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各阶段饲养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8
鹅怎么养鹅的养殖技术【常见问题】鹅怎么养?【专家解答】鹅的利用价值很高,既可以产生鹅肉也可以生产出鹅蛋,饲养的方法简单,鹅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养殖鹅的话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鹅怎么养呢?接下来就由本人来说鹅的样子技术。
1、饲料分类能量饲料:谷实类包括玉米、稻谷、大麦、小麦及麦秕,糠麸类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糠等,块根、块茎和瓜类如马铃薯、南瓜、胡罗卜、红薯等。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粗蛋白质的含量在20%的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豆饼类和油饼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鱼、虾、骨肉粉和羽毛粉等。
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贝壳粉、蛋壳粉、石灰石(不含氟)、食盐等。
维生素饲料:青饲料包括幼嫩的青草、水草、白菜、青菜、苦荬菜、包菜,以及无毒的野菜,藻草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有虾藻(柳叶藻)、金鱼藻、水青草、稗草、此外还有水浮莲、水葫芦以及人工栽培的牧草等,叶粉类如红薯叶、松针叶等。
其它饲料:刺激性饲料如葱、姜、蒜、辣椒等,有增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增进食欲以及驱虫杀菌等作用,添加剂包括多种不同用途的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抗生素添加剂。
2、饲料的加工调制除了放牧时让鹅觅食外,其余饲料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粉碎、切碎、浸泡及蒸煮等加过调制,粉碎不宜过碎,太碎的饲料鹅不易采食和吞咽,一般粉碎成小碎粒即可。
切碎后的青绿饲料不易堆积久放,以免腐败变质,鹅食后容易生病或中毒,较坚硬的谷粒,如玉米、小麦等,经浸泡后可增大体积,增加柔软度,鹅易于喜食也易于消化,但不是浸泡过久,好发酵变质,降低适口性。
蒸煮后可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但在蒸煮过程中也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
3、鹅的饲粮配合一般0-6周龄喂全价颗料配合饲料,但要加喂青绿饲料,与配合饲料比例最少应1:1。
生长鹅进行放牧饲养适当补喂配合饲料。
目前大部分农村养鹅不喂全价配合饲料,初生后即喂碎玉米加蛋黄,3日龄后用各种青嫩草、菜叶(切细算)加碎玉米。
种母鹅不同阶段的饲养与管理要点母鹅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家禽,对其饲养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鹅群的生产效益。
下面将针对母鹅的生长、繁殖、孵化等不同阶段的饲养与管理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长阶段1. 小雏鹅期:a. 温度:雏鹅出壳后7-10天内,应确保室温在30-32℃,保持环境温暖。
b. 饲料:以优质鹅饲料为主食,每日喂食5-6次,每次饲喂量适量,饲料中加入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雏鹅健康生长。
c. 饮水:每天保证新鲜干净的饮水,保持水温在20-22℃,及时更换并清洗饮水器。
d. 游泳:雏鹅1周龄开始游泳,水温控制在30-32℃,每次不超过10分钟,逐渐适应水中活动。
2. 生长期:a. 饲料:根据生长周期适时调整饲喂比例,一般0-3周龄以粉状饲料为主,3周龄后逐渐转为颗粒饲料,并根据鹅群生长情况确定饲喂量。
b. 疫病防治:进行鹅群的预防性免疫,定期给予相关疫苗,定期检查鹅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c. 环境管理:保持生长环境的卫生、通风和温湿度适宜,定期清理鹅舍,控制室内湿度,防止疾病传播。
二、繁殖阶段1. 种鹅选育:选择品质好、体型良好、繁殖能力强的种鹅进行繁殖,确保繁殖后代的优良性状。
2. 筑巢条件:提供适宜的筑巢环境,如高度适宜的鹅舍、干净的巢材和充足的光照,促进母鹅筑巢的欲望。
3. 饲料管理:在繁殖期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保证母鹅的营养需求,提高繁殖能力。
