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鸟教你挑选数码单反相机镜头
- 格式:pdf
- 大小:633.14 KB
- 文档页数:10
摄影爱好者必备的3种镜头来源:网络在学习摄影知识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推荐的镜头搭配方案!值得说明的是,在相机的选择上,我没有特别的推荐,这是因为首先单反相机的更新速度太快,今天的王牌机型可能明年就是普通机型了;再者只要是单反相机,无论是全画幅还是非全画幅(APS-C)单反相机,在画质上都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大家在选择相机的时候,可以根据价格和自己的实际需求自行决定。
可能有很多的初学者有这样的疑问,为何大家都用差不多的机器,可我就是拍不出其他人那样震撼的照片呢?这里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没有选择最合适的镜头。
我认为,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只要配齐了3个互为搭配的镜头,就能在拍摄中游刃有余。
必备的第1个镜头:超广角镜头相机自带的套机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拍摄到的画面范围不够广。
在同样一个场景,让我们先直观的看看套机头最广拍摄的图片,与在同一地点用超广角拍摄图片的对比示意图:超广角镜头套头最广角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面对同样的美景,可是套机头拍摄出来的画面,构图非常平庸,缺少了超广角的那种气势,自然也就没有了超广角拍摄出来场景的那种灵性。
超广角镜头的选择,非全画幅的相机有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推荐,那就是副厂适马公司出的老版超广角镜头适马(SIGMA)DC EX 10-20/4-5.6 HSM。
新镜头价格在3600人民币左右,二手最低能到2000人民币左右。
因为有着不同的卡口设计,因此尼康(NIKON)、佳能(CANON)与索尼(SONY)非全副相机的玩家都可以找到适配的这款镜头。
图1-5是我用尼康(NIKON)D90相机与尼康卡口的适马(SIGMA)DC EX 10-20/4-5.6 HSM拍摄的样片,用肉眼观察,与比它贵了几乎一倍的原厂镜头们几乎没有差别。
超广角镜头样片而全画幅相机超广角镜头的选择:尼康用户是尼康(NIKON)AF 18-35mm f/3.5-4.5D IF-ED(3500人民币左右)或者尼康(NIKON) AF-S尼克尔16-35mm f/4G ED VR(8000人民币左右);佳能用户的选择是佳能(CANON)EF 17-40mm f/4L USM(5000人民币左右)或者佳能(CANON)EF 16-35mm f/2.8L II USM(10000人民币左右)。
4个选择摄影镜头原则如果把数码传统兼容镜头和数码专用镜头都加起来,阵容可谓庞大。
下面是店铺网络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4个选择摄影镜头原则的内容,希望对你在摄影探索道路上有帮助。
面对如此之多的镜头到底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数码单反用户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便于用户选择镜头时有所参考,日本摄影家马场信幸认为,购买镜头时主要依据焦距、最大光圈、近摄能力和表现力四大方面来选择。
选择摄影镜头原则一:焦距选择镜头第一个要注意的是镜头的焦距,焦距实际上就是视角问题,焦距不同视角也不同。
另外自己要明确,我购买镜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拍风景还是拍人物等等。
众所周知,拍风景宜用广角镜头,而拍人物则宜用定焦、中焦或长焦镜头,所以首先要根据摄影目的来决定自己所要选购的镜头焦距。
拍摄风景最佳焦段是广角焦段24mm、望远焦段200mm(均以35mm规格为标准,下同)。
当标准变焦镜头广角焦段从28mm进化到24mm后视角变大,可收纳的景物范围大大拓宽。
一般来说拍摄风景对镜头最大光圈要求不太高。
如果主要是拍风景的话,选择变焦镜头时广角焦段是24mm 基本就够用了。
至于望远焦段,起码得是200mm,如果望远焦段是300mm或400mm就更理想了,自由度会大大提高。
传统变焦镜头的望远焦段多是300mm,用在数码单反上就是450mm,焦距扩大了1.5倍,用起来会令人感到更加痛快,这一点正是数码单反的价值所在。
现在出品的数码专用超广角镜头的广角焦段一般到12mm,相当于35mm规格的18mm,比起35mm规格的28mm焦段将近扩大了1.5倍,从而使所拍摄的风景场面左右范围大大加宽。
