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皮肤病研究所
- 格式:docx
- 大小:36.93 KB
- 文档页数:2
⽪研所的⾃制药,⽐⽹红还要红!坐南京地铁4号线,到“蒋王庙站”的⼈,不是来爬紫⾦⼭的,就是来⽪肤研究所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肤病医院⽪肤病研究所”,名字长得就跟它门⼝路上停的车队⼀样,但在南京⼈眼中,就三个字:⽪研所。
便宜⼜好⽤的⾃制药最近⽪研所更⽕了,这次是因为它的⾃制药在⼩红书⼀路⾛红!随⼿⼀搜,都是推荐的,从祛痘印到保湿护肤,每⼀款都深得⼈⼼!不但⼩红书上被推爆了,淘宝上代购、跑腿⼀⼤堆!⽪研所的⾃制药剂其实⼀直⾮常有名,近百种药品⼏乎涵盖了所有⽪肤护理与治疗范畴。
【复⽅熊果苷乳膏】 7.8元/⽀仅需7.8元,就可以拥有与⾼端化妆品拥有同样成分的复⽅熊果苷乳膏,抹上以后,不但可以抑制⿊⾊素⽣成,还可以促进⽇照灼伤⽪肤的新陈代谢!【烟酰胺凝胶】 7.2元/⽀以⽪肤科学领域⼯⼈“抗⽼化之星”烟酰胺为主要成分的烟酰胺凝胶,很难想象只需要7.2元!它可以减轻和预防⽪肤衰⽼过程中的⾊素沉着,能够有效治疗痤疮、改善⽪肤状态~【复⽅⽢草黄酮乳膏】 14.8元/⽀14.8元的复⽅⽢草黄酮乳膏,在⽢草黄酮、维⽣素E强强联合之下,可以帮助你改善⾊沉,同时还⾃带抗⽼化特效~【硅油乳膏】 14元/⽀春冬季节,有没有过⽪肤开裂、⼲燥的感觉?仅需14元,硅油乳膏轻松解决!南京阿姨春冬总会买⼏⽀,搽搽⼿、抹抹脸,不但防开裂和润肤,还能保湿,简直不要太好⽤哦!【防晒乳膏】 8元/⽀夏天要来了,还在为买什么防晒⽤品⽽烦恼吗?不如试试⽪研所8块钱的防晒乳膏?主要成分是甲氧基⾁桂酸⾟酯,还含有维⽣素E和硅油,⽤起来特别清爽!防晒的同时,还能保湿、抗⽼化,简直秒杀市⾯上的某些防晒霜。
【尿囊素乳膏】 7.4元/⽀每到换季的时候,⽪肤就会瘙痒,虽然不是⼤问题,但也着实让⼈难受。
这个问题,尿囊素可以很好的预防。
7.4元⼀⽀的尿囊素乳膏,换季时买两⽀,让⽪肤变得光滑柔嫩~你,值得拥有!【维⽣素E乳膏】 14.4元/⽀最后,隆重介绍⽪研所⼈⽓王——维⽣素E乳膏,虽然⼈⽓满满,但仅需14.4元!维⽣素E作为美容圣品,可以防⽌冻疮、防晒、保护⽪肤,还能⼀定程度上治疗过敏。
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专门从事皮肤医学研究的机构。
该研究所的宗旨是为了推动我国皮肤医学的发展,提高我国皮肤疾病的防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皮肤健康。
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是国内顶尖的皮肤医学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研究所下设有多个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如皮肤损伤修复及再生医学实验室、皮肤免疫学实验室、皮肤病毒学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与国内外众多的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合作项目。
该研究所开展了众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在皮肤损伤修复方面,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基于干细胞的皮肤组织工程修复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创面的快速愈合和功能恢复。
在皮肤免疫学方面,研究所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机制,为对抗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皮肤病毒学方面,研究所鉴定了多种致病病毒,并开展了相应的疫苗研发工作。
此外,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皮肤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研究所定期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皮肤保健知识,提供皮肤疾病的防治指南。
同时,研究所还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皮肤诊疗服务。
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在皮肤医学研究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研究所在皮肤医学领域保持着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水平。
同时,研究所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为我国皮肤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是我国皮肤医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为提高我国皮肤疾病的防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皮肤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科学院皮肤研究所将会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皮肤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状掌跖角化病3家系 AAGAB 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张岩;陈明飞;吴梅;亓兴亮;刘红;田洪青;张福仁【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Objective: To identify mutations of AAGAB gene with punctuate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in Chinese patients. Methods: All ten exons and their flanking intronic sequence of AAGAB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d then,subjected to automatic DNA sequencing. Results: The pathogenic mu-tation was not found in all exons and their flanking intronic sequences of AAGAB gene. Conclusion: The mu-tation which causes PPPK in the three families is not located in the exons of AAGAB gene.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gene.%目的:检测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中 AAGAB 基因的突变。
方法:分别对来自3个家系的3例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外周血基因组 AAGAB 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区域,对其产物直接测序和序列分析。
结果:3例患者的AAGAB 基因编码区均未发现突变位点。
结论:AAGAB 基因与本研究中的点状掌跖角化病患者发病无关联,提示可能存在其它致病基因。
张福仁:男,1963年9月生,博士生导师。
1、受教育经历1985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2002年在英国皇家伦敦医院临床进修;2004年-2005年在美国赖特州立大学学习访问2、工作经历1991.07—1996.10 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皮肤科主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6.10-1999.03 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03—今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致力于麻风性病防治和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近年来先后为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0余项,在研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 of Medicine”,“Nature Genetic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新药证书1个。
兼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性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皮肤性病学“临床医学中心”暨“重点实验室”主任。
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十佳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山东省十佳医师,山东省“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自1995年被遴选为研究生导师以来,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1名。
