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肠道清洁药物用于结肠镜肠道检查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66.07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正确进行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用于观察结肠内壁,以检查有关结肠的问题,如息肉、溃疡、炎症、出血等。
结肠镜检查在国内应用普遍,并且已经成为一项常规的诊断和筛查工具。
具体的检查流程、准备要求和医疗服务可能会因医院、医生有所差异,其中,正确进行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了解一下吧!认识结肠镜检查的原理结肠镜是一种灵活的管状工具,包含一个光源和摄像头,可以通过肛门插入直肠,然后进入结肠。
1.插入阶段医生在检查之前会要求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一旦准备完成,患者会被要求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医生会将结肠镜轻轻插入肛门,并逐渐推进至结肠。
2.视觉检查结肠镜上的摄像头将内部图像传输到连接的显示器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器清晰地看到结肠壁和其中的组织情况,以进行检查。
3.细节检查医生会逐步检查结肠的各个部位,包括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升结肠。
通过调整结肠镜的角度和位置,医生可以检查不同区域,并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病变,如息肉、溃疡、炎症或肿瘤。
4.治疗或取样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还可以进行治疗或取样操作。
例如,他们可以在结肠镜引导下进行息肉切除、黏膜活组织检查(活检)或异物取出。
5.检查结束和后续操作结肠检查完成后,医生会慢慢将结肠镜移出体外。
患者可稍作休息,在观察期间需要注意任何不适或并发症的迹象。
正确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意义正确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肠道准备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其他杂质,使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结肠壁,并检出病变。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提高检查的可视性结肠镜检查需要医生通过结肠镜观察结肠内部的细节。
如果肠道内有较多的粪便和杂质会妨碍医生的视野,使其难以准确识别和评估结肠壁的病变。
2.发现隐蔽性病变某些肠道疾病,如早期结肠癌或息肉,可能在肠道内隐蔽并不易察觉。
通过肠道准备,可以清除粪便和杂质,使医生更容易发现这些隐蔽性病变,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经验交流·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效果对比刘小潘刘娟(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一区焦作454001)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7月~ 2017年4月10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51)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对照组(n=51)口服甘露醇,对比两组肠道清洁情况。
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与甘露醇相比,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进行清洁,效果更好,且能够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对患者安全开展结肠镜检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结肠镜检查清洁肠道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8)04-0186-02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需在诊断前做好肠道准备,从而保证结肠镜检查的顺利实施。
常规灌肠方法不仅导致患者承受较大痛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肠道的清洁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10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肠道清洁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均满足结肠镜检查操作指征[1]。
患者对诊断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知情,能够配合完成检查工作。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 51)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89±3.27)岁。
对照组(n=51)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68±3.33)岁。
研究内容满足标准,病例收集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纳入标准:①20~70岁;②能够配合临床诊疗工作;③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肠镜检查前4种肠道准备方法效果对照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比较结肠镜检查前4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探讨4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番泻叶+清洁灌肠组、硫酸镁组、甘露醇组、复方聚乙二醇组4组,比较各组的肠道清洁效果及优缺点。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硫酸镁组、甘露醇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组明显高于番泻叶+清洁灌肠组(p<0.05)。
结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患者来选择。
【关键词】结肠镜;肠道准备;临床应用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0-01电子结肠镜是诊治结肠病变最常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为完整的检查结肠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必须清除整个结肠的全部粪便。
临床上肠道准备常使用的方法有口服番泻叶+清洁灌肠、口服硫酸镁、口服甘露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