4. 产蛋记录:对每只母鹅的产蛋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产蛋时间、数量和重量等,为后续管理和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5. 保证受精蛋:合理配置种鹅与雄鹅的比例,确保受精率高,每天定时收蛋,并进行观察和分选,保证受精蛋质量。
6.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繁殖鹅的健康情况,对发现的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对产蛋率的影响。
三、孵化阶段1. 孵化机选择:选择适宜的孵化机进行孵化,保证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的稳定。
2. 孵化环境:保持孵化机内的温度在37.5-38.5℃,湿度在60-70%之间,及时观察蛋壳上是否有蛋雏粪便,及时清理和补水。
东北小白鹅饲养技术1、温度适宜在幼鹅阶段要通过外界加温,让雏鹅顺利度过幼鹅期,一般1~7天需加温33~29度,8~14天温度要保持在28~22度,随后最好保持在15度以上,这样的温度最适合鹅的成长。
2、及时饮水饮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要保证出壳后24~36小时喝水,超过36小时雏鹅容易轻度脱水,超过48小时会严重脱水。
饮水的温度要跟棚内一致,此外避免雏鹅拉稀,3天内饮水可以添加抗肠道和抗应激的药物。
3、适时开料雏鹅先开饮后开食。
开食在开饮后半小时进行,可用半生半熟的米饭(用冷开水洗去粘性)加切细的嫩青绿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小料槽内,引诱雏鹅自由采食。
4、光照管理1周龄要24小时的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5瓦灯泡,灯泡高度距离地面在2米左右。
2周龄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瓦灯泡;3周龄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灯泡;4周龄起自然光照,为便于管理夜间弱光照明(每平方米0.3瓦灯泡)。
5、做好防疫刚出壳24小时内注射完小鹅瘟疫苗,在第5~7天再加强一次,10~14天注射副黏病毒疫苗,21天时注射禽流感疫苗。
6、室外活动22-28日龄白天可以放到室外活动,天气好时在运动场上喂青饲料。
天冷时,晚上室内要注意保温,可以多加垫草。
雏鹅吃草多,粪便多,要对鹅舍进行清扫,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每天喂配合饲料5-6次,用料量逐日增加,晚上至少喂1-2次。
7、调整饲养密度1周龄10-15只,2周龄8-10只,3周龄6-8只,4-6周龄4只,7周龄后3只即可。
根据雏鹅的大小、强弱进行群分饲养,一般每群80-100只,对弱群加强饲养,3周龄后可并群饲养,每群300-400只。
以上就是雏鹅在1-40天管理方面要注意的,养鹅户要注意,这样可以减少雏鹅的死亡率,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增加养鹅场的效益。
种鹅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作者:齐向东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8期摘要:加强种鹅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种鹅的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鹅可以分为育成期、产蛋期和休产期,并根据不同的阶段又可进行细致划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关键词:种鹅;育成期;产蛋期;休产期;饲养管理;日粮营养中图分类号:S8 3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029-011 育成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种鹅育成期是指70 - 80日龄到开产前,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种鹅适时成熟,保持适宜的体况,因此重点要做好种鹅的限制饲养工作。
育成期种鹅的饲养管理可分为生长阶段、控料阶段和恢复饲养阶段。
生长阶段是指80 -120日龄这一阶段,此时种鹅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并且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多,此阶段应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促进种鹅的生长发育,不宜过早的进行控养。
随着种鹅日龄的增加,应逐渐的减少饲喂次数,同时逐渐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逐渐过渡到控制饲养的阶段。
