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各系统流程与设备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21
简述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工作流程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热力设备,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
它通过自然对流的原理,实现了热能的传递和循环。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
1. 锅炉加热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工作首先是锅炉的加热过程。
锅炉内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烟管或者火管将烟气传导给锅炉壳体。
锅炉壳体内部布置有大量的加热表面,将烟气的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升温。
2. 蒸汽生成当锅炉内部的工作介质(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产生蒸汽。
蒸汽是一种高温高压的气体,具有较大的能量。
蒸汽的生成是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核心过程。
3. 蒸汽上升蒸汽产生后,由于其密度较小,会向上升腾。
在锅炉内部设置有一根或多根上升管,蒸汽通过上升管向上升至锅炉的顶部。
4. 水循环在蒸汽上升的同时,锅炉内的水也会发生循环。
冷却的水下沉到锅炉底部,经过加热后升温,然后上升到锅炉的顶部。
这种水的上升和下沉形成了一个自然循环的系统,也称为汽水循环。
5. 蒸汽分离在锅炉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分离器。
蒸汽分离器的作用是将蒸汽与水进行分离,使蒸汽进一步提纯。
分离后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排出,供应给需要蒸汽的设备使用。
6. 水回流分离后的水会回流到锅炉底部,继续参与汽水循环。
这种水的回流保证了锅炉内部水的循环,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
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上所述。
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锅炉内部的热能得以传递和循环,实现了高温高压蒸汽的产生。
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锅炉的设计参数、工作介质的性质、系统的运行条件等。
合理的设计和操作是保证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同时,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热力设备。
简述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工作流程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对流原理来实现热能传递的循环系统。
其工作原理简单而高效,常用于一些小型锅炉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
1. 水箱: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箱。
水箱通常位于锅炉的下部,用于储存热水。
它可以通过上部的进水口补充水分,同时还设有放水口,用于排放杂质和废水。
2. 锅炉:锅炉是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中的热源,主要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
燃料可以是煤、油或天然气等。
锅炉内部有燃烧室和换热管,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换热管与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3. 热水上升:当锅炉内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箱中的水时,水的温度逐渐上升。
由于热水比冷水密度小,因此热水会自然上升到水箱的上部。
4. 冷水下降:与热水上升相对应的是冷水下降。
冷水由于密度大,会自然下降到锅炉底部。
这种自然对流的现象使得水箱内部形成了一个循环流动的系统。
5. 水泵:为了增强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效果,通常会在系统中加入水泵。
水泵位于水箱的下部,通过抽水将冷水送入锅炉,使得冷水能够更快地被加热。
6. 充分利用热能:通过自然循环,热能可以在锅炉和水箱之间进行高效传递。
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换热管与水箱中的水接触,使得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热水上升到水箱的上部后,可以供给需要热水的设备或者建筑,如供暖系统或热水器。
7. 循环再生: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循环再生。
当热水被取出后,冷水会重新进入锅炉进行加热,形成循环流动。
这种循环再生的过程可以持续进行,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箱中的水,使得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水上升到水箱的上部,冷水下降到锅炉底部,形成循环流动。
通过水泵的辅助,可以增强系统的循环效果,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这种自然循环的工作原理使得该系统具有简单、高效、可靠的特点,常用于一些小型锅炉系统中。
锅炉设备及汽水流程锅炉设备介绍:1、钢结构:整个锅炉设备全部由钢结构支撑,悬吊在大板梁上,由于整个受热面系统的热胀冷缩,因此将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受热面设备通过吊挂装置全部悬挂在大板梁上,以保证整个锅炉能向上向下自然膨胀。
钢结构:一般材质为Q235A或Q235B,它是由几根大的钢柱和梁,还有斜撑构成。
钢结构设备到货为散件,钢结构到现场后由现场组合安装,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螺栓连接,螺栓一般采用高强度螺栓。
