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吉林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论语》十二章)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曹刿论战》)C.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也。
(《富贵不能淫》)D.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马说》)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求恩为中国抗日事业而殉职的故事,改变了当下思想狭(ài)的自私者。
原先那些面对班集体的事拈轻怕重、袖手旁观的同学,现在心灵变得(chéng)清,对大扫除也给予了极大的热情。
一个异国他乡的人都能为自己的国度献身,何况我们自己?书籍是人生重要的伴侣。
一书在手,行天下不至于寂寞。
读书犹如与思想者交流,坦诚而热烈。
慵懒者读书,尽废其时;粗(guǎng)者读书,如牛负重,气喘吁吁;情滥者读书,浸淫书中,寻寻觅觅;唯真爱者读书,不求甚解却懂其人生百味。
2 .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狭____(ài)(2)____(chéng)清(3)粗____(guǎng)3 .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拈(A.zhān B.niān)(2)给(A.gěi B.jǐ)4 .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是指职务人员因公务事而死亡。
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C.“伴侣”这里指相互扶持的夫妻。
D.“不求甚解”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三、字词书写5 . 古文传承文学经典,书法承载民族文化,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
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中蕴含的成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hold住母亲的生命①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
长春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句子默写1.古诗文默写(1)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
(赵师秀《约客》)(4)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达爱国热忱的诗句是___,___。
(6)杜牧的《泊秦淮》中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___,___。
(《泊秦淮》)(7)陆游《游山西村》“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答案】(1)杨花榆荚无才思(2)何人不起故园情(3)闲敲棋子落灯花(4)会当凌绝顶(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荚”、“犹”、“暗”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6)抓关键词“以落花为喻”,(7)的关键词是“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8)的关键词是“以逆境中孕育希望”。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选聘.(pìn)迭.起(dié)俯瞰.(kān)锲.而不舍(qǐ)B.吞噬.(shǐ)哺.育(bǔ)猥.琐(wěi)忍俊不禁.(jìn)C.污秽.(huì)镶嵌.(qiàn)晌.午(shǎng)海市蜃.楼(shèn)D.咀嚼.(jué)诘.问(jié)商酌.(zhuó)诲.人不倦(huǐ)【答案】C【解析】【详解】A.俯瞰(kàn),锲(qiè)。
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虬须qiú狡黠xié瘦骨嶙峋lín xún义愤填膺yīnB . 缄默jiān尴尬gān gà 姗姗来迟shuān面面相觑xūC . 眼翳yì山麓lù兀兀穷年wù毛骨悚然sǒngD . 谀词yú愧怍zhuò扑朔迷离shù莽莽榛榛zhēn2.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何以战必以分人B .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C . 战于长勺万钟于我何加焉D . 登轼而望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 (2分)选出理解句意正确的一项。
()A .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开窗观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互相可以看得见。
B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靠近苏东坡两膝盖的地方,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C . 佛印绝类弥勒。
佛印同弥勒完全不同。
D .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上面又盖了一个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四个字,它的颜色是红的。
4. (2分)(2013·天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 .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句子默写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2)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准》)(4)荡胸生曾云,________。
(杜甫《望岳》)(5)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6)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7)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8)《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中,将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为映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百般红紫斗芳菲箫鼓追随春社近夜泊秦淮近酒家决眦入归鸟可怜夜半虚前席万里赴戎机吟鞭东指即天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解析】【详解】(1)——(7)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芳菲”“眦”“戎”等字的书写;(8)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
本题书写中要注意“悠”“怆”等字的正确写法。
