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4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3题。
1.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 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 D.同时上升3.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 m以下B.1000~1500 mC.2000~2500 m D.3000~3500 m【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推迟,生长季末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提前,森林植被生长季是生长季始期到生长季末期的时间,因此图示海拔越高生长季越短,故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A错误、C正确;秦岭山区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生长季始期较早,生长季末期较迟,因此B、D错误。
故选C。
第2题,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故图中甲位置下降,乙位置上升,即上下远离,B正确。
故选B。
第3题,随着海拔升高,山坡面积缩小,南、北坡相隔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多,森林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差异减小,因此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秦岭山顶附近,在4个选项中,选项D海拔最高,最接近山顶附近,故选D。
【答案】(2020·河北衡水高三期末)植被指数是对地面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的度量,指数越大,地面植被生长越好,覆盖状况越好。
增强植被指数(EVI)可以指示不同海拔、不同地貌类型的植被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上游河谷植被类型及EVI垂直变化。
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读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P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季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阔叶灌丛D.落叶阔叶林5.近几十年来,该河谷植被类型生长条件会有所改善的是( )A.P植被类型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山地针叶林D.高寒蒿草杂类草草甸6.该河流可能是( )A.岷江B.珠江C.湘江D.淮河【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EVI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开始向上下减少,说明P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状况低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P处可能是灌丛,C正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第1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⑴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即地域差异。
⑵表现: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⑶成因:不同地域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同。
思考:1、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哪个要素能最直观地看出各地自然环境的的差异?2、陆地自然带⑴概念:同类植被和土壤在地球陆地表面呈条带状分布,即构成自然带。
⑵陆地自然带的形成: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哪些气候类型?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那些自然带?3、南半球缺失的是哪些自然带?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低纬度地区最明显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自然带与纬线平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沿纬线方向延伸自然带与纬线平行1、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2)基带的确定: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致假如该山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则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可以用它判断南北半球吗??)5、同一自然带随山体所在纬度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6、雪线的分布高度: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与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等有关。
1、阳坡高于阴坡2、迎风坡低于背风坡3、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4、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西坡降水多于东坡)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南北向山脉阻挡,多降水2、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必备知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
因素分布地区理想自然带现实自然带成因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向较低纬和较高纬呈南北延伸洋流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方法总结】1.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依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其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轮复习展示一组图片,提问: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自然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在预习的前提下,请学生说说本节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并展示: 一、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 二、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有差异?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何规律?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作用?一、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交流探究:图片中包含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有什么差异?学生发言,教师罗列要素:植被、气候、水分、土壤、位置,并强调自然景观的一面镜子是植被。
二、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有差异?请学生按逻辑关系将以上一些自然要素排序。
展示气候和自然带模式图,请学生一一列出。
交流探究: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无规律可循,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成表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何规律?合作探究:参考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画出南北半球温带地区东西走向高山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 植被 土壤 等陆地自然带位置南温带 北温带分析不同坡向的雪线分布示意图赏析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一望无际尽沙海,点点春意留绿洲。
_________的地域分异引出非地带性: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使得自然地理环境形成非地带性现象。
交流探究: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的地带性分布中找茬——非地带性 承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作用?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决定了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一定要遵循__因地制宜___原则。
五、随堂练习 例1、(2009年江苏高考)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掌握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熟识全球自然带的分布。
2.理解地理环境分异分异规律,学会判断并能举例说明【课前预习】1.自然带的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和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的和,并在地球上呈带状的分布,构成自然带。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备注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方向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3.在右图中填出对应的自然带4.垂直分异规律与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
读课本P61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珠峰南坡的自然带比北坡多,为什么?②珠峰南坡的雪线比北坡的低,为什么?③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④一般情况下,如何根据垂直自然带的带谱判断山体所处的南北半球?5.举例说明影响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因素有哪些及对应的典型地区?【考点对练】考点一:自然带分布一.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理想模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②,③,④,⑤。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
(4)没画出的自然带是,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二.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 BC DE F(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 。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最新考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解读][思维导图]1。
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
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3。
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示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区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沿海←内陆←沿海思维建模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安徽文综,232015·天津文综,52015·广东文综,32014·大纲全国文综,4~5该考点往往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或相关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及其分布规律.考向一自然带类型的判断(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答案 1.A2。
C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岛位于马来群岛,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
第2题,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并没有种源优势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植被恢复迅速的优势因素.但K岛火山爆发带来的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利于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