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上课文知识拓展之作者吴冠中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吴冠中个人资料桥之美课文研讨课文研讨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力。
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我们也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将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来进行一些审美活动,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
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了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
这段文字为读者开辟了一个视角:可以完全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桥,同时也为下文展开描述预设了心理准备。
课文随后举了四个例子,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
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
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
知识点作者介绍: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
我会写:cán:蚕(蚕丝、蚕豆、家蚕)kǎo:考(考试、高考、考古)téng:疼(心疼、疼爱、疼痛)xí:席(席子、酒席、出席)táng:糖(糖块、冰糖、白糖)xiè:屑(纸屑、木屑、不屑一顾)qǐ:启(启示、启发、开启)dí:迪(启迪、教迪、迪斯科)dīng:钉(鞋钉、图钉、门钉)péi:陪(陪伴、陪同、失陪)bì:毕(毕竟、毕业、毕业)zhǔ:煮(煮熟、煮面、煮饭)zhěn:枕(枕头、枕垫、高枕无忧)我会认:茧:jiǎn(蚕茧、茧子、破茧成蝶)栈:zhàn(客栈、货栈、木栈道)冤:yuān(冤枉、冤家、冤仇)枉:wǎng(枉然、屈枉、贪赃枉法)惚:hū(恍惚、惛惚、精神恍惚)跷:qiāo(跷腿、跷脚、跷跷板)僻:pì(僻静、偏僻、穷乡僻壤)嫁:jià(出嫁、嫁娶、嫁妆)缴:jiǎo(缴费、缴款、缴税)榜:bǎng(榜样、榜首、金榜题名)兼:jiān(兼职、兼顾、德才兼备)嘲:cháo(嘲笑、嘲讽、冷嘲热讽)形近字:屑(纸屑)宵(元宵)钉(钉子)盯(盯防)陪(陪伴)培(培养)多音字:省:shěng(节省) xǐng(省悟)挣:zhēng(挣扎) zhèng(挣钱)撒:sā(撒手) sǎ(撒种)缝:féng(缝补)fèng(裂缝)宿:sù(住宿) xiǔ(一宿) xiù(星宿)近义词:朦胧——模糊节省——节约艰难——艰苦快乐——愉快委屈——冤屈启迪——启发盛大——隆重偏僻——偏远珍贵——宝贵轮换——轮流明显——清楚领略——领悟嘲笑——嘲讽反义词:朦胧——清晰节省——浪费艰难——容易便宜——昂贵炎热——寒冷嘲笑——鼓励偏僻——繁华精致——粗糙理解词语:朦胧:不清楚;模糊。
五年级语文
作者名片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2019年3月16日,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
主要作品
油画: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吴冠中散文选》等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说课第【1】篇〗设计说明本课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全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呼应。
“父爱之舟”既指姑爹的渔船,也指父亲的爱,两者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意在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
本设计着眼于选材,从默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教学中紧紧抓住“小舟”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种种往事连为一体,让父爱与小舟水乳交融。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随着“船来船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我”和“父亲”的感情也层层深化,直到最后写出“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的感想,从而顺利揭示出文章主题。
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感受文章的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作者资料并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课时安排2课时。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坐过小渔船吗?见过有人坐小渔船去参加考试吗?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就是坐着渔船外出求学的,而一路保护他、给他撑船的就是他的父亲,所以本文的标题就叫做“父爱之舟”。
(板书:父爱之舟)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一看这条“父爱之舟”上到底承载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感情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1.教师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生字词。
2.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冤枉”中的“枉”字,单字读wǎnɡ,在本词语中读轻声;“栈”读zhàn,不读jiàn;“跷”读qiāo,不读qiào;“茧”读jiǎn,不读jiǎnɡ;“偏僻”的“僻”读pì,不要读成bì;“枕、暑、煮、嘲”读翘舌音。
吴冠中简介(新版)一、人物简介吴冠中(20张)吴冠中(1919年至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
主要成就: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艺术成就被“中国抽象国画之父”、“世界经济哲学之父”朱明誉为:[1]“中国大师级艺术家”。
三、艺术生平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吴冠中先生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四、吴冠中讣告清华大学在26日发出的讣告称: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清华大学为其举行追思会。
五、从艺历程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
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
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
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
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
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父亲种田,兼作小学教员,父亲最大的希望是他能进无锡师范,毕业后作一名小学教员。
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
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杭州艺专。
大学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毕业时正值新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
后来他说,当时他本可以留在法国,像同学赵无极那样,但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起,将
绘画艺术推向世界。
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
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
最近,他获得了“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容誉。
大英博物馆在1992年3月26日到5月10日推出一项前所未有的展览:吴冠中个展,展出44幅作品,作品是他1970 年以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及素描。
此次展出号称“前所未有〞,是由于吴冠中个人在欧洲的第一次个展,更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为在世画家所办的展览。
因此这次个展,不仅对吴冠中而言是他绘画生涯的再一次突破,也意味着东西艺术交流的向前开展。
吴冠中简介|吴冠中详细信息-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
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1919年~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举办画展;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首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先生的画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用笔简练,后期作品常喜以点、线造形,创自己独解,诠释自然之美,人生喻其中,竟如他艰辛磨难的经历,寻味良久而其所著文章也育人,朴实无做作,可看,所得甚多。