二、选择题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骆驼样子》中,样子爱着小福子却要娶虎妞为妻,所以尽管虎妞因难产而死时样子很难过,但真正让样子崩溃的是小福子上吊而死。
B.样子在兵荒马乱中连人带车一起被宪兵抓走,后来他趁乱逃出来却冒险地牵走了部队的三匹骆驼并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北平。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挑逗(tiǎo)孱头(càn)迸溅(bìnɡ)气冲斗牛(dòu)B.校补(jiào) 弧形(hú)滞笨(zhì)千钧重负(jūn)C.喷香(pèn)菌子(jūn)修葺(qì) 锲而不舍(qì)D.诘问(jié)告罄(qìnɡ)亘古(ɡènɡ)怏怏不乐(yā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商酌震悚斑斓迥乎不同B.烦燥谰语闲瑕家喻户晓C.深宵屏障妥贴锋芒必露D.羸弱取蒂愧怍微不足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A. 面对不期而至的期末考试,同学们积极准备,认真复习。
B.对于青年见义勇为的行为,大庭广众纷纷表示支持。
C.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的道理。
B.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济南市各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语文课堂是微缩的言语交际场,学生可以学习言语交际的本领与素养。
D.能否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前提和保障。
二、(3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共9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B.濯清涟而不妖濯:洗C.不蔓不枝蔓:枝茎D.宜乎众矣宜:应该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B.濯清涟而不妖而钱不沾湿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D.莲,花之君子者也卿今者才略7.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
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8分) (2016八上·福建期中) 诗文默写。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②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 , ________。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 , ________。
⑤________ , 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⑥细细谛听,________ , ________ ,仿佛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⑦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 , ________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 (2分) (2017九上·盱眙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翠绿的春天,佳木葱茏,小河流水潺潺,野花散在草丛里,美丽的自然焕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花儿姹紫嫣红,分外妖饶,热烈的自然赋予万物以活力;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作物经过大自然的千锤百炼,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白雪皑皑,玉树琼枝,玲珑(tī)透静谧的自然酣然入梦,让人感到舒适(惬意、随意)。
(1)给文段中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__潺潺(2)根据拼音写汉字。
tī玲珑________透(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4)请从括号里选择一个词填写在横线上。
3.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 .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C . 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长春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黄晕喉咙睫毛响晴C.化妆棱镜干涩澄清D.屋檐凄冷碣石蟋蟀2 . 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
”句中“听讲座”和“新选择”都是动宾短语。
C.“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句中“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活动”依次是状语、宾语。
D.“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3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均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屏风(píng)遗骸(hái)归咎(jiù)物竟天择B.绮丽(qǐ)丘壑(hè)萌发(ménɡ)充耳不闻C.奔丧(sànɡ)匀称(chèn)蹒跚(shān)莫衷一事D.瓦砾(lì)琐屑(xiao)滞笨(zhì)在劫难逃4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37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市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5 .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倚立窗前,,观美景;夜眠围屋,,做美梦;端坐书房,,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②看山看树看天蓝③听风听雨听叶落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她说她现在种人家的地,每年都要缴特别重的租。
吉林省长春市2018-2019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友情提示:请认真审题并将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本试卷共有七道大题:一.选择;二.默写;三.文言文阅读;四.课外现代文阅读;五.名著阅读;六.综合实践;七.作文。