控制饲养阶段是从120日龄开始到开产前60天左右的时间,这一阶段的饲养目的是控制处鹅的体况,避免种鹅过肥,饲养方法主要包括饲喂量的控制,每天的饲喂量要平均比生长阶段减少50%左右,另一种方法是日粮营养的控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增加日粮的体积。
恢复饲养阶段是指种鹅开产前60天左右的时间,种鹅一般的开产时间在220日龄,此时需要结束控养,逐渐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每天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
给种鹅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产蛋做好营养的贮备。
此阶段日粮的营养水平应控制在15%-17%,一般经过20天左右的恢复饲养,即可达到限制饲养前的水平。
2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产蛋前期需要及时的调整饲料的营养,一般从开产前3周就需要由育成期的饲料过渡成产蛋期的饲料,日粮中的精料与青料比为7:3,在转换饲料时要有一个过渡。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大鹅的饲养需要哪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鹅的饲养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鹅的饲养技巧一、雏鹅的培育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一个月龄内的小鹅,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的成败,是大鹅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
1、育雏前的准备(1)品种及季节的选择现本地饲养的品种有黑龙江大白鹅、雁鹅、疤拉眼鹅(又名五龙鹅、豁眼鹅)、均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引进品种有莱茵鹅等。
产蛋性能及生长速度都很好,但就肉用性能及毛色品质说来,养殖户及市场上受欢迎的是黑龙江大白鹅,四月龄育成体重8—10斤,毛色洁白;雁鹅为中型鹅品种,毛色为灰羽色,销售价格低;疤拉眼鹅在辽宁、吉林及我省南部县份如双城、延寿饲养较多,为小型鹅品种,产蛋较高,但育成体重为6—8斤,体重偏小,当为肉仔鹅用途饲养时,养殖户不愿养。
在育雏季节的选择上,我省由于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温度、出售时的羽绒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育雏季节多选择在五月下旬至七月初最为适宜,饲养4—5个月,10月中下旬溜完秋茬下小雪后出栏。
(2)育雏方式在规模饲养超过百只的情况下,一般多采用地面平面育雏方式,搭地炎龙人工给温。
(3)育雏舍的维修,对漏风的墙壁要修补好,以保证室内没有贼风进入;对老鼠洞要堵严,以防老鼠咬死鹅雏;对门窗封闭不严的要用塑料布封好,以利雏舍保温;对照明用的线路要安装好,灯泡个数及分布按每平方米3W的照度安排,灯泡度数以45度为宜;对鹅雏饮水所用的以塑料饮水器为好,育雏时不能用宽口的饮水槽;同时备好采食用的塑料布。
4、育雏舍的消毒,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2—3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地面及墙壁消毒要用3%火碱水彻底喷洒消毒,新利用的雏舍可用3%来苏儿水溶液消毒,育雏室门口要没有白灰消毒槽,但不可以用白灰粉用于地面消毒。
(5)垫料的准备,在地面育雏的情况下,在消毒后的地面上铺8分厚的垫料,从经济实用方面,可采用干燥无霉烂的稻壳做垫料。
种鹅饲养管理技术种鹅饲养管理技术制定合理的种鹅饲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种鹅的生产潜力,是养鹅生产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鹅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种鹅饲养管理技术1选择选择种鹅要从雏鹅开始,经过雏鹅选择,青年鹅选择,后备鹅选择和产蛋后鹅选择4个环节。
选择出壳准时,体质健壮,绒毛光亮,腹部柔软收缩好的雏鹅留作种用。
选择同群中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羽毛符合本品种标准,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无明显缺陷的青年鹅留做种用。
淘汰不合格个体。
一般在70~80日龄进行。
后备种公鹅的要求是体形大,体质健壮,位器官发育匀称,肥瘦适中,颈部粗长,胸宽深,腹部平整,腿粗壮有力,叫声洪亮;后备母鹅的标准是体型不宜过大,羽毛紧贴,有光泽,头大小适中,眼睛灵活有神,颈细长,身长而圆,前躯较浅窄,后躯深而宽。
一般在130日龄至开产前进行。
产蛋后种鹅选择就是在母鹅开产以后,根据母鹅的开产日期、产蛋性能、蛋重、受精率等情况,将产蛋多、持续期长、蛋重适中、体型大、就巢性弱、种蛋受精率高、开产适宜的个体留做种用。