联系方式:zhangfuren@为首承担的代表性课题名称及编号来源起止时间经费(万元)治疗银屑病新药10-乙酰地蒽酚的临床前研究(ZX2009102-04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2010 377多菌型/少菌型麻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2011CB512105)973前期研究专项2011-2012 70 基于GWAS定位的麻风候选区域致病变异的分离及功能分析(812717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6 85麻风病临床亚型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810712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 30汉族人麻风易感基因的定位侯选克隆(30771943/C030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10 30皮肤CT诊断标准的研究(2009GG10002032)山东省科技攻关2009-2011 14关节病型银屑病诊断与分型标准的研究(2007GG10002016)山东省科技攻关2008-2010 12皮肤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2006GG2202060)山东省科技攻关2007-2009 12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2006GG3202035) 山东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6-2008 50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开展常见重大皮肤病流行危险因素和规范化诊疗技术研究(2011HD008)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项目2011-2013 8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Hong Liu, Astrid Irwanto, Hongqing Tian,Furen Zh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IL18RAP/IL18R1 and IL12B as Leprosy Risk Genes Demonstrates Shared Pathogenesis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2;91:1 (SCI: 10.603)2. Qing Yang, Hong Liu, Hui-Qi Low, Furen Zhang* et al. Chromosome 2p14 Is Linked to Susceptibility to Leprosy. PLoS ONE. 2012;7:e29747 (SCI:4.351 )3. Furen Zhang*, Hong Liu, Shumin Che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wo new loci atIL23R and RAB32 that influence susceptibility to leprosy. Nature Genetics.2011;doi:10.1038 (SCI: 36.377)4. Yonghu Sun, Hong Liu, Gongqi Yu, Furen Zhang* et 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eprosy by using a multiplex branched DNA assay. EXP DERMATOL 2011;20:520 (SCI: 4.159)5. Jinghui Li, Hong Liu, Jian Liu, Furen Zhang* et al. Association study of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PARK2 and PACRG with leprosy susceptibility in Chinese popul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1 doi:10.1038/ejhg.2011.190 (SCI:4.38 )6.Huaxu Liu, Shengli Chen, Zhongxiang Shi, Furen Zhang* et al.In vivo imaging of lichen nitidus with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Arch Dermatol 2011 ;147:142 (SCI:4.231 )7.Q Yang, L Qu, F Zhang* 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soriatic Arthrit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11;25:1835 (SCI: 3.309 )8.X Fu, H Liu, X Yan, Y Yu, F Zhang*. Mutation analysis of the ATP2A2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Darier's diseas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11;25:370 (SCI: 3.309 )9.F. Zhang*, B. Yang, Y. Lin et al. 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in China: Report of 22 case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11;25:1468 (SCI: 3.309 )10.. Furen Zhang*, Jianjun Liu.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leprosy(reply).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2:1447 (SCI: 50.017)11. Furen Zhang*, Jianjun Liu. Card15 polymorphisms i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Crohn's disease and myco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s (reply). Gastroenterology. 2010;139:2212 (SCI: 12.032 )12. Hongqing Tian, Xiaoxiao Yan, Hong Liu,Yongxiang Yu, Furen Zhang*. Six novel ATP2C1 mutations identified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ailey–Hailey disease.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10;58:80 (SCI: 3.712)13. Fu-Ren Zhang*, Wei Huang, Shu-Min Chen,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Lepros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361:2609 (SCI: 50.017 )14. Furen Zhang*, Hong Liu, Deke Jiang, et al. Six novel mutations of the ADAR1 gene in Chinese pations with 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8;50:109 (SCI: 3.712)15. C.Y.Wang, P.Z.Zhang, F.R.Zhang*, et al. New 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s ina Chinese family with lipoid proteinosis. Br J Dermatol. 2006;155:470 (SCI: 4.351) (*通讯作者)获得的代表性科技奖励获奖项目(或专利、成果等)奖励名称授奖单位获奖等级获奖年份排名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人民政府一等20111山东省皮肤病遗传资源库的建立及部分疾病致病基因相关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省人民政府三等20091银屑病的实验与临床系列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二等2007 1单/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相关系列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一等2006 1天疱疮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二等2005 1。
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是按国家三级医院设置的,是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医院。
我院是一所环境优雅、设施齐全、高质量服务的专科医院,“规范化服务”达标单位。
其中皮肤病专科、激光美容科为我院重点建设科室。
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专家设备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引进知名专家、教授,形成了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医疗护理队伍。
并先后斥巨资引进引进中药熏蒸机、UVB紫外线光治疗仪、光动力治疗仪、红光治疗机等专用医疗设备。
临床诊疗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特别是针对牛皮癣的中医绿色疗法是目前国内皮肤病诊疗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疗效稳、不易复发等优点。
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特色疗法★“四步消银”疗法 87天治愈银屑病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根据国际银屑病治疗最新理论,融中西医之精华,独创“四步消银绿色疗法”,该疗法集德国UVB光疗、中药汽浴、中药净肤、纯中药内服、基因免疫等数十种国际先进治疗方案于一体,以“绿色、安全、规范”为治疗理念,克服了银屑病传统单一疗法见效小、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等不足,被誉为中西结合治疗银屑病“第一疗法”。
