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形绝缘层截面积计算及推广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
1、怎样估算绝缘导线载流量?答: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口诀为: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载流量估算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载面积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1-7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积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载面积的9倍。
如2.5 mm2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积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1,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积的3.5倍,及35×3.5=122.5(A)。
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mm2、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其截面积的3倍;95mm2、120mm2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的2.5倍,依此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时,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表1-7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积的倍数关系2、如何选择代用导线?答:线圈导线由于某种原因,例如,当时缺少该种导线规格而又急等使用,这是就需选择其他的导线代用,导线代用的原则就是选用导线截面必须等于或接近原导线截面。
分段绝缘器测量八个点的数据计算与调整
分段绝缘器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用于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它通常由多个绝缘子组成,每个绝缘子都有一个测量点。
在维护和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八个测量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和调整,以确保绝缘器的正常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每个测量点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绝缘子的电压、电流、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通过定期采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绝缘器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发现问题。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对测量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我们可以判断绝缘器是否存在电压过高、电流过大、温度过高或湿度过高等问题。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以防止绝缘器的损坏。
在调整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点的数据进行参数的调整。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绝缘子的电流过大,我们可以调整电流分配器的参数,将电流进行均衡分配,以减小绝缘子的负荷。
如果发现某个绝缘子的温度过高,我们可以增加散热装置的功率,加强散热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八个测量点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绝缘器的整体工作状态。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点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我们
可以判断绝缘器是否存在局部过热或潮湿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分段绝缘器的数据计算与调整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八个测量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1.1.1.1.3 .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GYFXTC8F)技术规范书二〇一六年八月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产品分类 (2)3.1型号划分 (2)3.2型式 (2)3.3规格 (2)3.4产品型号和标记 (2)4 要求 (2)4.1结构 (2)4.2交货长度 (5)4.3标志 (5)4.4性能要求 (5)5 试验方法 (7)5.1总则 (7)5.2光缆结构检查 (8)5.3光缆标志检查 (8)5.4光缆长度检查 (8)5.5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 (8)5.6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 (10)6 检验规则 (11)6.1总则 (11)6.2检验术语 (11)6.3出厂检验 (11)6.4型式检验 (11)7 包装、运输和贮存 (12)7.1包装和标志 (12)7.2运输和贮存 (13)附录 A 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带的特性要求 (14)前言本技术规范参考GB/T 13993.4《通信光缆系列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和YD/T 1155—2011《通信用“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等规定,并结合目前进行的光缆生产试验情况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制订。