2饲养管理后备母鹅体型不宜过大,肥瘦适中。
对于体质较弱的母鹅应增加精料给量;对于体质过肥的、早熟的母鹅要限制饲养,控制精料给量,并且延长放牧时问,增加放牧距离。
在母鹅开产前50 60天进人恢复阶段,饲料浓度逐渐增加,增加精料,减少粗、料,补足钙、磷饲料,供给充足饮水,为产蛋积累营养。
放牧鹅群不要过大,一般100只左右,由1人管理。
放牧场地要有水源,有遮荫休息的地方。
要根据天气选择放牧时间,每天归舍前要刷洗水槽、饲槽。
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母鹅开产前1个月左右增加精料给量,每天补充全价精料50~150克,分3次喂给,每天加喂0.25~0.50克青料,供给充足饮水。
产蛋鹅应继续放牧,利用天然草场,降低饲养成本,但要缩短放牧距离,并做好防疫注射、驱虫。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饲养原则是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采用定时、不定量、满足供应的方法饲喂,精、粗饲料比例是2:1,每天喂150~200克。
大鹅养殖方法
选种:选择具有先进抗病技术的、按防疫消毒程序实施生产的、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发育好的苗鹅进行育肥饲养。
种蛋的壳面要清洁、无裂缝、颜色正常,来自饲养管理正常、健康而高产的鹅群。
饲养管理:鹅以草料为主食,适量添加谷物和精饲料。
确保充足的清洁水源,促进鹅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
定期清理鹅舍,保持卫生环境的干净整洁。
育肥阶段,中鹅饲养70日龄后,应先从鹅群中选留种鹅,作为种群定向培育。
剩下的健壮无病70日龄以上的中鹅作为育肥鹅群。
防病保健:定期给鹅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常见病害的发生。
定期巡视鹅群,如发现饲养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温度调控:温度调控也是鹅养殖中需要重视的方面,尤其是对于幼鹅来说。
鹅对温度较为敏感,需要保持舍内温度适宜。
在寒冷的季节,提供鹅舍的供暖设备,确保鹅群不受低温影响。
在炎热的季节,采取降温措施,以避免鹅群受到
过热的危害。
鹅群管理:鹅是群居动物,鹅群的相对稳定能够减少鹅之间的争斗现象。
合理安排鹅的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鹅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繁殖管理:鹅一般在春季开始繁殖,为了提高孵化率和幼苗成活率,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繁殖管理。
首先进行良好的配种管理,选择健康、体型良好的种鹅进行配对。
孵化管理:孵化管理是繁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确保种鹅的饲养环境良好,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饮水,以提高其繁殖能力。
养鹅技术和疾病预防鹅是一种重要的畜禽,不仅可以提供肉食,还能为人类提供蛋、羽绒等物质资源。
但是养殖鹅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鹅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鹅的养殖技术和常见鹅病的预防措施。
一、养殖技术1. 地点选择:鹅舍宜选在气候温和、风向较好、土壤肥沃的地方,远离垃圾、污水和化工厂等有害物质。
2. 鹅舍建设:鹅舍应该保持干燥通风,鹅舍内部应该铺设松木屑或稻壳等吸水性好的物质,以便吸收鹅粪和饮水时的水分。
鹅舍的面积、高度和母鹅的数量需匹配,保持合理的密度,目前常用的密度为每平方米2-3只。
3. 饲养管理:幼鹅出壳后应立即给予清水饮料,一日龄鹅若有吃料的反应,应适量提供饲料,每日喂食4-5次。
断奶后,应每天将饲料和饮水分别放置,每只鹅每天应喂3-4次。
晚期的鹅需要高蛋白质和高能量饲料,如玉米、豆饼等。
母鹅需要在生产前段时间每天增加喂食一些高营养的饲料,如硫酸镁、海藻粉等。
4. 基础保健:定期给鹅进行测虫、打疫苗等基本保健操作,以防止鹅出现疾病的后果。
二、常见疾病预防1. 急性粘膜炎:该病由链球菌引起,表现为呼吸急促、喉头红肿等急性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清洁卫生、合理密度养殖、定期测病、使用防病药物等。
2. 鹅疫:该病以高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为主要症状。
预防措施为加强鹅的免疫力,定期接种鹅疫疫苗。
3. 肝脏病:该病一般由寄生虫引起,表现为鹅腹部水肿、腹部鼓胀、腹部皮下出血等症状。
预防措施为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清洁度,及时进行消毒操作。
