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专题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专题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专题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专题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奥数)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

a b

÷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例4】 设实数x ,y 满足(1x y =,求x +y 的值.

(“宗泸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化简条件等式入手,而化简的基本方法是有理化.

【例5】 (1的最小值.

(2的最小值.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为a ,b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从构造几何图形入手,对于(2),

设y =A (x ,0),B (4,5),C (2,3)相当于求AB +AC 的最小值,以下可用对称分析法解决.

方法精髓:

解决根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有理化,有理化的主要途径是乘方、配方、换元和乘有理化因式.

【例6】 设2)m a =≤≤,

求10987

47m m m m m +++++-L 的值.

解题思路:配方法是化简复合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配方后再考虑用换元法求对应式子的值.

能力训练

A级

1.

化简:

7

()

3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2.

若x y x y

+=-=,则xy=_____(北京市竞赛试题)

3.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4.若满足0<x<y

=x,y)是_______(上海市竞赛试题)

5.

2x-3,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 x≥2C. 1≤x≤2D. x>0

6)

A.1B C. D. 5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7.a,b,c为有理数,且等式a+=成立,则2a+999b+1001c的值是()A.1999 B. 2000 C. 2001D. 不能确定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8、有下列三个命题

甲:若α,β是不相等的无理数,则αβαβ

+-是无理数;

乙:若α,β是不相等的无理数,则αβ

αβ

-

+

是无理数;

丙:若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9、化简:

(1(2

(3

(4(天津市竞赛试题)

(5(“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0、设

5

2

x=,求代数式(1)(2)(3)(4)

x x x x

++++的值.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17x

=,求x的值.

12、设x x =

=

(n 为自然数),当n 为何值,代数式22

1912319x xy y ++的 值为1985?

B 级

1.已知3312________________

x y x xy y =

=++=则. (四川省竞赛试题)

2.已知实数x ,y 满足(2008x y =,则2232332007x y x y -+--=_

___(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3.已知42______1

x x x ==++2

x 那么. (重庆市竞赛试题)

4.a =

那么

23

331

a a a ++=_____.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5. a ,b 为有理数,且满足等式a +=

则a +b =( )

A .2

B . 4

C . 6

D . 8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6. 已知1,2a b c ===,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a b c << B . b <a <c C . c <b <c D . c <a <b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7.

=

) A . 1a a -

B .

1a a - C . 1

a a

+ D . 不能确定 8. 若[a ]表示实数a 的整数部分,则

等于( )

A .1

B .2

C .3

D .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9. 把(1)a - )

A .

B C. D .(武汉市调考题)

10、化简:

(1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2

++L (新加坡中学生竞赛试题)

(3

(山东省竞赛试题)

(4 (太原市竞赛试题)

11、设01,x << 1≤<.

(“五羊杯”竞赛试题)

12的最大值.

13、已知a , b , c

为有理数,证明:222a b c a b c ++++为整数.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奥数)

专题02 从求根公式谈起

阅读与思考

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因式分解、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应用题,各种代数方程,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初学一元二次方程,需要注意的是: 1、熟练求解

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基础,它体现了“降次求解”的基本设想,公式法具有一般性,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方法,对于各项系数较大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从分析方程的各项系数特征入手,通过探求方程的特殊根来求解,常用的两个结论是:

① 若0=++c b a ,则方程2

0(0)ax bx c a ++=≠必有一根为1. ② 若0=+-c b a ,则方程20(0)ax bx c a ++=≠必有一根为1-.

2、善于变形

解有些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时,直接求解常给解题带来诸多不便,若运用整体思想,构造零值多项式,降次变形等相关思想方法,则能使问题获得简解.

思想精髓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1,2x =这个公式形式优美,内涵丰富:

① 公式展示了数学的抽象性,一般性与简洁美; ② 公式包含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全部六种代数运算;

③ 公式本身回答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全部的三个问题,方程有没有实数根?有实根时共有几个?如何求出实根?

例题与求解

例1 阅读下列的例题

解方程: 2

||20x x --=

解:①当x ≥0时,原方程化为2

20x x --=,解得122,1x x ==-(舍)

① 当0

20x x +-=,解得11=x (舍),22-=x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

2|3|30x x ---=,则方程的根是____

(晋江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2 方程2

|1|(42)x x -=-+的解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通过去绝对值,将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3 已知m ,n 是二次方程2

199970x x ++=的两个根,求

2

2

+19986)(20008)m m n n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求出m ,n 值或展开待求式,则计算繁难,由方程根的定义可得关于m ,n 的等式,不妨从变形等式入手.