采用螺栓连接的钢结构,在安装调整初期,要求每一层安装时需用临时普通螺栓初紧固,待调整和验收完毕,才能用高强度螺栓紧固,在钢架验收时候要对高强度螺栓的紧固度进行检查。
锅炉基础锅炉钢结构安装锅炉钢结构锅炉钢结构高强螺栓锅炉大板梁锅炉钢架锅炉钢架地面准备锅炉钢结构(注意剪力槽钢,与土建对应必须留有足够的剪力槽)锅炉吊挂装置,受热面设备全部吊挂在大板梁上2、水冷壁:炉膛四周由膜式管道密封组成,形成一个方体中空炉膛,由刚性梁连接形成方形整体,通过吊挂装置悬吊在大板梁上,保证向上和向下受热自然膨胀,前后左右膨胀由导向装置限制;接受炉膛火焰的直接辐射传热,水在水冷壁里经过加热至水沸腾,形成水与蒸汽的混合体,产生饱和蒸汽,最上端由上集箱连接,上端通过上集箱与锅筒连通,最下端由下集箱连接,最下端与下降管连通,同时也与锅筒连通。
水冷壁:一般材质为20G。
为保证炉膛燃烧后的热量能完全被水冷壁管内的水吸收,因此必须将炉膛密封起来,在安装水冷壁时候将管屏与管屏之间密封焊接起来保证密封形成密闭炉膛。
在水冷壁的外面为了防止热量损失及防止烫伤所以在水冷壁的外面设置了保温棉及耐火砖,保证热量损失。
水冷壁地面组合检查水冷壁地面组合水冷壁地面组合检查后吊装锅炉水冷壁安装水冷壁对口焊接锅炉水冷壁焊接及刚性梁安装下部水冷壁及水冷壁刚性梁水冷壁上集箱安装3、锅筒(汽包):圆筒形的筒体,通过吊挂装置悬挂安装在大板梁上,在炉膛的上部,与省煤器、过热器、水冷壁直接连通,在锅筒里起着汽水分离、沉淀、保证自然循环的压头、加药、排污等作用。
干熄焦锅炉及附属设备工艺流程、原理与作用1、干熄焦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收了红焦热量的高温循环气体与除盐除氧纯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额定参数(温度和压力)和品质的蒸汽,并输送给热用户的一种受压、受热的设备。
干熄焦锅炉是余热锅炉。
2、干熄焦锅炉的工艺流程:⑴、干熄焦锅炉是干熄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惰性循环气体在干熄炉中冷却红焦后,吸收了红焦热量的高温循环气体经一次除尘器除去粗颗粒焦粉后进入锅炉,锅炉吸热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循环气体经二次除尘器除去细颗粒的焦粉,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继续循环冷却红焦。
⑵、锅炉本体烟气系统流程:吸收了红焦热量的循环烟气从干熄焦冷却室出来,经一次除尘器去除粗颗粒焦粉后从锅炉入口进入,垂直往下先后经过二次过热器、一次过热器、光管蒸发器、鳍片管蒸发器、省煤器,然后从干熄炉底部引出。
⑶、锅炉本体汽水系统流程:锅炉给水由多级离心泵升压后向锅炉供水,除盐除氧纯水经省煤器预热后进入锅炉汽包。
⑷、干熄焦锅炉的工艺流程:锅炉汽包炉水可分为强制循环部分和自然循环部分。
⑸、自然循环部分:汽包炉水经汽包下降管进入膜式水冷壁,炉水吸热汽化成汽水混合物经膜式水冷壁上升管返回汽包。
⑹、干熄焦锅炉的烟气流程图:⑺、干熄焦锅炉的汽水流程图:⑻、强制循环部分:汽包炉水由汽包下降管径强制循环泵送入鳍片管蒸发器与光管蒸发器,炉水吸热汽化成汽水混合物经蒸发器上升管返回汽包。
这两部分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在汽包中进行汽水分离,饱和蒸汽由汽包上部导出,经一次过热器升温后,进入减温器喷水减温,然后进入二次过热器继续升温,从二次过热器引出的蒸汽即为外供主蒸汽。
3、锅炉减温水系统:锅炉主给水一部分送入干熄焦锅炉喷淋减温器,根据二次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温度,通过自动调节阀调节进减温器的减温水量,从而保证干熄焦锅炉供出的过热蒸汽的温度达设定要求。
4、锅炉排污及紧急放水系统:⑴、锅炉运行时,通过锅炉给水进入锅炉内的杂质,有很少部分会被饱和蒸汽带走,大部分留在锅炉水中。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系统流程一、.概述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布置。
运转层标高8.5m,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了多组蛇形管受热面和锅炉包覆管受热面及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左右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咀进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
燃料和空气在炉膛内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炉膛内的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碳颗粒)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
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
分离后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
二、锅炉结构1、炉膛水冷壁系统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保证了炉膛的严密性。
炉膛横截面为4511×9082mm,炉顶水冷标高36152.5mm(水冷中心线标高),膜式水冷壁由Φ60×6锅炉管和6×20.5mm扁钢焊制而成,管节距为80.5mm;在炉膛的左右中心线处靠近前部水冷壁设置水冷屏,炉膛水冷壁(屏)通过水冷上集箱(包括水冷屏上集箱)由吊杆悬挂于钢架顶部的框架上。
水冷壁集箱采用Φ273×35锅炉管。
水冷壁下部焊有销钉用以固定高强度耐高温防磨耐火材料。
保证该区域水冷壁安全可靠地工作。
水冷壁向下弯制构成水冷风室,水冷布风板。
水冷壁上设置测量孔、检修孔、观察孔等。
水冷壁上的最低点设置放水排污阀。
膜式水冷壁外侧设置数层刚性梁,保证了整个炉膛有足够的刚性。
在锅炉炉膛外侧布置止晃装置。
由4根Φ325×25、1根Φ219×20的集中下降管和28根下降支管,及32根汽水引出管组成5个回路的水冷循环系统。
1、锅炉给水流程图(画图)2.过热器减温水系统过热器系统设有三级喷水减温器,用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一级减温器布置在低过出口集箱至大屏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二级减温器布置在全大屏过热器出口集箱至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共两只,三级减温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至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共两只。
一级减温器在运行中作汽温的粗调节,是过热汽温的主要调节手段。
