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湿度

舍内过于干燥,会造成雏鸡脱水现象,生长发育受阻,而且灰尘多,又易引起呼吸道疾病,雏鸡口渴,饮水量增加,采食减少,从而引起下痢。而湿度过大又容易诱发球虫病。因此,适宜的湿度对养鸡生产至关重要。一般一周龄内舍内湿度应为70%-75%,有利于雏鸡对剩余卵黄的吸收,防止脚趾干瘪,羽毛焦脆;随着体重的增加、采食

和饮水的增多,以及呼吸和排粪量的增多,育雏舍容易潮湿,为防止球虫病的发生,相对湿度要逐渐降低,2周龄时鸡舍湿度应为65%-70%,3周龄时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0%-65%,4周龄时湿度为55%-60%。

判断室内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表现来判断。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温度适宜。

常用的增湿办法是在室内挂湿帘、火炉上放水盆产生水汽或直接向地面洒水。常用的降湿办法是加强通风换气,更换垫料,防止饮水器漏水等。

通风

要确保鸡舍内经常通风换气,除去有害气体。每天都要做到定时通风换气,通风前要适当提高舍温,特别是冬季通风和保温必须兼顾。冬季严禁用煤炉取暖,以防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通风要做到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即窗户在早、晚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

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当进入鸡舍时感觉气味刺鼻时,要及时敞开通风,同时注意保证舍内温度。在生产中一定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饲养前期要做到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3周龄后要加强通风,特别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看人进入鸡舍是否闷气及呛鼻子、刺眼睛、有无过分臭味等来判断。

密度

立体笼养饲养密度要求1-2周龄一般为60只/m2;3-4周龄一般为40只/m2,5-7周龄为34只/m2,8-11周龄为24只/m2,12-20周龄为14只/m2。注意育雏期间,尽量减少转群,多采取逐步扩大育雏面积为妥,防止应激。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育雏期间密度不超过

25-10(40-20只/m2)只/m2。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1.饮水和饲喂 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 息后给予饮水。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 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 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 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 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 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 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 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 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 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 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 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 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 鸡喂养。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湿度 舍内过于干燥,会造成雏鸡脱水现象,生长发育受阻,而且灰尘多,又易引起呼吸道疾病,雏鸡口渴,饮水量增加,采食减少,从而引起下痢。而湿度过大又容易诱发球虫病。因此,适宜的湿度对养鸡生产至关重要。一般一周龄内舍内湿度应为70%-75%,有利于雏鸡对剩余卵黄的吸收,防止脚趾干瘪,羽毛焦脆;随着体重的增加、采食 和饮水的增多,以及呼吸和排粪量的增多,育雏舍容易潮湿,为防止球虫病的发生,相对湿度要逐渐降低,2周龄时鸡舍湿度应为65%-70%,3周龄时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0%-65%,4周龄时湿度为55%-60%。 判断室内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表现来判断。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温度适宜。 常用的增湿办法是在室内挂湿帘、火炉上放水盆产生水汽或直接向地面洒水。常用的降湿办法是加强通风换气,更换垫料,防止饮水器漏水等。 通风 要确保鸡舍内经常通风换气,除去有害气体。每天都要做到定时通风换气,通风前要适当提高舍温,特别是冬季通风和保温必须兼顾。冬季严禁用煤炉取暖,以防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通风要做到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即窗户在早、晚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

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当进入鸡舍时感觉气味刺鼻时,要及时敞开通风,同时注意保证舍内温度。在生产中一定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饲养前期要做到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3周龄后要加强通风,特别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看人进入鸡舍是否闷气及呛鼻子、刺眼睛、有无过分臭味等来判断。 密度 立体笼养饲养密度要求1-2周龄一般为60只/m2;3-4周龄一般为40只/m2,5-7周龄为34只/m2,8-11周龄为24只/m2,12-20周龄为14只/m2。注意育雏期间,尽量减少转群,多采取逐步扩大育雏面积为妥,防止应激。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育雏期间密度不超过 25-10(40-20只/m2)只/m2。