本技术规范主要从适用范围、引用文件、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
附录A为FRP带主要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可作为采购、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部门的相关技术依据。
本规范由XXXXXXXXX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心管式非金属“8”字形自承式室外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产品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规范规定的光缆适用于管道、隧道、非自承式架空、小跨距自承式架空等常规敷设方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GB/T 2951.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 60811-1-1:2001,IDT)GB/T 2952(所有部分) 电缆外护层GB/T 6995.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 标准颜色GB/T 7424.1 光缆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IEC 60794-1-1:2001 MOD)GB/T 7424.2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 60794-1-2:1999,MOD)GB/T 9771(所有部分) 通信用单模光纤GB/T 15065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 15972.2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IEC 60793-1-20:2001,MOD)GB/T 15972.22-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长度(IEC 60793-1-22:2001,MOD)GB/T 15972.4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IEC 60793-1-40:2001,MOD)GB/T 15972.42-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波长色散(IEC 60793-1-42:2001,MOD)GB/T 15972.44-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截止波长(IEC 60793-1-44:2001,MOD)GB/T 15972.45-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模场直径(IEC 60793-1-45:2001,MOD)GB/T 17650.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 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EC 60754-1:1994,IDT)GB/T 17651-1998(所有部分)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GB/T 18380.12-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 60332-1-2:2004,IDT)GB/T 20186.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GB/T 20186.2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GB/T 26572-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 26125-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限用物质的测定YD/T 629.1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传输功率监测法YD/T 629.2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后向散射监测法YD/T 839.3 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3部分: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YD/T 908-2011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 1020 电缆光缆用防蚁护套材料特性第一部分:聚酰胺YD/T 1115.2 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第二部分:阻水纱YD/T 1258.2室内光缆系列第2部分: 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1485 光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YD/T 1958-2009 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IEC 60282-3:2006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指南第3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的计算3 产品分类3.1 型号划分本规范所规定的光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按YD/T 908-2011 的规定分类与原则划分。
电线的截面面积以及安全载流量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生活和工作中更要安全用电!下表为导体导线允许载流量对照表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允许载流量(A)1,用途各种导线的截流量(安全用电)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2,口诀铝心绝缘线截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S(截面)=0.785*D(直径)的平方口诀一:10下5,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口诀二:穿管、温度,八九折。
