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韩 非 子
观点主张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 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 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课堂探究
结合韩非 思想分析 为什么说 法家思想 是战国时 期最“有 用”的思 想?
守株待兔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 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知识· 梳理
核心思想
(四)墨家学派
“兼相爱、交相利”
墨 家 : 墨 翟
主张
非攻 非乐
尚贤 非命
尚同 节葬
节用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特点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二)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哲学 1."道"是万物的本源 想 思想 2.朴素辨证法思想 学 说 政治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主张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 思想评价 变;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庄子:“道”是最高准则;提出“齐物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齐物论;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君主集权; 变法革新
墨家 墨子 战国 道家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 战国
深化理解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 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 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 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