他默默准备,最后拿出的方案超级棒,就像在战场上,把自己的实力隐藏起来,等敌人放松警惕,再突然出击,打对方个措手不及。
3.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我记得小时候玩捉迷藏,有个小伙伴总是能找到我们藏身的地方。
为啥呢?他就不按常理出牌。
我们都以为他会从大门进来找,结果他从后院翻墙进来,一下子就把我们逮个正着。
这就像打仗一样,敌人防御最弱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敌人肯定懵圈。
4.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就像我们要出去旅游,提前做好各种规划的,就像住宿、交通、景点啥的都安排好,那旅途肯定顺利。
那些啥都不考虑,说走就走的,路上肯定状况百出。
打仗前也是这样,事先计划得周全,获胜的机会就大,啥都不计划,那不是等着输嘛。
5.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我看那些篮球比赛里的强队,他们进攻的时候就像一阵风,快速突破防线;防守的时候呢,又像树林一样整齐严密。
投篮的时候就像火一样迅猛,让对手防不胜防。
站在场上不动的时候,就像山一样坚定。
他们的战术变化让人难以捉摸,一旦行动起来就像打雷一样震撼。
6.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你看那些大公司管理员工,人那么多,但是管理得井井有条。
就像军队一样,把人员分成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有明确的职责,下达命令的时候大家都能清楚执行。
孙子兵法经典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孙子兵法经典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2、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
3、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
4、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6、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7、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8、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9、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10、故不尽知用兵之利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11、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12、胜不骄,败不馁。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13、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14、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15、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
节也。
16、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17、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18、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山火海。
19、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20、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21、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22、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23、善于用兵,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24、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25、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26、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27、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28、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
勿近也。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29、胸有惊雷,而面不改色者,可拜为上将军也。
30、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31、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故善战者,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势。
32、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33、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34、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35、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36、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致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7、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38、善攻者藏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3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40、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1、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4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3、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44、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45、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
46、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47、杀敌者,怒也。
取敌之利者,货也。
48、人无常师,水无常形。
兵无常势,文无定法。
49、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50、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51、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52、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53、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54、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55、兵道的总原则是:误人而不误于人,制人而不制于人。
56、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57、归师勿遏,围师必阙。
58、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59、未料胜,先料败。
60、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