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习题课工程力学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28
3.3 图3.3所示钢架的点B 作用一个水平力F ,钢架重量忽略不计。
求支座A 、D 的约束力。
解:由图3.3可以确定D 点受力的方向,这里将A 点的力分解为x 、y 方向,如图3.3.1 根据力与矩平衡有)2(:)(0:)(0:)(=-=-=-∑∑∑FL L F A M F F y F F F x F Dy Dx (1)解上面三个方程得到 )(2),(2),(↑=↓=←=F F F F F F D y x3.5如图3.5铰链四杆机构ABCD 的CD 边固定,在铰链A 、B 处有力F1、F2作用,如图所示。
该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杆重忽略不计。
求力F1和力F2的关系。
解:(1)对A 点分析,如图3.5.1,设AB 杆的内力为T ,则将力投影到垂直于AC 方向的AM 上有0)15cos()30cos(:)(1=︒-︒∑T F AM F ①图3.5(2)对B 点分析,如图3.5.2,将力投影到垂直于BD 方向的BN 有 0)30cos()60cos(:)B N (2=︒-︒∑T F F ②由①、②可得 22108593790.64395055332F F F ≈+=3.8如图3.8有5根杆件组成的结构在A 、B 点受力,且CA 平行于DB ,CA DE BE DB ===。
F=20kN,P=12kN 。
求BE 杆的受力。
解:(1)对A 点受力分析,将力投影到垂直于AC 方向的AN 上有060sin :)(=-︒∑F FAN F AB①(2)对B 点受力分析,如图3.8.2.将力投影到垂直于BD 方向的BM 上有060cos 60sin 30cos :)B M (=︒-︒-︒∑P F FF BE AB②由①、②可得373095kN 16.1658075kN 328≈=BE F (方向斜向上)3.9如图(见书上)所示3根杆均长2.5m ,其上端铰结于K 处,下端A 、B 、C 分别与地基铰结,且分布在半径r=1.5m 的圆周上,A 、B 、C 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工程力学2习题解答》建筑1001班陈飞力学教研室编著1-2. 试求图示结构mm 和nn 两截面上的内力,并指出AB 和BC 两杆属何种基本变形。
解:(1)求约束反力:取杆AB 为研究对象∑∑∑=⨯-⨯==-+===0233 003 000BCABCAAN M N Y Y X X 解得:kN Y kN N A BC 1 2==(2)求m-m 截面内力:将杆AB 沿截面m-m 截开, 取左半部分kNm Y M kN Y Q A m-m A m m 11 1=⨯===-AB 杆发生弯曲变形。
(3)求n-n 截面内力:取杆BC 为研究对象,截开n-n 截面kN N N BC n n 2==-BC 杆发生拉伸变形1-3. 拉伸试件A 、B 两点的距离l 称为标距,在拉力作用下,用引伸仪量出两点距离的增量为Δl =5×10-2mm 。
若l 的原长为l =10cm ,试求A 、B 两点间的平均应变。
解:平均应变为42105100105Δ--⨯=⨯==l l m ε1-4. 图示三角形薄板因受外力而变形。
角点B 垂直向上的位移为0.03mm ,但AB和BC 仍保持为直线。
试求沿OB 的平均应变,并求AB 、BC 两边在B 点夹角的变化。
解:(1) 求OB 方向的平均线应变n4105.212003.0Δ120-⨯=====l l mmOA OB m ε (2)求AB 与BC 两边的角应变4105.2'22-⨯=-=OB AO arctg πγ2-1. 试求图示各杆1-1、2-2、3-3截面的轴力, 并作轴力图。
解: (a)(1)求约束反力kNR R X 500203040 0==-++-=∑(2)求截面1-1的轴力kNN NR X 500011==+-=∑(3)求截面2-2的轴力kNN NR X 10040 022==++-=∑(4)求截面3-3的轴力(a) (b)kNN NR X 2003040 033-==+++-=∑(5)画轴力图(b)(1)求截面1-1的轴力01=N(2)求截面2-2的轴力 PN4022==(3)求截面3-3的轴力PN P P NX 304 033==-+=∑(4)画轴力图2-2. 作用图示零件上的拉力P=38kN ,试问零件内最大拉应力发生于哪个横截面上?并求其值。
一、填空题1、力的可传原理只适用于________体,而不适用于________体,因此不适用于研究力对物体的________效应。
2、常见的约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构件上随外力解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___________。
5、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其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_________。
6、二力构件上的两个力,其作用线沿该两个力_________的连线。
7、图示平面结构,D、E为铰链,若不计各构件自重和各接触处摩擦,则属于二力构件的是杆____________。
8、已知力F=10kN和力偶m=5000N·m作用在某刚体的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为将其简化为一个力,须将力F向右平移_______米。
9、作用于平面内A点的力F=10kN,如图示,向距A点为100cm的O点平移后,得到主矢量的大小为________和主矩大小为________。
10、在分析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互相作用时,要注意________力与________力的关系。
11、图示结构中BC和AC杆都属于__________。
当P=5KN时,可求得S AC=__________ ,S BC=__________。
12、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____________法则确定。
13、力偶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求杆件受力后的内力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5、A 、B 两点的距离a=10cm ,P=15KN ,欲将P 力从B 点平移到A 点,得到的力 P ′=__________,附加力偶矩m A =__________。