为探讨各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以及不同的方法适合何种类型的患者,现将120例患者4种肠道准备方法及效果对照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患者分为4组,a组即口服番泻叶+清洁灌肠30例,b组即口服硫酸镁30例,c组即口服甘露醇30例,d组即口服复方聚乙二醇30例。
各组检查前一天均进清流或无渣饮食,检查当天服用泻药后均饮水2升,检查时间均为下午2:30。
1.2 方法 a组口服番泻叶+清洁灌肠:将10克番泻叶用1000毫升沸水冲泡当茶饮,计2次,于检查前12小时口服1次,再于检查前2-3小时服1次,并于检查当日上午清洁灌肠。
b组口服硫酸镁:检查当天9:00将硫酸镁50克溶于水中服下,再补充饮水2升。
c 组口服甘露醇:检查当天9:00将20%甘露醇500毫升服下,再补充饮水2升。
d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检查当天9:00将复方聚乙二醇134.7克溶于2升水中于1小时内服完。
2 结果3 讨论由上表中可以看出4种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处理,b组、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和d 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种肠道清洁方法在肠镜检查前效果比较
李鑫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3(0)11
【摘要】目的探讨3种肠道清洁方法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2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清洁液组(口服平衡电解质洗肠液3 000 mL)、甘露醇组(口服20%甘露醇250 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和蓖麻油组(口服蓖麻油40 mL+温开水800 mL).结果清洁液组清洁率为95.6%(86/90),甘露醇组清洁率为87.5%
(70/80),蓖麻油组清洁率为72.7% (40/55),清洁液组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口服平衡电解质洗肠液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方法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无可燃、易爆气体产生,便于镜下检查和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694-1695)
【作者】李鑫
【作者单位】西峡县中医院,河南西峡474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子肠镜检查前3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比较 [J], 陈晓燕
2.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两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的观察 [J], 农佩金
3.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两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的观察 [J], 农佩金;
4.电子肠镜检查前3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比较 [J], 陈晓燕
5.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比较 [J], 张洪印;孙学玲;刘汉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清肠剂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目的比较甘露醇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方法将20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口服20%甘露醇250ml,对照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
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排便次数,肠道清洁程度,不良反应,镜检成功率。
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服药后的平均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Ⅰ级、Ⅱ级)率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④实验组患者镜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口服甘露醇价格便宜,能提高肠道的清洁率,且再不行息肉切除的情况下,经济实惠。
标签:清肠剂;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对诊断消化道病变尤其是下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内镜检查操作复杂,肠道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着检查的是否成功。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200例患者分别采用口服甘露醇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进行了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
实验组100例,年龄24~65岁。
对照组100例,年龄26~68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肠道准备方法实验组为检查前3d禁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d进流质饮食,检查当日上午6:30进流质饮食,7:00口服甘露醇250ml,然后在30min之内服温开水1000 ml,并根据个体耐受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500~1000ml。
告知患者在0.5~2h后开始排便,4~6h可排空。
对照组饮食准备同实验组,检查当日7:00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将盒内药物溶于2000ml温水中,混匀,首次服用250~500ml,以后每隔10~15min 服用1次,250ml/次,直至服完。
肠镜清肠标准
肠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结肠和直肠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发现结肠息肉、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
而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肠镜清肠标准是指在进行肠镜检查前,需要患者进行肠道准备,以保证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肠镜清肠的标准方法。
首先,肠镜清肠的标准方法是采用泻药清肠。
泻药是一种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使肠道排空的药物,常见的泻药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甘露醇、麻子仁等。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服用泻药,通过大量的饮水和泻药的作用,可以使肠道内的粪便充分软化并排空,从而达到清肠的效果。
