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宣传教育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43.59 KB
- 文档页数:3
代谢综合征的诊治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代谢综合征的诊治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1)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病证诊疗新进展 (1)肥胖症基层合理用药最新指南解读 (3)减重饮食模式概述 (7)肥胖症的多学科管理 (9)肥胖症的治疗新进展 (11)代谢综合征及运动处方制定 (13)血脂领域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 (14)去而复返——减重、反弹以及体重的长期管理 (16)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骨转换标志物 (18)中药治疗血脂异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20)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22)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解读(2021) (24)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管理路径 (26)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血糖和血脂状况 (28)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一) (30)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二) (32)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病证诊疗新进展1.对于没有危险因素评估的糖尿病患者,起始()强度的他汀治疗A.低等B.中等C.高等D.极高E.无需他汀治疗参考答案:B2.下面哪项符合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的特点()A.高TG、高HDL-C、小而密LDL增多B.高TG、低HDL-C、小而密LDL降低C.高TG、低HDL-C、小而密LDL增多D.低TG、高HDL-C、小而密LDL降低E.低TG、低HDL-C、小而密LDL增多参考答案:C3.LDL-C每降低1mmol/L,对卒中风险下降()A.15%B.21%C.22%D.25%E.32%参考答案:B4.年龄>()的糖尿病患者,推荐在进行评估获益-风险比后方考虑起始他汀治疗A.40B.50C.55D.60E.75参考答案:E5.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在40-75岁且LDL-C水平在1.7-4.8mmol/L之间,需评估()年ASCVD风险A.1B.3C.5D.8E.10参考答案:E肥胖症基层合理用药最新指南解读1.目前,FDA批准的治疗肥胖的药物不包括()A.纳曲酮B.奥利司他C.利拉鲁肽D.二甲双胍E.氯卡色林参考答案:D2.目前,在我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有肥胖治疗适应证的药物是()A.纳曲酮B.奥利司他C.利拉鲁肽D.二甲双胍E.氯卡色林参考答案:B3.不提倡的减肥方式是()A.运动减肥B.营养指导减肥C.节食、催吐D.手术减肥E.药物减肥参考答案:C4.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考虑使用药物减重()A.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每餐进食量较多B.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C.合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脂肪肝D.BMI=23E.合并负重关节疼痛参考答案:D5.按病因和发病机制,95%都是继发性肥胖()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五、指南解读:《2020年ESE临床实践指南——肥胖的内分泌学检查》1.WHO已明确认定()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A.高血压B.肥胖症C.糖尿病D.高血脂E.冠心病参考答案:B2.如果考虑高皮质醇血症,建议使用()作为首选筛查工具A.24小时尿液皮质醇测试B.深夜唾液皮质醇测试C.地塞米松1mg过夜抑制试验D.生长激素激发试验E.ACTH激发试验参考答案:C3.甲状腺功能检测方面,下列属于一般建议的是()A.推荐所有肥胖患者检测甲状腺功能B.建议基于TSH检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果TSH升高,则应测量游离T4和TPO抗体C.不建议在TSH升高的患者中常规检测FT3的变化D.非肥胖者的激素参考值范围同样适用于肥胖患者E.肥胖患者如果存在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升高和FT4降低),不论抗体是否阳性都需要治疗参考答案:D4.女性雄激素过多导致肥胖患者诊断首选的检查指标不包括()A.瘦素B.LHC.FSHD.雌二醇E.睾酮参考答案:A5.与遗传综合征相关的下丘脑性肥胖,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临床较为常见B.性腺机能减退、畸形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可作为考虑该病的时机C.瘦素可作为首选检查指标之一D.首选检查指标中包括基因检测E.临床极其罕见参考答案:A减重饮食模式概述1.营养素比例平衡的减重膳食模式是()A.CRDB.PHDC.KDD.LCDE.VLCD参考答案:A2.时限性断食法的做法是()A.睡前4h不摄入食物B.即1周内5d正常进食,其他2d(非连续)则摄取平常的1/4能量C.每天只在6h-8h内摄入食物,其他时候不吃东西,饮水不限D.每天两餐,分别安排在11:000左右和16;00左右,饮水不限E.一天正常饮食,隔日摄入平日热量的25%-50%,饮水不限参考答案:C3.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处于顶端的是()A.坚果B.奶制品C.水果D.盐、油E.肉、蛋参考答案:D4.下列哪种食物不适合减重期间使用()A.白灼菜心B.水煮鸡胸肉C.低脂牛奶D.牛油火锅中的白萝卜E.煮鸡蛋参考答案:D5.常见减重膳食模式不包括()A.生酮饮食B.禁吃肉C.高蛋白膳食D.限制能量平衡膳食E.轻断食参考答案:B肥胖症的多学科管理1.关于生活方式的干预错误的是()A.运动锻炼B.膳食结构C.心理治疗D.绝食E.行为修正参考答案:D2.关于手术适应症说法错误的是()A.2型糖尿病病程≤5年B.胰岛自身免疫抗体测定阴性C.年龄在18-60岁之间D.2型糖尿病、BMI≥35kg/m2E.无禁忌症参考答案:E3.关于超重/肥胖风险评估不包括的是()A.高血压B.智力减退C.OSASD.血脂紊乱E.高尿酸血症参考答案:B4.手术后特殊监测内容错误的是()A.预防吻合口溃疡B.补充维生素C.术后饮食指导D.减重后预防复重随访E.不需特殊监测参考答案:E5.库欣综合征的表现错误的是()A.智力减退B.满月脸C.水牛背D.腹部肥胖E.向心性肥胖参考答案:A肥胖症的治疗新进展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肥胖合并糖尿病,二甲双胍仍然是一线治疗首选B.