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食物中的有机物
- 格式:ppt
- 大小:577.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知识归纳1.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如、、、等;但我们熟悉的、、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此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研究。
2.有机物中除含有元素外,还可能含有、、、、、等元素。
3.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原子还可以与连接,碳原子的和可以不同。
因此,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4.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也是食物中的主要。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内打“√”,错误的,在()内打“×”。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 )(2)无机化合物一定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4)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
( )(5)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达到几万甚至更大的有机物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
( )方法研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A.石墨、C2H6、沼气B.食醋(CH3COOH)、尿素[CO(NH2)2]、甲烷C.Na2CO3、CO2、煤气D.水煤气、汽油蒸气、酒精蒸气2.下列关于碳酸、一氧化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有机化合物B.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都是含碳化合物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3.已知市售脑黄金(DHA)的化学式为C26H51COOH,下列关于脑黄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脑黄金是有机物B.脑黄金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C26H51COOH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D.脑黄金是由25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酒精B.甲烷C.淀粉D.食醋5.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3O2=2CO2+3H2O,下列化学式符合R的是()A.C2H6B.C2H6O C.C2H4D.C2H4O6.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食物中的有机物备课人毛仁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合物的分类及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蛋白质的存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重难点重点: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作用及营养价值;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及转化与吸收。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引入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能量,但你知道我们体内所消耗的这些能量从何而来?(二)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阅读课本P50页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须的营养素。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命运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2有机物、无机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有机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其化学式是_____;请举出几种有机物如。
_____________称为无机物。
CO、CO2、CaCO3等这些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有机物的特点(三)糖类【阅读课本P51页回答】1、糖类的组成元素有;食物中的糖有、、、等;含糖较多的食物有;人体摄入过多的糖的危害。
2、几种重要的糖类⑴蔗糖:蔗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是无色晶体,____溶于水,有____味,日常生活中的白糖、红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
⑵淀粉:淀粉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的大分子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淀粉的化学组成。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5.1 食物中的有机物知识梳理一、有机物和无机物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思考:含碳的化合物是否都是有机化合物?为什么?举例说明。
不是,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甲烷(CH4)__。
二、糖类1.糖类又叫做_碳水化合物__,例如:_葡萄糖_、_淀粉_、__蔗糖__等都属于糖类,其中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淀粉__,它是一种_长链_分子,属于__高分子化合物__。
2.实验探究: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现象:__向食物上面滴加几滴碘水,出现蓝色__。
结论:__食物中含有淀粉__。
3.谈谈糖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油脂1.油脂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与糖类组成相同,在__小肠__内分解为_脂肪酸_和___甘油__。
2.油脂可以分为两类,在植物中的油脂称为_油_,它呈_液_态,在动物中的油脂称为__脂肪_,它呈_固_态。
3.谈谈油脂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蛋白质1.联系实际,说出富含蛋白质的主要食物:鸡蛋,牛奶,瘦肉类。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
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3.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另一类有机物——氨基酸。
蛋白质作为人体内的一种备用供能物质,在人体缺乏糖类时,也会为人体提供能量。
五、维生素1.联系实际,阅读教材,归纳常见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功能调节肌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
2.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小明午餐吃了米饭、红烧鱼,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还应补充下列哪种食物A.炒芹菜B.牛肉干C.麻婆豆腐D.荞面饼【答案】A【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炒芹菜富含维生素,故正确;B、牛肉干富含蛋白质,故错误;C、麻婆豆腐富含蛋白质,故错误;D、荞面饼富含糖类,故错误。
教学设计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一、概述:本堂课源自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能从元素组成层面上认识物质。
在此基础上了解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机物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知道一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初步认识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贡献,既是对所学知识在生活领域内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化学、生物、生理学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常见食物的成分的分析,初步了解什么是有机物;2、初步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对人体的作用;3、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及以往知识及经验、体会来思考、探讨环境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及形成科学的饮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食品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对人体作用的了解,初步形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从化学学习、日常生活、多种媒介中也了解了食物的一些情况,对于食物对于自身的健康生活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所以本节课的出发点之一是强化合理利用化学知识保障人体健康的意识与能力,之二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生物、生理学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本节课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四、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介于学生对于食物与自身的健康生活的关系有一定了解,但是又不够清晰和准确,所以本节主要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会引入课题教学,并引导学生进入更广更深层面的思考、探讨,然后归纳、总结,从而学得更多知识、方法,初步形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意识。