口诀三:裸线加一半。
口诀四:铜线升级算。
3,口决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截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倍数”来表示。
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则从10开始。
4,口决解释口诀一: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解释:10mm2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平方毫米计算;100mm2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平方毫米计算;2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平方毫米计算;3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平方毫米计算;70mm2、9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平方毫米计算;口诀二;“穿管、温度,八、九折”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公式、单丝直径、载流量与截面积倍数口诀!电缆成本计算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1.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3.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4.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5.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6.电力电缆YJV-1KV 3*95+1*70表示:意思就是3根95平方毫米加上一根70平方毫米的电缆压在一条线里面。
国标电线电缆的单丝 :BV电线1 平方用丝1.13mm1.5 平方用丝1.38mm2.5 平方用丝1.78mm4 平方用丝2.25mm6 平方用丝2.76mm10 平方用丝1.35mm16 平方用丝1.70mm35 平方用丝2.52mm 50 平方用丝1.78mm 70 平方用丝2.14mm 95 平方用丝2.50mm V V电缆1 平方用丝1.13mm1.5 平方用丝1.38mm2.5 平方用丝1.78mm 4 平方用丝2.25mm6 平方用丝2.76mm10 平方用丝1.35mm 16 平方用丝1.70mm 25 平方用丝2.14mm 35 平方用丝 2.52mm 50 平方用丝2.52mm 70 平方用丝2.52mm 95 平方用丝2.52mm 120 平方用丝2.52mm 150 平方用丝2.52mm 185 平方用丝 2.52mm 240 平方用丝2.52mm 300 平方用丝2.52mm BVR电线0.75 平方用丝0.37mm1 平方用丝0.43mm1.5 平方用丝0.52mm2.5 平方用丝0.41mm4 平方用丝0.52mm6 平方用丝0.64mm电缆载流量口决: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电线电缆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1]电线电缆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1]电线电缆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值得收藏】史上最全的电线电线常用计算公式发布时间:2018-02-20 16:50目录第一部分导电线芯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的计算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的计算二、绞线1.绞合线芯的结构计算2.绞合线芯的重量计算3.绞入系数K的理论计算4、紧压圆形线芯的重量计算5、扇形线芯的结构和重量计算6、通讯电缆的结构和重量计算第二部分挤压式绝缘层及护层一、圆形挤压式1.绝缘层1)单线挤压式绝缘层的重量2)绞线(或束线)芯边隙无填充物挤压绝缘层的重量3)复绞线(束绞线)芯挤压式绝缘层的重量4)其他形式的绝缘层重量2.护层1)有填充物和包带式护层的重量计算2)不填充和不包带式护层的重量计算3)金属纺织后挤包和嵌隙护层的重量计算4)皱纹式挤压护层的重量计算二、扇形挤压式1)两芯平行有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2)两芯平行有填充、有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3)两芯平行不填充或不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4)套管式护层的重量计算5)三芯平行护层的重量计算6)椭圆形护层的重量计算第三部分绕包、浸涂、浸渍和编织一、绕包层重量的计算1)带状式绕包层重量的计算2)纤维绕包层重量的计算3)绳状绕包层重量的计算二、浸涂及浸渍层的重量计算1)漆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2)玻璃丝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3)浸渍剂的重量计算4)浸渍电缆纸和电缆麻重量的计算三、编织层的重量计算1.纤维编织层的重量计算2.金属编织层的重量计算第四部分成缆填充材料和外护层1、成缆填充材料的重量计算2、外护层材料重量计算附录常用材料比重、单根重量及导电线芯绞入系数及成缆绞入系数第一部分导电线芯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截面 F=π*d12 (mm2)重量 W1=F*r=π*d12*r (kg/km)W1铜= d12 (kg/km) W1铝= d12 (kg/km) W1 钢= d12 (kg/km) F—圆单线截面积 mm2 W1 --导线重量 kg/kmd1—圆单线直径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2)双金属线:1) 重量系数法:W2=W1*K W2锡=W1铜*K= *K2) 综合比重法:W2=π*d12* r2 *(r-r1)/(r2-r1)W2—镀层材料重量 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见表1d2—镀层单线的直径 mm r –有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r1—内层材料的比重 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表1.