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与税收结课论文

——浅议如何利用财政促进经济发展北京奥运会所有的场馆总造价在205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造价31.5亿元人民币,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北京奥运”投资及相关建设能靠个人和企业吗?答案显而易见,没有哪个个人或企业有能力能够承担这项巨大的工程,除此之外,还有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也是如此。那么又是谁该为这些巨额项目来买单呢,我想大家也都已经有了答案,这必须要国家依靠财政来投资。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之于国家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通过财政的调控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同样,财政之于我们个人或企业也十分重要,财政取之于民,亦用之于民。财政收入主要有四种形式: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尽管财政来自于民好像损害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事实是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很多基础设施无法构建,反倒是影响了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长久发展。那么是不是就应该扩大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呢,我想事情总有其两面性的,财政亦如此,过犹不及,其后果是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不利于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终财政也会急剧减少。

由此可见,财政收入与支出必须平衡才可维持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利用合理的财政政策并且使财政切实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

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逐步扩大,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之间更是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的职工收入与一般企业、大企业及能源、电信、金融企业之间也是不可比拟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有些人可以随意挥霍却仍有相

当大财产,而另一些人,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仅从财政的角度来说,调整财政政策显得至关重要。财政政策应从目前的偏紧(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压缩赤字规模)状态向灵活状态调整,适当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一方面,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增加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救济支出,进一步扩大救济覆盖面,继续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员工资水平,并继续向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动农民消费。专项基金从三方面筹措:其一,从每年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其二,每年发行一笔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其三,从每年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资金来。将这三块资金捆成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农业、农村生产能力建设,降低农民生存和发展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刺激消费。

既然扩大了财政支出,那么为了维持财政平衡就必须扩大财政来源,主要做法是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上交财政。近几年,在企业储蓄存款中,有很大比例是国有企业存款,这些存款绝大部分来自利润。目前,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许多国有企业的赢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有财政投资和行业垄断形成的,这些赢利全部归企业,明显地形成了过多的企业储蓄,为进一步投资创造了源泉。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投资回报还是公平性原则看,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都应该向财政上交一部分利润,国家拿这部分利润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提高他们的相对购买能力。

还有就是要利用财政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城乡居民预期支出。当前,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