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变形方法有:

①把2

0(0)ax bx c a ++=≠变形为2

ax bx c =--

②把2

0(0)ax bx c a ++=≠变形为2

ax bx c +=-

③把2

0(0)ax bx c a ++=≠变形为c

ax b x

+

=- 其中①②体现了“降次”代换的思想;③则是构造倒数关系作等值代换. 例4 解关于x 的方程:2

(1)(21)30m x m x m -+-+-=

解题思路:因未指明关于x 的方程的类型,故首先分01=-m 及1-m ≠0两种情况,当1-m ≠0时,还考虑就2

4b ac -的值的三种情况加以讨论.

例5 已知三个不同的实数a ,b ,c 满足3=+-c b a ,方程012=++ax x 和02

=++c bx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方程02=++a x x 和02

=++b cx x 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求a ,b ,c 的值.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的问题,可从求公共根入手.

方法指导:公共根问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常见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若方程便于求出简单形式的根,则利用公共根相等求解. ②设出公共根,设而不求,消去二次项.

例6 已知a 是正整数,如果关于x 的方程3

2

(17)(38)560x a x a x +++--=的根都是整数,求a 的值及方程的整数根.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有两种解法,由方程系数特点发现1为隐含的根,从而将试题进行降次处理,或变更主元,将原方程整理为关于a 的较低次数的方程.

能力训练 A 级

1、已知方程062=+-q x x 可以配成()72

=-p x 的形式,那么262

=+-q x x 可以配成____

__________的形式.

(杭州市中考试题)

2、若分式222

21

x 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____.

(天津市中考试题)

3、设方程2

199319940,x x +-=和2

(1994)1993199510x x -?-=的较小的根分别为α,β,则

βα?=___.

4、方程2

|45|62x x x +-=-的解应是____(上海市竞赛试题) 5、方程2

3

(1)

1x x x ++-=的整数解的个数是____.

(山东省选拔赛试题)

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

(1)5320m x x m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 A 、1 B 、2 C 、1或2 D 、0

(德州市中考试题)

7、已知a , b 都是负实数,且

1110a b a b +-=-,那么b

a

的值是( )

A 、

12+ B 、12- C 、12- D 、12

+- (江苏省竞赛试题)

8、方程2

||10x x --=的解是( )

A B C D 、9、已知a 是方程2

199910x x -+=的一个根,求2

21999

19981

a a a -++的值.

10、已知2

410a a ++=且423

21

322a ma a ma a

--=++,求m 的值. (荆州市竞赛试题)

11、是否存在某个实数m ,使得方程2

20x mx ++=和2

20x x m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如果存在,求出这个实数m 及两方程的公共实根;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4)(8)(8012)320k k x k x ----+=的解都是整数,求整数k 的值.

B 级

1、已知α、β是方程2

(2)10x m x +-+=的两根,则2

2

(1)(1m )m ααββ++++的值为___ 2、若关于x 的方程2

0x px q ++=与2

0x qx p ++=只有一个公共根,则1999

(p q)

+=___

3、设a , b 是整数,方程2

0x ax b ++=,则b a +=_________

(全国通讯赛试题)

4、用[]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则方程2

2[]30x x --=解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已知

1||1a a -=,那么代数式1

||a a

+=( )

A B 、 C 、 D 6、方程||3||20x x x -+=的实根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已知2

519910x x --=,则代数式42(2)(1)1

(1)(2)

x x x x -+----的值为( )

A 、1996

B 、1997

C 、1998

D 、1999

8、已知三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

2

0,0,0ax bx c bx cx a cx ax b ++=++=++=恰有一个公

共实根,则222

a b c bc ca ab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9、已知x =,求4322

621823

815

x x x x x x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10、设方程2

|21|40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

(重庆市竞赛试题)

11、首项系数不相等的两个二次方程

222(1)(2)(2)0a x a x a a --+++= ①

及2

2

2

(1)(2)(2)0b x b x b b --+++= ②(其中a , b 为正整数)

有一个公共根,求b a

b a

a b a b --++的值.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12、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求出方程30=的解,请你仿照他的方法求出下面另外两个方程的解,

初中九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奥数)

专题04 根与系数关系

阅读与思考

根与系数的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其逆定理也成立,是由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所发现的.韦达定 理形式简单而内涵丰富,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2.求代数式的值;

3.结合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符号特征; 4.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5.证明代数等式、不等式.

当所要求的或所要证明的代数式中的字母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可先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找 到这些字母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求解或求证,这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以,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时,必须满足判别式△≥0.

例题与求解

【例1】设关于x 的二次方程2

2

(4)(21)10m x m x -+-+=(其中m 为实数)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为

s ,则s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2】 如果方程2

(1)(2)0x x x m --+=的三个根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实数m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

A .01m ≤≤

B .34m ≥

C .314m <≤

D .3

14

m ≤≤

【例3】已知α,β是方程2

780x x -+=的两根,且αβ>.不解方程,求22

3βα

+的值.