★“免疫基因”疗法治愈皮肤过敏患者数千针对各类过敏性皮肤病,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首创“免疫基因疗法”,“查过敏源—免疫修复—免疫治疗—预防复发”,“专家专病专治”,快速治愈各类过敏性疾病,一般患者3-7天即可见效。
★中医药膜 6次轻松祛痘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根据精研人体皮肤结构,针对痘痘产生源头,首家独创“中医药膜递透疗法”,外敷内服,标本兼治,绝大多数患者,1次见效,一般10天左右就可重新拥有光洁的肌肤,尽现女性之美。
★赛诺秀激光祛除文身、太田痣烦恼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花费巨资引进最新一代赛诺秀激光治疗仪。
为洗文身、太田痣患者解除了痛苦。
调Q蓝光激光爆破,可瞬间高能击碎、爆破色素颗粒,被击碎的色素碎屑可通过脱痂或通过细胞吞噬及淋巴血液循环排出体外,对周围正常皮肤不产生损伤,无副作用,无痛苦,不留疤痕,一般文身、太田痣经过1-5次调Q激光爆破治疗即可轻松祛除。
104CITY OF SPRINGS新山东与世界共赢新皮防与改革同行文/丁娜 胡晓梦Shandong Achieves a Win-win Situation with the World Skin Disease Prevention Hospital Develops via Reform翻开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厚厚的“院史”,从1926年美国人海贝殖教授创院时仅有7名工作人员的疗养院,到如今实现“走在前列”,跻身于全国优秀皮肤病医院的行列;从尤家骏、宗世沆、王修才等历届院长的不懈努力,到如今新一代领头人秦冬梅的坚持传承与勇于创新;从以党的十七大代表、第4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刘振华为代表的老一辈先模人物,到如今涌现出以“全国麻风防治先进工作者”于德宝、“山东省最美青工”李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献身麻防事业的“最美健康守护者”……这一翻,不经意间翻出了改革开放40年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高品质、跨越式发展的精彩篇章。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改革开放年跨越式发展纪实现代泉城充满生机篇以工匠精神“深耕”特色专科互联网时代,不“深耕”内容是没有未来的,而对于一家以“创建省内现代化特色专科品牌医院”为目标的医院来说,不“深耕”医术很难走得更远。
为了让“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在皮肤病医学科建设中,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积极推进专科精细化布局,许多科室的细分得到深化,专业诊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医院原有的“三驾马车”(三大科室:皮肤科、医学美容科、中医皮肤科)和“两翼齐飞”(两个特色门诊:心身医学门诊和白癜风门诊)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痤疮和带状疱疹两个专病门诊,以精细化、专业化诊疗服务泉城百姓皮肤健康。
2018年,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获得了国内首批“中国痤疮临床诊疗培育基地”和“中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研究基地”,之所以获此荣誉,离不开其多年来积累下的品牌实力、良好口碑,以及强大且专业的专家团队。
以建立研究型医院的目标引领,营造钻研医术和临床科研的氛围,让更多“心有大爱、手有绝活”的人,能够深耕专业,施展所长。
中国皮肤研究所南京中国皮肤研究所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国内领先的皮肤医学研究机构之一。
该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是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中国皮肤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皮肤科学研究,为临床治疗及公众健康提供依据。
该所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皮肤科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同时与多家国内外著名医学院及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通过与国际接轨,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中国皮肤研究所在皮肤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首先,中国皮肤研究所在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研究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所研究所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研究所与临床医院合作,将最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实践,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其次,中国皮肤研究所在皮肤保健和美容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所关注于皮肤老化、色斑、痤疮等常见皮肤问题,通过分析皮肤细胞的功能和变化,为公众提供有效的保健和美容指导。
研究所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评估不同产品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此外,中国皮肤研究所还致力于教育和培训工作。
他们定期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和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实践指导,提升国内皮肤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同时,研究所还与相关高校合作,培养皮肤科学的研究人才,为未来的皮肤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皮肤研究所在皮肤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通过优质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为改善人们的皮肤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待中国皮肤研究所在未来能够继续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推动皮肤科学的发展。
山东省皮肤病研究所
山东省皮肤病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是山东省内最高级别的
皮肤病专科医疗机构。
其宗旨是通过科学研究、临床教学和医疗服务,提高皮肤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研究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研究所设有临床科研部、教学部、
医务部等相关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医疗团队。
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是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研究所在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研究所的临床教学工作也备受关注。
研究所与山东省内多家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皮肤病医学人才。
研究所的临床教师不仅在医学院校授课,还常年参与临床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及时的、专业的医疗服务。
研究所设有门诊和住院部,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研究所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病,包括疥疮、湿疹、白癜风、牛皮癣等常见皮肤病,同时也有能力进行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除了临床医疗外,研究所还开展了大量的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研究所定期组织义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患
者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同时,研究所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讨会议,并主办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为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山东省皮肤病研究所是一所具有专业水准和学术造诣的皮肤病医疗机构。
通过科研研究、临床教学和医疗服务,它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护理,为推动皮肤病研究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国际皮肤病学诊疗新技术推广大会在京召开济南中研皮肤病医院是山东省唯一受邀出席的皮肤病医院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合作推广专业委员会、全国皮肤病防治工程组委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国际皮肤外科协会、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协会、中华慈善总会、白求恩基金会等部委联合发起“2015国际皮肤病学诊疗新技术推广大会暨全国皮肤疑难病防治工程”于2015年10月11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