16、静力学研究的的三个主要问题是 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2.10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2.11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3.3 图3.3所示钢架的点B 作用一个水平力F ,钢架重量忽略不计。
求支座A 、D 的约束力。
解:由图3.3可以确定D 点受力的方向,这里将A 点的力分解为x 、y 方向,如图3.3.1根据力与矩平衡有(1))2(:)(0:)(0:)(=-=-=-∑∑∑FL L F A M F F y F F F x F DyDx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秦世伦解上面三个方程得到)(2),(2),(↑=↓=←=F F F F F F D y x3.5如图3.5铰链四杆机构ABCD 的CD 边固定,在铰链A 、B 处有力F1、F2作用,如图所示。
该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杆重忽略不计。
求力F1和力F2的关系。
解:(1)对A 点分析,如图3.5.1,设AB 杆的内力为T ,则将力投影到垂直于AC 方向的AM 上有①0)15cos()30cos(:)(1=︒-︒∑T F AM F 图3.5(2)对B 点分析,如图3.5.2,将力投影到垂直于BD 方向的BN有②0)30cos()60cos(:)BN (2=︒-︒∑T F F 由①、②可得22108593790.64395055332F F F ≈+=3.8如图3.8有5根杆件组成的结构在A 、B 点受力,且CA 平行于DB ,。
F=20kN,P=12kN 。
求BE 杆的受力。
CA DE BE DB ===解:(1)对A 点受力分析,将力投影到垂直于AC 方向的AN 上有①060sin :)(=-︒∑F FAN F AB(2)对B 点受力分析,如图3.8.2.将力投影到垂直于BD 方向的BM 上有②060cos 60sin 30cos :)BM (=︒-︒-︒∑P F FF BE AB由①、②可得(方向斜向上)373095kN 16.1658075kN 328≈=BE F3.9如图(见书上)所示3根杆均长2.5m ,其上端铰结于K 处,下端A 、B 、C 分别与地基铰结,且分布在半径r=1.5m 的圆周上,A 、B 、C 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力学第二次作业答案各位石油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朋友们此答案为1309级工程力学第二次作业答案以下没有显示试题目,答案全是对的,可以抄写过去即可。
有意可加QQ 928802282单选题 (共40道题)收起1.(2.5分)•A、.•B、.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4.(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5.(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6.(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8.(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9.(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8.(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9.(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0.(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1.(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2.(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3.(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4.(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5.(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6.(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27.(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28.(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29.(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30.(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1.(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32.(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33.(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4.(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35.(2.5分)•A、.•B、.•C、.•D、.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36.(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7.(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38.(2.5分)•A、.•B、.•C、.•D、.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9.(2.5分)•A、.•B、.•C、.•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40.(2.5分)•A、.•B、.•C、.•D、.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