【例4】 设实数,s t 分别满足2

2

199910,99190s s t t ++=++=并且1st ≠,求41

st s t

++的值.

【例5】(1)若实数,a b 满足2

58a a +=,2

58b b +=,求代数式11

11

b a a b --+

--的值; (2)关于,,x y z 的方程组32236

x y z a

xy yz zx ++=??

++=?有实数解(,,)x y z ,求正实数a 的最小值;

(3)已知,x y 均为实数,且满足17xy x y ++=,2

2

66x y xy +=,求4

3

2

2

3

4

x x y x y xy y ++++的值.

【例6】 ,,a b c 为实数,0ac <0++=,证明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有大于

1的根.

能力训练

A 级

1.已知m ,n 为有理数,且方程2

0x mx n ++=2,那么m n += .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30x x m -+=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则m 的值为 . 3.当m = 时,关于x 的方程2

2

8(26)210x m m x m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

当 时,关于x 的方程22

240x mx m -+-=的两根都是正数;当 时,关于m 的方程2

3280x x m ++-=有两个大于2-的根.

4.对于一切不小于2的自然数n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

(2)20x n x n -+-=的两根记为

,n n a b (2)n ≥则

223320072007111

(2)(2)(2)(2)(2)(2)

a b a b a b +++=------L .

5.设12,x x 是方程2

2

2(1)(2)0x k x k -+++=的两个实根,且12(1)(1)8x x ++=,则k 的值为( ) A .31-或 B .3- C .1 D .1

2

k ≥

的一切实数 6.设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x x n mx ++-=的两个实数根,且1210,30x x x <-<,则 ( ) A .12m n >??

>? B .12m n >??? D .1

2

m n

7.设12,x x 是方程2

20x x k +-=的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22122x x +-是( )

A .正数

B .零

C .负数

D .不大于零的数

8.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是5,两对角线交于O 点,且AO ,BO 的长分别是关于x 的方程

22(21)30x m x m +-++=的根,那么m 的值是( )

A .3-

B .5

C .53-或

D .53-或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2

(2)04

m x m x --=. (1)求证:无论m 取什么实数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是12,x x ,且满足212,x x =+求m 的值及相应的12,x x .

10.已知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430kx x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k ,使1212

3

222x x x x +-=g 成立?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1.如图,已知在△ABC 中,∠ACB =90°,过C 点作CD ⊥AB 于D ,设AD =m ,BD =n ,且AC 2:BC 2

=2:1;又关于x 的方程012)1(24

12

2=-+--m x n x 两实数根的差的平方小于192,求整数m 、n 的值.

D

B

A

C

12.已知,m n 是正整数,关于x 的方程2

()0x mnx m n -++=有正整数解,求,m n 的值.

B 级

1.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

=-+x x 的两根,则3212419x x -+= .

2.已知1ab ≠,且有25199580a a ++=及2

8199550b b ++=则

a

b

= .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610x x k -++=的两个实数根是12,x x ,且221224x x +=,则

4.已知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x ax a ++=的两个实数根,则1221(2)(2)x x x x --的最大

值为 .

5.如果方程2

10x px ++=(p >0)的两根之差为1,那么p 等于( )

A .2

B .4

C

D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22127x x +=,则

212()x x -的值是 ( )

A .1

B .12

C .13

D .25

7.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772=++-c x x 的两根,那么AB 边上的中线长是 ( ) A .

23 B .2

5

C .5

D .2 8.设2

13a a +=,2

13b b +=且a b ≠,则代数式

2

211

a b

+的值为( ) A .5 B .7 C .9 D .11

9.已知,a b 为整数,a b >,且方程2

33()40x a b x ab +++=的两个根,αβ满足关系式

(1)(1)(1)(1)ααββαβ+++=++.试求所有整数点对(,)a b .

10.若方程2

310x x ++=的两根,αβ也是方程6

2

0x px q -+=的两根,其中,p q 均为整数,求,p q 的

值.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EB 1.如图1,已知AB是⊙O的直径,AD切⊙O于点A,点C是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 立的是() A.OC∥AE B.EC=BC C.∠DAE=∠ABE D.AC⊥OE 图一图二图三 2.如图2,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AC于点E、D,DF是圆 的切线,过点F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G.若AF的长为2,则FG的长为() A.4 B.C.6 D. 3.四个命题: ①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1,-2); 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4,圆心距为d,若两圆有公共点,则1

7.已知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 (1)如图①,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若∠DAC=30°,求∠BAC的大小; (2)如图②,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若∠DAE=18°,求∠BAF的大小. 8.如图,AB为的直径,点C在⊙O上,点P是直径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Q。在线段PQ上取一点D,使DQ=DC,连接DC,试判断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9.如图,AB是⊙O的直径,AF是⊙O切线,CD是垂直于AB的弦,垂足为E,过点C作DA 的平行线与AF相交于点F,CD=,BE=2.