此课程关键在于思维的发散与深入,以及将以前学习的众多化学知识运用到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中。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本堂课在学校的录播室内进行,有电脑、教学电子白板及配套软件,另外准备了一些必要的实验用品。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2.属于有机物的是()A.酒精B.碳酸C.金刚石D.二氧化碳3.“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柴(纤维素)B.米(淀粉)C.油(脂肪)D.盐(氯化钠)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溶液与碘单质作用呈蓝色B.持续加热碳酸氢铵,最终有固体残留C.将黄铜片在纯铜片上刻划,纯铜片上会留下划痕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属于有机物的是()A.煤炭B.淀粉C.碳酸D.碳酸钙6.假酒会给人的身体甚至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这是因为假酒中含有过量的()A.乙醇B.水C.甲醇D.碳酸7.在某食物表面上滴1~2滴碘酒,其表面呈蓝色,这一现象说明该食物中含有()A.葡萄糖B.淀粉C.脂肪D.蛋白质8.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水扑灭C.酒精燃烧是发蓝色火焰、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D.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9.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B.氧C.氢D.氯10.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B.乙醇C.乙酸D.蔗糖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米饭上滴加几滴碘水后呈现蓝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上出现红色物质12.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A.肥肉B.牛奶C.米饭D.大白菜13.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米饭、土豆B.番茄、黄瓜C.牛肉、鸡蛋D.色拉油、花生二.填空题(共4小题)14.成人每天饮少量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还促进血液循环和帮助消化的作用.许多人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他们制作的方法是:选择成熟的葡萄,留蒂剪下用淡盐水浸泡清水,将葡萄捣碎后与白糖以6:1的质量比混合,装入瓶中密封25天左右,过滤就可得到色泽亮红的可口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葡萄酒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CH3OH),甲醛(CH2O)、朱醇油等,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再加工才可以放心使用.(1)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填“乳酸菌”或“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2)有害物质甲醇(CH3OH)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一样的物质,所以鉴别真假葡萄酒可用家庭中的.15.当前,衢州多地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投入使用就是一例,机组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驱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天然气产生的一部分蒸汽被用于蒸汽发电.(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最简单的(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16.江西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1)南昌“藜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2)赣州“斋婆柚”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名称.(3)吉安“安福火腿”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火腿”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是.(4)九江“茶饼”酥香可口,茶食精点.“茶饼”中所含淀粉[(C6H10O5)n]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5)宜春“丰城冻米糖”松脆香甜,誉满江南.“冻米糖”中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7.某同学对一瓶酒精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实验,在查阅资料后,总结出了下列材料:通常状况下,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点燃酒精,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2)酒精挥发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化学),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过程(3)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4)汽车香水中酒精含量一般为30%,当香水瓶密闭时,瓶体压力会增大,长期处于高温暴晒环境下,就可能发生爆炸.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汽车香水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微观角度分析,在车内可闻到香水气味的原因是(5)实验中不小心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6)在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三.解答题(共3小题)18.酒精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中学生,不应该饮酒.(1)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燃着的火柴的作用是.19.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的运输.(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20.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B.葡萄糖、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C.油脂、蛋白质属于有机化合物D.硫酸、碳酸钙属于有机化合物(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苹果中含有戊酸戊酯(C10H20O2)是其有果香的主要原因.组成戊酸戊酯的元素有种,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只用水来制取植物油是通过化学方法无法实现的.请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说明原因.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正确。
食物中的有机物-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学习了有机物在食品中的来源和作用,以及如何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2.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3.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3.掌握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1.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2.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理解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2.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内容及方法1.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教师通过PPT进行讲解,介绍了有机物在食品中的来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并且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有机物在食品中的具体变化。
2.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和PPT讲解,介绍了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包括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技术。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食品中有机物成分的基础知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介绍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教师讲解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有机物在食品中的具体变化。
4.教师介绍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包括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技术。
5.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交流,巩固知识点。
七、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课堂表现;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成果。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实验和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尝试去研究和分析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希望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和区别。