拍摄人物最佳焦段是85mm以35mm规格标准来说,拍摄人物基本以85mm焦距为标准来选择镜头。
85mm焦段所拍的人像基本接近中画幅照相机所拍的画面效果,不仅远近感合适,而且人物脸部显得非常自然,照相机与被摄人物之间的距离基本也能保持在平时说话的距离。
单反镜头的分类单反镜头的分类单反,也就是单镜头反光。
采用这种技术地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担任摄影也用它来取景。
这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单反镜头的分类。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单反镜头的分类及结构第一种: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在35mm的焦距下进行拍摄,可以选择更低的范围值,越是低,数值低于28mm的话就叫做超广角镜头,目前市面上的超广角镜头都是控制在16mm的范围内,广角镜头适合最专业最顶级的摄影人才,选择对焦功能强,抓取拍摄景物的时候更加真实有效,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第二种:标准镜头焦距都是在50mm到85mm之间为标准焦距,选择和人眼最近的焦距是50mm。
也被人们叫做标头,要用好标头也是很难,不像超广角和微距镜头,通过调试用人眼感受到画面,这样的镜头不能精确的拍摄到微小甚至远距离的事物,对于人像的拍摄建议大家选择85mm,是最佳距离和最准确的定位。
第三种:中长焦镜头中长焦镜头,一般在100毫米和135毫米,135毫米也就是全幅拍摄,传感器尺寸在35mmx35mm,这个焦段的镜头设计面广。
对于动态的鸟类,静态的细小缝隙都是可以抓取拍摄的。
初入门单反的爱好者可以选择。
第四种:长焦镜头焦距一般出现在200mm,不仅抓拍动态,和拍取景静态都是上佳的选择,不过长焦镜头质量重很大。
用起来不方便,不具备防抖功能。
镜头结构:一、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的简易镜头这种简易型镜头由于只采用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因此其象差不可能完善校正,孔径也很小,只能在强光下使用。
但由于此类镜头价格特别低廉,特别是近年来已普遍使用光学塑料(PMMA)替代光学玻璃,使其制造成本更为降低。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玩具相机、一次性相机大多使用这种简易镜头。
二、三片三组柯克[Cooke]型镜头早期由三片分离透镜组成的柯克型镜头,其光圈位于透镜之间,这种光学结构型式是镜头象差能得以初步校正的最简单结构,象质基本上满足一般普及型相机的要求(镜头等级为2~3级),且价格比较低。
解读佳能镜头型号佳能镜头型号的命名是按照一套标准的形式来定出的。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EF佳能镜头系列名称70-300mm焦距长度,表示由最短至最长的焦距范围。
DO表示才用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IS表示采用了IS影像稳定器USM表示镜头的自动对焦是利用超声波马达为动力来源。
L镜头L是英文 luxury (奢华之意)的缩写。
如果在佳能镜头名称中带有: L,则表示此镜头才用了佳能先进的技术和昂贵的材料,具有相当高的成像素质。
L 镜头的明显标志是镜身上醒目的红圈。
解读EF-S镜头EF-S镜头是针对APS-C画幅相机优化设计光学结构的镜头。
根据APS-C画幅图像感应器尺寸将成像圈小型化,并且因为反光镜的小型化,可缩短后焦距(镜头最后端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
由此,使得镜头在保持高画质的同时更加小型轻量。
现在EF-S镜头除了代表性的超广角镜头,也有很多标准,远摄以及微距镜头等,阵容愈发充实。
不同焦距下视角的变化焦距越长中央建筑物越大。
50mm下的视角约46度。
100mm下的视角约是24度。
这样看来,焦点距离若变为2倍,则视角会减少约1/2,而拍摄范围约为原来的1/4.APS-C画幅机型拥有相当于所安装镜头标记焦距约1.6倍的视角。
因此,拍摄范围会更小。
比如,使用焦距为35mm和50mm的镜头,能分别活的相当于约50mm和85mm的视角。
不同光圈下虚化的变化控制照片的景深是非常重要的摄影技法。
所谓景深就是合焦点前后能拍得清晰的范围,景深越大,整个图像从远景到近景清晰范围就越大。
景深越小,合焦主体处清晰而前景背景虚化越大,从而更突出主体。
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是焦距,光圈和拍摄距离。
焦距越长,光圈越大,拍摄距离越近,则景深越小。