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管理 1.育雏前的准备 选择优良品种鸡:一般从外形看,眼大有神,腿粗壮,肚子往回收,肚脐没有血印,握在手里感到饱满有劲,似乎将要从手里挣脱,这样的雏鸡成活率高。清扫鸡舍,铺好垫料或整个雏笼,备齐料槽、水槽等。检查光照,保湿设备,育雏器以及药品和饲料准备情况。雏前1星期,应对育雏舍和用具消毒,消毒剂对室内地面、墙壁、笼具、料槽、水槽等进行喷洒消毒。接雏前3天,育雏舍进行升温,舍温达24-25度,并制定好操作日程和防检制度。 2.育雏鸡(指1—42日龄)饲养管理 2.1 饮水与温度 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先要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最好饮0.1%的高锰酸钾水或8%葡萄糖,同时配合益生素,抗菌药物饮3~5天,要保证饮水充足,让其自由饮用。在鸡雏来到前24小时鸡舍加温,使室温达33-35度,以后每周下降1~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20-22度即恒定,不低于18度,如果温度过高产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附地,温度低时,鸡群出现扎堆,以鸡群均匀分布为宜。测量温度时,应以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比夜间高2度,应严防煤气中毒。 2.2 光照,通风,换气 光照除了对鸡性成熟有影响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开始育雏1—3天,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24小时,4—14天龄补充到18小时,以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到缩短到自然光照。无论正负压通风(正压通风指通过电机把空气直接压人鸡舍,负压通风指通过排出舍内污浊空气,便舍内产生负压)都不能将气流直接对着鸡群体。但通风换气时应注意保持育雏舍温度,防止室内空气污浊,前10天室内相对湿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海兰褐蛋鸡是我国褐壳蛋鸡中饲养较多的品种之一,养殖效益好,产蛋性能高,备受养殖户青睐,下面来介绍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一、海兰褐蛋鸡体的饲养标准 温度、密度、湿度、通风:蛋鸡笼养鸡舍里面的温湿度等方面的管理要根据海兰褐鸡的各个生长阶段来确定: 1、育雏期:0–3日龄33–36℃,湿度60℅以上, 以后每周降2–3℃,直到21–25℃。具体操作视季节和 鸡的表现而定,看鸡施温。一周龄合理的温湿度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雏鸡卵黄的吸收和弱鸡的成活复壮,并可以有效的减少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育成期:25℃左右较适宜,温度低易引起鼻炎和慢呼病; 3、产蛋期:17–26℃比较适宜,温差5℃以上对鸡群应激较大,超过28℃有明显的喘气现象,夏季养殖户要做好防暑降温的 工作,防治中暑和热应激;秋冬季节养殖户要注意防治温度大幅度下 降发生呼吸道病;4.密度:1-2周龄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3-4周笼养每平方40只左右;5-6周每平方笼养20-30只; 二、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从一日龄到七周龄这个阶段称作海兰褐壳蛋鸡育 雏期,海兰褐壳蛋鸡育雏前首先要打扫干净育雏室,并通过各种消毒

措施消灭残留在育雏室的病源微生物。第一次用的是5%的火碱进行喷洒,第二次消毒用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第三次进行消毒时间相隔在一个星期,使用高锰酸钾进行熏蒸一次。 进雏前一天如果气温比较低就要提前供暖,使鸡笼附近的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到36摄氏度,然后备齐饲料和饮水创造好清洁温暖的环境就可以接雏了。 1、选择种鸡场 海兰褐壳蛋鸡的种鸡场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我国有专门的祖代鸡场和父母代鸡场,祖代鸡和父母代鸡的质量和纯度对商品海兰褐壳蛋鸡的影响非常大,在选择种鸡场定购雏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种鸡场是否有相关的证明,首先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原则上说,没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是不允许生产鸡苗的。引种证明是祖代鸡场发给父母代鸡场的一个证明,有利于养鸡户,商品鸡户来选购。 2、挑选雏鸡 根据基因显色原理,蛋黄色的雏鸡是公鸡,褐色的是母雏鸡。挑选雏鸡的时候首先要看雏鸡的精神状态,要挑选绒毛整齐清洁,活泼灵活,眼睛明亮,站立的时候身体平衡,两脚有力的雏鸡,同时还要听雏鸡的叫声是否洪亮清脆。然后用手摸雏鸡腹部的松紧程度,腹部有弹性,脐部收闭良好,没有疤痕,没有畸形,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雏鸡才能算得上是优质的雏鸡。 3、雏鸡防疫 雏鸡挑选好了以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问清楚雏鸡在刚刚孵化

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育雏期(0-6)周龄前十天的管理技术要点: 育雏第一天 1.鸡未到达鸡舍前,先将鸡舍预温到35℃~37℃;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并将疫苗、营养性药物、消毒药、水、饲料、垫料和消毒设施准备齐全。 2.雏鸡进入鸡舍后,应迅速上笼,安排好饲养密度,一般平养按每平方米20只~30只,笼养每平方米50只~60只。 3.上笼后立即给水,最好是室温的凉开水,饮水中加5%的葡萄糖和0.1%电解多维,每天饮水4次。 4.雏鸡饮水4小时后,可以往料槽或料盘放料,最好选用高蛋白水平的雏鸡开食料或强化料,粗蛋白水平不能低于19.5%,每天喂料4次;另外特别注意不能断水,否则影响雏鸡生长。 5.应给予全天光照(即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 具体控制方法:由于刚出壳的幼雏视力弱,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环境,采食和饮水,要求给雏鸡提供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的舍内环境,鸡舍灯泡的安装,应以靠近鸡群活动区域为好,高度一般距地面2.1米~2.5米,灯泡间的距离应等于其高度的1倍~1.5倍。此外,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灯炮的瓦数以60瓦为宜,灯炮距离鸡体的高度一般在1.8米~3.1米之间,如有灯罩为2.5米