4. 眼炎:该病主要由细菌引起,表现为鹅的眼部出现红肿、流泪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掌握饲养技术、注意饲养密度等。
养殖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鹅的疾病。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鹅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5. 中耳炎:该病也是由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鹅头部反复晃动及失衡。
预防措施为定期消毒、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清洁度、避免拥挤等。
鹅要怎么养才能长得又快又肥鹅催肥增重的方法
有些鹅受品种或者营养、天气、疾病、毒素等因素影响,外貌特征表现不明显,比如鹅冠长得慢,不长,看上去非常稚嫩,养了很久迟迟不能出栏,让很多养鹅户十分烦恼。
那么,鹅要怎么养,才能让它的鹅长得又快又肥呢
与养殖户饲养肉鹅的初心相背离。
所以养殖户要改变肉鹅育肥传统饲喂,选择优质肉鹅育肥专用料,进一步保证肉鹅育肥过程的营养丰富,促进肉鹅育肥增重。
鹅经过40-50天的饲养,体重可达2.5公斤,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育肥但达龙速肥宝宝,可使鹅进一步育肥,省料猛长,毛色亮丽。
管理方面,育雏室一定要通风换气。
1只鹅苗一分钟差不多需要呼吸50次以上,而鹅粪会不停的释放出氨气,所以育
雏室如果不及时排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就会导致鹅苗发育不良。
饲养方法的正确与否。
也就直接的决定了肉鹅的产出和质量。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雏鹅阶段,每天至少要喂六到八次左右,还需要喂三到四次的水。
中鹅时期,这是需要进行合理的牧放,同时每天还需要喂料三到四次。
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提高生活力。
运动的同时每天都能吃到足量的鲜嫩青饲料,同时,还要补喂糠麸、稻谷、玉米等精饲料。
尤其是鹅的背部、腹部绒毛开始脱落换新羽时,更要补喂精饲料,以防换羽不一样。
饲养小鹅的技术及相关要求有很多的养殖户都会在一定的士气里饲养鹅,那么小鹅的饲养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鹅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小鹅饲养的技术精心喂养小鹅最开始吃食时最好先调教喂水,随后喂青菜或者牧草、萝卜叶拌米饭之类的食物。
5至10日龄日喂3至4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优质草粉10%,鱼粉8%,生长素1%,骨粉0.5%,抗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0.5%,豆粕10%。
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
冬天的鹅经过40到50天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达2.5公斤时,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至30天,鹅个体重可达5公斤。
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优质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粕4%。
精细管护进鹅前要用2%的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
一定要选购免疫过的鹅苗,买回后将小鹅摊放在竹筛内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每只用注射器灌服0.02%的痢特灵水液0.5毫升,用低度酒浸脚均能有效预防鹅白痢等疾病。
还要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
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鹅,严防农药中毒。
早晨摘回和洗过的青菜、草料要晾干后饲喂,拌喂的米饭不要沾油盐荤腥。
当冬鹅的主翼羽长出后,选择光线较暗、环境安静、避风保暖、干燥清洁的房屋作圈舍,条件允许的话要安排隔天下水20分钟左右,以清洁鹅体。
对少数不贪食的冬鹅可进行强制育肥。
将配合饲料加适量水搓捏成粗1—1.5厘米、长约6厘米的条状饲料,进行填喂,每次每只填3—4条,以后逐渐增加到5—6条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并供给充足的饮水。
合理分群一周龄后每平方米养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以此递减。
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挤压、堆叠,影响鹅的正常生长。