(2)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的食物来源。
(3)初步学会检验食物中淀粉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中的功能及其营养价值。
【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人体中的转化。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8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将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有机物中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和硫等元素。
3.在人体所摄入的物质中,除水、食盐等无机物和空气外,其余主要是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有机物。
【教师点拨】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和碳酸(氢)盐(如Na2CO3、NaHCO3)等,由于它们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跟进训练】1.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A.碳B.氧C .氢D .氯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C ) A .酒精 B .淀粉 C .碳酸D .甲烷知识点二 糖类和油脂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9~8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糖类又叫作碳水化合物,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常见的糖类物质有蔗糖、葡萄糖、淀粉等,其中淀粉是人体摄入的主要糖类物质。
2.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变为蓝色,利用此特性可以检验淀粉。
3.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化合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C 6H 10O 5)n ]。
10.1 食物中的有机物第1课时糖类和油脂通常人们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而把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并不是所有的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如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由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更接近,因此把它们归为无机化合物。
一、糖类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
2.淀粉的检验:在食物上滴加几滴碘水,若棕黄色的碘水变为蓝色,则证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3.淀粉在人体内的转化: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而是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溶解在血液中。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肌体活动和维持体温。
二、油脂1.组成:油脂的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只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2.类别: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呈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
3.作用:油脂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人体后备供能物质。
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说法科学吗?答案:不科学;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提供能量的物质,因此应适量摄入一些含脂肪的物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糖类与健康的关系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饮食中的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二糖(蔗糖、麦芽糖等)、多糖(淀粉、纤维素等)。
糖类主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提供热能、调节食品风味、维持大脑功能所需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等。
膳食中缺乏糖类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
膳食中糖类过多就会转化成脂肪存在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例题】下列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一些富含糖类(特别是淀粉)的食品,如小米、大米、玉米、小麦、马铃薯、红薯等。
中考化学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内容(一)六大营养素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其中,糖、脂肪、蛋白质是生命运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2、人体内主要物质的含量。
化合物质量分数/% 化合物质量分数/%蛋白质15~18 无机盐3~4糖类1~2 水55~67脂肪10~15 其他 1(二)有机物和无机物1、有机物: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酒中的酒精(CH3CH2OH)。
有机物并不止含碳还可以含有氢、氧、氮、氯、硫等元素。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均为有机物,H2O、H2SO4、NaCl等都不含碳元素,所以均为无机物。
说明:(1)含碳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
(2)CO、CO2、H2CO3 和Na2CO3及碳酸盐等,虽然也含碳元素,但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将其归类为无机物。
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性质差异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能燃烧(三)糖类1、糖类的组成我们熟悉的蔗糖,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成分,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常见的糖类物质(1)蔗糖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分子式为C12H22O11,有甜味,蔗糖是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红塘的主要成分。
(2)葡萄糖葡萄糖有甜味,分子式为C6H12O6,它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最基本的糖类物质。
在人体组织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CH12O6+6O26CO2+6H2O,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7.2kJ的能6量。
(3)淀粉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是一种长链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初三化学食物中的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答案】B【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正确;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不正确;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正确;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特征,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有机物的概念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2.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补液的原因是()A、葡萄糖是人体必须食用的营养素B、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的油脂被氧化时放出的能量多。
【答案】C【解析】根据葡萄糖的性质分析、判断。
A、葡萄糖是人体必需食用的营养素,但人体内有六大营养素,故这不是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所以错误;B、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但这与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无直接关系,所以错误;C、糖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然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即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故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所以正确;D、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15.6kJ,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39.3kJ,所以错误。
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点评: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组成、生理功能、代谢过程、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都是考查的考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