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偶氮苯聚合物刷
- 格式:pdf
- 大小:267.85 KB
- 文档页数:4
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及其聚合物刷的研究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及其聚合物刷的研究摘要: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广泛应用于纳米科技领域,并展示出了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本研究通过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及其聚合物刷,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显示,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反应物配比,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尺寸、形态和组成的纳米粒子,并且可以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不同的有机高分子。
这些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聚合物刷在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物刷、性能1. 引言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状控制成为制备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关键,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粒子的制备。
2. 实验方法本研究以苯乙烯为单体,过氧化苯乙烯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通过调控反应时间、温度和引发剂浓度等重要因素,得到具有不同尺寸和形态的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
3. 结果与讨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得到了不同形态和尺寸的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
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纳米粒子的尺寸逐渐增大。
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察,可以观察到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内部结构。
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调控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条件,可以在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不同的有机高分子。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
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较薄的聚合物刷,聚合物刷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和耐热性。
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应用前景,逐渐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良的光学活性和可逆的光响应性,在光信息存储、非线性光学、光开关、集成光学、液晶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偶氮苯基团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响应性基团,具有独特的可逆光致异构化性能。
在光的作用下,偶氮苯基团可以发生顺反异构化反应,从而改变其分子构型和光学性质。
这一特性使得偶氮苯基团在制备光响应性高分子材料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将偶氮苯基团引入高分子链中,可以赋予材料光响应性,使其在光照下发生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
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自由基聚合、缩聚反应、开环聚合等。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体和反应条件,以确保偶氮苯基团能够成功引入高分子链中,并保持其光响应性。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以验证偶氮苯基团的成功引入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性能研究方面,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力学性能以及光响应性能等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系统地研究这些性质,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其合成方法和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光响应性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被开发出来,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述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其核心在于偶氮苯基团所展现出的独特光响应性质。
偶氮苯基团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可逆的光致异构化,即在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之间切换,这一特性赋予了偶氮苯功能高分子材料优异的光学可调性和光响应性。
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偶氮聚合物研究进展
张源源;周秀华
【期刊名称】《化工时刊》
【年(卷),期】2008(22)6
【摘要】偶氮聚合物具有的光致顺反异构和光学各向异性使之在光电信息技术领
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
到特定结构与预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偶氮聚合物,本文综述了该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
进展,并对近年来出现的聚合体系与方法作了简要的评述.
【总页数】6页(P62-67)
【作者】张源源;周秀华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省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1
【相关文献】
1.基于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维药祖卡木颗粒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J], 买买提·吐尔逊;古丽巴哈尔·达吾提;热萨莱提·伊敏;楚刚辉;买
合木提江·杰力;木合塔尔·吐尔洪
2.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载体偶氮聚合物合成-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的合成与表征 [J], 陈建海;陈清元;沈家瑞
3.含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类液晶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Ⅰ.含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类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J], 李敏;周恩乐;杨春才;汤心颐
4.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偶氮聚合物研究进展 [J], 张源源;周秀华
