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总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87.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a40 Fe56 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氯化铜是蓝色,故A错;B、NaCl不溶于植物油,形成悬浊液,故B错;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故C错;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
2.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答案】A【解析】选项A中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污染而除去油污,此现象是溶解而非乳化;而选项B、C、D都是利用乳化剂使油污、油脂与水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并不均一的乳浊液而除去,因此,都属于乳化现象;3.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气体的是()A.生理盐水B.盐酸C.75%的消毒酒精D.澄清的石灰水【答案】B【解析】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质是氯化钠属于固体,故A错。
B、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氯化氢属于气体,故B正确;C、75%的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溶质属于液体,故C错;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属于固体,故D错。
第1页(共7
页)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
溶液(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氯化钠B .碘C .面粉D .汽油
2.若衣服上不慎沾上油污,可用洗涤剂或汽油除去,两者的去污原理分别为(
)A .乳化、溶解B .溶解、乳化C .溶解、溶解D .乳化、乳化
3.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 .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 .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 .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4.科学探究通常需要控制变量,根据生活经验,当我们探究食盐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时,涉及以下因素。
①水量多少
②温度高低②是否搅拌,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因素有(
)A .①B .②C .③D .全部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 型管中的液面a 高于b ,该物质是()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浓硫酸
C .氯化钠晶体
D .硝酸铵晶体
6.下列属于乳浊液的是()
A .蒸馏水
B .娃哈哈纯净水
C .伊利纯牛奶
D .统一果粒橙(果肉型)7.某温度时,将20gKNO 3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 (溶质):m (溶剂)=20:100
B .升温可继续溶解部分溶质。
一、选择题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A解析:A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说法不正确。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油污,故说法正确。
C、氢气未被广泛应用,是因为氢气制取成本相对较高,储存和运输较为困难,故说法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故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B解析:B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添加或减少溶质均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解析:D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20%100g25g⨯=+,故选项错误;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故选项错误;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C析出固体,C是饱和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项正确;故选:D。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
溶液(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100g1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有10g硝酸钾
B.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C.将硝酸钾和水按9:1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D.将10g硝酸钾溶于90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A.5g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仍为5g
B.将5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5%的NaCl溶液
C.向H2O2溶液中加入5gMnO2,反应后MnO2的质量仍为5g
D.将5g铁粉与100g稀硫酸混合,得到105g溶液
4.一种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下列各量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密度
C.溶液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要配制200g14%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4%B.11%C.11.3%D.12.1%
6.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2.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5%B.20%C.22.5%D.25%
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