当切除高加时,喷水量剧增,此时大量喷水必须通过一级减温器,以防全大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超温。
三级减温器作为调节过热蒸汽左、右侧的汽温偏差和汽温微调用,确保蒸汽出口温度。
二级减温器主要调节大屏过热器出口汽温及其左右汽温偏差。
三级减温器均采用多孔喷管式垂直于减温器筒体轴线的笛形管上有许多小孔,减温水从小孔喷出并雾化后,与同方向的蒸汽进行混合,达到降低汽温的目的,调温幅度通过调节喷水量加以控制。
过热器的作用:过热器的作用是锅炉受热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在实际工作时,要求锅炉负荷或其它工况发生变化时,能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再热器的作用加热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温度的再热蒸汽,然后再送回到汽轮机的中低压缸内继续作功。
省煤器再循环的作用在锅炉启动初期,汽包上水结束后,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电动门,以便在点火后升压升温期间使省煤器形成水循环,在汽包连续上水后,关闭省煤器再循环电动门。
对流式过热器的汽温变化具有对流特性,即它的出口温度是随锅炉蒸发量的增大而升高。
辐射和半辐射辐射式过热器的汽温特性与对流式过热器相反,即辐射式过热器的出口温度随锅炉蒸发量的增大而降低。
半辐射过热器同时吸收炉内辐射热量和烟气冲刷的对流热量,因此它的汽温特性介于辐射和对流之间,汽温随蒸发量的变化比较小。
当锅炉蒸发量增大时,其出口汽温可能又小量的增加,也可能有小量的降低,主要取决于辐射和对流两部分吸热量的比例。
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简述锅炉汽水系统是指锅炉内部的水和蒸汽循环系统,它是锅炉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包括供水、加热、蒸发、分离、排污等多个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供水锅炉汽水系统的第一步是供水。
锅炉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以保证锅炉内部的水位和压力。
供水可以通过自来水管道或者水泵进行,一般情况下,锅炉会配备有自动供水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水位和压力。
2. 加热供水进入锅炉后,需要进行加热。
加热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燃烧燃料、电加热、核反应等。
燃烧燃料是最常见的加热方式,燃料可以是煤、油、天然气等。
燃料燃烧后,会产生高温高压的烟气,这些烟气会通过锅炉内的管道,将水加热。
3. 蒸发加热后的水会逐渐蒸发,形成蒸汽。
蒸汽是锅炉汽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于发电、加热、蒸馏等多种用途。
蒸汽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水位、压力、温度等。
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会影响蒸汽的产生和质量。
4. 分离蒸汽产生后,需要进行分离。
分离的目的是将水和蒸汽分开,以保证蒸汽的纯度和质量。
分离可以通过分离器、排气阀等设备进行。
分离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分离水和蒸汽的设备,它可以将水和蒸汽分开,并将水排出锅炉外。
5. 排污锅炉汽水系统中的水会不断地循环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会积累大量的杂质和污物,这些污物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因此,锅炉汽水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排污。
排污可以通过排污阀、排污泵等设备进行,它可以将锅炉内的污水排出,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总结锅炉汽水系统是锅炉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流程包括供水、加热、蒸发、分离、排污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锅炉类型和工作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电厂锅炉各设备顺序控制1. 引言电厂锅炉系统是电厂的核心设备,对于电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厂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控制,其中顺序控制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电厂锅炉系统中的各设备顺序控制进行介绍和讲解。
2. 锅炉各设备顺序控制概述在电厂锅炉系统中,锅炉各设备之间的连锁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只有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启动或停止,才能保证整个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对锅炉各设备的顺序控制进行逐一介绍。
2.1 烟风系统烟风系统是电厂锅炉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给锅炉供应空气以维持燃烧。
在启动锅炉时,首先需要启动烟风机和引风机,以保证锅炉炉膛内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燃烧,从而产生热能。
2.2送风系统送风系统是电厂锅炉系统中的另一项重要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对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收集和排放。
在启动锅炉时,需要先启动送风机,将烟气从锅炉中引出,再通过除尘器进一步净化和处理,最终排出。
2.3 空预器空预器在电厂锅炉系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设备,它主要是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
在启动锅炉时,空预器需要在烟气引出之后进行启动,以保证烟气在排放前能够降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锅炉锅炉是电厂锅炉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也是整个系统的能量来源。