济南中研皮肤病医院是山东省唯一受邀出席的皮肤病医院。
本次会议旨在推动皮肤医学前沿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与国际皮肤医学加强合作,推进皮肤病临床诊疗规范化发展,加快科研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分享国内外皮肤医学尖端诊疗技术,提高我国皮肤病临床诊疗水平,保障我国皮肤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本次大会涉及皮肤病理、真菌性皮肤病、变态性皮肤病,重点涉及到的疑难皮肤病,如:各类型银屑病、白癜风等。
本次大会的组委会邀请到了国际上著名的皮肤病专家前来进行学术交流。
如:国际皮肤外科协会会员(SIDS)、美国皮肤科学会皮肤外科委员、美国医师协会皮肤肿瘤医师分会委员,美国皮肤科医师联盟秘书处负责人、《美国皮肤科》杂志编委保罗·帕克特;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协会会员、北美皮肤科学联盟加拿大轮值秘书、加拿大皮肤病理医师协会秘书、北美健康医师协会会员、Derma-Endocrinology杂志编委约瑟夫·布莱辛;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医学院皮肤科教授、澳洲纽卡斯尔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特聘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皮肤科会员、英国国际皮肤组织委员会秘书、澳大利亚健康产业协会皮肤医师联盟秘书长路易斯·欧康纳;原韩国首尔大学副校长兼医院院长、韩国韩医师协会副理事长、皮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皮肤科协会(KDA)秘书长、东亚皮肤病论坛韩方学术主席姜大熙教授;日本九州大学皮肤病学院副院长、日本知名皮肤病学专家古江增隆;英国卡迪夫大学皮肤与创伤修复科主任、英国皇家医学院(RCP)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皮肤病医学杂志副主编、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会员Vincent Piguet教授。
生物制剂和生物技术治疗天疱疮进展孙菲菲㊀杨宝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医院)ꎬ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ꎬ山东济南ꎬ250022通信作者:杨宝琦ꎬE-mail:baoqiyang@126.com[摘要]㊀天疱疮是一种慢性㊁复发性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ꎬ生物制剂和生物工程技术在天疱疮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ꎮ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生物制剂ꎬ被国际专家共识推荐为天疱疮一线治疗方案ꎮ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ꎬ基于前期临床试验确切的疗效ꎬ造血干细胞移植已被应用于难治性天疱疮的治疗ꎮ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ꎬTregs)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ꎬ应用Tregs过继回输治疗天疱疮前期试验疗效显著ꎮ本文综述了利妥昔单抗㊁干细胞技术以及Tregs过继治疗天疱疮的进展ꎮ[关键词]㊀天疱疮ꎻ㊀利妥昔单抗ꎻ㊀造血干细胞移植ꎻ㊀调节性T细胞DOI:10.12144/zgmfskin202012764UpdateofbiologicalagentsandbioengineeringtechnologyintreatmentofpemphigusSUNFeifeiꎬYANGBaoqiShandongProvincialHospitalforSkinDiseases&ShandongProvincialInstituteofDermatologyandVenereolo ̄gyꎬShandongFirstMedicalUniversity&ShandongAcademyofMedicalSciencesꎬJinan250022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ANGBaoqiꎬE-mail:baoqiyang@126.com[Abstract]Pemphigusisachronicꎬrecurrentandseriousepidermolysisbullousskindisease.Biologicala ̄gentsandbioengineeringtechnologyplayacertainroleinthetreatmentofpemphigus.Rituximabhasbeenprovedtoplayanimportantroleinthetreatmentofpemphigusandisrecommendedasthefirst-linetreatmentbyguideline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canrebuildthepatient simmunesystem.Basedonthegoodeffectofpreviousclinicaltrialsꎬ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asbeenappliedtothetreatmentofautoimmunediseasesincludingrefractorypemphigus.RegulatoryTcells(Tregs)playanimportantroleinmaintainingselftoleranceandavoidingofexcessiveimmuneresponse.Tregsadoptivecelltherapyenjoysposi ̄tiveeffectinpemphigusandclinicaltrialsareongoing.ThereviewfocusesontheupdateofRituximabꎬhema ̄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ndTregsadoptivecelltherapyinthetreatmentofpemphigus.[Keywords]㊀pemphigusꎻrituximabꎻ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ꎻregulatoryTcellDOI:10.12144/zgmfskin202012764㊀㊀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抗原抗体结合导致的大疱性皮肤病ꎮ根据临床及病理特征分为四型ꎬ即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vulgarisꎬPV)ꎬ落叶型天疱疮(pemphigusfoliaceusꎬPF)ꎬ红斑型天疱疮(pemphiguserythematosusꎬPE)和增殖型天疱疮(pemphigusvege ̄nate)ꎮ天疱疮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性治疗ꎮ对于轻度且稳定的天疱疮ꎬ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限性皮损可减少系统性治疗的不良反应ꎬ表现出一定的疗效ꎮ为了控制中重度天疱疮患者病情进展ꎬ根据个体化情况ꎬ及时开始系统性治疗ꎮ目前系统性治疗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ꎬ常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㊁甲氨蝶呤㊁环磷酰胺㊁氨苯砜㊁硫唑嘌呤等)ꎮ除此之外ꎬ对于难治性重症患者ꎬ常加用辅助免疫疗法ꎬ以挽救患者生命ꎬ主要包括:静脉免疫球蛋白输注(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ꎬIVIG)㊁免疫吸附㊁血浆置换等ꎮ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产生有用物质从而提供服务的技术ꎬ医学应用主要包括基因工程㊁细胞工程等ꎮ目前各种医学生物技术治疗方案不断涌现ꎬ为治疗甚至治愈天疱疮带来希望ꎮ本文综述天疱疮生物制剂及生物技术治疗进展ꎮ1㊀利妥昔单抗(RituximabꎬRTX)RTX是一代抗CD20单抗ꎬ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人鼠嵌合抗体ꎬ以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为靶点ꎬ从而导致B淋巴细胞的清除[1]ꎮRTX在天疱疮的治疗中已有一定规模的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ꎮ从难治性天疱疮的辅助治疗到一线治疗ꎬRTX的效果得到了充分认可ꎮRTX治疗天疱疮目前以淋巴瘤方案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案为主ꎮ淋巴瘤方案为每周静脉滴注RTX375mg/m2ꎬ连用4周ꎻ类风湿关节炎方案为每周静脉滴注RTX1000mgꎬ连用467ChinJLeprSkinDis.Dec2020ꎬVol.36ꎬNo.122周[2]ꎮ根据患者病情ꎬ第12㊁18个月可以再次使用500mgꎮ一项RTX联合短期泼尼松与单独泼尼松治疗天疱疮的前瞻性㊁多中心㊁开放的随机试验结果显示一线联合RTX治疗缓解率更高ꎬ不良事件更少[1]ꎮ应用RTX后半年内患者可停用泼尼松治疗并且缓解维持时间明显延长[1]ꎮRTX一线治疗天疱疮的临床研究发现临床缓解情况与RTX剂量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3]ꎮ一项系统性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085例RTX治疗天疱疮疗效ꎬ结果显示RTX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ꎬ可以使天疱疮患者获得长期缓解ꎬ并且联合IVIG或者免疫吸附等治疗效果良好[4]ꎮ由于RTX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无选择性ꎬ且RTX为人鼠嵌合抗体ꎬ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ꎬ主要包括过敏反应ꎬ输注反应(如头痛㊁血管性水肿㊁恶心㊁呕吐㊁发热㊁寒战)ꎬ感染风险等ꎬ进行输注时需进行监测ꎮRTX临床应用广泛ꎬ国际专家共识已推荐RTX为中重度天疱疮患者一线治疗方案[5]ꎮ2㊀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应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ꎬ重建患者血液及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6]ꎮ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ꎬ可分为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ꎮ由于配型困难并且存在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 ̄sus-hostdiseaseꎬGVHD)风险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天疱疮治疗应用较为受限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步骤包括造血干细胞动员ꎬ造血干细胞采集ꎬ预处理和干细胞回输[7-9]ꎮ常见的动员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ꎬCTX)㊁利妥昔单抗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 ̄torꎬG-CSF)ꎬATG也常联合应用从而去除T细胞和B细胞[9]ꎮ移植前预处理方案常联合应用CTX㊁ATG和利妥昔单抗等ꎬ从而清除患者体内异常免疫细胞ꎬ达到高度免疫抑制或免疫清除的目的[7ꎬ10]ꎮ患者自身免疫清除后ꎬ重新输注的造血干细胞产生新的淋巴系和髓系的祖细胞ꎬ并在胸腺重新经历阳性和阴性选择ꎬ产生自身免疫耐受的原始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ꎬ从而稳定天疱疮病情[11]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已有临床实践证实其可行性ꎬ并取得了满意疗效ꎮ2004年ꎬ国内学者实现了国内首次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天疱疮ꎮ移植后患者恢复良好ꎬ停用激素等其他治疗ꎬ天疱疮抗体转阴ꎬ皮肤病理免疫荧光转阴ꎬ效果佳ꎮ随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天疱疮试验ꎬ共纳入12例天疱疮患者ꎬ总生存率为91.6%ꎬ仅一例患者因胃肠功能障碍死亡ꎬ临床完全缓解率(75%)较传统治疗高ꎬ且可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7]ꎮ国外研究发现在难治性PF患者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ꎬ患者停用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未复发[12]ꎮ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和感染(细菌㊁败血症㊁病毒㊁真菌等)[7]ꎮ此外还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㊁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等不良反应ꎬ大多经治疗后可恢复ꎮ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效治疗天疱疮的生物技术ꎬ为复发难治的患者提供了希望ꎬ然而由于费用昂贵㊁存在一定风险等因素ꎬ目前临床病例数量仍相对较少ꎬ阻碍了对该方法进一步的探究和推广运用ꎮ治疗天疱疮虽已临床证实可行ꎬ但相关的基础研究仍相对匮乏ꎬ并且目前尚无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案ꎬ仍是存在的问题ꎮ因此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ꎬ建立一套完整的临床指南ꎬ积极预防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ꎬ形成治疗体系ꎬ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ꎮ3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ꎬMSC)可以自我更新ꎬ并向非间充质细胞转化ꎬ还可产生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等[13]ꎮMSC来源广泛ꎬ除骨髓外ꎬ亦可从几乎所有的成体组织中分离培养ꎬ如胎盘㊁脐带㊁脐血及脂肪组织等[14]ꎮ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ꎬ使其拥有免疫豁免权ꎬ能够逃避免疫识别和清除ꎬ诱导免疫耐受[15ꎬ16]ꎮMSC可抑制包括T㊁B淋巴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反应ꎬ并影响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ꎬ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17ꎬ18]ꎮ这些免疫特性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诱人的治疗潜力ꎮ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如Prochy ̄malꎬRemestemcel-L等已被批准应用于GVHD的治疗[19ꎬ20]ꎮ2010年一例难治性天疱疮患者进行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辅助治疗ꎬ短期随访显示效果可观ꎬ患者皮损减轻ꎬDsg抗体减少ꎬ糖皮质激素减量后皮损也未加重ꎬ长期随访尚未知[21]ꎮ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ꎬ具有免疫豁免ꎬ对移植前的免疫清除没有严格要求ꎬ安全有效ꎬ临床更易推广ꎮ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发热及胃肠道症状ꎬ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13]ꎮ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主要机制是免疫调节作用ꎬ不能从根源重建患者免疫ꎬ不能完全根治疾病ꎮ尚需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修饰进一步强化其免疫调节作用ꎬ从而达到稳定疾病的目的ꎮ4㊀调节性T细胞过继治疗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ꎬTregs)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亚群ꎬ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2%[22]ꎮTregs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细胞:自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T细胞㊁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和CD8+T细胞[23]ꎮTregs是机体以 主动 方式来维持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主要途径ꎬ可抑制效应T细胞活化增殖ꎬ影响体液免疫ꎬ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24-26]ꎮ天疱疮的发病与Tregs具有567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㊀2020年12月第36卷第12期显著相关性ꎬPV患者Tregs显著减低ꎬTh17(Thelpercell17)细胞增多ꎬ导致免疫失调[27]ꎮPV患者Tr1(type1regulatoryTcell)细胞缺乏ꎬ研究发现Tr1细胞可能在维持和恢复对Dsg3自身抗体的耐受性中起关键作用[28]ꎮHLA转基因PV小鼠模型中ꎬCD28诱导单克隆Tregs可降低Dsg3抗体滴度[29]ꎮTregs在诱导和维持自身抗原耐受及防止自身免疫发生中起重要作用ꎬ有望成为天疱疮的治疗手段ꎮTregs过继治疗(adoptivecelltherapieꎬACT)是利用自身Tregs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修饰/不修饰)ꎬ然后回输到体内ꎬ从而实现免疫调节及耐受ꎮ其分为自体Tregs过继治疗和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过继治疗ꎮ自体Tregs过继治疗根据特异性与否分为多克隆和单克隆自体Tregs治疗ꎮ动物试验已证实过继转移CD4+CD25+Tregs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PV模型小鼠Dsg3自身抗体的产生[30]ꎮ目前关于多克隆自体Tregs过继治疗天疱疮的开放性多中心一期临床试验已经开展(NCT03239470)ꎮ但有研究提示多克隆自体Tregs过继治疗存在抑制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保护性免疫的风险[31]ꎮ单克隆自体Tregs过继疗法是通过体外表面抗原或抗原提呈细胞刺激诱导Tregs特异性单克隆分化ꎬ但是反复刺激Tregs可能导致细胞不稳定增殖ꎬ产生非Tregsꎬ并且单克隆分化Tregs数量有限ꎮ目前更精确的靶向治疗是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过继治疗ꎬ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ꎬ将调节性T细胞激活ꎬ并且表面嵌合特异性受体进行修饰ꎬ从而靶向损害效应T细胞等免疫细胞ꎬ从而实现免疫抑制的靶向调节ꎬ促进免疫耐受ꎮ主要包括三种:嵌合抗原受体Tregs(CAR-Tregs)㊁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sꎬTCR)-Tregs以及B细胞抗体受体(B-cellantibodyreceptorsꎬBAR)-TregsꎮCAR-Tregs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载体转移到Tregsꎬ使Tregs表面表达特定的抗原受体ꎬ以此来识别靶细胞上特异性抗原并激活Tregsꎬ并通过MHC不受限制的方式杀死抗原承载细胞ꎬ从而实现靶向精准治疗[32ꎬ33]ꎮTCR-Tregs是将