~3.1米,无灯罩的为1.8米~2.2米,千万不要让灯泡离鸡太近,避免发生啄肛、啄羽现象。 6.进雏当天晚上,应将鸡舍地面用消毒药喷雾消毒,以达到增加舍内温度,消毒地面和降低舍内粉尘的目的。同时,为了加大舍内湿度,可在火炉上煮水产生水汽,甚至直接在地面均匀洒水,以保持必须的舍内湿度。 育雏第2天~3天 1.光照时间为22小时~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湿度以70%为宜(光照强度和光照湿度的控制同第一天)。 2.采用新支/肾三联弱毒苗滴鼻点眼(2头份/只)和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0.3毫升/只,以避免早期新城疫肾型传支和生殖型传支的发生,但免疫当天绝对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3.饮水中停止使用葡萄糖,以减少雏鸡的糊肛现象。 育雏第4天~7天 1.从第4天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间,即4日龄23小时,5日龄22小时,6日龄21小时,7日龄20小时。 2.饮水和喂料每天三次,饮水可选用自来水,免疫前后两天不能使用,可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适当减少水中的多维剂量,饲料的营养成分不能改变。 3.舍温可下调1℃~2℃,即保持34℃~36℃(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控制方法同第一天)。 4.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一般通风前适当提高舍温2℃左右,每

蛋鸡育雏期管理及鸡苗选择

雏鸡的选择。雏苗应来自信誉好、品质优良的炉坊或种鸡场。在选雏时要选择羽毛清洁有光泽,活泼健壮,反应敏捷,眼大有神,手握有力,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而有弹性,脐部愈合良好没有血痕的雏鸡。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育雏期的特点 1.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到6周龄时,雏鸡耗料为1090克,体重增加460克,料肉比为2.37∶1;而7~19周龄耗料6170克,体重增加1060克,料肉比为5.82∶1。 2.体温调节机能较弱。初生雏鸡的体温比成年鸡低3℃,且绒毛稀短,保温性能差,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到2周龄时,体温才能达到成年鸡的生理指标。 3.消化机能不完善。雏鸡由于消化器官功能较差,所以需要选用粗纤维含量低、易消化、营养全面且平衡的饲料。 4.神经敏感,自卫能力差。雏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激烈,很容易引起应激反应。 5.雏鸡最初3天视力弱,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产生食欲的时间先后不一,对周围环境有个探究、熟悉的过程,所以要加大光照的强度和增加光照的时间。 6.抗病能力差,易感染白痢、霉形体、马立克、法氏囊、球虫等病。 7.育雏期体重达标困难。日粮营养标准应高于蛋鸡的推荐标准。

⑴育雏期(1-42日龄)的饲养管理 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一市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的饲料;二靠雏鸡本身腹中未完全吸收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育雏期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雏鸡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逐渐发育,雏鸡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控制好育雏鸡舍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工作,适时给雏鸡加水加料,并给予充足的光照,让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现在人们倾向于饲养轻型鸡,但轻型鸡体重不易达标,胆小易惊群,易产生啄癖。所以应在1周龄前适当提高日粮质量,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多种维生素的水平;注意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应注意的是此期如果鸡群患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将来假母鸡的比例会明显增多,因此要做好各型传支多价疫苗的接种,当然其他疾病的早期合理免疫接种也很重要。总之,6周龄以前是整批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一)育雏1--7日龄的饲养管理 第一天 (1日龄) 1.将雏鸡放进育雏舍。育雏舍温度保持在35--36℃,昼夜温度要均匀。 2.鸡雏到家要在散开后,尽快喝上温开水。水中必须添加蛋鸡专用营养药(例如:威力维他等),同时帮助雏鸡开水,方法如下:

蛋鸡的饲养管理

(5)断喙断喙适宜时间是在7~10日龄。断喙时一般情况上喙要切去1/2 ,下喙要切去1/3 ,断喙时要避开扩群与接种等,以免造成更大的应激。 (6)通风鸡舍要通风,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的尘埃含量,排除多余的热量和水分。 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1、育成舍的准备及转群 育成舍的准备主要是育成舍的清洗、消毒、检修、空舍等。转群时一定要减少鸡的应激。 2、育成鸡的日常管理 (1)饮水和喂料保证清洁充足,定期洗刷消毒水槽和饮水器,喂料每天喂3次,每天要净槽。 (2)环境控制①温度,育成鸡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工作,冬天注意做好保温工作。②通风,尤其是深秋、冬季及初春的通风,一定要与温度协调起来。③清粪,清粪一定要及时,每2~4天一次。因为鸡粪过多,导致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3)卫生预防工作按照推荐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 (4)分群饲养要及时根据鸡的大小、强弱、公母分群饲养。在分群时,要特意将那些小弱鸡进行分栏饲养,加强管理,精心饲喂。 (5)光照育成鸡的光照要逐渐缩短,切勿逐渐增加光照。开放式鸡舍光照以当地自然光照的时间变化来控制,按要求补充人工光照,10~20周龄的光照是关键时期,从22周龄起,每周增加0.5~1小时,直到达产蛋期的光照时间。 (6)补充断喙在8~12周龄再进行一次修喙。 (7)密度根据鸡的生长发育过程调整密度2~3月龄每平方米饲养12~15只,3~4月龄每平方米10~12只,4~6月龄为8~10只。一般要求100只鸡饮水器不得少于5个。料桶或1 米长食槽不得少于4 个。 3、育成鸡的限制饲喂 限量饲喂,一般限量为正常采食量的80%左右;限时饲喂,又有隔日限制饲喂和每周限制饲喂。限饲应注意要有足够的采食空间,使鸡吃料时同步化,不管什么周龄饲喂,都能做到80%鸡在采食,20%的鸡在饮水;还要注意饲料的完全营养。 三、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 产蛋期鸡饲养密度 2、开产前的饲养 鸡群产蛋率达5%时,应给予产蛋高峰期料。在蛋鸡开产前2周就开始补充钙质饲料。具体方法是从18周开始将日粮含钙量提高至2%左右,且至少有一半的钙源为颗粒状的。 3、产蛋期饲养管理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1.环境管理: -温度:鸡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育雏期的温度要高于育成期。刚进入育成期的蛋鸡逐渐适应舍内环境,鸡舍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一般来说,温度在18-24摄氏度之间为宜,温度波动应尽量减小。 -通风:适当的通风能够帮助排除鸡舍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并保持空气新鲜。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鸡舍通风量要达到每小时2-6立方米/只。 -光照:控制适当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蛋鸡成长和下蛋。蛋鸡育成期的光照时间一般为14-16小时,可以通过人工照明来实现。 2.饲料管理: -饲料配方:蛋鸡育成期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饲料中要包含适当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饲料中的粉碎细度也要适中,以便鸡只能充分消化吸收。 -饲料供应:要按时、定量、定期地供应饲料,避免浪费和饥饿。饲喂的次数要根据饲养密度和饲料消耗量来确定,一般每天分2-3次饲喂。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新鲜,每天都要清洗饮水设备。水源要保持流畅,避免水池中的水变浑浊。 3.疫病预防: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对蛋鸡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新城疫、口腔热等。接种时要注意疫苗的储存和注射方法。