鹅的饲养管理方法是什么家鹅是一种很容易饲养的家禽,那么家鹅是如何饲养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家鹅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家鹅的饲养方法饲养家鹅规模要适当,大群饲养,放牧困难,若青料不足,补精料就要多,成本太高;养少量,也要放牧喂养,浪费人力、物力,也不合适。
因此饲养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控制饲养规模。
种草养鹅,降低成本,种草养鹅成本低,效益好。
但是,单靠野草是不够的,特别是规模养鹅,应建立养鹅人工草地,并注意选择适宜鹅采食、适口性好、耐践踏的品种。
适当补充精饲料,鹅是食草性水禽,应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以提高增重速度和缩短饲养期。
适时出栏、拔毛,20~60日龄的鹅绝对增重最快,60日龄左右出售最合适。
鹅的饲养管理方法一、精选雏鹅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鹅或杂交鹅。
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
对腹大、歪头以及卵黄收缩不好的弱雏要坚决淘汰。
二、温室育雏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
育雏温度为1~5日龄28℃~30℃,6~15日龄25℃~28℃,16日龄后可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65%为宜。
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温室可用空闲房屋,塑料棚育雏更好。
三、科学饲养1、启喂开食雏鹅出壳24小时后,进行饮水开食。
先调教饮水,随后喂青菜、牧草、萝卜叶拌米饭。
2、合理分群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减至l5只,以此类推。
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挤压、堆叠。
3、科学放水雏鹅饲养20日龄后可以下水,一般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赶鹅下水为好,每次10~l5分钟。
雨雪天则不要下水。
4、添加辅剂为了节省饲喂成本,一般以青料和米糠、米饭为主。
白天放牧啄青。
夜间投喂饲料,做到少吃多餐。
同时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和蛋氨酸。
5、保洁驱虫圈舍要勤打扫和消毒,保持饲料清洁,饮水卫生。
雏鹅25日龄时用吡喹酮按l0毫升/公斤体重驱绦虫。
鹅的饲养周期管理鹅善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喜群居,有很强的合群性;反应敏捷,能较快地接受管理训练和调教,生活极有规律。
出栏、入栏、交配、采食、洗羽、嬉戏、歇息、产蛋均有固定时间,规律一经形成即不易改变。
鹅是杂食家禽,喜食青草,能充分利用青粗饲料,如田间、路边的野草,农田中的遗谷、麦粒,甚至深埋在淤泥中的草根和块茎等,都能被鹅觅食利用。
鹅食道膨大呈纺锤形,便于贮存摄取的大量食物。
鹅的肌胃肌肉特别发达,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
另外,鹅的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盲肠也十分发达,加上鹅小肠中的碱性环境,能使纤维素溶解和利用青草中的蛋白质。
鹅全身被有厚密羽毛,能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其尾脂腺发达,并经常用喙将油脂涂擦于全身,增加了羽毛的防水性,故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4周龄之内的幼鹅称雏鹅,育雏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抓好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接雏前首先要选好鹅舍的场地,要选择有水源、草源丰富、草质良好的地方。
对育雏室内外及育雏用具在接雏前3~4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室内可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1平方米空间用42mL福尔马林和21g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墙壁用20%的石灰乳涂刷,地面用5%的漂白粉混悬液消毒。
饲养用具如料槽、饮水器用3%的热火碱液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阴沟用20%的漂白粉乳剂消毒。
育雏室的出人口应设有消毒池,堵死鼠洞、蛇洞。
保证育雏室干燥、通风、光线好,所用的垫料应是干燥、松软、无霉烂的稻草或其他秸秆。