在启动锅炉时,需要进行锅炉点火,使得锅炉内部开始产生热能。
同时,需要控制好锅炉内的水位、氧气含量等参数,以保证锅炉正常运行。
2.5 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是电厂锅炉系统中的辅助设备,主要是对一些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
在启动锅炉时,如果需要利用某些废弃物作为燃料,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并启动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废弃物的供给和处理。
3. 电厂锅炉各设备顺序控制流程在电厂锅炉系统的运行中,将锅炉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启动和停止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这个过程进行具体的流程介绍。
3.1 启动在锅炉系统启动时,应该按照以下顺序依次启动各设备:1.烟风机和引风机:这两个设备需要尽早启动,以便炉膛中的氧气得到充分补给,维持燃烧。
燃气锅炉供蒸汽工艺流程燃气锅炉供蒸汽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它利用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水转化为蒸汽,从而提供动力或热源供应。
下面将介绍燃气锅炉供蒸汽的工艺流程。
1. 燃气燃烧系统燃气锅炉的燃烧系统是实现燃气燃烧的关键部分。
燃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燃烧器,燃烧器中的喷嘴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
然后,混合物进入燃烧室,在点火设备的作用下,点燃混合物,产生火焰。
燃气的流量和压力需要经过调节,以保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2. 锅炉水循环系统燃气锅炉的水循环系统负责将水加热至蒸汽状态,并将蒸汽输送至需要的地方。
该系统主要包括给水系统、锅炉本体和汽水分离器三个部分。
给水系统将水从水源处抽取,经过预处理后,将水送入锅炉。
预处理的过程包括除杂、除氧和软化等处理,以保证锅炉内部的水质符合要求。
然后,经过预处理的水进入锅炉本体,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水被加热至饱和温度,转化为蒸汽。
锅炉本体内部的水和蒸汽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水得以加热。
汽水分离器将水和蒸汽分离开来。
分离后的蒸汽进入蒸汽管道,输送至需要的地方,而水则返回锅炉本体,继续循环使用。
3. 烟气排放系统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需要经过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
烟气排放系统主要包括烟囱和烟气处理设备。
燃气锅炉的烟囱是将烟气从锅炉内部排放到大气中的通道。
烟囱的高度和截面积需要根据燃气锅炉的设计要求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烟气排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烟气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净化烟气中的污染物,以符合环保要求。
常见的烟气处理设备包括除尘器、脱硫设备和脱硝设备等。
除尘器用于去除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脱硫设备用于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硝设备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4. 控制系统燃气锅炉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燃气锅炉的运行状态,以保证其安全、稳定和高效。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燃烧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
燃烧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燃气和空气的供应量,控制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以实现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
工业锅炉主要设备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主要设备
“炉”是燃烧系统,它的任务是使燃料在炉内良好的燃烧,放出热量。
它由炉膛、燃烧器、点火装置、空气预热器、烟风道及炉墙、构架等组成。
(1) 炉膛,是由炉墙和水冷壁转成的供燃料燃烧的,燃料在该空间内呈悬浮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燃烧器,位于炉膛四角或墙壁上,其作用是把燃料和空气以一定速度喷入炉内,使其在炉内能进行良好的混合以保证燃料及时着火和迅速完全地燃烧。
分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两种基本类型。
(3)空气预热器,位于锅炉尾部烟道,其作用是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而且对于强化炉内燃烧、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干燥和输送煤粉都是有利的。
锅炉效率可提高2%左右。
分管式和回转式两种。
(4)烟风道,是由炉墙、部分受热面管道及包墙管等组成的管道,用以引导烟气的流动,并经各个受热面进行热量交换,分为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主要是通过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蒸汽的内能,其原理非常简单,同我们日常做饭用的炉子原理是相似的,水在管路内被燃料加热先变成饱和蒸汽,然后通过过热器变成过热蒸汽,通过减温器控制好出口温度,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或供热。
水-省煤器-汽包-过热器-减温器-集汽集箱-主汽管道;燃料-输煤皮带-炉膛-炉渣。
燃气蒸汽锅炉工艺流程燃气蒸汽锅炉工艺流程燃气蒸汽锅炉是一种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送给工作介质水,使其转化为蒸汽并供应给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的设备。