【精华篇】初中数学九年级培优教程整理(全)

初中数学九年级培优目录 第1讲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P2----7) 第2讲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P7----12) 第3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13----16) 第4讲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P16----22)第5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P23----26) 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P27----30) 第7讲旋转和旋转变换(一)(P30----38) 第8讲旋转和旋转变换(二)(P38----46) 第9讲圆的基本性质(P47----51) 第10讲圆心角和圆周角(P52----61) 第11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62----69) 第12讲圆内等积证明及变换((P70----76) 第13讲弧长和扇形面积(P76----78) 第14讲概率初步(P78----85) 第15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P85----91) 第16讲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综合应用(P92----98)第17讲二次函数的应用(P99----108) 第18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109----117) 第19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118-----124) 第20讲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P124-----130)

每天进步一点点! 坚持就是胜利! 第1讲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能准确进行辨析; 2.掌握二次根式有关性质,并能熟练运用性质进行化简; 3.会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经典·考题·赏析 【例1】(荆州)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解法指导】判断式子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有两点:①被开方式中不能含分母;②被开方式中不能有可开尽方的数或式子. B中含分母,C、D含开方数4、9,故选A. 【变式题组】 1.⑴(中山)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九年级数学上培优提高试卷一

九年级数学培优提高试卷一 一、选择题 1、Rt△ABC 中,∠B =90°,AB =3,BC =4,则cos A =( ) A 、 45 B 、 34 C 、 35 D 、 43 2、下列各组数中,成比例的是( ) A 、-6,-8,3,4 B 、-7,-5,14,5 C 、3,5,9,12 D 、2,3,6,12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B 、所有边长相等的菱形都相似; C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D 、当2 40b ac -=时,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 4、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像上有两点A(1x ,1y ),B(2x ,2y ),且21x x <, 则21y y -的值 ( ) A 、小于0 B 、等于0 C 、大于0 D 、不能确定 5、如图,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一边AB 为直径作⊙O ,若⊙O 过点 C ,且∠AOC =80°,则∠BA D 等于( ) A 、160° B 、145° C 、140° D 、135° 6、一扇形的半径等于已知圆的半径的3倍,且它的面积等于该圆的面积,则这一扇形的圆心角为( ) A 、20o B 、40o C 、100o D 、120o 7、将24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 1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 4 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2134()24y x =++ B 、 2134()24y x =-- C 、 213(4)24y x =+- D 、 213 4()24 y x =+- D

A B P 第8题 8、如图,若P为△ABC的边AB上一点(AB>AC),则下列条件能保证△ACP∽△ABC的有() ①∠ACP=∠B②∠APC=∠ACB③ AC AP AB AC =④ AB AC BC PC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 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 则AE的长是() A.2 B.3 C.5 D.6 10.如图,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交 PA,PB于C,D.若⊙O的半径为r,△PCD的周长等于3r,则tan∠APB 的值是() A.B.C.D. 二、填空题 11、在圆O中,弦AB的长为6,它所对应的弦心距为4,那么半 径OA= . 12、根据下面物体的三视图,填出该几何体的名称:__ __. 13、如图,已知抛物线和直线l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直线x=-1,P1(x1,y1),P2(x2,y2)是抛物线上的点,P3(x3,y3) 是直线l上的点,且-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培优体系讲义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预习归纳 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 .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例题讲解 【例】把方程(3x -2)(2x -3)=x 2-5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及常数项和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基础训练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1 10x x =++ B .2110x x =++ C .210xy -= D .22 0x xy y =-+ 2.方程()45x x -=化为一般形式为( ) A .2450x x =-+ B .2450x x =++ C .2450x x =-- D .2 450x x =+- 3.方程23740x x =-+中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及常数项分别是( ) A .3、7、4 B .3、7、﹣4 C .3、﹣7、4 D .3、﹣7、﹣4 4.(2014菏泽)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ax +b =0有一个非零根-b ,则a -b 的值为 ( ) A .1 B .-1 C .0 D .-2 5.(2014哈尔滨)若x =-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m +1=0的一个解,则m 的值为 . 6.把一元二次方程2(x 2+7)=x +2化成一般形式是 . 7.下列数中-1,2,-3,-2,3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的根是 . 8.若方程x 2-2x +m =0的一个根是-1,求m 的值. 9.(2013牡丹江)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 2+bx +5=0(a ≠0)的解是x =1,求2013-a -b 的值.

