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薄皮瓣在手部深度烧伤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5.28 KB
- 文档页数:1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袁兆能【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groin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deep up-per extremity burn reconstruction.Methods Early debridement and groin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in 15 patients with deep finger burns(control group)and 15 patients with deep wrist andhand burns(observation group).The pedicle division time,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pedicle division time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decrease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creased in observation group[(22.0±2.7)days vs(28.8±2.20)days,(4.56±1.47)vs (11.61± 1.50)and 100.0% vs73.3%,respectively;P <0.05].Conclusion Groin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deep wrist and hand burns than for deep finger burns.It can eliminate wound-surface,shorten woundhealing time,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reduce amputa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deep upper extremity burns.%目的:探讨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
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体会
胡景煌;段砚方;唐江南;徐成华;涂江晖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下半月刊)》
【年(卷),期】2010(019)003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下腹部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结果:皮瓣成活均良好,随诊6个月~1a,外形及功能均良好.结论: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早期修复的理想方法.
【总页数】3页(P288-290)
【作者】胡景煌;段砚方;唐江南;徐成华;涂江晖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北,宜昌,443000;湖北宜昌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北,宜昌,443000;湖北宜昌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北,宜昌,443000;湖北宜昌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北,宜昌,443000;湖北宜昌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北,宜昌,4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2.2
【相关文献】
1.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15例 [J], 崔培善;崔培新;崔培昂
2.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护理 [J], 蔡知菊
3.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 [J], 徐刚
4.应用下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5例 [J], 孔繁英;王海军;
5.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手部热压伤 [J], 米增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薄“蝴蝶”皮瓣修复多手指深度烧伤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腹部薄“蝴蝶”皮瓣技术对多手指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92例多手指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
采用常规植皮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部薄“蝴蝶”皮瓣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指深度烧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TAM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指功能和外观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腹部薄“蝴蝶”皮瓣技术对多手指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腹部薄“蝴蝶”皮瓣;多手指深度烧伤;治疗多手指深度烧伤常会导致肌腱和指骨发生暴露,简单植皮手术的修复效果通常不够理想,需用皮瓣对创面进行覆盖,带蒂皮瓣可为外露的组织过程修复提供必需血供,使局部的抗感染能力明显增加。
而应用薄皮瓣修复可同时满足对生理及外形进行修复的需要,“蝴蝶”皮瓣移植覆盖创面后手指可以伸直,患者上肢固定于腹部,耐受度好,供瓣区可进行直接缝合[1-4]。
本次研究对多手指深度烧伤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腹部薄“蝴蝶”皮瓣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2例多手指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患者年龄18~73岁,平均(41.4±1.7)岁;烧伤时间1~13 h,平均烧伤时间(3.7±0.6)小时;治疗组患者中男29例,女13例;患者年龄19~75岁,平均(41.6±1.5)岁;烧伤时间1~14 h,平均烧伤时间(3.8±0.5)h。
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治疗方式采用常规植皮手术方式实施治疗。
腹部超薄“蝴蝶”皮瓣修复手指多指高压电烧伤5例目的:探讨腹部薄“蝴蝶”皮瓣修复手指多指高压电烧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设计1蒂双瓣“蝴蝶”样腹部随意皮瓣,覆盖相邻两指高压电烧伤深度创面。
结果:5例多指手指高压电烧伤患者8对“蝴蝶”样腹部随意皮瓣完全成活,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腹部超薄“蝴蝶”样随意皮瓣修复手指多指高压电烧伤方法简单,设计合理,手术成功率高。
标签:“蝴蝶”皮瓣; 高压电烧伤;手指;腹部皮瓣;修复外科手术手指高压电烧伤多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
皮瓣移植对愈后功能恢复、防止继发坏死、加深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同时用皮瓣覆盖多个手指创面,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