下面将介绍燃气蒸汽锅炉的详细工艺流程。
1. 燃气供应:首先,要确保燃气供应的充分和稳定,包括燃气管道的引入、气阀的开通、燃气管路的检查等。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燃气的压力、干燥度和纯度等参数,以确保燃气的质量。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将燃气与空气混合供给锅炉燃烧室进行燃烧。
一般采用的是自动点火和自动调节燃烧的方式,通过调节进气门来调整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以控制燃烧的强度。
同时,还应设置燃气和空气的消声器,减少燃烧产生的噪音。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燃气蒸汽锅炉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将工作介质水加热转化为蒸汽,并将其输送到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地方。
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水箱、水质调节装置等。
通过水泵将水从水箱中抽取出来,经过加热后变成蒸汽,然后通过输汽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4. 排烟系统:燃烧产生的废气需要通过排烟系统排放出去。
排烟系统包括烟囱、烟道、烟气净化装置等。
燃烧产生的废气经过烟道和烟气净化装置的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5. 控制系统:燃气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锅炉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自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通过执行器来调节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以实现锅炉的自动化和高效运行。
总结起来,燃气蒸汽锅炉工艺流程包括燃气供应、燃烧系统、循环系统、排烟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五个主要部分。
通过以上详细的工艺流程,燃气蒸汽锅炉能够高效地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并供应给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将得到实现。
同时,合理设置和精确控制各个环节,能够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锅炉汽水系统流程锅炉汽水系统是指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通过循环往复的过程将水转化为蒸汽,再将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能量转换的系统。
该系统的流程包括给水、蒸发、过热和凝结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
一、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指将水从外部引入锅炉内的过程。
首先,水经过初次过滤和预热后,进入给水泵。
给水泵将水加压并输送到锅炉中。
在锅炉内,给水经过再次过滤和除氧处理,以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然后,给水进入锅炉的上部,通过给水管道均匀分布到锅炉的各个管束中。
二、蒸发系统蒸发是指将锅炉内的水加热至沸点并转化为蒸汽的过程。
在蒸发系统中,经过预热后的水进入锅炉的上部,在锅炉内形成水膜。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水膜中的水升温并转化为蒸汽。
蒸汽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上升到锅炉的上部。
同时,水中未转化为蒸汽的热量也会被吸收,以保证水的温度和压力稳定。
三、过热系统过热是指将蒸汽的温度提高至设计要求的过程。
在过热系统中,蒸汽经过蒸汽管道进入过热器。
过热器内设置有众多的管束,通过与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使蒸汽的温度升高。
经过过热器处理后的蒸汽再次进入锅炉的上部,继续向下传热。
四、凝结系统凝结是指将蒸汽冷却并转化为水的过程。
在凝结系统中,蒸汽经过过热器后,进入凝结器。
凝结器内设置有众多的管束,通过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使蒸汽的温度降低,并逐渐转化为水。
转化为水的蒸汽与锅炉内的水混合,并通过凝结器下部的水管道排出系统。
通过以上的给水、蒸发、过热和凝结等环节,锅炉汽水系统完成了水到蒸汽再到水的转化。
这一过程中,系统不断循环运行,以满足工业生产或供暖等需求。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阀、水位计和流量计等仪器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对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
总结起来,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可以概括为给水、蒸发、过热和凝结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操作要求,通过这些环节的协同作用,完成了水到蒸汽再到水的转化过程。
锅炉设备及汽水流程锅炉设备介绍:1、钢结构:整个锅炉设备全部由钢结构支撑,悬吊在大板梁上,由于整个受热面系统的热胀冷缩,因此将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受热面设备通过吊挂装置全部悬挂在大板梁上,以保证整个锅炉能向上向下自然膨胀。
钢结构:一般材质为Q235A或Q235B,它是由几根大的钢柱和梁,还有斜撑构成。
钢结构设备到货为散件,钢结构到现场后由现场组合安装,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螺栓连接,螺栓一般采用高强度螺栓。
采用螺栓连接的钢结构,在安装调整初期,要求每一层安装时需用临时普通螺栓初紧固,待调整和验收完毕,才能用高强度螺栓紧固,在钢架验收时候要对高强度螺栓的紧固度进行检查。