-预防寄生虫: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和药物驱虫。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绦虫和跳蚤等,严重感染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防止交叉感染:严禁外人进入鸡舍,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鸡舍、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要定期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4.群体管理: -合理饲养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鸡只的数量,确定适当的饲养密度。过高的密度会增加蛋鸡之间的争斗现象,影响鸡只的生长和健康。 -定期体重测量:每周测量一次蛋鸡的体重,以了解鸡只的生长情况。体重的变化可以作为调整饲料供应和质量的依据。 -疾病监测:定期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食欲和大小便等,发现异常 时要及时处理。如发现鸡只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 病菌扩散。 以上是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要点,良好的管理和细致的照顾对于蛋 鸡健康成长和高产蛋至关重要,饲养人员应密切关注鸡只的需求,并采取 适当的措施来保障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雏鸡饲养的密度

雏鸡饲养的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雏鸡饲养密度,一起来看看。 雏鸡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指育雏室内单位面积所饲养的鸡数。雏鸡的健康生长发育同饲养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密度过大,育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其他有害气体也同时增多,影响雏鸡的饮水、采食,生长发育缓慢,抗病能力下降。鸡群密度过小,栏舍及设备利用率降低’劳动力利用率降低,育雏成本增大。鸡群密度安排的原则是宜小不宜大,并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大而减少。冬春季密度较夏秋季密度大一些。鸡群大小适中,农村养鸡及小型鸡场,每群以300只左右为宜。中型以上鸡场以每群1000~2000只育雏效益较好。粪的排出。 雏鸡饲养通风管理 雏鸡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育雏室内鸡群密集,雏鸡呼吸快,排出大量二氧化碳。雏鸡排出的粪便,经微生物分解,不断地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等不良气体。如果这些气体不及时清除,会影响雏鸡健康,如使雏鸡食欲减退、生长缓慢、体质变弱等,也可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育雏室内应加强通风换气,及时补充新鲜空气。一般新鲜空气中正常氧含量约20%,二氧化碳含量约0. 03%。育雏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要求控制在0.2%左右,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在10毫克/千克以下,硫化氢气体的含量在6.6毫克/千克以下。 通风换气的方法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密封式鸡舍或饲养密度较大的非密闭式鸡舍可采用机械通风,如装排气扇或通风机等。开放式鸡舍采用开闭门窗大小来控制通风。为防止通风后室内温度降低,通风前应将室内温度升高1~2℃。自然通风应选在晴天较暖和的中午并逐渐开大门窗。为防冷风直吹舍内,可在窗口、门口加布帘子。常见寄生虫病 蛔虫病

蛋鸡育雏期管理要点解析

蛋鸡育雏期管理要点解析 大多农民朋友都会养蛋鸡,这样不但能吃到土鸡肉,还可以吃到土鸡蛋,安全又健康。今天的话,我就给大家来讲讲蛋鸡育雏期的十六大管理要点。 蛋鸡育雏期十六大管理要点: 1、通风 进雏当天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3-5天后鸡舍可适当采取间歇性通风,通风前育雏舍内升温1-2度,1周后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空气质量,适当通风,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保持舍内空气良好。 2、湿度 调节湿度,使鸡群感到舒适,根据相对湿度调节育雏温度,低温度可以与高湿度一起使用,寻找使雏鸡感到舒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在相对湿度为60%以上,每增加5%,温度降低1℃,(比如,湿度是65%,降低育雏温度到32℃) 3、温度控制 1-3天33-35℃,4-7天32-33℃,一周以后每周温度下调2-3℃直至21天时,温度达到21℃;温度计和温控器的温度做一参考,最好是“看鸡施温”,如果雏鸡分布均匀,行为敏捷,睡姿舒服,说明温度合适;如果雏鸡挤堆,说明温度低或有贼风;如果雏鸡张口呼吸,说明温度高。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观察3次室温变化和鸡群状况,并做好温度记录。