反之,焦距越短,光圈越小,拍摄距离越远,则景深越大。
不同焦距下透视感的变化眼前的被摄体与背景的距离可呈现出怎样的距离效果,这种视觉效果被成为透视感。
在保证图像中被摄体大小一致的前提下,改变焦距可观察到,16mm或24mm光脚镜头下的被摄体和背景之间有较强的透视效果,感觉背景延伸到很后面。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单反相机是一种通过镜头反射光线,使图像通过取景器显示在底片或数码图像传感器上的相机。
镜头是单反相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拍摄的画面效果和质量。
在选购单反相机镜头时,了解一些常见的镜头参数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镜头参数,以帮助读者对单反相机镜头有更全面的认识。
1. 焦距: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镜头的视角和放大倍数。
焦距越长,镜头的视角越窄,放大倍数越高;焦距越短,镜头的视角越广,放大倍数越低。
常见的焦距有广角镜头(一般小于24mm),标准镜头(约50mm)和长焦镜头(大于70mm)。
选择合适的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的目标和场景需求。
2.光圈:光圈是镜头的光线控制系统,它决定了镜头的进光量和景深范围。
光圈由一个一系列大小可调的圆片组成,用F值来表示,如F1.8、F2.8等。
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可以进光更多,适用于低光条件下的拍摄;较大的F值表示较小的光圈,景深范围更大,适用于需要清晰表现前后景深的摄影。
3.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可以对焦的最近距离。
对焦距离越近,镜头可以拍摄更近距离的物体。
在选择镜头时,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对焦距离,比如微距摄影或需要拍摄近距离细节的场景。
4.镜头构造:镜头构造是指镜头内部的光学结构和镜片数量。
常见的构造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只有一个焦距,通常具有较高的光学素质和成像质量;变焦镜头可以调节焦距,灵活性更高,但部分镜头可能在一些焦段上的成像质量较差。
5.镜头口径:镜头口径是指镜头前镜片(或反射镜)的直径。
口径越大,镜头可以进光越多,适用于低光条件下的拍摄。
大口径的镜头通常较大、较重,但也能提供较好的光学性能。
6.镜头稳定器:镜头稳定器是一种光学防抖技术,可以通过镜片调节来抵消手持摄影时的抖动。
稳定器可以提高低光条件下的拍摄稳定性,但也会增加镜头重量和成本。
7.镜头材质:镜头的材质也会影响其质量和成像效果。
单反镜头参数详解单反相机镜头是单反相机最关键的部分,不同的镜头参数决定了镜头的功能与性能。
以下是对单反相机镜头参数的详细解析。
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焦距的大小决定了拍摄的视角,焦距越长,所拍摄的场景越小,焦距越短,所拍摄的场景越广阔。
常见的焦距有广角镜头(小于35mm),标准镜头(50mm左右)和长焦镜头(大于70mm)。
2.光圈:光圈是指镜头允许通过的光线量的大小。
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常见的F值有F1.4、F2.8、F4等。
光圈越大,镜头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光线,拍摄出的照片在光线暗的环境下更清晰明亮。
同时,大光圈还能实现背景虚化效果,使被摄物体更加突出。
3. 焦段:焦段是指镜头能够调节的焦距范围,也称为变焦镜头。
焦段范围广泛的变焦镜头能够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实现从广角到长焦的拍摄需求。
例如,一个焦段范围为24-70mm的镜头可以实现从广角到标准焦段的拍摄。
4.对焦方式:对焦方式包括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两种。
自动对焦依靠相机的对焦系统自动调整焦距,使被摄物体清晰。
手动对焦则需要摄影师通过手动旋转镜头来实现对焦。
目前,大部分镜头都支持自动对焦功能,但在一些特殊拍摄场景中,手动对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5.防抖功能:防抖功能是指镜头内置的光学防抖系统,它可以通过对镜头进行微小的振动来抵消相机或摄影者手持时的抖动。
这可以提高相片的稳定性,减少模糊和抖动,特别是在长焦拍摄和低光条件下。