锅炉基础锅炉钢结构安装锅炉钢结构锅炉钢结构高强螺栓锅炉大板梁锅炉钢架锅炉钢架地面准备锅炉钢结构(注意剪力槽钢,与土建对应必须留有足够的剪力槽)锅炉吊挂装置,受热面设备全部吊挂在大板梁上2、水冷壁:炉膛四周由膜式管道密封组成,形成一个方体中空炉膛,由刚性梁连接形成方形整体,通过吊挂装置悬吊在大板梁上,保证向上和向下受热自然膨胀,前后左右膨胀由导向装置限制;接受炉膛火焰的直接辐射传热,水在水冷壁里经过加热至水沸腾,形成水与蒸汽的混合体,产生饱和蒸汽,最上端由上集箱连接,上端通过上集箱与锅筒连通,最下端由下集箱连接,最下端与下降管连通,同时也与锅筒连通。
水冷壁:一般材质为20G。
为保证炉膛燃烧后的热量能完全被水冷壁管内的水吸收,因此必须将炉膛密封起来,在安装水冷壁时候将管屏与管屏之间密封焊接起来保证密封形成密闭炉膛。
在水冷壁的外面为了防止热量损失及防止烫伤所以在水冷壁的外面设置了保温棉及耐火砖,保证热量损失。
水冷壁地面组合检查水冷壁地面组合水冷壁地面组合检查后吊装锅炉水冷壁安装水冷壁对口焊接锅炉水冷壁焊接及刚性梁安装下部水冷壁及水冷壁刚性梁水冷壁上集箱安装3、锅筒(汽包):圆筒形的筒体,通过吊挂装置悬挂安装在大板梁上,在炉膛的上部,与省煤器、过热器、水冷壁直接连通,在锅筒里起着汽水分离、沉淀、保证自然循环的压头、加药、排污等作用。
锅炉各系统流程及设备介绍1.锅炉本体结构与布置 (4)1.1锅炉整体布置 (4)1.2锅炉工作流程 (5)1.3锅炉本体各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7)1.3.1汽水系统 (7)1.3.2汽水系统各部件结构 (8)1.4燃烧系统设备 (10)1.4.1燃烧器 (10)1.4.2空气预热器 (11)2.锅炉辅助系统与设备 (12)2.1制粉系统 (12)2.2制粉系统设备 (14)2.2.1磨煤机 (14)2.2.2密封风机 (14)2.2.3各种风管 (15)2.3.2烟空气系统设备 (18)2.4除灰渣系统及设备 (18)2.4.1除灰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 (18)2.4.2除渣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 (21)2.5烟气脱硫系统及设备 (23)1.锅炉本体结构与布置1.1锅炉整体布置1.炉膛2.过热器3.再热器4.省煤器5.空气预热器6.汽包7.下降管8.燃烧器9.水冷壁下联箱10.煤粉仓11.风机1.2锅炉工作流程1.煤、煤粉2.渣3.灰4.一次风5.二次风6.烟气1.主蒸汽2.水3.汽水混合物4.再热蒸汽1.3锅炉本体各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1.3.1汽水系统送入锅炉的水称为给水。
由送入的给水到送出的过热蒸汽,中间要经过一系列加热过程。
首先把给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其次是饱和水的蒸发,最后是饱和蒸汽的过热。
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汽包锅炉的汽包,经下降管引入水冷壁下联箱再分配给各水冷壁管。
水在水冷壁中继续吸收炉内高温蒸汽的辐射热达到饱和状态,并使部分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
水冷壁又称为锅炉的蒸发受热面。
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并进入汽包。
在汽包中通过汽水分离装置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水蒸气进入过热器吸热变成热蒸汽。
由过热器出来的过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做功。
为了提高锅炉-汽轮机组的循环效率,对高压机组大都采用蒸汽再热,即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完部分功的过热蒸汽被送回锅炉进行再加热。
这种对过热蒸汽进行在加热的锅炉设备叫做再热器,或称二次过热器。
锅炉的工艺流程图锅炉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它的工艺流程图描述了锅炉的主要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锅炉工艺流程图的描述。
锅炉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 燃料供给首先,燃料进入锅炉燃烧室。
常见的燃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和生物质等。
燃料通过输送带或输送管输送到锅炉燃烧室。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仓库、输送带、输送管等设备。
2. 燃烧过程当燃料进入燃烧室后,点火装置点燃燃料,使之燃烧。
燃料在燃烧室中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并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锅炉的烟道。
3. 烟道系统烟道系统由锅炉筒体和烟道组成。
烟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烟气流动并回收烟气中的热能。
烟气通过烟道流经锅炉的换热面,将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锅炉的工作介质(一般是水或空气)。
4. 蒸汽系统在工业生产中,锅炉主要用于产生蒸汽。
烟气通过锅炉的烟气侧换热面,将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水,使其蒸发变成蒸汽。
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工业设备中。
锅炉的蒸汽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水处理系统、蒸汽管道和蒸汽调节阀等设备。
5. 热水系统在居民生活中,锅炉主要用于供热。
烟气通过锅炉的烟气换热面,将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水,使其升温成为热水。
热水通过供热管道输送到需要供热的房间中。
锅炉的热水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循环泵、水处理系统和供热管道等设备。
6. 余热回收烟气在流经锅炉的烟气侧换热面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为了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余热回收利用。
常见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预热器、二次换热器和经济器等。
7. 烟气排放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中的废气和固体颗粒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需要对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常见的烟气排放装置包括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脱硫装置等。