其次,肠镜清肠的标准方法还包括液体饮食。
在进行肠道准备的前一天,患者需要忌口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只能进食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汤、果汁等。
这样可以减少肠道内的残渣,有利于肠道的清洁和准备。
最后,肠镜清肠的标准方法还包括肠道冲洗。
在服用泻药和液体饮食后,患者还需要进行肠道冲洗,以确保肠道内的残留物完全
清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冲洗方法,如肠道灌洗、灌肠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清洁肠道,为肠镜检查提供清晰的视野。
总之,肠镜清肠是肠镜检查的重要准备工作,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前,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严格遵守肠道准备的标准方法,以确保肠道内的清洁和准备充分。
只有做好肠镜清肠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3种肠道清洁药物用于结肠镜肠道检查的比较发表时间:2014-04-04T09:46:28.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作者:李荣桂吴克俭[导读] 本试验设计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受检者对三种肠道准备药物的接受程度和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及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单盲法评价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清肠效果李荣桂吴克俭(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庞庄分院 221141)【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磷酸钠盐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硫酸镁清洁肠道的耐受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在我院住院12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B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C组(磷酸钠盐口服液),制作统一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以及结肠镜检查医生对肠道清理效果的评价,另外检测受检者服药前后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磷离子)浓度,以评定三种药物清洁肠道时的安全性。
结果C组药物口感好,喝药容易度及肠道耐受性比A组及B组好(P﹤0.05);B组、C组的Ⅰ级+Ⅱ级肠道准备满意率与A组的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满意率高于B组,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C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仅极少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副反应;C组清洁肠道后血钙、钾较肠道准备前有所下降,血磷水平升高(P﹤0.05),但未发现电解质紊乱相关的临床症状。
结论磷酸钠盐口服液清洁肠道耐受性好、效果满意,副反应少、安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药物。
【关键词】磷酸钠盐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结肠镜肠道准备【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059-02 结肠镜检查是对结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肠道清洁状态是结肠镜检查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清洁方法的要求是安全、方便、易于为病人接受、清洁效果好、价格相对便宜。
目前应用的方法中,没有哪种方法可以满足所有要求。
目前临床上使用清洁肠道的药物和方法较多,我们比较了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拟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0,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8.46岁,随机分为A组(口服硫酸镁组)、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及C组(口服磷酸钠钠盐口服液组),每组各30例。
三组入选者在性别、年龄及结肠镜检查的病因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性。
入选者均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服药方法所有患者检查前1d正常饮食,检查前晚8时禁食直至检查完毕,不限制饮水。
A组分别于检查前晚8时、次晨6时口服硫酸镁各30ml,每次加饮水至总量2000ml;B组检查前4h开始服药,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内含A、B、C各一包)均倒入杯中加温开水2000 mL于2h内服完;C组于检查前晚8时口服磷酸钠盐稀释液(原液+ 750 ml温开水),检查当日午8时再饮磷酸钠盐稀释液一次。
1.2.2 观察指标本试验设计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受检者对三种肠道准备药物的接受程度和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及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单盲法评价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清肠效果,即实施结肠镜检查的医生事先不知道患者采用何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后盲法填写问卷中的清肠效果评价;另外受检者服药前后分别采血查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磷离子评定三种药物的安全性。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三组受试者对药物耐受性比较120例受试者均能耐受试验用药,完成肠道准备,接受结肠镜检查,三组各项评分显示C组药物口感、喝药容易度及肠道耐受性与A 组、B组有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对药物耐受性比较A组B组C组药物口感 2.01*±0.35 2.15±0.31 2.35±0.45准备药物容易度 3.06±0.56 3.21±0.23 3.23±0.43喝药容易度 2.02±0.12* 2.26±0.32* 3.29±0.53肠道准备耐受性 2.43±0.46* 2.53±0.47* 3.55±0.25注:*表示与C组比较,P﹤0.05。