自2007年始,笔者单位采用自行设计的“蝴蝶”样腹部超薄随意皮瓣移植覆盖多指高压电烧伤,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2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多处高压电烧伤合并手指多指深度烧伤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20~50岁,2例伤后0.5 h入院;2例伤后4 h 入院;1例伤后1 d入院。
伤处均位于相邻两指,或合并指蹼深度烧伤,Ⅲ~Ⅳ度,均有不同程度神经、肌腱、指骨损伤,但其连续性存在。
1.2手术方法5例手部高压电烧伤均于伤后3 d内手术。
常规冲洗消毒,手部扩创,切除坏死焦痂。
将坏死肌肉切除彻底,保留间生态组织,尽可能保留肌腱,避免破坏肌腱的连续性。
保留未开放的关节囊。
骨组织全部保留。
清创后依创面大小、部位、形状,于同侧下腹部设计共用一个蒂的两个随意皮瓣,此型皮瓣外观像一对“蝴蝶”翅膀,每个皮瓣的长宽可以略大于所需覆盖手指创面长宽为宜。
从一侧切开皮肤至深筋膜浅层后掀起,修剪皮瓣远端皮下脂肪使其呈斜坡状,皮瓣远端边缘以隐约可见真皮下血管网为宜。
该皮瓣的对侧同样方法掀起薄皮瓣,这样就掀起了像“蝴蝶翅膀”样的两个皮瓣,其共用的蒂与腹部深筋膜层相连的组织宽度2~3 cm,也就是两个相邻手指尽量分开的宽度。
掀起的一对“蝴蝶翅膀”样薄皮瓣直接移位分别覆盖相邻的两个手指创面。
2021腹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在手部损伤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范文 手部皮肤以及手部软组织的缺损常见于外科疾病中,多由于手外伤、手部伤口感染、肿瘤切除、瘢痕修复术等,是目前修复手外科的难题之一。
而手部损伤则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这种损伤诱因十分多,患者损伤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出现溃疡、皮肤硬化、黏膜损害等,严重患者将会造成昏迷、脱水甚至会留有疤痕,影响手部的美观[1],损伤严重者手部畸形,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2].临床上对于损伤还没有理想的修复方法,传统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手部外观,但是修复后并发症较多,严重患者还会造成手部残疾。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在手部损伤修复中使用较多[3].为了探讨腹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在手部损伤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对在我院自2013 年12 月至 2014 年 2 月接受手术的 6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自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2月接受手部损伤修复手术的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
60 例患者中,男性 37 例,女性 23 例,患者年龄 39 ~ 84 岁,平均年龄 48. 4±1. 5岁。
60 例手部损伤情况,左手 33 例,右手 27 例。
其中,左手掌侧 2 例,手背 3 例,左手拇指 3 例,食指 5例,中指 4 例,环指 6 例,小指 10 例;右手掌侧 13 例,手背 5 例,拇指 5 例,食指 4 例。
创伤患者皮肤缺损最大面积约 5. 5cm×4. 5cm,最小面积约3cm×2cm,均有不同程度的肌键缺失,见表 1. 1.2 修复方法 1.2. 1 对照组修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具体如下:首先对患者手部损伤进行清创,并对含有生机的神经、肌腱等进行修复。
修复时,要根据清创患者手部损伤的大小,在腹股沟部位去皮瓣,形状设计为“球拍样”,皮瓣大小可比损伤面略大处一些,有文献报道适当大出损伤面 10%[4].设计皮瓣时,应注意其中轴要位于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斜向外上方。
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手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手部创伤的修复效果以及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损伤患者,对其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给予前臂带蒂旋状皮瓣修复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所选取的110例患者,其中有33例使用了尺动脉皮瓣,45例使用了前臂桡动脉壁皮瓣,22例尺动脉腕上支皮瓣,10例前臂骨背侧动脉皮瓣。
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成活率为100%。
经过疗效评定,优63例,占57.27%,良43例,占39.09%,可4例,占3.64%,另外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较之术前恢复效果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患者手部出现创伤,采取前臂带蒂旋状皮瓣修复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创伤;修复;应用;效果手外伤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类外伤,多发于手背、手掌以及虎口区[1]。
通常手外伤患者的骨、肌腱以及神经等大多数都处于外露的状态,使得急需要对外露的部位进行修复[2]。
目前采用皮瓣修复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手段,虽然皮瓣的移植面积较大,并且血管蒂也较长以及手术的难度较大,但是在术后如果对患者的移植皮瓣和血流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及时的处理如动静脉危象等并发症,能够有效的提高皮瓣成活率,治疗的效果较好[3]。
本文研究了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手部创伤的修复效果以及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损伤患者,其中男性59例,年龄在15~70岁,平均年龄为(42.1±10.6)岁,女性51例,年龄在16~65岁,平均年龄为(41.5±10.2)岁,其中38例患者为手掌尺侧伤,18例为手背侧伤,48例为手掌桡侧伤,6例虎口伤。
1.2方法术前先利用多普勒血流仪对患者的穿支血管浅出点进行探测,以确保皮瓣蒂部的血管网络结构完好,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麻醉方式,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来看,无论是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联合麻醉都是适合皮瓣修复手术,然后对患者的手部创面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然后用测量仪对创面的范围进行测量,得出需要移植皮瓣的大小,再根据患者手部创面实际大小对皮瓣进行设计,设计时皮瓣的大小要大于实际创面1~2cm,此外,在靠近蒂的地方增添一个三角形皮瓣,该三角形皮瓣作为皮蒂桥,以增加皮瓣蒂转折部位的皮瓣面积,以保证蒂部位的皮肤组织没有张力,接着对创面以及轴点的边缘进行切口,钝性分离为明道,从而可以使三角形皮瓣转移到该部位时能够全面的将皮底顶部覆盖,再将设计好的各皮瓣移植到相应的位置,操作完成后对全层进行缝合,并设置的引流条,也可以置管进行清洗,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静滴抗生素,以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然后对患者及患者的家属指导注意事项,如保暖、保护等,必要时可以采用高压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