九年级数学培优材料10.docx

九年级数学培优材料(10) -----元月调考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二次根式越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为() 3 2 3 A、x20 B、x三二 C、 D、 2、下列各式中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y/12 B、 C、± D、y/5 3、将一元二次方程x?+3=x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A、0、3 B、0、1 C、1、3 D、1、-1 4、如图,在ZX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70°得到△ OCD,若ZA=100° , ZD=50°,贝iJZAOD 的度数是() A、20° B、30° C、40° D、50° 5、如图,已知AB 为(DO 直径,AB=20cm,弦AB=20cm,弦CD丄AB 于M,若OM: 0B=3:5, 则CD的长为() A、8cm B、10cm C、14cm D、16cm 6、下列格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J|=3V15 B、辰±2 C、V^b=a2Vb D、 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a个黄球,它们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 2 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为予则口袋中球的总数为() A、2 个 B、6 个 C、9 个 D、12 个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上一点,将ZXBCE沿着CE折叠至Z\FCE, 若CF、CE恰好与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圆心的(DO相切,则折痕CE=() A、5羽 B、5 C、 D、以上都不对 9、如图,MN是00的直径,MN=2,点A在OO上,ZAMN=30° , B为弧AN的中点,P 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是() A、2^2 B、迄 C、2 D、1 10、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AB是的直径,E是00 ±一点,过点E作EF丄DC于

九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

(第2题图) A D C B P N M l 九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 1、二次函数542 +-=x x y 中,已知1≤x ≤4,则y 的取值围是 。 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与等腰直角三角形PMN 的腰长均 为4cm ,且AB 与MN 都在直线l 上,开始时点B 与点M 重合. 让正方形沿直线向右平移,直到A 点与N 点重合为止,设正方 形与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 2 ),MB 的长度为x(cm),则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 3、若抛物线2 (1)y x b x c =+-+经过点(12)P b --,,则b c +的值为 ;如果 3b =,则此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4、如图, 四边形OABC 为直角梯形,A (4,0),B (3,4),C (0,4). 点M 从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 运动;点N 从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 作NP 垂直x 轴于点P ,连结AC 交NP 于Q ,连结MQ . (1)点 (填M 或N )能到达终点; (2)求△AQM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围,当t 为何值时,S 的值最大; x

九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 1、如图,直线MN 和EF 相交于点O ,∠EOF =60°,AO =2,∠AOE =20°。设点A 关于EF 的对称点是B ,点B 关于MN 的对称点是C ,则A 、C 两点间的距离为 。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点的坐标为(3,0),B 点坐标为(0,4),把线段AB 绕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使AB 与y 轴平行,则A 点的坐标为 。 3、抛物线bx x y 23 22 +- =与x 轴的两个不同交点是O 、A ,顶点B 在直线x y 33=上,则关于△OAB 是 三角形。 4、如图,从等边三角形ABC 一点P 向三边作垂线,PQ =6,PR =8,PS =10,则△ABC 的面积是 。 5、如图①,OABC 是一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A =5,OC =4. (1)在OC 边上取一点D ,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求D 、E 两点的坐标; (2)图②,若AE 上有一动点P (不与A 、E 重合)自A 点沿AE 方向向E 点匀速运动,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5),过P 点作ED 的平行线交AD 于点M ,过点M 作AE 的平行线交DE 于点N .求四边形PMNE 的面积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t 取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当t 为何值时,以A 、M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并求出相应时刻点M 的坐标. A M N O F E

九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它的侧面积为( ) A .6π B .12π C .18π D .24π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的直径为10,若圆心O 为坐标原点,则点()8,6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 O 上 B .点P 在 O 外 C .点P 在 O 内 D .无法确定 3.如图,在Rt ABC ?中,AC BC =,52AB =,以AB 为斜边向上作Rt ABD ?, 90ADB ∠=?.连接CD ,若7CD =,则AD 的长度为( ) A .3242 B .3或4 C .2242 D .2或4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3cm ,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 A .265cm π B .290cm π C .2130cm π D .2155cm π 5.小广,小娇分别统计了自己近5次数学测试成绩,下列统计量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 定性的是( ) A .方差 B .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 =2(x ﹣1)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A .y =2(x+1)2+4 B .y =2(x ﹣1)2+4 C .y =2(x+2)2+4 D .y =2(x ﹣3)2+4 7.方程2210x x --=的两根之和是( ) A .2- B .1- C . 12 D .12 - 8.如图示,二次函数2 y x mx =-+的图像与x 轴交于坐标原点和()4,0,若关于x 的方程 20x mx t -+=(t 为实数)在15x <<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寒假培优班初三数学