线径(mm) K 线径(mm) K二.型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 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 截面 F=a*b - f=a*b-[(2R)2-πR2] = a*b - R2 (mm2)(2) 周长 C=2(a+b) - L=2(a+b)-(8R-2πR) =2(a+b) - (mm)(3) 重量 W1=F*r (kg/km)a—扁线厚度 mm b—扁线宽度 mmR—扁线的圆角半径 mm r—方角一圆角截面的差数 mm2L—方欠与圆角周长的差数 mm F—扁线截面积 mm2C—扁线的周长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2) 双沟形电车线截面和重量计算双沟形是车线截面可用作图法分块计算,然后相加而得,或使用求积仪测得。
《导线绝缘层的剥离方法》大顺中学杨晓一、教学目标掌握各类导线绝缘层的剥离和连接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切削三、教学过程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切削(1)用钢丝钳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线芯截面为4mm2 及以下的塑料硬线,一般用钢丝钳进行剖削。
剖削方法如下:1)用左手捏住导线,在需剖削线头处,用钢丝钳刀口轻轻切破绝缘层,但不可切伤线芯。
2)用左手拉紧导线,右手握住钢丝钳头部用力向外勒去塑料层,在勒去塑料层时,不可在钢丝钳刀口处加剪切力否则会切伤线芯。
剖削出的线芯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有损伤,应重新剖削。
(2) 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线芯面积大于4mm2的塑料硬线,可用电工刀来剖削绝缘层,方法如下:1)在需剖削线头处,用电工刀以45゚角倾斜切人塑料绝缘层,注意刀口不能伤着线芯,如图1-12a所示。
2)刀面与导线保持25゚角左右,用刀向线端推削,只削去上面一层塑料绝缘,不可切入线芯,如图 1-12b所示。
a) b) c)图1-12 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a)刀以45゚角倾斜切入 b) 刀以25゚角倾斜推削 c)翻下余下塑料层3)将余下的线头绝缘层向后板翻,把该绝缘层剥离线芯(见图1-12C),再用电工刀切齐。
2. 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软线绝缘层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剖削(图1-13)。
剖削方法与用钢丝钳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方法相同。
不可用电工刀剖削,因为塑料软线由多股铜丝组成,用电工刀容易损伤线芯。
图1-133. 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护套线具有二层绝缘:护套层和每根线芯的绝缘层。
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用电工刀剖削,方法如下:(1)护套层的剖削1)在线头所需长度处,用电工刀刀尖对准护套线中间线芯缝隙处划开护套线,如图1-14a 所示。
如偏离线芯缝隙处,电工刀可能会划伤线芯。
2)向后板翻护套层,用电工刀把它齐根切去,如图1-14b所示。
图1-14 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a)用刀尖在线芯缝隙处划开护套层 b)板翻护套层并齐根切去2.内部绝缘层的剖削在距离护套层5~10mm处,用电工刀以45゚角倾斜切入绝缘层,其剖削方法与塑料硬线剖削方法相同。
"+$#年第$期;76$!"+$#电线电缆K 401Q /.1[./0\<2340"+$#年"月S 036%"+$#&字形绝缘层截面积计算及推广应用廖水平$!陈志榕!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广州#$$’’)"摘要!指出了两芯平行绝缘电线&字形绝缘层截面积的计算公式的错误$重新进行了分析#推导$给出了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并将此推广应用到&字形扁形电梯电缆护套截面积的计算$且对其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推导’关键词!&字形扁形电梯电缆(截面积(计算(推导中图分类号!>?"’*E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4+-?2&2=/’9;([C 2;+3(8J 42:-+9&/4*’/22C 6(<9&/4@’(+*+-<:-+9&/4+489/7E9(48J 9@N:BU.(V.PM %<]K ;a B.(/7PM!K 401Q /.1.Q R S 21.4.Q .0T b U2PM /.b U2PM A B7U <76%J Q W6%b U2PM A B7U #$$’’)%<B.P2"@,29’+<9&C 7.PQ 0W 7UQ Q B00//7/7X Q B0X 7/8U42Q B2Q 1241U42Q 0Q B0&(T B2V0W 1/7T T (T 01Q .7P242/027X Q B0.PT U42Q .7P 7X Q B0Q -7V2/2440W 17/0.PT U42Q 0W -./0%/0P0-0W4R 2P24R A 0W 2PW W0WU10W Q B.T X 7/8U42%M .Y 0P Q B017//01Q 0W X 7/8U42/%30T .W0T 0g V0PW0W .Q Q 71241U42Q 0Q B0T B02Q B 1/7T T (T 01Q .7P 2/027X Q B0&(T B2V0W X 42Q 040Y 2Q 7/123402PW W0WU10W .Q T X 7/8U42/6Q (?I /’82&&(T B2V0W X 42Q 040Y 2Q 7/12340)1/7T T (T 01Q .7P 2/02)1241U42Q .7P )W0WU10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廖水平!$%)’h"%男%高级工程师6作者地址!