抗原特异性TCR基因导入患者Tregsꎬ体外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ꎮTCR-Tregs靶向杀伤细胞是一种MHC依赖性方式ꎬ并且需要大剂量IL-2等细胞因子刺激ꎬ因此没有CAR-Tregs应用广泛[34ꎬ35]ꎮBAR-Tregs可被致病组织B淋巴细胞表面的B细胞受体(BcellreceptorꎬBCR)所识别结合ꎬ从而减少抗体分泌ꎬ是一种MHC非限制性作用方式[36]ꎮ作为一种新兴技术ꎬBAR-Tregs仍研究较少ꎮ下面以CAR-Tregs为例来说明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过继治疗的步骤:①分离纯化患者Tregs:从外周血中分离得到外周单核细胞ꎬ再通过磁珠分选得到Tregsꎻ②改造Tregs:用基因工程技术ꎬ把一个含有能特异性识别且激活Tregs的嵌合抗原受体的病毒载体转入Tregsꎬ即把Tregs改造成CAR-Tregsꎻ③体外扩增CAR-Tregsꎻ④CAR-Tregs回输至患者体内ꎮ多克隆自体Tregs过继治疗存在广泛抑制而诱发肿瘤和感染的风险ꎬ单克隆自体Tregs过继治疗稳定性及数量不足问题尚待解决ꎮ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通过对Tregs进行修饰ꎬ解决了上述问题ꎬ是天疱疮的理想治疗方法ꎮ但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过继治疗天疱疮目前仅在基础实验和动物试验阶段ꎬ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尚需进一步研究ꎮ构建高效特异的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至关重要ꎬ需要深入开展研究ꎮ回输至患者体内的Tregs需是激活状态ꎬ因此回输前需确认修饰的Tregs的激活ꎮ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疗效的持久性问题也需要解决ꎬ是否可以通过结合端粒酶逆转录酶共转导ꎬ联合应用PI3K抑制剂等实现尚在研究中[37ꎬ38]ꎮ目前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过继治疗诸多问题尚待解决ꎬ其治疗天疱疮尚无临床试验开展ꎬ需要积极进行机制研究及动物试验ꎬ并逐渐推广至临床ꎮ5㊀调节性B细胞过继治疗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BcellsꎬBregs)作为免疫抑制细胞ꎬ同样有一定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ꎬ并且研究表明T-B细胞间相互作用在天疱疮发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9]ꎮ有研究表明ꎬ向致病小鼠过继转移野生型小鼠的Bregs后原本被抑制的Tregs水平可恢复ꎬ因此认为Bregs过继治疗可通过影响Tregs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40]ꎮ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Bregs主要依赖于其分泌的IL-10的作用ꎬ从而抑制了前体细胞向Th1细胞分化ꎬ使其转化为Tregs[40ꎬ41]ꎮ目前Bregs过继治疗仅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证实ꎬ尚无临床试验开展ꎬ治疗效果仍未确定ꎮ6㊀小结天疱疮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ꎬ临床易反复ꎬ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ꎮ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治疗方法不良反应明显ꎬ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生物制剂ꎬ从难治性天疱疮辅助治疗到推荐一线治疗ꎬ展示出良好的治疗价值ꎮ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功应用于天疱疮治疗ꎬ并且取得了突出成就ꎬ临床疗效可观ꎬ但其治疗费用较高ꎬ风险较大ꎬ步骤繁琐ꎬ限制了其临床推广ꎮTregs是一类诱导免疫耐受ꎬ抑制免疫功能的T细胞ꎬ已证实在天疱疮发病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ꎮ临床前研究证实Tregs过继疗法在天疱疮动物模型中疗效良好ꎬ并且多克隆自体Tregs过继疗法治疗天疱疮已进入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ꎮ工程抗原特异性受体Tregs可靶向调节免疫ꎬ成为当下研究热点ꎮ但是这些前沿治疗给予希望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ꎮTregs纯化㊁Tregs谱系稳定性㊁基因工程修667ChinJLeprSkinDis.Dec2020ꎬVol.36ꎬNo.12饰技术和不良反应防治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ꎬ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ꎬ逐渐推广到临床ꎬ再到国际化指南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ꎮ参考文献[1]JolyPꎬMaho-VaillantMꎬProst-SquarcioniCꎬetal.First-linerituximabcombinedwithshort-termprednisoneversusprednisonealoneforthetreatmentofpemphigus(Ritux3):aprospectiveꎬmulticentreꎬparallel-groupꎬopen-labelran ̄domisedtrial[J].TheLancetꎬ2017ꎬ389(10083):2031-2040.[2]陈国ꎬ杨宝琦.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ꎬ2019ꎬ12(2):90-93. [3]KushnerCJꎬWangSꎬTovanabutraNꎬetal.Factorsassociat ̄edwithcompleteremissionafterrituximabtherapyforpem ̄phigus[J].JAMADermatolꎬ2019ꎬ155(12):1404-1409. [4]TavakolpourSꎬMahmoudiHꎬBalighiKꎬetal.Sixteen-yearhistoryofrituximabtherapyfor1085pemphigusvulgarispa ̄tients:Asystematicreview[J].IntImmunopharmacolꎬ2018ꎬ54:131-138.[5]MurrellDFꎬPenaSꎬJolyPꎬetal.DiagnosisandManage ̄mentofPemphigus:recommendationsbyanInternationalPanelofExperts[J].JAmAcadDermatolꎬ2020ꎬ82(3):575-585.[6]MuraroPAꎬPasquiniMꎬAtkinsHLꎬetal.Long-termout ̄comesafter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formultiplesclerosis[J].JAMANeurolꎬ2017ꎬ74(4):459-469.[7]WangMꎬCaoCꎬSunJꎬetal.Applicationof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forpemphigus[J].IntJDermatolꎬ2017ꎬ56(3):296-301.[8]TavakolpourS.Currentandfuturetreatmentoptionsforpem ̄phigus:Isittimetomovetowardsmoreeffectivetreatments? [J].IntImmunopharmacolꎬ2017ꎬ53:133-142. [9]林乃余ꎬ王梦蕾ꎬ刘清秀ꎬ等.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ꎬ2018ꎬ11(4):217-220. [10]BerroMꎬArbelbideJAꎬRivasMMꎬetal.Hematopoieticcelltransplantation-specificcomorbidityindexpredictsmor ̄bidityandmortalityinautologousstemcelltransplantation[J].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ꎬ2017ꎬ23(10):1646-1650.[11]PugnetGꎬCastilla-LlorenteCꎬPuyadeMꎬetal.Indica ̄tionsandfollow-upfor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inautoimmuneandautoinflammatorydisea ̄ses:GuidelinesfromtheFrancophoneSocietyofBoneMar ̄rowTransplantationandCellularTherapy(SFGM-TC)[J].BullCancerꎬ2017ꎬ104(12S):S169-S180.[12]OyamaYꎬParkerERꎬBrievaJꎬetal.High-doseimmunesuppressionand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 ̄plantationinrefractorypemphigusfoliaceus[J].BoneMar ̄rowTransplantꎬ2004ꎬ34(12):1097-1098.[13]WangDꎬZhangHꎬCaoMꎬetal.Efficacyofallogeneicmesenchymalstemcelltransplantationinpatientswithdrug-resistantpolymyositisanddermatomyositis[J].AnnRheumDisꎬ2011ꎬ70(7):1285-1288.[14]刘德全ꎬ韩海荣ꎬ刘永海.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免疫损伤性疾病中的潜在价值[J].国际免疫学杂志ꎬ2012ꎬ35(5):371-373.[15]束庆ꎬ范晴晴ꎬ刘蕴星ꎬ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药学进展ꎬ2019ꎬ43(4):276-281.[16]黄金棋ꎬ林艳娟.