初三数学 图,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4,0)和点B(0,3),点P沿直线L 由B 点向A点匀速运动,同时点Q沿x 轴由 A 点向坐标原点O匀速运动,两点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单位长度),运动t 秒,它们到达图中所示的位置,连结P Q。 (1)当t 为多少时,? PAQ为直角三角形? (2)当t 为多少时,? PAQ的面积最大? (3)求(2)中? PAQ三个顶点P、A、Q确定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y B 0, 3 P A 4, 0 x O Q L 图,直角坐标系中,以P(1,1)为圆心, 5 为半径的⊙P 交x 轴于A、B 两点,交y 轴于C、D两点。 (1)直接写出A、B、C、D 四点的坐标(演算在草稿进行); (2)分别过A、C两点作⊙P 的切线 a 和b,求a、b 的函数表达式(写出切线 a 的表达式的求解过程,切线 b 的表达式直接写出即可,演算在草稿进行。) (3)第(2)问中的a、b 两条切线是否互相垂直?若垂直,请写出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 y b C P(1,1) O A D B x a 图,直线AB与x 轴交于A(4,0),与y 轴交于B(0,2);直线CD与x 轴交于C(2,0),与y 轴交于D(0,4)。 (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要有过程);写出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过程在草稿纸做)。(2))设AB与CD相交于点P,连结AD,求△ PAD的面积。

2 y 4 D B 2 P C A x O 2 4 如图, 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 的 图 象与 x 轴 交于点 A ( 6,0)和点 B (2,0),与 y 轴交 于点 C (0, 2 3 );⊙P 经过 A 、B 、C 三点. (1)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 )求圆心 P 的坐标; (3) )二次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 Q ,使得以 P 、Q 、A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标并证明所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C ·P 2 3 2 3 O 2 B A x 2 6 图,以△ ABC 的边 AB 为直径的⊙ O 经过 BC 的中点 D ,过 D 作 DE ⊥AC 于 E 。( 1)求证:AB=AC ( 2 分) A E O (2) 求证: DE 是⊙ O 的切线( 3 分) (3) 若⊙ O 的半径为 3,切线长 DE= 2 B D C 2 ,求 cos ∠C 的值。(4 分) 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矩形 OABC ,O 是坐标系的原点, A 在 x 轴上,C 在 y 轴上,OA=6,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反比例函数 1.如图,点P(x,y1)与Q(x,y2)分别是两个函数图象C1与C2上的任一点.当a≤x≤b 时,有﹣1≤y1﹣y2≤1成立,则称这两个函数在a≤x≤b上是“相邻函数”,否则称它们在a≤x≤b 上是“非相邻函数”.例如,点P(x,y1)与Q (x,y2)分别是两个函数y=3x+1与y=2x﹣1图象上的任一点,当﹣3≤x≤﹣1时,y1﹣y2=(3x+1)﹣(2x﹣1)=x+2,通过构造函数y=x+2并研究它在﹣3≤x≤﹣1上的性质,得到该函数值的范围是﹣1≤y≤1,所以﹣1≤y1﹣y2≤1成立,因此这两个函数在﹣3≤x≤﹣1上是“相邻函数”. (1)判断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否为“相邻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y= 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直接写出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解:是“相邻函数”, 理由如下:y1﹣y2=(3x+2)﹣(2x+1)=x+1,构造函数y=x+1, ∵y=x+1在﹣2≤x≤0,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1,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1≤y≤1, ∴﹣1≤y1﹣y2≤1, 即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相邻函数” (2)解:y1﹣y2=(x2﹣x)﹣(x﹣a)=x2﹣2x+a,构造函数y=x2﹣2x+a, ∵y=x2﹣2x+a=(x﹣1)2+(a﹣1), ∴顶点坐标为:(1,a﹣1), 又∵抛物线y=x2﹣2x+a的开口向上, ∴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1,当x=0或x=2时,函数有最大值a,即a﹣1≤y≤a, ∵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 ∴﹣1≤y1﹣y2≤1,即, ∴0≤a≤1 (3)解:y1﹣y2= ﹣(﹣2x+4)= +2x﹣4,构造函数y= +2x﹣4, ∵y= +2x﹣4

初三数学培优辅导专题

1、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A . B. C. D. 2、已知:如图,AD ∥EF ,∠1=∠2.求证:AB ∥DG . 3、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米,下底长180米,上下底相距80米,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 米. (1)用含x 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 (2)当三条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 (3)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米.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

1、计算:0 060cos 160sin 30tan -+= 2、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 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 (1) 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 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 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 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上一点,连接CP ,过B 作BE ⊥CP 于E 。 (1)如图1,连接DE ,过E 作EF ⊥DE 交BC 于F ,求证:BP=BF 。 (2)如图2,连接AE ,分别以AE 、BE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G 、BEF ,连接DF ,求证:AG ⊥DF 图1 图2 P

初三数学中考培优试题

初三数学中考培优试题 一.解答题: 1.如图,矩形OBCD的边OD、OB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的负半轴上,且OD=10,OB=8,将矩形的边BC绕点B逆时针旋转,使点C恰好与x轴上的点A重合 (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 (3)若点M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作MN⊥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点M,使△AMN与△AC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当≤x≤7时,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ABP得面积最大,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的坐标为(0,4),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线段AM以点A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B.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BE于点D.运动时间为t秒. (1)当点B与点D重合时,求t的值; (2)设△BCD的面积为S,当t为何值时,S=? (3)连接MB,当MB∥OA时,如果抛物线y=ax2﹣10ax的顶点在△ABM内部(不包括边),求a的取值范围.