7天分群后饲养密度小于40只/平方米(根据育雏笼进行密度调整)。 5、清粪 每天早晚各清粪一次。 6、饮水管理 1-6天用钟式饮水器,7-10天过渡用乳头式饮水管。调整好乳头式饮水管的高度,分高中低三层,15天前将水管放于最下层;16-25天将水管放于中间层;26天以后水管放于最上层。 7、光照 密闭式鸡舍育雏期0-7天采用间歇式光照比较合理,第一周前三天22小时光照,从第2周开始逐步每周下降1小时(,根据体重适当调节光照,特别注意舍内灯泡最好安装在两组笼中间的吊顶上,用测光仪使全部鸡笼有充足光照达到30-50LUX。 8、喂料 1-7天用料斗喂料,8-12天过渡到料槽喂料,1-2周龄每天喂料4次,少喂勤添,以后每天喂料3次,直到转群。 9、注意观察鸡群状况 观察鸡群的生长发育(称重、测胫骨)、粪便情况(观察消化率、筛粪实验)、吃料情况、饮水情况、呼吸情况、精神状况,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检测与治疗,发病严重或原因不明时及时上报。每天将死鸡作无害化处理;跑出笼的鸡只要及时捉回笼。

蛋鸡饲养流程

蛋鸡饲养流程 进鸡准备:育雏舍先预温达到33℃,相对湿度为65-70%;各种器具消毒后,搬进鸡舍,同鸡舍一起用甲醛蒸24小时之后,开窗门通风,室内无甲醛味道,方可进鸡;检查好煤炉烟道是否有漏冒现象;准备好疫苗、药品、蛋雏鸡料;从质量可靠的厂家进雏,确定该厂无鸡白痢,脑脊髓炎,禽淋巴白血病,马立克病等传染病。 第一天:鸡舍温度为34℃,相对湿度为65-70%;挑出残弱雏分开饲养;训练饮水,开食:雏鸡入舍休息30-60分钟,开始供给含5%糖或0.1%Vc或电解质的温开水,让每一只鸡都喝足水。每80只鸡提供一个4㎏的饮水器;饮水2-3个小时后,用肉小鸡料或0—3周蛋小鸡料,教会每只鸡吃料。每2个小时喂一次,少喂勤添,每次只喂20-30分钟,让鸡只吃8成饱,料可撒在报纸、牛皮纸或开食盘上(每百只鸡提供一个);留人值班,昼夜检查温、湿度至少8次;采取22-24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4瓦(10勒克斯);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喂40只,8周龄时要求为15只/平方米。 第二天:洗刷饮水器后,灌入20℃温开水用作饮水;用肉小鸡料或0—3周蛋鸡料少添勤喂,每日10次;注意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同昨日,观察雏鸡动态,鸡粪色泽,用百毒杀带鸡消毒(按说明使用)。

第三天:温度为32℃,湿度为65-70%,加强通风换气;做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将H120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每只鸡滴鼻、点眼各一滴,待鸡全部吸入后再放开鸡,不能漏免(疫苗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 第六天:常规管理同昨日,湿度为55-60%,撤走1/3的开食盘,增加水料桶个数,令鸡自由采食,扩大育雏面积(每平方米为35只)。 第七天:温度为30℃,湿度同昨日,常规管理;鸡新城疫免疫:克隆30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滴鼻、点眼各一滴,适当的增加料桶,饮水器,每只鸡占食槽长度为4㎝,2%抽样称重,海兰褐雏标准体重为90克,每只日耗料为13克,日后均为海兰褐为列,改饮井水或自来水,料中添加2PPm维生素K。 第九天:常规管理,温度度为30℃,撤走开食盘,使用料桶(每35 只鸡提供一个6㎏的饮水器),饲料中继续添加维生素K,带鸡消毒(从本周起,每周带鸡消毒一次)。 第十天:常规管理;断啄,用断啄器或电烙铁,要求操作精细,上啄断2/3,下啄断1/3,要切齐,烧灼30秒止血,注意不要伤舌头;保持食槽中的饲料厚度不要少于3-4厘米,供给充足的饮水;饲料中继续添加维生素K;注意观察粪便,防治球虫。 第十四天:温度下降至28℃,湿度为40-60%;断水2-4

海兰褐蛋鸡养殖管理要点

海兰褐蛋鸡养殖管理要点 海兰褐壳蛋鸡是一种适合规模化养殖的蛋鸡品种,具有应激反应小,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下面来看海兰褐蛋鸡养殖管理要点。 海兰褐壳蛋鸡的特点 海兰褐壳蛋鸡具有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 商品代生产性能:1~18周龄成活率为96%98%,体重1550克,每只鸡耗料量5.7~6.7千克。产蛋期(至80周)高峰产蛋率94%~96%,入舍母鸡产蛋数至60周龄时为246枚,至74周龄时为317枚,至80周龄时为344枚。 19~80周龄每只鸡日平均耗料114克,21~74周龄每千克蛋耗料2.11千克,72周龄体重为2250克。 海兰褐壳蛋鸡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可饲养,适宜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农户饲养。 海兰褐壳蛋鸡养殖管理 1.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从1日龄到7周龄这个阶段称作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首先要打扫干净育雏室,并严格消毒,可采用三次消毒法。第一次用5%的火碱进行喷洒,第二次消毒用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第三次用高锰酸钾溶液熏蒸。消毒间隔以一周为宜。进雏前,室内温度要保持在35~36℃。在1~3日龄,室温继续保持在35~36℃;4~7日龄,保持在

