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发表(语言变体)
- 格式:ppt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1
regional dialects, sociolects or social dialects, and functional speech varieties known as registers. The term dialect, as a technical term in linguistics, carries no value judgment and simply refers to a distinct form of language.在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都属于某种言语变体。
一种言语变体具有一些与其它言语变体不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反映在发音、句法规则、词汇上。
言语变体可以指一种不同的语言,如标准语、方言、洋泾浜等,可以指同一语言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变体,如英语中的澳大利亚英语、黑人英语等,也可以指同属一种语言的功能性言语变体,如法律语体、正式语体等。
言语变体无论其具有何种社会属性,在社会语言学家看来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分。
a)R egional variation 地域变异Regional variation is speech vari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 area where a speaker comes from. Regional variation of language is the most discernible and definable.语言的地域变异产生了地区方言。
语言往往随着使用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地域变异是语言最易辨别的特征。
The most distinguishable linguistic feature of a regional dialect is its accent. Often speakers ofthe same language but of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of the language have a very difficult time communicating. One way out of the communication dilemma is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known as language planning.语言地域变异的最显著特征是地域口音。
方言是怎样形成的语言学概论
方言是指在某个特定地区或社群中使用的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语言变体,通常是指区域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具有自己的一套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特点。
方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地理因素:地理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语言发展的不同。
例如,发音中被包豪斯的方言发音就在德国北部,这个区域的人们受北海气候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口音和语调都很独特。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影响方言的形成。
例如,方言可能会崇尚某种文化,促进语言的演变,或在某些区域或社群中形成专门用语。
这些技巧和语汇的使用通常不为其他方言所了解或理解。
4.迁移因素:迁移因素也可能对语言产生影响。
例如,当许多人从不同的地方移居到一个新的区域时,他们可能会带来自己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方言。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的任意性:构成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语言的离散性:语言可以进行切分,被切分成的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互混淆,但又可以灵活组装。
符号:是人们有意识用来指代某种特定事物的、可为人们感官感知的标记。
狭义符号:符号的“能指”(物质外壳)和“所指”(意义)语言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能指,以语义为所指的符号系统。
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
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
辅音:辅音又叫“子音”。
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
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考查知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权重:15%一、判断正误(每题5分,共50分)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自然语言。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3.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4.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5.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声带振动与否。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6.洪堡特是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7.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8.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9.肺是人类发音器官中最主要的动力提供源。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10.按照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元音可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50分)11.()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单选题 (5 分) 5 分A.韩礼德B.布龙菲尔德C.索绪尔D.乔姆斯基12.以下关于语言和言语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5分)5分A.社会性和个人性B.有限性和无限性C.长期性和短期性D.稳定性和变易性13.语言变体的类型中不包括()。
单选题(5分)5分A.社会变体B.地域变体C.风格变体D.自然变体14.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言单位。
单选题 (5 分) 5 分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15.国际音标是以()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半字母相区别。
单选题(5分)5分A.拉丁字母B.罗马字母C.拼音字母D.英文字母16.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不包括( )。
单选题(5分)5分A.线条性B.单一性C.层级性D.历史传承性17.关于功能语言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八章学习目标:1、词的借用2、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3、语言的替换4、通用语、共同语5、洋泾浜、混合语第一节社会和语言的接触贸易和文化交流、人口迁移、战争征服、海外殖民等都会带来社会的接触,社会的接触也为语言的接触和相互影响创造了条件。
社会的接触和语言的接触也存在不同的程度,有的社会接触程度较深,那么语言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相互影响也较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词的借用2、语言联盟和系统感染3、语言替换和底层残留4、通用语对方言、民族语的影响5、洋泾浜、混合语第二节词的借用一、借词借词也叫做外来词,它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
例如“吉普”、“沙发”、“卡通”、“麦当劳”、“阿富汗”,等等。
借词不同于意译词和仿译词,它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意义移植进来。
借从结构看,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构成的,借词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是外来词,意译词的构成材料和规则都是本民族的,只吸收了意义,没有吸收形式,故不是外来词。
借词是外来词,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汉语借词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意译、半音译半意译、字母词等等。
音译词如“咖啡”、“喇嘛”、“喀秋莎”等。
音译兼意译的词如“奔驰”(Bonze)、“可口可乐”(Coca-Cola)等。
半音译半意译如“分贝”(decibel)、“马克思主义”(Marxism)等。
仿译词,如“足球”(football)、“鸡尾酒”(cocktail)等。
字母词如AA制、MTV、VIP等等。
汉语中一些不容易辨认的借词:西域:葡萄、石榴、菠萝、狮子、玻璃、苜蓿印度: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蒙古:站、胡同、蘑菇、(馒头)日本:写真、经济、思想、资本、政治、劳动、侵略、想象、垄断、悲观、乐观、学士、硕士、博士二、结构规则的借用1234567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
导言部分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存在于语言社团中的每个人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语言交际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机互动功能;语言的思维工能:左、右两半球,中间有“脑桥”连接;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第二章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不同的句子中所含的词是有限的,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问题:语言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答: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语言符号由音和义结合而成。
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语言符号是以语音作为物质形式来表示意义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组合关系: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功能上的联系,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是现实的。
聚合关系: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
性质上的归类,体现语言的替换规则,潜在的。
掌握语言需要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第三章国际音标?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后三者统称为超音质音素)。
发音器官: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语言学概论主要内容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系统地介绍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一、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起源、演化、结构和使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实验研究、文献分析等。
田野调查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语言数据,分析语言现象。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验证语言学理论和推测。
文献分析是通过对语言学文献的系统阅读和比较,总结和归纳语言学研究成果。
三、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音研究语言的音素和音节的组合规律;词汇研究语言的词汇形态和词义;语法研究语言的句法和语法规则;语义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话语的理解。
语言的功能则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等方面。
交际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交流和沟通的作用;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用;认知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作用。
四、语言类型和语言变体语言学研究发现,世界上存在着多种语言类型,如属格语、主格语、宾格语等。
语言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法结构和语音特点上。
同时,在同一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变体,如方言、口语和书面语等。
语言变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音上。
五、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语言学研究还探讨了语言的演化和变化。
语言的演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过程。
语言的变化是指语言在使用中发生的变异和变化。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主要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六、语言与社会语言学还研究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语言学研究了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变异等方面。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5.索绪尔: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9.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
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
音位变体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音位变体!你知道吗,这音位变体啊,就像
是一个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特点,但又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说吧,在不同的地方,人们说同一个字的发音可能就会有点不一样。
就好比“四”这个字,在有的地方可能读成类似“shì”的音,在另一
些地方又可能有点不一样。
这不就跟咱人一样嘛,在不同的环境下可
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音位变体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哦,它是有原因的呀!它可能受
到地域的影响,就像南方和北方说话就有挺大差别。
也可能受到社会
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可能就有独特的发音方式。
哎呀,这多有意
思啊!