锅炉的工艺流程图描述了锅炉的主要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从燃料供给、燃烧过程、烟道系统、蒸汽系统、热水系统、余热回收到烟气排放等环节,清晰地展示了锅炉在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1.锅炉本体结构及布置 (2)1。
1锅炉整体布置 (2)1.2锅炉工作流程 (3)1.3锅炉本体各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5)1。
3。
1汽水系统 (5)1.3.2汽水系统各部件结构 (6)1.4燃烧系统设备 (8)1.4.1燃烧器 (8)1.4.2空气预热器 (9)2.锅炉辅助系统及设备 (10)2.1制粉系统 (10)2.2制粉系统设备 (12)2.2。
1磨煤机 (12)2.2.2密封风机 (12)2.2.3各种风管 (13)2。
3。
2烟空气系统设备 (16)2.4除灰渣系统及设备 (16)2。
4.1除灰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 (16)2。
4.2除渣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 (19)2.5烟气脱硫系统及设备 (21)1 / 212 / 211。
锅炉本体结构及布置1。
1锅炉整体布置1.炉膛2.过热器3.再热器4.省煤器5.空气预热器6.汽包7.下降管8.燃烧器9.水冷壁下联箱10.煤粉仓11.风机1.2锅炉工作流程1.煤、煤粉2.渣3.灰4.一次风5.二次风6.烟气3 / 211.主蒸汽2.水3.汽水混合物4.再热蒸汽4 / 211。
3锅炉本体各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1。
3.1汽水系统5 / 21送入锅炉的水称为给水。
由送入的给水到送出的过热蒸汽,中间要经过一系列加热过程。
首先把给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其次是饱和水的蒸发,最后是饱和蒸汽的过热。
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汽包锅炉的汽包,经下降管引入水冷壁下联箱再分配给各水冷壁管.水在水冷壁中继续吸收炉内高温蒸汽的辐射热达到饱和状态,并使部分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
水冷壁又称为锅炉的蒸发受热面。
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并进入汽包.在汽包中通过汽水分离装置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水蒸气进入过热器吸热变成热蒸汽.由过热器出来的过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做功。
为了提高锅炉-汽轮机组的循环效率,对高压机组大都采用蒸汽再热,即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完部分功的过热蒸汽被送回锅炉进行再加热。
这种对过热蒸汽进行在加热的锅炉设备叫做再热器,或称二次过热器。
当送入锅炉的给水有杂质时,其杂质浓度随着锅炉的汽化而升高,严重时甚至在受热面上结成垢后使传热恶化。
因此给水要进行预处理。
由汽包送出的蒸汽可能因带有含杂质的锅水而被污染。
高压蒸汽还能直接溶解一些杂质。
当蒸汽进入汽轮机后,随着膨胀做功过程的进行,蒸汽压力下降,所含杂质会部分沉积在汽轮机的通流部分,影响汽轮机的出力、效率和工作安全。
因此我们不仅要求锅炉能供给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还要求蒸汽具有一定的洁净度。
1。
3.2汽水系统各部件结构6 / 21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汽水系统知识拓展过热器、再热器设计及运行的主要原则(1)防止受热面金属温度超过材料的需用温度(2)过热器及再热器温度特性好,在较大的负荷范围内能通过调节维持额定气温(3)防止受热面管束积灰、磨损和腐蚀7 / 211.4燃烧系统设备1.4.1燃烧器煤粉燃烧器,指能够让煤粉在短时间内充分燃烧,产生高温涡流的设备。
直流燃烧器的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一般布置在炉膛四角上.煤粉气流在射出喷口时,虽然是直流射流,但当四股气流到达炉膛中心部位时,以切圆形式汇合,形成旋转燃烧火焰,同时在炉膛内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旋涡状气流.8 / 211.4。
2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由于它工作在烟气温度最低的区域,回收了烟气热量,降低了排烟温度,因而提高了锅炉效率。
同时由于燃烧空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燃料着火和燃烧,减少了不完全燃烧损失。
空气预热器按传热方式可以分为:传热式和蓄热式(再生式)两种。
前者是将热量连续通过传热面由烟气传给空气,烟气和空气有各自的通道。
后者是烟气和空气交替地通过受热面,热量由烟气传给受热面金属,被金属积蓄起来,然后空气通过受热面,将热量传给空气,依靠这样连续不断地循环加热.在电厂中常用的传热式空预器是管式空预热器,蓄热式空气预热器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随着电厂锅炉蒸汽参数和机组容量的加大,管式空气预热器由于受热面的加大而使体积和高度增加,给锅炉布置带来影响。
因此现在大机组都采用结构紧凑、重量轻的回转空气预热器。
空预器的主要构件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由转子、外壳、轴承、传热元件、传动装置、密封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空预器它是由上下连接板、刚性环、转子、传热元件、三向密封、外壳、主支座、副支座、传动装置、上下轴承和附件等组成。
9 / 2110 /212。
锅炉辅助系统及设备2。
1制粉系统11 / 21系统类型为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1.原煤由给煤机输送至磨煤机,将原煤磨成煤粉2.磨煤同时空气预热器热空气进入到磨煤机,热风有助于磨煤,对煤粉起到干燥作用3.由热风将煤粉送入到粗粉分离器4.不合格的煤粉由分离器送到磨煤机中继续研磨5.合格的煤粉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将空气和煤粉分离6.旋风分离器将乏气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燃烧7.一次风机将空气预热器热风送入到给分机,将主要的煤粉加热后送到到炉膛燃烧2.2制粉系统设备2.2。