2.2 三种方法清洁肠道效果比较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其中B组、C组的Ⅰ级+Ⅱ级肠道准备满意率与A组的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满意率高于B组,但无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组别例数肠道清洁效果(n)满意率(%)ⅠⅡⅢA组401520586.3% B组402414295.0%*C组402811197.5%*注:*表示与A组比较,P﹤0.05。
2.3 三种方法清洁肠道副反应发生率如表3所示,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均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副反应,复C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
表3 副作用发生率比较(n/%)组别例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A组4022(55.0)6(15)24(60)B组4015(37.5)1(2.5)23(57.5)C组409(22.5)1(2.5)3(7.5)2.4 三种方法清洁肠道前后血电解质指标变化分析由表4结果显示用药后三组血钾均数较用药前都有降低,C组变化大于A、B组(P﹤0.05);用药后C、B组血钙均数较用药前下降,而A组上升,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用药后A、C两组血磷均数较用药前都有升高,C组变化大于A组,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项生物化学参数经统计分析未发现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三组虽然出现血液指标的变化,但患者没有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未采取特殊处理。
表4 三组用药前后电解质变化比较组别A组B组C组血钠用药前141.45±2.84141.75±3.02141.24±2.06用药后140.27±1.05141.86±2.43140.63±2.16血氯用药前105.24±3.29105.01±2.17105.21±1.93用药后104.34±1.49104.76±3.95104.74±2.94血钾用药前 4.14±0.38 4.05±2.03 4.03±1.02用药后 4.02±0.74 3.92±1.48 3.73±2.17#血钙用药前 2.32±0.38 2.33±0.21 2.25±0.32用药后 2.36±0.32 2.29±0.15 2.19±0.26#血磷用药前 1.13±0.15 1.12±0.42 1.12±0.23用药后 1.17±0.31 1.08±0.22 1.57±0.67*#3 讨论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对检查成功与否非常重要,目前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多为口服溶剂,其优点是比较经济、使用方便、多数肠道清洁效果较好。
但传统肠道准备药物中,硫酸镁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需提前控制饮食,且呕吐、腹痛发生率较高,且影响水电解质平衡,肠道清洁效果不理想;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量大,口味不佳,导致患者服用依从性差,进而导致肠道清洁不充分,因此需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
美国医生Vanner[1]首先于1990年报道了磷酸钠盐口服液肠道准备的方法,该药是用于肠道清洁准备的高渗透性泻药,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利用高渗透压来形成渗透性腹泻,通常服用后平均1.7h后开始排便,平均维持4.6h[2]。
该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且国外不少研究均指出其作肠道准备有很好的耐受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国内该方面报道尚少。
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C组药物耐受性比A组及B组好,药物口感好,喝药容易度及肠道耐受性高,能顺利饮完清肠液,与国内欧阳钦[3]等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本试验通过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发现磷酸钠盐口服液肠道清洁率高,该药口服溶液肠道准备有效性较好。
另外,Kossi[4]等报道由于磷酸钠口服液优异的肠道准备效果,缩短了结肠镜检查操作时间,使患者乐于采用该药作肠道准备,再次肯定了该药良好的耐受性。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C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仅有极少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副反应;研究还发现,磷酸钠肠道准备后血钙、钾较肠道准备前有所下降,血磷水平升高,但未发现电解质紊乱相关的临床症状。
而Curran等[5]发现磷酸钠引起的血磷升高、血钙降低通常发生于肠道准备的24 h内,一般无临床症状。
虽然磷酸钠肠道准备后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但容易出现高磷血症,低钙、低钾血症,在老年,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引起注意。
总之,磷酸钠口服溶液因可以小剂量服用,饮水量少,病人的耐受性好,且肠道清洁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只要严格选择用药适宜人群并控制药物用量,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药物。
参考文献[1] Vanner SJ, Macdonald PH, Paterson WG, et al. A randomized prospeclive trial comparing oral sodium phosphate with standard polyethylene glycol-based larage solution in the preparalion of patients for colonoscopy[J].Am J Gastroenterol, 1990,85:422-427.[2] GURRAN MP, PLOSKER GL.Oral sodium phosphate solution: a review of its use as a colorectal cleanser[J].Drugs, 2004, 64: 1697.[3] 欧阳钦,甘华田,陈立中,胡红,马洪升磷酸钠口服清肠液结肠准备效果与安全性研究.Chin J Dig Endosc,1998,15:278-280.[4] Kossi J,Kontula I,Laato M. Sodium phosphate is superior to polyethylene glycol in bowel cleansing and shortens the time it takes to visualize colon mucosa. Scand J Gastroenterol,2003,38:1187-1190.[5] CURRAN M P, PLOSKER GL. Oral sodium phosphate solution: a review of its use as a colorectal cleanser [J]. Drugs, 2004,64:1697-1714.[6]对徐医第一附院消化科吴克俭老师的指导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