肥胖患者的高血压治疗,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高体重指数是膝关节炎和髋关节炎的危险因素D.高血压控制不佳或有心脏疾病史的患者,考虑选用芬特明和二乙胺苯丙胺E.对于存在心血管病的肥胖人群,需坚持调脂药物治疗参考答案:D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治疗后减重的维持非常重要B.减重成功后,就可以永远维持减重后的体重C.腰围的减小和身体成分的改善也可以作为减肥目标。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微型营养评估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常常伴随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因此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方法及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微型营养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老年科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了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 营养评估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包括人体测量、膳食调查、主观整体评估等方面。
3.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用药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MNA评估结果。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相关因素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1. 营养状况评估结果通过MNA评估,发现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其中轻度营养不良占XX%,中度营养不良占XX%,重度营养不良占XX%。
2. 相关因素分析(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营养状况逐渐恶化。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2)病程:病程较长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可能是由于长期疾病消耗、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
(3)并发症: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其营养状况较差。
这些疾病本身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等问题。
(4)用药情况: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等)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现象,且与年龄、病程、并发症及用药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重视对患者的营养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障碍疾病,直接增加患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
目前,对MetS有很多不同的定义,除了传统上用来定义MetS的因素外,已确定了其他诸多因素与MetS有关。
MetS对全球健康问题的长远影响值得关注。
本文讨论了建立MetS明确标准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存在的有关MetS的争议问题。
[Abstract]Metabolic syndrome (MetS)is a complex set of metabolic disorders that increas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definition,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MetS.A lot of fac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yndrome.The impact of MetS on global health issues should be concerned.In this review,writers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clear criteria for MetS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controversy.[Key words]Metabolic syndrome;Cardiovascular disease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障碍疾病,直接影响患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
代谢综合征的营养干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它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营养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代谢综合征的危害代谢综合征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前奏”,它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
首先,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之一,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高血糖。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次,高血压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
血脂异常则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阻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此外,代谢综合征还与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二、代谢综合征与营养的关系饮食是影响代谢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模式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引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会升高血脂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则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紊乱。