6.滤镜直径:滤镜直径是指镜头前面螺纹的直径,用于连接滤镜、镜头盖或遮光罩等附件。
滤镜直径的大小要与镜头匹配,以确保各类附件的正常使用。
7.镜头材质:镜头的材质决定了光学性能和镜头的耐用性。
常见的镜头材质有玻璃、塑料和复合材料。
在选择镜头时,一般会优先考虑玻璃镜头,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和耐用性。
8.前组/后组镜片:镜头由前组镜片和后组镜片构成。
前组镜片主要负责光线的收集,后组镜片主要负责光线的投射。
摄影初学者用什么镜头摄影初学者用什么镜头?店铺整理了五款初学者单反超值镜头,推荐给你们!1、全面超越副厂佳能10-18mm广角镜头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拍风光,不知道怎么构图,不知道怎么取景,那就换上一颗广角镜头把它们全部拍出来。
EF-S 10-18mm f/4.5-5.6 IS STM,该镜头换算成35mm规格,相当于约16-29mm的视角,是具有高画质又便于携带的广角变焦镜头。
目前该款镜头的售价已跌破2000元,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热爱拍摄风光的朋友一定都渴望自己的广角能够再广一些,特别是使用APS-C画幅的朋友,由于画幅的原因寻找一支可靠的超广角并不容易。
佳能EF-S 10-18mm f/4.5-5.6 IS STM充分考虑了APS-C画幅朋友们的痛苦,有着等效16毫米的超广视角,而且重量仅有240g,67mm的口径也可以与18-135mm、17-85mm等镜头充分衔接,避免不同口径造成滤镜互用的尴尬。
在广角下,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一般镜头难以捕获的景致,我们可以将整个场景收入画中,展现出令人震撼的宽广画面。
此外,广角镜头还可以增加空间的透视感,使得原本平凡的景物变得更加有冲击力。
编辑观点无论是焦段,防抖,价格,体积,重量,佳能10-18都非常明显超过了副厂镜头,除了类似图丽11-16这样的镜头尚可以凭借大光圈对付一下,但是在大家最关注的广角小光圈成像,以及焦段通用性来说,佳能依旧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EF-S 10-18是笔者最为推荐的佳能APS-C广角镜头,无论是针对1200D这样的入门机身,还是万元的7D II,都是佳能半画幅广角具性价比的选择!2、DX挂机定焦首选尼康35/F1.8g DX尼康AF-S DX 尼克尔 35mm f/1.8G镜头是一款定焦镜头,采用7片圆形光圈,在最大光圈F1.8时可以拍摄出晕化柔美的焦外效果。
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但又希望使用环境光时,这支镜头大光圈的优势将得以发挥。
单反相机的镜头类型与适用场景单反相机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工具之一,其独特的镜头设计为摄影师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选择。
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能够满足不同拍摄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镜头类型以及它们适用的场景。
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单反相机最常见的镜头之一,其焦距较短,视角较宽。
这种镜头适合于拍摄风景、建筑物和室内场景等需要捕捉广阔画面的情况。
由于其视角较宽,能够捕捉更多的景物细节,使得画面更具有立体感。
广角镜头还可以用于拍摄人物照片,能够在近距离拍摄时呈现大量的背景环境,营造出独特的拍摄效果。
2.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较长,视角较窄。
这种镜头适合于拍摄远距离的主体,例如远处的动物、体育比赛中的选手等。
由于其焦距较长,能够将主体拉近,使得主体更加突出,背景更模糊,营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效果。
长焦镜头还可以用于拍摄人物肖像照片,能够在远距离拍摄时保持人物的真实表情和神态。
3. 人像镜头:人像镜头是专门设计用于拍摄人物照片的镜头。
这种镜头通常具有较大的光圈,能够营造出浅景深的效果,使得人物更加突出。
人像镜头的焦距通常在50mm 到85mm之间,这个范围可以使人物的肖像照片更具有真实感和接近人眼视角的效果。
人像镜头还能够在拍摄人物时保持适宜的距离,使得人物更加自然、舒适。
4.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专门用于拍摄极近距离细节的一种镜头。
这种镜头能够捕捉到微小物体的细微细节,例如昆虫、花朵等。