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细胞生物治疗的致瘤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ꎬ2010ꎬ14(45):8478-8482.[17]MilosavljevicNꎬGazdicMꎬSimovicMarkovicBꎬetal.Mesenchymalstemcellsattenuateliverfibrosisbysuppress ̄ingTh17cells-anexperimentalstudy[J].TransplIntꎬ2018ꎬ31(1):102-115.[18]PalomaresCabezaVꎬHoogduijnMJꎬKraaijeveldRꎬetal.PediatricmesenchymalstemcellsexhibitimmunomodulatorypropertiestowardallogeneicTandBcellsunderinflammato ̄ryconditions[J].FrontBioengBiotechnolꎬ2019ꎬ7:142. [19]KebriaeiPꎬIsolaLꎬBahceciEꎬetal.Adulthumanmesen ̄chymalstemcellsaddedtocorticosteroidtherapyforthetreatmentof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J].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ꎬ2009ꎬ15(7):804-811.[20]LocatelliFꎬAlgeriMꎬTrevisanVꎬetal.Remestemcel-Lforthetreatmentofgraftversushostdisease[J].ExpertRevClinImmunolꎬ2017ꎬ13(1):43-56.[21]王心声ꎬ乔娜ꎬ付萍ꎬ等.脐带间质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天疱疮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ꎬ2012ꎬ45(1):53-54.[22]BluestoneJAꎬTangQ.Tregcells thenextfrontierofcelltherapy[J].Scienceꎬ2018ꎬ362(6411):154-155. [23]EsenstenJHꎬMullerYDꎬBluestoneJAꎬetal.RegulatoryT-celltherapyforautoimmuneandautoinflammatorydisea ̄ses:Thenextfrontier[J].JAllergyClinImmunolꎬ2018ꎬ142(6):1710-1718.[24]CuendeJꎬLienartSꎬDedobbeleerOꎬetal.Monoclonalan ̄tibodiesagainstGARP/TGF-beta1complexesinhibittheimmunosuppressiveactivityofhumanregulatoryTcellsinvivo[J].SciTranslMedꎬ2015ꎬ7(284):284ra256. [25]ChenWꎬKonkelJE.DevelopmentofthymicFoxp3(+)reg ̄ulatoryTcells:TGF-betamatters[J].EurJImmunolꎬ2015ꎬ45(4):958-965.[26]WingKꎬOnishiYꎬPrieto-MartinPꎬetal.CTLA-4Con ̄troloverFoxp3+RegulatoryTCellFunction[J].Scienceꎬ2008ꎬ322(5899):271-275.[27]AsothaiRꎬAnandVꎬDasDꎬetal.DistinctiveTregassoci ̄atedCCR4-CCL22expressionprofilewithalteredfrequencyofTh17/TregcellintheimmunopathogenesisofPemphigusVulgaris[J].Immunobiologyꎬ2015ꎬ220(10):1129-1135. [28]VeldmanCꎬHohneAꎬDieckmannDꎬetal.TypeIregula ̄toryTcellsspecificfordesmoglein3aremorefrequentlyde ̄767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㊀2020年12月第36卷第12期tectedinhealthyindividualsthaninpatientswithpemphigusvulgaris[J].JImmunolꎬ2004ꎬ172(10):6468-6475. [29]SchmidtTꎬWillenborgSꎬHunigTꎬetal.InductionofTregulatorycellsbythesuperagonisticanti-CD28antibodyD665leadstodecreasedpathogenicIgGautoantibodiesa ̄gainstdesmoglein3inaHLA-transgenicmousemodelofpemphigusvulgaris[J].ExpDermatolꎬ2016ꎬ25(4):293-298.[30]YokoyamaTꎬMatsudaSꎬTakaeYꎬetal.Antigen-inde ̄pendentdevelopmentofFoxp3+regulatoryTcellssuppress ̄ingautoantibodyproductioninexperimentalpemphigusvul ̄garis[J].IntImmunolꎬ2011ꎬ23(6):365-373.[31]ChandranSꎬTangQꎬSarwalMꎬetal.PolyclonalRegulato ̄ryTCellTherapyforControlofInflammationinKidneyTransplants[J].AmJTransplantꎬ2017ꎬ17(11):2945-2954.[32]FranssonMꎬPirasEꎬBurmanJꎬetal.CAR/FoxP3-engi ̄neeredTregulatorycellstargettheCNSandsuppressEAEuponintranasaldelivery[J].JNeuroinflammationꎬ2012ꎬ9:112.[33]ZhangQꎬLuWꎬLiangCLꎬetal.ChimericAntigenRecep ̄tor(CAR)Treg:APromisingApproachtoInducingImmu ̄nologicalTolerance[J].FrontImmunolꎬ2018ꎬ9:2359. [34]IkedaH.T-celladoptiveimmunotherapyusingtumor-infil ̄tratingTcellsandgeneticallyengineeredTCR-Tcells[J].IntImmunolꎬ2016ꎬ28(7):349-353.[35]AdairPRꎬKimYCꎬZhangAHꎬetal.Humantregsmadeantigenspecificbygenemodification:thepowertotreatau ̄toimmunityandantidrugantibodieswithprecision[J].FrontImmunolꎬ2017ꎬ8(1117):1-10.[36]ZhangAHꎬYoonJꎬKimYCꎬetal.Targetingantigen-spe ̄cificBcellsusingantigen-expressingtransducedregulatoryTcells[J].JImmunolꎬ2018ꎬ201(5):1434-1441. [37]BaiYꎬKanSꎬZhouSꎬetal.EnhancementoftheinvivopersistenceandantitumorefficacyofCD19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sthroughthedeliveryofmodifiedTERTmR ̄NA[J].CellDiscovꎬ2015ꎬ1:15040.[38]ZhengWꎬO'HearCEꎬAlliRꎬetal.PI3Korchestrationoftheinvivopersistenceofchimericantigenreceptor-modifiedTcells[J].Leukemiaꎬ2018ꎬ32(5):1157-1167. [39]MauriCꎬMenonM.HumanregulatoryBcellsinhealthanddisease:therapeuticpotential[J].JClinInvestꎬ2017ꎬ127(3):772-779.[40]BankoZꎬPozsgayJꎬSziliDꎬetal.InductionandDifferen ̄tiationofIL-10-ProducingRegulatoryBCellsfromHealthyBloodDonorsand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J].JIm ̄munolꎬ2017ꎬ198(4):1512-1520.[41]WortelCMꎬHeidtS.RegulatoryBcells:Phenotypeꎬfunc ̄tionandroleintransplantation[J].TransplImmunolꎬ2017ꎬ41:1-9.(收稿:2019-12-16㊀修回:2020-04-23)2021年«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征订启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㊁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和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ꎬ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ꎬ被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入ꎬ包括知网㊁万方㊁维普㊁超星及Scopus数据库ꎬ是广大皮肤病㊁性病及麻风医务工作者发表临床和科研报告的园地ꎮ本刊设有论著㊁综述㊁中医中药㊁临床护理㊁病例报告㊁技术与方法等栏目ꎮ本刊为月刊ꎬ大16开ꎮ刊号ISSN1009-1157CN37-1348/Rꎬ每年出版12期ꎬ全年定价180.00元ꎮ邮发代号为24-173ꎮ订阅者可直接在当地邮局订阅ꎬ也可通过本刊编辑部订阅ꎮ邮局汇款: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7397号ꎬ«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部收ꎬ邮编:250022银行汇款:户名㊀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㊀㊀开户银行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经十西路支行㊀㊀银行账号㊀15126301040023773投稿方式:请通过网上投稿系统投稿ꎬ网址:www.zgmfskin.netꎬ请勿重复投稿ꎮ本刊编辑部电话:0531-87515643ꎬ87298819㊀传真:0531-87515643㊀E-mail:mfskin@163.com867ChinJLeprSkinDis.Dec2020ꎬVol.36ꎬNo.12。