一、选择(共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虔.诚(qián) 毋.宁(wú)惊骇.(hài)诘.问(jié)B.掳.走(lǔ)羸.弱(lěi) 彷.徨(páng)惩.罚(chéng)C.可.汗(ě)惧惮.(dàn) 紊.乱(wěn)菌.子(jūn)D.炽.痛(chì) 殷.红(yān) 眼翳.(yì)解剖.(pāo)的一项是()(2分)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A.取谛伫立告罄姗姗;迟B.猥锁伶仃轮廓忧心忡忡C.紫藤晌午闲暇心有灵犀D.踌躇污秽吞噬语无轮次的一项是()(2分)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A.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何陋之.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C.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D.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同“贴”)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的一项是()(2分)5.下列说法不正确...A.《紫藤萝瀑布》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
主要作品有《秦腔》《废都》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长春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文段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②古人写信,内容杂乱无章,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赏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
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A.①句语序不当,应改为: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
B.②句方框处的成语使用不当,应改为“包罗万象”。
C.②包中刷线部分应政有、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统统都被写入了书信。
D.③句方框处的标点使用不当,应改为顿号。
2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在广州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雅俗共赏的文化珍宝,从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别具风情的东山洋房,到古朴旖旎的麻石街、精雕细琢的旧窗花,多姿多彩的老路牌……这些老物件,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老广州的集体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留心观察,便俯首可拾。
A.它们既是实用的生活用具,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B.它们不是现实生活的用具,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C.它们如是实用的生活用具,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D.它们虽然远离了现实生活,但是传承了传统岭南文化3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河上搭建拱桥,沿河建有湖石假山及景观亭等园林设施,彰显扬州水乡特色和园林城市的风貌,设计之精美,可谓巧夺天工。
B.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人云亦云。
C.想当年离开家乡时,父母曾耳提面命,告诫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长春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
B.五月的西湖,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她演讲时,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2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不但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增长自己的见识,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读沈从文,可以;读余秋雨可以;读冯骥才可以;读孙犁可以。
①感受敦煌灿烂的文化② 结识天津俗世的奇人③找寻湘西纯净的美好④见证白洋淀英雄的传奇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3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
解说:按照“仄入平出”的规则,这则对联的上下联安排是正确的。
B.祸不单行姗姗来迟心有灵犀气冲斗牛妇孺皆知解说:这些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说:这句话中的画线词都是连词。
D.茶社广告语: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解说:画线句中构成排比的三个短语,在逻辑上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4 . 下列各句中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近日,我区举行学生弹性作业统筹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
(分析:这句话的主语是“我区”。
)B.2018年冬奥会上,经过中国选手武大靖奋力拼搏,终于获得男子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分析:此句应该把“中国选手武大靖”移到“经过”前面。
)C.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分析:句中成语“断章取义”的使用是正确的。
)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分析:此句是个反问句,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5 . 从下列各组短语中选出全是并列短语的一项是()A.黄河滚滚万马奔腾胆惊心悸汹涌的激流B.滚滚大河羊皮筏子敬仰和赞颂破浪前行C.提心吊胆小心和大胆天不怕地不怕惊涛骇浪D.马不停蹄顺流直下黄河风浪勇敢和智慧6 .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怜悯mǐn丑陋lòu警惕tì争辩biànB.纠缠jiū啰嗦luō更换gēng禽兽qínC.凝成níng倒霉méi屠宰tú蠢材chǔnD.撬开qiào 庞大páng作揖zuò 尚且shàng二、现代文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7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伤和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
B.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
C.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的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也和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的生长”既表现花繁花盛,也蕴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