微距镜头具有接近于1:1的放大比例,让人们能够看到平时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细节。
微距镜头还具有较浅的景深,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背景模糊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拍摄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镜头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镜头。
例如鱼眼镜头可以捕捉超广角的画面,使得画面具有独特的弯曲效果;变焦镜头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改变画面的视角,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
不同的摄影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头。
在选择镜头时,除了考虑适用场景,还要考虑镜头的质量、成像效果、光圈大小等因素。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影像传感器尺寸摄像机镜头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影像传感器的尺寸。
影像传感器是摄像机捕捉光线并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影像传感器尺寸包括全画幅、APS-C和Four Thirds等。
全画幅尺寸较大,可以捕捉更多的光线,具有较好的细节和动态范围表现;而APS-C和Four Thirds则尺寸较小,便于携带和使用。
焦距摄像机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到影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也是决定拍摄画面视角的参数。
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广角镜头(小于35mm)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画面,适合拍摄大场景和风景等;标准镜头(约35mm-70mm)可以呈现近似人眼视角的画面;长焦镜头(大于70mm)可以用来捕捉远距离的物体,适合拍摄体育比赛和野生动物等。
光圈摄像机镜头的光圈是光线进入镜头的孔径大小。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光线通过镜头的多少,从而影响曝光和景深。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提供更好的低光拍摄能力和浅景深效果;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增加景深,保持整个画面的清晰度。
光圈参数通常以F值表示,例如F1.4、F2.8等,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图像稳定现代摄像机镜头通常都配备了图像稳定功能,可以抵消手持摄像时的抖动。
这一功能对于拍摄运动场景和手持拍摄非常重要。
图像稳定可以通过光学或电子方式实现,也可以结合两者,提供更好的稳定性能。
镜头口径和接口镜头的口径是指镜头前面最外面的圆形透镜面的直径。
选择合适的口径可以匹配摄像机镜头的接口,确保完全兼容。
常见的摄像机镜头接口包括EF、F、E、MFT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机身品牌和型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他参数除了上述主要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也需要考虑。
例如变焦范围、对焦速度、最大放大倍率、镜头结构、防尘防水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起来,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包括影像传感器尺寸、焦距、光圈、图像稳定、镜头口径和接口等。
佳能单反镜头的参数辨别镜头是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拍摄成像的质量。
同时镜头也是划分相机种类和档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