33~34℃为宜;以后每周下降2℃,直到温度保持在21℃时为止。育雏期间相对湿度可保持在65%~70%。由于刚出壳的雏鸡在没有光照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会不开食或者不饮水,所以进雏后前3天要保持每天20~23个小时的强光照,直到7天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光照。在全封闭鸡舍里一般使用40~60瓦的灯泡,灯的间距为3米左右。 2.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的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的育成期为7~20周龄,此时蛋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温度一般保持在18~23℃,湿度保持在60%~70%。同时做好通风工作,及时排除鸡舍里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随着海兰褐壳蛋鸡日龄的增加,需及时进行密度调整。以笼养鸡为例,在7~10周龄,每平方米可放置24只海蘭褐壳蛋鸡;在10~20周龄每平方米可放置14~16只海兰褐壳蛋鸡。同时要合理搭配育成期间的饲料组成,可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防止鸡群过胖。在15周龄以后,要再次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以使蛋鸡在开产前沉积足够的钙元素。育成期间一般每天饲喂3~4次,如发现鸡群体重过重,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和饲喂量。光照会影响鸡的性成熟,育成期间保持11小时的光照即可。 3.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在产蛋期间,温、湿度和通风方面的管理可与育成期一致。同时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来提高产蛋量,在育成期光照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光照1个小时,直到每天的光照增加到15~16个小时,然后继续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最新)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最新) LT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蛋鸡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饲养管理〔0—6周龄〕 雏鸡在0—6周龄这段时间为育雏期。其饲养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格防止各种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1、雏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差。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其体温调节机能在两周龄后才逐渐趋于完善,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雏鸡1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6周龄时约为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由于生长迅速,雏鸡的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在管理上必须满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雏鸡消化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进食量有限,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易消化,营养水平高的全价饲料。 〔4〕抗病力差。幼雏由于对外界的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即有可能患病。在30日龄之内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虽经屡次免疫,自身产生的抗体还难以抵抗强的病原微生物侵袭。因此,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5〕敏感性强。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而且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和一些药物以及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映也很敏感。所以,应注意环境控制和饲料的选择以

及用药的慎重。 〔6〕群居性强、胆小。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比拟神经质,对外界的异常刺激非常敏感,易引起混乱炸群,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所以需要环境安静以及防止新奇的颜色,防止鼠、雀、兽等动物的进入鸡舍。同时,注意其饲养密度的适宜性。〔7〕初期易脱水。刚出壳的雏鸡体内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枯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那么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分,造成脱水。育雏初期枯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在出生之后的存放、运输及育雏初期应注意湿度的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 2、管理要点 〔1〕密度:1—3周龄20—30只/m2,4—6周龄10—15只/m2;,笼养为1—3周龄50—60只/m2,4—6周龄20—30只/m2,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2〕温度:温度对于育雏开始的2—3周极为重要。刚出壳的小鸡要求35℃,此后每5天降低1 ℃,在35—42日龄时,到达20——22 ℃。 注意观察,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幼鸡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蛋鸡适宜温度见下〔表1〕 表1:蛋鸡各阶段适宜温度 育雏温度 日龄 笼养平养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要点 一、蛋鸡饲养管理 (一)育雏前的准备 1、选择优良的品种鸡。 2、清扫鸡舍,铺好垫料或整修雏鸡笼,备齐料槽、水槽等。 3、检查光照、保温设备,育雏器以及药品和饲料准备情况。 4、进雏前一周,应对育雏舍和用具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7.5克,加入 福尔马林15毫升,进行熏蒸消毒。也可以用0.2-0.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室内地面、墙壁、笼具、料槽、水槽等进行喷洒消毒。 5、接雏前三天,育雏舍进行升温,舍温达24C-25C,定好操作日程和防检制度。(二)育雏鸡(1?42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育雏期是指出壳后至六周龄。育雏期要保证成活率高(6周龄达 97.5%?99%)、整齐率高(育雏结束时体重和颈长:-10%?10%内占80%-90%)。 1、饮水与饲养

1)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饮水最好先饮5%红糖水或5%葡萄糖水,同时配合育雏七天乐(雏吉安)和金维他分别集中饮水5-7天,可提高成活率。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当鸡群中1/3的鸡只有啄食动作时可以喂料开食。若为平养,应在地面上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大的东西(如红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视别食物。 2、密度、温度和湿度 1)合理密度:1—30日龄,30-40只/m2;30-60日龄,冬春稍密,夏季稍稀,网育可密,地面平养要稀。 2)鸡适宜温度,在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33C-35C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C-3C,夏季降到室温为止,冬天20C-22C即稳定,最低不低于18C。3)通过观察鸡群动态,判定温度高度,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伏地。温度低时,鸡群紧*热源出现扎堆,以鸡群分布均为至。 4)测量温度时,应在鸡群不同高度、不同位置挂上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低2C,并严防煤气中毒。 5)育雏室在一周内相对湿度应必须接近75%,一般要求第一周70-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5%左右。 3、光照、通风、换气 1)光照除了对鸡性成熟有影响之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雏鸡1-3日龄可用人工每天补充光照至23小时,4-14日龄每天补充光照至18小时,以后每周缩短1-

