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49
财政与税收(教案)第一章:财政与税收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
2. 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3. 掌握财政与税收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与分类。
2. 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3.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4. 财政与税收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财政与税收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财政与税收的概念。
2.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讲解财政的概念与分类,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3. 分析财政与税收的关系: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展示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4.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作用:讲解财政与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复习: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的理解。
五、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财政与税收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理解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3. 掌握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
二、教学内容1. 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3. 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概念。
2. 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讲解税收制度包括的税种、税率等要素。
3. 分析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通过实例等方式展示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
4. 讲解税收政策的分类:讲解积极税收政策和消极税收政策的区别。
5. 总结与复习: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理解。
五、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税收政策调整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章:财政收入与支出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财政与税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理解财政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财政收入的构成,了解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3. 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分类,掌握各种税收的特点和作用。
4. 让学生了解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理解税收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讲解财政和税收的定义,阐述财政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2. 财政收入的构成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重点讲解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税收的分类讲解税收的分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及各种税收的特点和作用。
4. 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分析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理解税收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5. 税收法规和税收筹划介绍我国的税收法规,讲解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的分类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税收政策调控作用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法规和税收筹划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财政与税收》2. 教案3. 课件4. 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引发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的兴趣。
2.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阐述财政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3. 介绍财政收入的构成,重点讲解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讲解税收的分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及各种税收的特点和作用。
5. 分析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理解税收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堂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
6. 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讲解税收政策制定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7. 税收制度的构成介绍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等要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