一般来说,根据镜头,可以把相机划分为专业相机、准专业相机、普通相机三个档次,无论是传统的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可以适用于这个划分。
镜头能分为变焦和定焦两大类。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相机的镜头。
相机镜头是指相机上接收光学对象,并且对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光学成像的光学器材。
镜头通常由一块或者多块光学玻璃组成的透镜组,基本单元为凹透镜、凸透镜,或其组合。
现代照相机镜头还有采用非球面镜,非球面镜又有光学玻璃磨制非球面镜和塑料压制非球面镜之分。
在成像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制造成本,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区别。
理论上而言,一个简单的凸透镜就是一个镜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镜头需要各种透镜的组合来矫正光学畸变。
==================================================不论是应用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是日渐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其镜头标识的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镜头属性、焦距参数、光圈参数、所具特点等信息。
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镜头属性:通常表示该镜头是AF 卡口还是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mm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方式如“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
根据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主要表述其属于第几代产品。
老鸟教你挑选数码单反相机镜头1. 随着数码单反相机售价的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影友这一光荣的行列里,作为单反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镜头销量也随之节节攀升,毕竟大多数朋友都是以配齐从广角到长焦整个焦段作为目标的,这就决定了一两支镜头肯定无法满足需要,就算是全用变焦镜,也至少需要三只:广角变焦,标准变焦和望远变焦。
我要恒定大光圈,我要超声波对焦,我要最好的像质,理想和梦想都是很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摸摸口袋里面所剩无几的银子,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发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慨吧。
2. 镜头这东西最没有性价比可言,举例来说,尼克尔50/1.4和50/1.8光圈只相差半档,价格相差4倍,可是虽然很多人嘴上说50/1.8也够用了,某档光圈上分辨率比50/1.4更好,而且这么便宜,但是心里肯定还是瘙痒难耐,就像7年之痒的时候一样,只要一有机会,哪怕是冒着被老婆发现跪主板的风险,也要把50/1.4买回家,这才算是了了一个心愿,尼康用户这算是基本到头了,佳能用户更可怜,过了50/1.4这关,上面还有50/1.2L,等终于攒够了钱买到50/1.2L回家乐呵了没两天,突然听隔壁二狗子提起佳能还出过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50/1.0L,马上精神崩溃了,又一个新的念头在心底里生根发芽,这漫漫器材发烧路,何地才是个头呢?在囊中相对比较羞涩的日子里,买一支成色不错的2手顶级镜头显然是比买一支全新的一手中档或者低档镜头更加明智的选择,在此先声明两点:第一,您要是有CHUNV情节,就喜欢玩全新的,那算我没说,本文不是写给您看的;第二,如果您想选购全新镜头,那么我也建议您看下去,本文内容对您的选购和鉴别也有不错的参考价值。
如果想要买到有质量保证和有售后服务可以到大型店铺买,网上也可以买,例如中国最大的网店京东商城(点击进入购买) 现在正进行限时大促销,还免邮费。
步骤/方法1. 挑选镜头的前提:是否拆修1、全新也好,二手也好,一定要选择一支没有拆修过的镜头。