1磨煤机磨煤机是煤粉制备系统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将具有一定尺寸的煤块干燥、破碎并磨制成煤粉.煤在磨煤机中被磨制成煤粉,主要受到撞击、挤压和研磨三种力作用的结果。
磨煤机的组成包括:机座,外壳,磨盘,磨锟,喷嘴环,压盘,弹簧,分离器,落煤管,渣箱,减速箱,润换油系统,液压系统,密封装置,密封空气系统,消防蒸汽系统,排渣系统.各种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往往并不是单独一用。
磨煤机的类型很多,根据磨煤部件的转速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低速磨煤机:转速n=16~20r/min ,如筒式钢球磨煤机;中速磨煤机:转速n=50~300r/min ,如平盘磨煤机、中速环球式磨煤机(又叫E型磨)碗式磨煤机、MPS磨煤机等高速磨煤机:转速n=500~1500r/min,如风扇磨煤机、竖井磨煤机等。
2。
2。
2密封风机专供正压直吹式系统的磨煤机、给煤机的密封空气的风机,用于防止带有煤粉的气粉混合物漏出设备外污染环境或进入弹簧加载装置磨辊轴承而造成轴承故障。
12 / 21在正压状态下运行的磨煤机,不严密处有可能往外冒粉,污染周围环境;同时,还可能通过转动部分的间隙漏粉,加剧动、静部位及轴承的磨损,并使润滑油脂劣化。
为此,这些部位均应采取密封措施,即送入压力较磨煤机内干燥剂压力高的空气,阻止煤粉气流的逸出.密封空气的气源,小型磨煤机一般用压缩空气,大型磨煤机则安装专用密封风机。
采用冷一次风机时,冷一次风机可兼作密封风机。
2。
2。
3各种风管13 / 21大气经滤网和消音器进入一次风机,压头提升后,经冷一次风总管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磨煤机前的冷一次风管;另一路流经空气预热器,加热成热一次风后进入到磨煤机前的热一次风管,热一次风和冷一次风混合后进入磨煤机。
在合适的温度和流量下,煤粉被一次风干混合后进入磨煤机。
在合适的温度和流量下,煤粉被一次风干燥并经煤粉管道输送到燃烧器喷嘴喷入炉膛燃烧.一次风的流量取决于燃烧系统所需的一次风量和流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密封风机风源来自冷一次风,并最终通过磨煤机而构成一次风的一部分。
照片,作用、直接在照片上标注各介质的进出方向,各组成部件名称,工作原理,运行中的主要问题.2。
3烟空气系统及设备2.3.1烟空气系统锅炉烟气系统主要包括一次风机、送风机及引风机等系统,利用一次风机、送风机和引风机来克服气流在流通过程中的长生各项阻力:一次风机和送风机主要用来克服供燃料燃烧所需空气在空气预热器、煤粉设备和燃烧设备等风道设备的系统阻力;引风机主要用来克服热烟气在受热面管束(过热器、炉膛后墙排管和省煤器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等烟道产生的系统阻力,并使炉膛出口处保持一定的负压.平衡通风不仅使炉膛和风道的漏风不会太大,而且保证了较高的经济性,又能防止炉内高温烟气外冒,对运行人员的安全和锅炉房的环境均有一定的好处.煤粉在炉膛内正常、稳定的燃烧过程是由风烟系统和制粉系统联合完成的,因此,在对制粉系统运行指标监控的同时,必须监控引风机、送风机及空气预热器各设备的运行指标。
根据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风量和炉膛负压进行正确的调整,以达到燃料燃烧的过程稳定的目的。
14 / 2115 /212。
3。
2烟空气系统设备(1)一次风机一次风的作用主要是干燥和输送煤粉,包括制粉系统的干燥通风量和磨煤通风量.干燥通风量的作用是向入炉原煤提供热量,完成煤炭在磨制过程中的干燥作用、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对应煤量下所需的通风量.磨煤通风量不但包括干燥通风量,还包括携带和输送煤粉所需的风量。
(2)二次风机二次风量是完全燃烧所必须的补充风量.运行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氧量。
运行中二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全开,用液偶电动执行器控制二次风压,以确保风能够进入炉膛。
可通过二次风控制挡板调节燃烧室下部各二次风喷口的风量分配.在50%锅炉负荷范围内,风量基本恒定不变,之后随负荷增加二次风量也成比例增大。
总二次风量约是进入燃烧室的总风量的45%。
2。
4除灰渣系统及设备2。
4.1除灰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目前,火电厂的除灰方式大致上可分为水力除灰、机械除灰和气力除灰三种。
水力除灰是用带有一定压力的水将电除尘灰斗、省煤器灰斗和空预器灰斗里的灰通过沟或管道冲入灰浆池,用灰浆泵将低浓度的灰浆打至浓缩机浓缩,浓缩后的灰浆通过前置泵(也称喂料泵)16 / 21或者是高位自流的方式带一定的压力进入流体输送机械(如柱塞泵等)打至灰场堆放。
机械除灰是利用刮板机、输送皮带、埋刮板输送机械等将灰通过机械手段送到指定的地方堆放贮存.气力除灰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除灰方式,它是以空气为载体,借助于某种压力设备(正压或负压)在管道中输送粉煤灰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标准,气力除灰大致上可划分为:1)依据粉煤灰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分为悬浮流(均匀流、管底流、疏密流)输送、集团流(停滞流)输送、部分流输送和栓塞流输送等;2)根据输送压力种类,可分为动压输送和静压输送两大类别;3)根据压力的不同,气力除灰方式又可分为负压系统和正压系统两大类型。
同时根据粉煤灰在输送过程中的物相浓度,大体上可以分为稀相气力除灰系统和浓相气力除灰系统。
17 / 2118 /21除灰主要设备介绍1.仓泵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通过脉冲气力把管道中的物料切割成一段段料栓和气栓,利用料栓两端的静压差来推动料栓运动。
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只仓储式气力发送泵。
仓泵由仓体、蝶阀、排气阀、加料口、气体管路等气阀到圆锥体内部突起的气嘴,使气体产生涡流,随着发送器内部压力的增加,被送物料成涡旋状流动,以达到物料顺利输送的目的。
2.压缩空气设备压缩空气系统包括输灰空压机、仪用空压机、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储气罐。
2.4.2除渣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目前,国内600MW 燃煤机组底渣输送方案的选择,大体可归纳为三种,即大水斗式喷射器输送、刮板捞渣机机械输送和钢带机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