8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这个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B.人和花是相同的,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
然而,无数个体汇成生命的长河,永不枯竭,永无止境。
而正是这一个充满活力的个体,汇成了创造社会的大军。
社会群体生命也就是无数个体生命的延续。
C.自己和家人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弟弟又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作者由此感悟到人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与困难,人这一辈子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滴水,语句中多少有些消极与忧郁,文章的基调是忧伤的。
D.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点明中心,将文章的感情升华了。
9 . 选文结尾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后面小题秋雨南浔陶晓跃一到南浔,便下起了雨,秋天的雨缠几丝凉意,随风轻扬。
青石路湿了,不动声色地闪着光亮,那光亮也是湿湿的,没有一丝杂色。
江南古镇的街道,似乎都由青石铺成,这些青石被人工凿成石板后连在了一起,便将古镇的既往连接到现在。
不必去计算青石路有多古老,只要看一眼雨洗后石板的断纹和磨圆的边角,你便会自然放轻脚步,让脚踩着湿湿的软软的梦,留在深深的记忆里。
沿河的柳湿了,那绿叶从树端径直垂到河面。
高高低低的柳,曳着长长的裙倒映在水中,以一种曼舞的姿态写着自己的心事。
水面上散淡地漂浮着浅黄的树叶,那是柳写给秋雨的诗句吧?秋雨淅淅沥沥,吴侬软语般轻吟着诗句。
于是,河水漾起浅浅涟漪,也漾出一幅幅青绿的江南水乡画。
河上的桥湿了,桥是石桥,不高,也不长。
桥头有树,树上有藤蔓缠绕;桥身摇曳着绒绒的绿,那是长在石缝间的草。
拿出相机对准石桥,闯进镜头的却是站在石桥上的年轻女子,一袭白色衣裙,撑着淡蓝色的雨伞,凝神看着远处的风景。
雨点在她的伞上跳跃出蓝色的水滴,也跳跃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情。
湿了的还有张氏旧宅。
这个历经100余年的“江南第一巨宅”,占地4792平方米。
漫步在厅、堂、廊、阁、楼之间,让人流连忘返的却是那些雕刻。
这是腰门上的砖雕,雕刻着八仙过海的传说;那是门窗上的木雕,几扇窗说着《西厢记》的故事,几扇门则讲着《牡丹亭》的戏文。
还有一座院落,两侧的漏明廊窗嵌着石刻芭蕉叶,雨点打在宽大舒展的叶片上,耳边回旋出的是“雨打芭蕉”的古韵。
湿了的还有小莲庄。
小莲庄是晚清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花园。
占地10亩的荷花池,被层层叠叠的荷叶遮盖得严严实实,虽然已是秋天,可荷叶依旧青绿,青绿中还有片片荷花的粉红点缀。
秋雨绵绵,那该是渲染荷塘风韵的最好语言了。
坐在池边的亭子里听雨,看环绕荷池边的太湖石,与松与竹与有200多年树龄的紫藤组合而成的各种小景,恍惚间便觉得置身于赵孟頫笔墨下的小品中了。
湿了的还有嘉业堂藏书楼。
藏书楼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所建,这个大富大贵的世家子弟,偏偏喜欢上了藏书。
他历时20年,耗银30万,得书60万卷。
书多为古籍,尤以雕版印书蜚声四海。
藏书楼的每一扇木窗都有“嘉业堂藏书楼”的字样,“嘉业”,多么美好的家业呀。
“捧一掬芸香般的明月,夹藏在嘉业古楼的万摞书间”,即使是当代诗人,低吟这藏书楼,充盈其间的也是古老的书香气息。
河里的小船也湿了,一道道划破水面的轻轻浆声,惊散了水中的树影,也惊醒了沉醉在秋韵中的鸟儿。
狭长的河道耸起了两岸石板铺成的小街,白墙、青瓦、沿廊、河埠迷离在烟雨中,忽而膨胀,忽而收缩。
小船悠悠,流动着古镇缓慢而律动的节奏,时光似乎一下子被拉得悠长。
百间楼也湿了,这个江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居群落,相传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
沿河两岸400米间,楼阁房舍相接,山墙高低错落。
黛墨色的瓦片,粉白色的墙壁,还有从庭院里探出头来的树梢,缕缕的绿,它们一起把自己的影痕投进了河里。
“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
”清人的这首《浔溪渔唱》,唱出的便是百间楼这江南水乡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缠绵的秋雨洗湿了南浔的每一个角落,也洗湿了我,一个江东游子的牵挂。
10 . 文章描绘了南浔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请说说作者具体描绘了南浔的哪些人文景观?描绘这些景观的目的是什么?11 . 恰当地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高高低低的柳,曳着长长的裙倒映在水中,以种曼舞的姿态写着自己的心事。
12 . 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
本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13 .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表现方式?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完整。
(1)盼望着,盼望着,___________,春天的脚步了。
(朱自清《春》)(2)山尖全白了,___________。
(老舍《济南的冬天》)(3)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___________,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___________,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恰如④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⑤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选自《晋书》(注释)①耽;非常爱好。
②营:谋求。
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⑤朱买臣:西汉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后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路上见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给食一月。
前妻不久惭而自缢。
15 .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苔痕/上阶绿B.常丐/食诵《诗》C.无丝竹/之乱耳D.卿/不闻朱买臣妻邪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惟吾德馨(______)(2)时闻者多哂之(______)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8 . (甲)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