此外,某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 D、镁、锌等,也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三、营养干预的目标和原则营养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达到控制体重、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谢、降低血压等目的,从而预防和缓解代谢综合征。
其原则包括:1、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能量摄入量,确保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以达到减轻体重或维持理想体重的目的。
2、均衡饮食: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减少精制谷物、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11):67-72F ood and N utrition in China黑茶营养干预代谢综合征生理功效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蒙沛霖,吕承豪,朱继荷,黎勇,郑志兵,覃思(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摘要:黑茶是中国一大特有的发酵茶类,近年来因被报道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压、调节血糖等功效而备受 关注。
然而,相比于绿茶和红茶,目前尚无系统性地有关黑茶改善代谢综合征功效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现状的综述。
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细胞、动物和人体临床水平上关于黑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现象的研究 数据,发现黑茶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重并改善糖脂代谢综合征,但其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人体临床数据 累积不足,且黑茶的安全毒理性评价亦缺乏。
所以,黑茶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及其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分子机理亟待 系统性研究,动物实验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人体临床数据有待进一步的积累,这样才能更安全有效地发挥干 预代谢综合征的功效,加速其在保健食品或药品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黑茶;代谢综合征;功效;营养干预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一类,产地 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因其 在渥堆过程中经微生物发酵作用,将茶色转变为黑色或 黑褐色,故得名“黑茶”;又因形状常为砖形,也被称 为“砖茶”或“紧压茶”。
根据黑茶的鲜叶采摘、压制 毛茶原料标准及加工工艺,可将黑茶分为普洱茶、茯 茶、六堡茶、千两茶(花卷茶)、青砖茶、黑砖茶、花 砖茶、边茶等十多个花色品种。
代谢综合征即高血压、高血'、高血糖症,主要是 由于患者身体内环境紊乱,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异常 现象[1]。
这类疾病发病率高,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 被人们忽视,容易诱发心脑梗死和动脉硬化[2]。
因社会 经济发展、个人收人水平增加,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 观念发生巨大改变,加之对锻炼、综合性身体调理意识 的淡漠,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整体发病率极高 和对人身心危害较大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 人群以肥胖者、中老年人、脑力工作者及长期精神紧张 的工作者为主,且发病率持续增加,呈年轻化、低龄化 趋 0[3]。
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以下是一篇关于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的药学,欢送浏览!代谢综合征(MS)是以腹型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近年来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
研究发现[1],脂肪组织不仅仅只是能量贮存的场所,而且是一个高度活泼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原、C反响蛋白、脂联素(adiponectin)等。
大多数的脂肪细胞因子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途径促进局部和远端的炎症反响,并促进MS及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的开展进程,脂联素在这一过程起着明显的保护作用[2-4]。
本文就脂联素与MS关系作一综述。
1 脂联素概述1.1 脂联素分子生物学特性脂联素是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多肽,由位于染色体3q27的apM1基因编码,亦被称为GBP?28、AdipoQ和Acrp30。
正常人血浆脂联素浓度可达5~30 μg/mL,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0.01%。
脂联素蛋白分子有4个主要的结构域:氨基末端的分泌信号序列、一小段高变非同源序列、类胶原结构域以及羧基端的球形结构域。
球状结构局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被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切开成为全长型脂联素,全长型脂联素能够抑制肝细胞糖原异生和葡萄糖释放。
血清中全长型脂联素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三聚体、六聚体和高分子量多聚体。
三聚体是脂联素的根本结构形式,呈球丙状结构;六聚体那么由2个相邻的三聚的球形结构域和一个单一的胶原柄, 通过二硫键(由22位的胱氨酸介导形成)结合形成; 高分子量寡聚体那么由4~6个三聚体通过它们的胶原样结构域结合装配而成。
不同亚型的脂联素在调节代谢及炎症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1.2 脂联素受体脂联素受体有3种[5],包括:AdipoR1、AdipoR2和T?钙黏蛋白(T?cadhe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