5.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葡萄皮白藜芦醇分析中的应用 [J], 楚刚辉;吴坤;肖文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刷彭慧;王娟;杨婷婷;严薇;程时远【期刊名称】《材料导报》【年(卷),期】2005(019)003【摘要】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聚合物刷(平面刷、球形刷和分子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聚合物刷子的奇异构象使其具有许多新奇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ATRP是制备具有可控结构的聚合物以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ATRP制备聚合物刷,可以有效地改变聚合物刷的组成和聚合度,从而改变聚合物刷的表面性质,设计出具有新型结构及性能的材料.【总页数】5页(P73-76,96)【作者】彭慧;王娟;杨婷婷;严薇;程时远【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相关文献】1.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偶氮苯聚合物刷 [J], 闫福丰;李彦山;豆君;李桂娟;王要丽;张治红2.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J], 徐群娜;马建中;鲍艳3.催化剂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吸附树脂接枝聚合物刷类材料 [J], 郑永杰;张爽;田景芝4.用ATRP法构筑核壳型梯度极性的多羟基多臂星状超支化聚合物及聚合物刷——双层聚合物刷的合成与表征 [J], 高超;钱卉;王寿柏;孔浩;王蜀珺;颜德岳5.用ATRP法构筑核壳型梯度极性的多羟基多臂星状超支化聚合物及聚合物刷——三层聚合物刷的合成与表征 [J], 高超;钱卉;王寿柏;孔浩;王蜀珺;颜德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聚苯乙烯接枝纳米SiO2复合乳液胡鹏举;袁淼;郝瑞霞;唐二军【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2(042)005【摘要】The SiO2 nanoparticles were modified by silane coupling agent, then initiator was grafted onto the surface of nanoparticles. The nanocomposite emulsion with a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surface - 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miniemusion polymerization.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with FI - IR、XPS and GP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ymer presented a lower polydispersities of about 1. 34. The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version.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St on surface of SiO2 particle was even. It was shown by TEM and SEM that the nano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film homogeneously. The nanocomposite emulsion presents a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functional coalings.%采用偶联剂对纳米SiO2粒子表面进行处理,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引入到SiO2粒子表面合成大分子引发剂,通过细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合物基纳米SiO2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凝胶色谱(GPC)等对复合乳液粒子及表面接枝聚苯乙烯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过程中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Mw/Mn=1.34),接枝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聚苯乙烯的分子大小比较均匀;TEM和SEM观察表明:通过合成复合乳液使纳米SiO2粒子在涂膜中达到均匀的单分散状态;所合成的纳米复合粒子在功能涂层材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总页数】5页(P5-9)【作者】胡鹏举;袁淼;郝瑞霞;唐二军【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4【相关文献】1.结合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气/固反应制备CdS纳米微粒/聚苯乙烯核壳微球 [J], 王政;高原;王佳瑜;张俊虎;杨柏2.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Fe3O4/PMMA复合纳米微粒 [J], 安丽娟;李兆强;王燕萍;杨柏3.纳米SiO2表面引发接枝PA6的制备 [J], 刘玺;徐伟箭;熊远钦;周伟;曾小亮;胡淑爱4.纳米SiO2表面聚苯乙烯接枝包覆研究 [J], 徐立新; 王丹灵; 宋艳青5.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可光交联的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J], 刘秋生;李明芳;严石静;申凤善;李香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ckering乳液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聚合物刷的开题报告题目:Pickering乳液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聚合物刷的研究背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目前最被广泛应用的化学方法之一,可以实现可控合成直链接枝聚合物。
ATRP的核心是引入一个ATRP活性稳定剂,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引发聚合物链的生长。
传统上,ATRP需要在溶液中进行,但是溶液中的副产物和催化剂会导致高度复杂的后处理步骤,因此减少或者消除这些副反应很重要。
Pickering乳液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在实现ATRP聚合反应的高度效率和可控性时,具有出色的优势。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Pickering乳液中开展ATRP接枝聚合物刷的研究,寻求一种新的化学方法,可以在Pickering乳液中实现ATRP聚合反应的高度效率、可控性和低副反应性。
方法: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目标:1. 制备合适的Pickering乳液稳定剂材料和ATRP活性稳定剂。
2. 在Pickering乳液中,将制备的ATRP活性稳定剂引入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分散液中,并在分散液中引发ATRP反应。
3. 通过NMR和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技术手段,对ATRP 聚合物刷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
4. 探索使用ATRP接枝聚合物刷制备功能性材料的潜力。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可以成功开发一种新的Pickering乳液ATRP聚合反应体系,可以在Pickering乳液中实现ATRP接枝聚合物刷的高度效率、可控性和低副反应性。
相关研究结果将推动Pickering乳液在接枝聚合物刷制备方面的应用,并为开发新型功能性材料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