3.如果一条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__三角形; (2)若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的值;(3)如图,△OAB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的矩形ABCD?若存在,求出过O、C、D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y轴于点C,直线l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P在第三象限 且为抛物线的顶点.P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 A,连接AC交直线l于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直线y=x+m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F,连接BD交y轴于 点E,且DE:BE=4:1.求直线y=x+m的表达式; (3)若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在直线y=x+m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O、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6.1反比例函数培优训练(含答案)

1 / 9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学期26.1反比例函数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若点(1,2)-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在此图象上的是( ) A .(1,2)-- B .(1,2) C .(1,2)- D .(4,1)- 2.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 =-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 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D .若x >1,则y >-2 3.在函数()0k y k x =<的图象上有()11,A y ,()21,B y -,()32,B y -三个点,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23y y y << B .132y y y << C .321y y y << D .231y y y << 4.当0x <时,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 ) A .在第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在第二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在第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已知反比例函数y =,当1<x <3时,y 的最小整数值是( ) A .3 B .4 C .5 D .6 6.如图,已知点P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 上,PA x ⊥轴,垂足为点A ,且AOP ?的面积为4,则k 的值为( ) A .8 B .4 C .8- D .4- 7.若正比例函数y=﹣2x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 A .(2,﹣1) B .(1,﹣2) C .(﹣2,﹣1) D .(﹣2,1)

九年级数学培优专题

九上考点复习专题 1、 如图,△ABC 的高CF 、BG 相交于点H ,分别延长CF 、BG 与△ABC 外接圆交于D 、 E 两点,则下列结论:①AD=AE ;②AH=AE ;③若DE 为△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则BC=AE.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2、如图,Rt △ABC 中,∠ACB=90°,∠CAB=30°,BC=2,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20°到△A 1BC 1的位置,则整个旋转过程中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点E 在Rt △ABC 的斜边AB 上,以AE 为直径的⊙O 与直角边BC 相切于点D 。 (1)求证:AD 平分∠BAC ;(2)若BD=2BE=4,求AC 。 4、如图,已知AB=4为⊙O 的直径,弦C D ⊥AB 且CD 过AO 的中点。 (1)如图1,求线段CD 的长度; (2)如图2,P 为优弧CD 上一动点,Q 为△ACP 的内心,当Q 点恰好在线段CD 上时,求DQ 的长度; (3)如图3,点M 与点O 关于直线AC 对称,当点P 在优弧AC 上运动时,试求 2 2 2PM PC PA 的值。 A H C B C 1 B 1 A 1 O 1 A B C D E H F G A B C D O E B C D O A B C D O A B C D O A P Q M P

5、如图,AB 为直径,PB 为切线,点C 在⊙O 上,PO 交⊙O 于D ,AC∥OP。 (1)求证:PC 为⊙O 的切线。 (2)过D 点作DE⊥AB,E 为垂足,连AD 交BC 于G ,CG=3,DE=4 (3)在(2)下,求半径。 6、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AC=2,AD=1,F 为BE 的中点。 (1)如图1,当边AD 与边AB 重合时,连接DF ,求证:DF ⊥CF ; (2)如图2,若∠BAE=135°,求CF 的长; (3)将△ADE 绕点A 旋转一周,求点F 运动路径的长。 7、在直角坐标系中,M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P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不含B 点),连接PC 交⊙M 于Q 点,连接DQ ,若A (-1,0) ,C (0,3)。 (1) 如图,求圆心M 的坐标; (2) 如图,过B 点作B H ⊥DQ 于H 点,当P 点运动时,线段CQ 、QH 、DH 有何数量关系, 证明你的结论; (3) 如图,R 为⊙M 的直径DF 延长线上一个动点(不包括F 点),过B 、F 、R 三点作 ⊙N ,CF 交⊙N 于T ,当R 点在DF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FT-FR 的值是否变化?请 说明理由。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3cm ,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 A .265cm π B .290cm π C .2130cm π D .2155cm π 2.一元二次方程x 2=9的根是( ) A .3 B .±3 C .9 D .±9 3.如图,点P 为⊙O 外一点,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交⊙O 于点B ,∠P=30°,OB=3,则线段BP 的长为( ) A .3 B .33 C .6 D .9 4.关于2,6,1,10,6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 B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C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 D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2 5.将二次函数2 2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2 241y x =-- B .()2 241y x =+- C .()2241y x =-+ D .()2 241y x =++ 6.已知一组数据2,3,4,x ,1,4,3有唯一的众数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如图)由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8.将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x 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y =(x +3)2+2 B .y =(x ﹣3)2+2 C .y =(x +2)2+3 D .y =(x ﹣2)2+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 .所有矩形都相似 10.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直线x =﹣1,下列结论:①b 2>4ac ;②2a+b =0;③a+b+c >0;④若B(﹣5,y 1)、C(﹣1,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结论是( )