现代的镜头制造技术极为复杂,除了光学设计,材料选择之外,决定镜头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恐怕就是装配质量了。
顶级镜头通常会采用金属镜筒和压圈的设计来保证镜片安装的精确性,在制造完成之后会经过精密的检查和调整来保证光学质量,而中低档镜头则常常采用放宽公差限制的方法来提高容错性,以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我们既然都屈尊去选择一支二手镜头了,那就别再考虑中低档镜头了,直接往顶级上面靠吧。
各大镜头生产商都有着自己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系统,例如莱卡,每支镜头都采用人工装配,完成后会检测从光轴同轴度到镜片间距等等好几十项内容,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对镜头进行细微的调整,以使之光学表现达到最佳状态,这种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略显繁复的工作流程使莱卡成为一个光学传奇,虽然他自己没什么结构上的创新,但它的镜头从做工到光学表现都是最优秀的,当然,价钱也是很离谱的。
其他工厂的顶级镜头质量控制的手段基本相似,力度有所不同罢了,这种镜头一旦被拆开过之后,维修师傅将很难将其还原到出厂时的最优状态,成像质量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部分厂家在生产时会使用到一些特殊的工艺,比如名气很大的理光胶片机GR1以其像质卓越的28mm GRlens而一举成为经典,虽然大家都传言说这只镜头其实是施耐德设计的,但是理光在生产中引入的新技术也功不可没,这种新技术叫做镜片匹配系统,一般镜片在磨制完成之后都会有一些小小的误差,理光的这套系统会测量每片镜片的光轴误差,然后把性能最为相近的镜片匹配在一起组成一支镜头,试想一下,这种镜头被拆开之后再装回去还能有原来的表现吗?2、所以说,挑选一支镜头的前提应该是无拆修的镜头,而且此类镜头一般都有一个极为诱惑的价格,但是,即使对方信誓旦旦这个拆修操作是由某某公司特约维修中心完成的也绝不可因此而贪小便宜将其买下,否则有很大的可能你买到手的只不过是一支徒有其表的顶级头而已。
两年前笔者的一支3代XGP因为光圈渗油影响正常动作,送到维修点去拆开擦油,一周之后取回,和另一支成色相仿但没有拆修过的3代XGP一起试拍之后发现,拆修过的那支在中心分辨率下降了8%左右,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数字。
镜头一经拆洗,就很难说它还能保持原出厂时的品质了,而且越是高档的镜头,这个“拆洗效应”越是明显。
3、那么,该怎么判断一支镜头是否已经被拆修过呢?最明显的当然是看各个地方,尤其是前后的螺丝上是否有被动过的痕迹,然后可以透过前镜组看看里面的镜筒上是否有被螺丝刀划伤的痕迹,如果有,那必是拆修过的无疑,螺丝刀总不可能穿过玻璃去划伤内镜筒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些比较细心的维修技师拆装过的镜头基本上找不到痕迹,这就只能依靠自己多摸多看镜头,另外加上一点点运气了,实在不放心的朋友,那只好去选择昂贵的全新镜头了。
2. 特别关注:机械损伤1、这里所说的镜头机械损伤是指镜头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的损伤,要分成镜片和镜身两部分来说。
镜片的机械损伤,大多来自于两种情况,划痕和磨损。
划痕很容易理解,出现的条件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拍摄时不小心碰到了比较硬的东西出现了划痕,镜头放置或者收纳时前后盖没有盖紧,脱落之后出现划痕,还有携带时无意中划伤之类的。
也许有的朋友会质疑说玻璃不是硬度很高的东西吗?只有钻石才能划开,其实则不然,光学玻璃和日常所见的铅玻璃在硬度上面相差甚远,而且日常所见镜头中很多都是用光学树脂做的镜片,这个就更软了,保护不好,难免会有碰伤划伤的情况。
一般来说划痕都不会太多太深,而且只要不靠近镜片中心的话,对于镜头像质影像不大,但如果靠近中心且划痕较深的话,可能会降低镜头的抗眩光能力。
2、磨损和划痕又有所不同,镜片磨损一般都是因为清洁不当早晨的,部分用户似乎有洁癖,容不得镜头上面沾上一点点灰尘,经常喜欢擦拭镜头,即使方法得当,也难免每次都留下一些细小的划痕,积少成多就让镜头前片像戴时间久了的眼镜一样显得有些发毛,这对镜头的光学素质是个致命的打击,所以一般来说碰到灰尘吹吹就可以了,实在太顽固的也别理他,总比把镜片擦花了再心疼的强。
3、而镜身的损伤情况就复杂的多,以前曾经见过一支AF180/2.8ED,外表磨损的非常厉害,包括镜身上面的那个金色铭牌都已经磨的有些黯淡无光了,但是镜片本身完美无暇,主人虽然用的很勤,但也保护的相当好,二手交易中碰到这类镜头是很幸运的,因为镜身磨损很大所以外表看起来显旧一般很难开出高价来,而镜片完美,作为镜头来说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光学表现而绝非外观,这种镜头往往能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拿下,堪称超值之选。