蛋鸡育雏期环境条件要求

蛋鸡育雏期环境条件要求 一、温度 适宜的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刚出壳的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体温略低于成年鸡2℃,而且绒毛稀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同时进食量小,运动少、产热量少,所以必须由外界提供一定的温度,才能保证雏鸡正常的体温和生长发育。供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雏鸡的活动、采食、饮水和饲料的消化吸收及雏鸡的健康。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育雏温度。 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器的温度和舍内温度。舍温一般低于育雏器的温度,育雏的环境温度一般有高、中、低之别,这样一方面可促使空气对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雏鸡根据自己的生理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所要求的温度。试验表明,育雏温度过高过低,不仅对雏鸡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会使雏鸡死亡率增加,在低温下还可以使耗料量增加。由于适宜的高温可促使雏鸡体内蛋黄进一步吸收,也可使雏鸡发育健壮、生长整齐。因此,最初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到18℃脱温。 育雏器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处的温度值,测温时要求距离热源50cm,用保温伞育雏时,将温度计挂在保温伞边缘即可。立体育雏,要将温度计挂在笼内热源区底网上。 随着雏鸡的生长,其体温调节能力逐渐加强,生理机能逐步完善,如体温升高、羽毛更换、神经系统发育健全,抵抗力增加等。因此,育雏期间必须根据雏鸡周龄的大小、鸡群大小、外界环境状况等对温度进行调节。其遵循的规律为:前期高,后期低;小群育雏高,大群育雏低;夜间高,白天低;肉鸡高、蛋鸡低;一般高低温度相差不超过2℃。育雏温度是否适宜除查看温度计外,也可观察雏鸡行为表现。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呼吸频率加快,两翅张开下垂,频频喝水,采食减少;温度过低时,雏鸡集中在热源附近,扎堆,活动少,毛竖起,夜间睡眠不安,常发出叫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内,活泼好动、食欲良好、羽毛光滑、整齐、丰满。 整个育雏期间供温应适宜、平稳,切忌忽高忽低。随着鸡龄增加,温度应逐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董汉英 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期是蛋鸡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宜的温度。温度适宜,雏鸡食欲旺盛,有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雏鸡1—3日龄,温度应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可下降2-3℃,直到第五周达到18—21℃。笼养育雏因密度大,温度可稍低。温度的控制要视雏鸡的表现和气温的变化而定,一般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1-2℃,防止温度忽高忽低。 2.相对湿度。育雏早期相对湿度应大些,以70%-80%为宜。10日龄后,雏鸡饮水量与排粪量增加,舍内湿度增大,病菌和虫卵易繁殖,故应适当降低湿度。夏季阴雨天湿度大,要经常通风换气。冬季室内湿度大时,要注意保温。 3.新鲜的空气。幼雏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加之密集饲养,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使空气的污浊程度增强,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要注意采取通风措施,使舍内空气清新。育雏室内二氧化碳的最适含量为0.2%。 4.充足的光照。1-3日龄每日应有23小时光照,强度适宜,以雏鸡能觅食为好。之后,封闭式鸡舍内的雏鸡可每周减少2小时左右的光照,一直减少到每日8-9小时为宜,开放式育雏可利用自然光照。 5.饮水的供给。1-3日龄的雏鸡可先喂0.1%的高锰酸钾水,以清理消毒肠胃。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可喂4%-8%的糖水,另加0.1%的土霉素粉,以防治雏鸡肠胃疾病,促进其生长发育。雏鸡饮水温度宜在18℃左右。 6.开食饲喂。雏鸡在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或有1/3的雏鸡有觅食表现时开食。开食饲料一般用碎米,颗粒大小适中,饲喂前要经浸泡或蒸煮。开食后头一周应昼夜喂料,每昼夜7—8次,2周龄喂4-6次。以后改为白天喂料,3周龄后喂切碎的青料,4周龄后可喂全价配合饲料。 7.疫病防治。鸡舍使用前应彻底消毒,设备、工具等要经常清洗,定期消毒。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开食前可用链霉素滴鼻,每只雏鸡用2000-4000单位,以预防上呼吸道疾病;从开食第一天起,可用0.03%氟哌酸拌料连喂5-7天。出壳后1-2周可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预防鸡瘟;2周