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国贸大道南*,*号之五*#$$’’)+6"R 引R 言两芯平行绝缘电线&字形绝缘层截面积的计算%在#电线电缆手册$第一册中给出了计算公式%其中的2$在实际运算时%出现了负值%与实际不符(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推导%对2$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将此计算公式推广应用到&字形扁形电梯电缆护套截面积的计算(#R 计算公式在#电线电缆手册$第一册的第$$’$页中%两芯平行绝缘电线&字形绝缘层的截面积2的计算公式为&26"#!:3#"#52$!$"2$6"=$"!:"3#""!#$&+%5T.P"%[]"!""式中&:为导电线芯直径!88")#为绝缘厚度!88")2$为绝缘层两圆环重合处的面积!88"")%如图$所示%为%)和%*的夹角%其值等于2/117T :m #:m"#(!R 计算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在实际的工艺计算中%2$的计算会出现负值%例如导体直径:为$E $88%绝缘厚度#为+E *88时%可计算出%l’"E ,#p %17T %l+E ),%%T .P %l +E *)’%代入式!""进行计算%则有&2$6"=$"!:"3#""!#$&+%5T .P"%[]"6"=$"!:"3#""!#$&+%5"T .P %17T %[]"6"=$"=!$E $"3+E *""[=!!!,E $’$#$&+=’"E ,#5"=+E *)’=+E ),%]"65+E ,’88"!!2$为负值%显然与实际不符(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不妨结合图形对公式进行分析推导(MR 公式推导及修正两芯平行绝缘电线&字形绝缘层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为绝缘厚度#%*+l ,+l +E ##%%)l #m +E #:%%,l +E #:%:为导体直径(图$!&字形绝缘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2$的面积为虚线部分所包含的面积%它等于’倍的)*+所在面积2@O <%2@O <等于扇形%)*的面积2扇N @O 减去三角形%)+的面积2/N @<%其中扇形面积2扇N @O 为&2扇N @O 6!:"3#""#,*+%!!三角形的面积2/N @<为&2/N @<6$"%)=%+=T .P %6$"%)=!%)=17T %"=T .P %6$’%)"T .P"%6$’!:"3#""T .P"%则2$为&2$6’=!2扇N @O 52/N @<"6’=!:"3#""#,*+%5$’!:"3#""T .P"[]%6"=!:"3#""!"=#,*+%5"=$’="T .P %17T %"6"=!:"3#""!#$&+%5T .P %17T %"6"=!:"3#""!#$&+%5$"T .P"%"根据以上的推导%2$的计算公式应修正为&2$6"=!:"3#""!#$&+%5$"T.P"%"6"!:"3#""!#$&+%5T .P %17T %"!,"!!计算得2$l +E *,88"(UR 推广应用在电梯井道用的电梯电缆%一般都做成扁形的%其形状如图"所示%在^O =>&),’E *-"+$"中也有规定(但是有些客户%例如日本株式会社%也采用&字形的扁形电梯电缆%如图,所示(对于&字形的扁形电梯电缆%其护套截面积的计算%可分解为’个部分%其中2$可参照两芯平行电线&字形绝缘层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图"!普通扁形电梯电缆示意图!!对于&字形扁形电梯电缆护套截面积的计算%就以*+芯的为例来探讨%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电缆护套的截面积2则为&26$+2"3$+2,5"2$5$’2’式中&2为&字形扁形电梯电缆的总面积)2$为组间相邻缆芯圆环护套重叠部分的面积%如图’所示虚线部分的面积)2"为缆芯圆环护套面积%如图#所示)2,为护套在绞合绝缘线芯表面的嵌隙面积%如图#所示)2’为缆芯圆环护套重叠部分的面积%如图*所示(图,!*+芯&字形扁形电梯电缆截面示意图!!在图,中%O $为组间间隔%O ",O ,分别为电缆短轴和长轴的护套厚度(对于&字形扁形电梯电缆%一般来说%O "和O ,一般取相同的值%一来方便护套截面积的计算%二来方便模套的设计(例如日本株式会社对这种&字形的扁形电梯电缆%其O "和O ,的值%,*芯以下取$E’88%,*芯及以上取$E #88(0#’0在以下的推导中%设绝缘线芯的直径为,%O $lN %O "l O ,l O (下面就2$,2",2,和2’的计算分别进行推导(如图’所示%2$为虚线部分的面积%跟&字形绝缘层的2$的计算类似%可借用过来%但此时的:则应改为,,%#值应改为O%代入式!,"%即可得出2$的计算公式&2$6"!,,"3O ""!#$&+%5T .P %17T %"6!,,3"O """!#%$&+5T .P"%""式中%%为%)和%*之间的夹角%其值等于2/117T ,,m N ,,m "O(图’!2$截面计算示意图如图#所示%2"则为2"6#!,,3"O """5!,,""[]"6#!,,3O "O !!2,的面积%根据#电线电缆手册$第$$,&页表)(,("%则有2,l $E "*,,"(图#!缆芯护套截面示意图2’为图*所示的填充部分%即*+-,所包围的弓形面积%扇形面积2扇N O <K 与三角形面积2/N O K 之差%其中&2扇N O <K 6""#,*+!,,"3O ""6#$&+"!,,"3O ""2/N O K 6"2/N O L6"=$"=,,"=!,,"3O "=T .P "6,,!,,3"O "’T .P "6!,,3"O ""’=T .P"""式中%"为%*与%+的夹角%其值等于2/117T !,L,,m "O"(由此则有&2’62扇N O <K 52/N O K 6#$&+"!,,3"O""’5!,,3"O ""&T .P""6!,,3"O ""’!#"$&+5T.P""""图*!2’截面示意图!!&字形的*+芯扁形电梯电缆护套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26$+2"3$+2,5"2$5$’2’6$+#!,,3O "O 3$+=$E "*,,"5"=!!,,3"O """!#%$&+5T.P"%""5$’=!!,,3"O ""’!#"$&+5T .P"""[]"6$+#!,,3O "O 3$"E *,,"5!,,3"O ""!!#%$&+5T .P"%""5)!,,3"O """!#"$&+5T .P""""$R 结束语通过对&字形绝缘截面公式的推导%重新修正了计算公式%且推广应用到&字形扁形电梯电缆护套层截面的计算%并以*+芯的&字形扁形电梯电缆为例%对其护套层的截面计算进行了推导%给出了计算公式(对于不同芯数和缆芯组合的&字形扁形电梯电缆%其护套层截面的计算%可根据结构做适当调整%即可得出其计算公式(参考文献!*$+!王春江主编6电线电缆手册!第一册"*?+6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6*"+!^O =>&),’E *-"+$"!额定电压’#+=)#+G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部分&电梯电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