4、一种损伤就很可惜了,那就是镜头经过了剧烈撞击或坠地。
虽然我们在论坛或者其他交流渠道中常常看到某某声称自己的相机带镜头不幸摔在了地上不过马上试拍发现一切良好,根本不影响像质云云,这种言论听听即可,真正的要选择二手镜头时就要多留个心眼,仔细寻找下镜筒外表是否有撞击之后留下的痕迹,尤其是在镜筒边缘,如果有凹坑之类的最好转头另换一家,虽然说镜头摔过之后有可能不出问题,但是相比没摔过的,出问题的几率大很多,曾经见过有人摔了一下之后把光圈摔的偏离光心的。
3. 光圈和镜片开胶1、不管哪种镜头,一般光圈都很少会“出事”。
我见过的无非是——光圈受外力损伤而变形,造成光圈运行不畅;内有粘性物体,光圈叶片被粘住;光圈生锈,引起漫射。
当然还有其它了,但这些是最常见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光圈的“老化”。
这是由于使用时间长了,叶片铆钉和限位等处的磨损,结果引起光圈值和实际值误差超过“标准”了,会给曝光造成麻烦。
当然,光圈原来的制造精度也是要注意的,那此转动了1/3档数值,而光圈叶片没动一下的二手镜头那是一定不要的。
2、大家都知道现代镜头大多是“胶合成组”的,如双高斯镜头的四组六片,其中就有二组是胶合的。
胶合物有水溶性、非水溶性、高分子化全物、树脂胶体等等种类。
又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的。
但不管何种胶,它都会因受膨胀率的不同,或受到震动、撞击,或胶体老化等等原因,而在镜片间产生局部或全部脱胶。
这样必然会造成通光量降低,反射率增加,引起色差和光差,从而影响镜头的成象品质。
另一方面,二手镜头一有脱胶现象,说明这只镜头已进入了“衰落期”。
3、除了开胶,光学胶水在时间久了之后也可能会变色,比如某些年头稍长的镜头颜色会有些偏黄就是这个原因,另外,还有些谣言称佳能早期生产的小白其中某一片胶合镜片特别容易开胶,似乎是因为使用了超声波马达振动引起的,未经证实博君一笑尔。
4. 购买的一般步骤1、在购买前,要明白自己的需求,然后寻求相应的镜头,一旦确定好目标之后,就要详细的研究这支镜头的优点缺点固有缺陷制造年代等等,像各家的顶级镜头常常是出了好几代的,那么就要选择一个价钱上和性能上的折中了,另外,制造时间离现在是越近越好。
2、第二步就是寻了,在网上看看是不是有人碰巧正在出这支镜头,最好选择同城面对面交易,镜头这个东西不摸到手是很难说清楚的,尤其是二手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某个镜头炒的正火,那就最好忍一段时间再买,因为热炒之时必定是价格高涨之时,此时下手就失去了买二手的性价比了。
然后去器材城的二手市场也转转,如果有品相和价钱合适的自然正好,如果没有,也可以留张名片给老板,嘱咐他代为留意,喜欢淘二手的朋友经常去器材城转转,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3、不论是在二手店铺购买还是和影友当面交易,都应该精挑细选,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宁可不买也不能仓促下决定。
镜头到手之后应该做一下几个工作:4、看成色。
仔细观察镜头,以大概确定它的成色,做到心中对这枚镜头的使用情况有个大概的判断。
成色的判定主要是看使用痕迹,镜筒磨损掉漆,光圈锈蚀情况,镜片内的灰尘等等。
比如要找镜头上使用最多的地方来看使用痕迹。
5、看镜片。
第一是看镜片是否被拆过,第二看灰尘和灰层,第三看霉迹和镀膜,第四看白边和镜片胶合情况,第五看镜片的机械损伤。
综合上面的情况来判定这个镜头的光学部分是否可以接受。
其中首先要看的就是镜头是否被拆过,这很重要,越是“高级好头”越是不能拆过。
6、看光圈。
这在二手镜头中可能是最简单的了。
首先先看叶片是否发锈、沾粘、变形,其次看叶片是否松动,最后用手调一下光圈看看各档的准确性是否好,滞后现象是否“超标”了。
看翻新,每件物品在使用过种中,它的自然“老化”虽说是有可能有误度上的不同,但会有一种“自然的同步”性。
这也有点象人,不可能一个80岁的老婆婆,全身都老化了,但一双手却象十八岁的大姑娘,这是不正常的。
同样道理,一只镜头怎么看都是八成新,可就是镜片非常完美,里面连一颗小灰尘都找不到,那自然吗?7、听声音主要是听快门声、光圈声(包括定位声)。
当然,把镜头拿在手中轻轻揺一揺是一定要做的,正常镜头会有点“松动”的声音,不用多心,但不能有“松脱”的声音,那是有问题的声音。
8、摸手感主要是找一下各种运动件的阻尼,看看是否正常,顺手,一般正常情况的镜头动起来是比较顺手的(包括国产镜头),如发现有异常,应要搞清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