九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九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第八节课,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

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四)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一、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二、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三、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四、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五、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教师

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实施新课改以来,某班学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委员小兵每周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分.下表是其中一周的统计数据: 组 别 1 2 3 4 5 6 7 分 值 90 95 90 88 90 92 85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88,90 B .90,90 C .88,95 D .90,95 2.若25x y =,则x y y +的值为( ) A . 25 B . 72 C .57 D .7 5 3.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3cm ,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 A .265cm π B .290cm π C .2130cm π D .2155cm π 4.为了比较甲乙两足球队的身高谁更整齐,分别量出每人身高,发现两队的平均身高一样,甲、乙两队的方差分别是1.7、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队身高一样整齐 B .甲队身高更整齐 C .乙队身高更整齐 D .无法确定甲、乙两队身高谁更整齐 5.如图,⊙O 的直径BA 的延长线与弦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且CE =OB ,已知∠DOB = 72°,则∠E 等于( ) A .18° B .24° C .30° D .26° 6.方程x 2﹣3x =0的根是( ) A .x =0 B .x =3 C .10x =,23x =- D .10x =,23x = 7.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5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A .8 B .9 C .10 D .11 8.二次函数2 2y x x =-+在下列( )范围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A .2x < B .2x > C .0x < D .0x > 9.在△ABC 中,∠C =90°,AC =8,BC =6,则sin B 的值是( )

九年级数学培优计划

九年级数学培优计划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契机,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基础,狠抓培优,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合格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培优目标: 1、在学期初找他们谈话,要他们戒骄戒躁,要更加努力学习,使成绩更上一层楼,从思想上积极起来。 2、平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比较深的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3、在作业上对他们要求更严格。 4、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 5、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 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 6、课堂教学中,鼓励优等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培优措施:在平时多设计有梯度,形式多样的练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概括、记忆、创造等各种数学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适当加强对比和变式练习。重视思考题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智力。 1、要对的优秀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渴求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2、首先抓住课堂教学,调动积极思维,既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给他们吃偏饭,要有详实的辅导记录。 3、一学期对培训的学生进行一次考试和问卷,及时了解培训情况及学生的反映。 4、培优期间,要把对优秀生的辅导与学科竞赛结合起来,注意培养优秀生的自学意识和探究能力。

人教版 九年级下数学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 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6章反比例函数培优 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8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用了4小时到达乙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千米/小时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是( ) A. v=320t B. v=320 t C. v=20t D. v= 20 t 2. 反比例函数y=-1 x 的图象上有两点P1(x1,y1),P2(x2,y2),若x1<0y2>0 D. y1>0>y2 3. (2020·黑龙江龙东)如图,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B,D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对角线AC,BD的交点恰好是坐标原点O,已知B(﹣1,1),则k 的值是() A.﹣5 B.﹣4 C.﹣3 D.﹣1 4. (2020·苏州)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

在对角线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两点.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则点的坐标为() A. B. C. D. 5. (2019·海南)如果反比例函数y=(a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那 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2 D.a>2 6. (2019?广西)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3>y2>y1 C.y1>y3>y2D.y2>y3>y1 7. (2020·长沙)2019年10月,《长沙晚报》对外发布长沙高铁两站设计方案,该方案以三湘四水,杜鹃花开,塑造出杜鹃花开的美丽姿态,该高铁站建设初期需要运送大量的土石方,某运输公司承担了运送总量为106 m3土石方的任务,该运输公司平均运送土石方的速度v(单位:m3/天)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① 3y x =-,②21y x =-,③() 1 0y x x =-<,④223y x x =-++ 其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2018济南,9,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线的格点上,将△ABC 绕点P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B ′C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0,4) B .(1,1) C .(1,2) D .(2,1) x y –1–2–3–41 2 34 1 234 567B C A A' C 'B' O 3、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 则满足条件的x 的不同值最多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 2 x a x a ->-?? -或2a <- (B )25a -≤≤ (C )25a -<< (D )5a ≥或 2a ≤- 5、如图所示,已知点A 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 是AN 的中点,点P 是半径ON 上的动点。 若O 的半径长为,则AP BP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 (C )2 (D ) 6.(3分)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tan ∠DCE=.设AB=x ,△ABF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B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