咱再想想,这音位变体不就像是一个大花园里的各种花朵嘛!每种
花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和形状,可它们又都在这个花园里共同构成了
美丽的风景。
语言也是这样啊,各种音位变体组合在一起,才让语言
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比如说英语里的“t”,在不同的单词里发音可能就不同呢。
有时候发
清脆的“t”音,有时候又好像有点弱化了。
这就像一个演员,能根据不
同的角色变换不同的表演风格,是不是超级厉害?
你说,要是没有音位变体,这世界得多单调啊!大家说话都一个样,那还有啥意思呢?所以说啊,音位变体真的是语言学里特别重要的一
部分呢!它让我们的语言变得鲜活、有趣,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总之呢,音位变体就是语言这个大舞台上的一个个精彩角色,它们
各自演绎着独特的魅力,共同为我们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语言大戏!。
地域方言与亲属语言联系与区别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地域方言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地区使用的语言变体,而亲属语言则指的是由共同起源的语言演变而来的语言。
下面将分别从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
首先,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存在联系。
在某些情况下,地域方言可以被视为亲属语言的一种变体。
例如,汉语可以被划分为多个方言,如官话、粤语、闽南语等。
这些方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共享相同的起源,都属于汉语这一亲属语言的一部分。
因此,地域方言可以被看作是亲属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也存在区别。
地域方言主要受到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等。
而亲属语言的形成更多是由于语言演化的过程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化。
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异更多是基于历史和文化的分化,而地域方言则更多地受到地理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在语言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域方言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变体,同时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点。
亲属语言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通过研究这些方言和亲属语言,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交流方式,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在联系和区别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地域方言可以被看作是亲属语言的一种变体,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英语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汇总英语语言学概论是研究英语语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英语语言学术语和其解释:1. 语言:人类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用于交流和表达意思。
2. 语音:语言中的声音单元,用于区分不同的词汇和语法形式。
3. 语法:语言中词汇和句法结构的规则系统,用于构建和理解句子。
4. 词汇:语言中的词汇单位,用于表示特定的意思。
5. 句法: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6. 语义: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和解释。
7. 语用学: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境和交际目的的研究。
8. 语篇分析:研究句子和段落如何组成连贯的文本的过程。
9. 语音学:语音的科学研究,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10. 语音变体学:研究语音变化和发音差异的学科。
11. 语音库:包含语音录音和相关信息的数据库。
12. 语音识别:使用计算机技术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过程。
13. 语音合成: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转换为语音的过程。
14. 语言变体: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或社会群体中的变化形式。
15. 方言:某个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使用的语言变体。
16. 标准语:在教育和媒体等公共场合使用的规范语言形式。
17. 语言接触:不同语言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18. 二语习得:学习者将自己的母语转换为第二语言的过程。
19. 语言教学:帮助学习者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
20. 语言规划:改变或发展一种语言的过程,包括制定规范和推广使用。
这些名词只是英语语言学概论中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
每五章语义 1.1 语义是语⾔形式表达的内容 语义就是语⾔的意义,是语⾔形式表达的内容。
语义包含两个⽅⾯的内容,⼀是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是情感,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
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理性意义是说话⼈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的内容,它⼀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语义是同语⾔形式结合在⼀起的意义,同语⾔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语⾔形式粗略的说,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两类。
语汇形式就是⼀种语⾔⾥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虚词、形态、重⾳、语调等形式。
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通常叫“词汇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法意义”。
在语⾔⾥,语素、词、词组、句⼦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
其中句⼦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语⾔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
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是⼀般的、稳定的,在特定睥上下⽂、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别的临时的。
前者叫“语⾔意义”即语义,后者叫“语境意义”。
1.2 语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1.3 语义的模糊性 所谓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个⼤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但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如此。
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
1.4 语义的民族性 语义的民族特点⽐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
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理性意义⽅⾯。
2.1 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指词的语⾳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
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的反映⽽形成的。
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异⽽分为两种类型:⼀种是⼈们对事物所具有的⼀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种是⼈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为“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