同时,吴冠中的作品在拍卖艺术市场上屡创新高;作为其生前最后一幅公开拍卖的作品,在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他1974年作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人民币成交,到2011.11.19日,他的《长江万里图》以1.3亿人民币成交。
代表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春雪》,《长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会写生词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对父亲的回忆,对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唤起对亲情的理解。
课前准备作者吴冠中的画作。
关于吴冠中的介绍。
配乐朗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父爱。
唤起对亲情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一、导入课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知道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节课我们同样要学习在我们生活中,给予我们关心和爱护的人,他就是我们的父亲。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幻灯片上的内容,这些是一位叫做吴冠中的儿子在痛失自己的父亲之后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父亲对于自己的爱和温暖,请同学们说说从这些画中你看到了什么?(一条小船,流水,小桥,白墙黛瓦的民居和三三两两的人。
还有一个慈爱的老父亲牵着自己的小孩儿往前走。
)教师总结我们看到几乎每一幅画中都有渔船的身影,说明作者对小渔船有独特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关于父亲和渔船的故事她的名字叫《父爱之舟》。
板书父爱之舟1、了解作品及写作背景《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当时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父亲深深地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
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
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
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2、《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什么是回忆性的散文呢?回忆性的散文,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
它是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
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书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回忆性散文是片段式的,并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3、作者介绍吴冠中(1919——2010)。
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吴冠中简介吴冠中(1919年11月吉林乾安县-2010年5月25日美国纽约),著名画家,为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艺术风格独特,作品广泛受到国内外的认可和赞誉。
吴冠中的艺术生涯可以说是一段传奇,他的画作充满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在中国画坛享有崇高地位。
吴冠中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酷爱绘画。
尽管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但凭借着对艺术的天赋和自学的毅力,他成为了一位自成一派的艺术家。
吴冠中最初以绘制风景画为主,他擅长用水墨表现山水景色的壮丽和灵动。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笔触和构图,将中国传统山水画和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吴冠中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特点。
他充满浓厚的东方韵味,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他的画作给人以美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他善于通过画面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思考。
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人性和情感的思考,都通过他的作品展现出来。
吴冠中以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在国内外的艺术界享有盛誉。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奖项和荣誉。
他的画作在国内外的拍卖市场上也一直很受追捧。
他的艺术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的艺术界,更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和印制成艺术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吴冠中的艺术成就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外,也离不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
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钟爱中国古代的山水画。
他不仅研究了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表现形式,也从中汲取了灵感和启示,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展现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力。
吴冠中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局限于绘画领域,他还涉足了雕塑、陶瓷、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
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得到了发挥。
他的绘画作品常常通过色彩与线条的运用,表达出他对生活、自然和人类情感的理解。
他的雕塑作品,则通过形体与空间的结合,呈现出他对立体造型的独特见解。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9课 父爱之舟课前预习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把课文读通顺。
3.把汉字与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
茧 栈 冤 枉 惚 跷 僻zhàn qiāo jiǎn yuān hū pì wǎng迪 嫁 缴 榜 兼 嘲 枕jià dí ji ān cháo jiǎo zhěn bǎng4.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蚕c án 考k ǎo 疼t én ɡ 席x í 糖t án ɡ 屑xi è 启q ǐ 迪d í 钉d īn ɡ 陪p éi 毕b ì 煮zh ǔ 枕zh ěn注意:“毕”中“十”的横写长一些。
“暑”上部的“日”要写得稍扁些。
5.给下列字组词。
蚕( ) 考( ) 疼( ) 席( ) 糖( ) 屑( ) 启( ) 迪( ) 钉( ) 陪( ) 毕( ) 煮( ) 枕( ) 6.把下列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起来。
撒娇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忧恍惚惚 不清楚,模糊。
朦胧 仗着受人宠爱故意作态。
7.在文中找出描写爸爸冒雨送“我”上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父爱是“舟”,是因为_____________。
9.“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是( )。
A.在庙会上买的万花筒 B.爸爸做的万花筒10.本文的作者是_____,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作者名片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1岁。
202X年3月16日,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
主要作品
油画: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吴冠中散文选》等。
作者名片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2019年3月16日,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
主要作品
油画: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吴冠中散文选》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