专利名称:USE OF HLA-B*1301 ALLELE发明人:ZHANG, Furen,张福仁,CHEN, Shumin,陈树民,LIU, Hong,刘红申请号:CN2013/000714申请日:20130618公开号:WO2014/063433A1公开日:20140501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摘要:Disclosed is an application of a substance for detecting whether there is an HLA-B*1301 allele in human for preparing a product used for detecting or evaluating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n adverse reaction when human respond to the drug Dapsone. Also disclosed is a method for indentifying and/or screening a candidate drug for treating the Dapsone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by using an HLA-B*1301 allele as a target spot.申请人: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地址:Jingshi Lu 27397 Jinan, Shandong 250022 CN,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7397号, Shandong 250022 CN国籍:CN,CN代理人:JEEKAI & PARTNERS,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FLG基因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李晶辉;尤家宝;刘红;张福仁【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7(033)002【摘要】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21.3,其翻译表达产物与维持皮肤屏障和细胞分化功能密切相关.研究发现FLG基因的多态性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寻常型鱼鳞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相关,本文对近年关于FLG基因及与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Filaggrin gene (FLG), which encodes profilaggrin, is located on human chromosome1q21.3. FL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pidermal barrier and the cell differentiation. The polymorphism of FLG gen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topic dermatitis, psoriasis, ichthyosis vulgaris as well as other diseases. The FLG gene and related diseas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总页数】4页(P117-120)【作者】李晶辉;尤家宝;刘红;张福仁【作者单位】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大学,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大学,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大学,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大学,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FLG基因及其突变与婴幼儿哮喘相关性研究进展 [J], 尹凤蕊;杨淑兰;高崇华2.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王兴童;陈洪岩;韩凌霞3.Seipin基因缺陷相关疾病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J], 曹根茂;刘清华4.MYH9相关疾病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J], 连晓强5.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J], 王子文;李建平;高娟;赵小妹;李恳;齐凡星;刘国敏;殷树欣;刘理顺;黄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43例性罪错妇女STD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杜文莉;邱勇;刘兵;李月华;李桂兰;于长平;彭玉臣;周长春;李富容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03(19)6
【摘要】为了解性罪错妇女性病感染情况,我们于2001年3月到2002年10月对济南市妇女教养所收教人员进行了STD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613)
【作者】杜文莉;邱勇;刘兵;李月华;李桂兰;于长平;彭玉臣;周长春;李富容
【作者单位】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
南,25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泉州市男性性罪错人员STD感染情况分析 [J], 黄曲芬;林莉莉;刘碧美
2.971名性罪错妇女STD感染情况调查 [J], 张海萍;朱威;刘彦春;赵威;赵琛;田秋华;宋承田
3.海南省性罪错妇女11年性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J], 杨斌;赖声正
4.608例性罪错妇女性传播性疾病感染情况分析 [J], 汪芳金;金刚石;钱建荣;钟慧萍
5.6年来对性罪错妇女中AIDS、STD的调查分析 [J], 宋丽玉;郑兆双;李贤凤;郑丽红;储欣欣;王贞生;薛雪琼;陈碧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南皮肤病研究所
济南皮肤病研究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专门研究和治疗皮肤病的医疗机构。
该研究所成立于1990年,设有皮肤科研
究部、临床研究部和医学研究部等多个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和高水平的设备。
济南皮肤病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各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积极推动临床实践中的科研工作。
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在皮肤科研究部,研究人员通过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分析和研究各种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揭示了皮肤疾病的遗传背景、免疫学变化和环境因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些研究,他们为治疗某些难治性皮肤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临床研究部主要负责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病进行病例观察和诊断研究,以及开展临床试验和评估新型皮肤病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皮肤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并向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学研究部则重点关注皮肤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
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公众活动、网上讲座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有关皮肤健康和早期预防的知识,促进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此外,济南皮肤病研究所还与国内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和学术研
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他们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皮肤科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同时,他们还主办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为医学界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总的来说,济南皮肤病研究所是一家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皮肤病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各种皮肤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皮肤病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