蛋鸡场育雏操作规程 - 蛋鸡苗

蛋鸡场育雏操作规程 (一)进雏前十天 1、饲养员准备:根据进雏数量,按每人饲养3000-4000套安排饲养员工,并按随机方 式固定每批鸡群饲养人员。 2、饲料准备:按1000套雏鸡大约预备400公斤雏鸡颗粒饲料用于前三周饲喂。 3、兽药、疫苗准备:向公司门市部订购兽药、疫苗,兽药按“预防用药程序”推荐的 药品进行选购;按1000只鸡每天饮水100斤,4天用量计算。疫 苗按预定雏鸡数量、免疫程序指定的疫苗种类订购所需疫苗数量。 与发雏单位沟通,确定接雏时间、品种、大约数量等信息,便于 工作调整。 (二)进雏前一周 1、将鸡舍门打开,适当通风排出消毒余留的甲醛气味。供暖设备、饮水系统、清粪系统的检修。 2、进雏前两天订购的饲料、兽药、疫苗到位。洗塑料网、饮水器、将消毒前放入鸡舍 的底网用清水冲洗场区环境、鸡舍内部进行全面消毒。 3、笼位设计:根据预计进鸡数计算出笼位,确定装鸡的位置以及每笼鸡数。注意父系、 母系开饲养,便与管理。 4、饲养员工进雏前“雏鸡饲养管理常识、育雏操作规程”的培训。锅炉工进行工作安 全、供暖设备简单控制、鸡舍温度要求的培训。 5、进雏前一天铺底网、报纸:底网和报纸各占笼位的50%空间,或底网铺满,其上 铺一半报纸。注意报纸要求两层、网片要铺整齐,不能 翘边,以免小鸡卡腿。饮水器、料桶要分散放到每个笼 上,倒扣。调节错网加网片:将鸡笼前面的错网调节好, 穿上网片保证雏鸡不从笼内钻出。必要时可使用报纸叠 成宽条穿插在网片中间。 6、鸡舍试温与预温:与烧锅炉人员进行沟通,对鸡舍进行加温试验,试温时室温不低 于30度,明确锅炉温度与鸡舍温度的接洽点,要达到鸡舍目标温 度,锅炉应达到多少度时鸡舍的温度才是雏鸡的适宜温度,一定 要做到心中有数。鸡舍温度做到分布均匀。将温度计均匀挂于鸡 舍内,位置在雏鸡笼上层10厘米处,观察各处的温度情况及温度 差异,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试,以免温差大影响雏鸡生长。 7、饮水管理:提前将烧开的水或饮用水放到水缸里,备进鸡时用。备好葡萄糖、多维 和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等病的药物。做质子:根据每笼鸡只数,做好饮水、 喂料的质子。 (三)进雏1-7天饲养管理 进雏第一天 1、沟通:与供雏单位沟通雏鸡数量、雏鸡到达育雏场大约时间,如果鸡数与预计 有差异,要及时调整笼位和品种标牌。 2、人员安排:根据进雏数量安排好饲养人员。 3、放鸡要求:将鸡按要求数量(即每格20-25只鸡)装到指定位置,并将空盒放到 鸡舍外,按要求进行放置。 4、上笼安排:雏鸡到达后,根据进雏数量按10%比例随机进行雏鸡的质量抽测, 若数量、质量没有问题,可进行交接,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大、体重的增长,

蛋鸡育雏期的标准化饲养管理

蛋鸡育雏期的标准化饲养管理 雏鸡是指0—6周龄的鸡,育成鸡指7—20周龄的鸡。0—20周龄的鸡也统称之后备鸡(又叫小鸡)。雏鸡的培养工作是养鸡业中艰巨的中心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后备鸡的生长发育、成活及将来的生产力与种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密切有关。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1、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阶段是鸡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因此,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在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 2、调温能力差。雏鸡出壳后,全身着生的都是绒毛,御寒能力很差。因此,在育雏阶段,务必借助各类方法,制造条件、提供设备,为雏鸡提供较高的环境温度,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 3、消化机能差:幼雏的嗉囊与肌胃容积小,储存食物有限,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需要供给营养全面、容易消化的饲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要充足。 4、抗病力差:幼雏对各类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无自卫能力,很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在管理上要做到定期接种疫苗,搞好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操纵病原的传播。

雏鸡体小,抗病力差,饲养密集,一旦感染疾病,难以操纵,同时传染快、死亡高、缺失大。因此,育雏中务必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实行严格消毒,经常保持环境卫生的同时,还要按时做好各类疫苗的防疫注射工作,定时防疫与消毒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育雏室、用具、饲槽等要实行全面清扫消毒,完全消灭一切病菌。这些都是保持雏鸡健康的重要措施。 三、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 (一)育雏前的准备 1、制定育雏计划 (1)育雏季节的选择:不一致生产规模的蛋鸡场,其选择育雏季节的根据各不一致。大型蛋鸡场,为充分利用育雏舍与后备鸡舍,全年均衡向市场供应鸡蛋,常年定期育雏。而小规模的蛋鸡场,育雏季节的选择根据是选择既有利于育雏又要使产蛋高峰躲开高温季节。因此,在我旗尽量选择在2—3月份育雏(最晚不超过5月份),这时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经5个多月的时间,8—9月份开产,10—11月份进入产蛋高峰期。 (2)进雏数量的确定:每批进雏数量务必与育雏舍、成鸡舍的容量相符,不能盲目进雏。在育雏舍与成鸡舍的容量同意的前提下,进雏数量以成鸡舍的容量为基础来计算。进雏数=成鸡舍的容量÷(1—育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