2.2雏鹅的挑选健壮的雏鹅大都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羽毛粗长光洁,挣扎迅速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
对有腹部大、血脐、大肚脐、歪头、跛脚、瞎眼等异常症状的弱雏要坚决淘汰。
2.3雏鹅的管理①分群管理。
雏鹅购回后,即按大小强弱进行分群,以防止出现强欺弱、大欺小以及发育不一致的现象。
鹅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一、后备鹅的饲养管理后备鹅一般在鹅群3月龄时选留,公母比1:51、刚挑选出来的后备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喂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以使各部分器官充分发育,这时应以饲喂为主,放牧为辅。
每天喂3次。
后备鹅从选出到150日龄内,可喂给中鹅饲料。
玉米65。
8%豆粕5%菜粕15%鱼粉3%麸皮7%预混料1% 贝壳粉3%Nacl0。
2%每天坚持放牧和水浴。
2、150日龄后为防止后备鹅性早熟和过肥,从151日龄起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和热能水平,增加放牧时间,增喂青饲料。
每天喂1—2次。
玉米60%豆粕5%菜粕5%鱼粉2%麸皮23。
5% 预混料1%贝壳粉3% Nacl0。
5%精料与青料比为2:13、鹅一般180日龄开产,所以从181日龄开始改为产蛋料,增加精料和贝壳粉投入,为种鹅产蛋做好准备,每天喂2-3次。
4、在管理上,要抓好放牧过程中的分群和安全工作,舍内外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对公母鹅要分群饲养,防止早配,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种鹅要在开产前1个月预防接种。
二、种鹅的饲养管理1、产蛋前的准备:准备好产蛋窝进行消毒,准备好疫苗和其它有关药物、集蛋、运蛋用具及运输车辆等。
2、种鹅开产前:应再进行一次筛选,清点过数,并进行免疫注射,入舍种鹅公母比例以1:5为宜。
3、种鹅开产后:每天喂3次,数量不限,自由采食,以碎米、麦粒、粗糠、稻谷为主,适当补以青绿饲料,精青料比为1:2-3,适当补充一些无机盐,鹅大部分在水面交配,因此种鹅饲养要有广阔而清洁的水面,水深1米左右,不能有废水污染.产蛋期放牧要靠近饲养棚,不宜远牧,一般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2小时.4、冬季种鹅棚要注意保温,产蛋窝要干净、干燥,通风良好,加强饲养管理,密度以2-3只/㎡为宜,如遇阴雨下雪不能放牧,饲料中要补充喂给麦芽或阴干草.5、母鹅产蛋的时间大多数在下半夜至上午8时左右,所以产蛋母鹅上午9时前不应外出放牧,产蛋期应常拣蛋,以减少种蛋破损和污染,另外,鹅怕惊吓若惊扰则鹅群产蛋量明显下降,所以产蛋期要保持环境安静。
大白鹅作为一种在我国最常见的鹅种,其养殖面积在我国是最大的。
大白鹅的养殖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做好一些基础的饲养工作与管理工作,便能够保证大白鹅正常生长。
不过即便时这样,还是有很多养殖要点是需要我们多多注意的。
1、保温防湿大白鹅在雏鹅阶段的时候,对温湿度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控制好温湿度。
在育雏时,第一周的温度应保持在27度左右,第二周降低大约两度,然后每个星期降低两度。
直到一个月时将其保持在20度左右后便可脱温。
在调整温度时,要注意了解好温度原则。
对于小群的话,温度要适当高一点,大群则要低一些,白天略高,晚上略低。
并且要控制好湿度,湿度不可过高,应控制在65%左右。
2、合理调教在开产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好母鹅的调教工作,让其形成在产蛋箱中产单的习惯。
减少人工拾蛋成本,避免鹅四处产蛋导致鹅蛋丢失。
我们要了解好母鹅的产蛋时间一般是在下半夜开始,直到上午十点左右时。
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内是不能够进行放牧的,应在鹅舍内补饲,等到产蛋之后再进行放牧。
如果有母鹅在舍外产蛋的话,那么我们要注意及时将鹅和蛋共同带回产蛋箱,使其养成产蛋习惯。
3、控制抱窝大白鹅一般情况下是会有一定的抱窝性的。
通常在一个繁殖周期中,每次产出一窝蛋时,便可能会停产从而抱窝孵蛋。
如果进行人工孵化的话,那么抱窝对产蛋量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
所以如果有母鹅出现抱窝恋巢现象时,要及时隔离,将其放在光照充足、凉爽的地方进行饲养。
三天内喂水不喂食,然后三天过后适当饲喂少量的粗饲与精饲,减轻体重,等到醒抱之后便可继续产蛋。
4、休产期管理鹅的产蛋期一般一年有7个月左右,产蛋期一般都是会有所不同的。
在南方养殖时,产蛋期一般在春冬两季。
在进入到休产期之后,饲养方式要以放牧饲养为主,饲料以育成期控制阶段日粮为主,可降低养殖成本,并且也有利于鹅的换羽工作。
同时为了保证每只鹅的换羽时间,可进行人工换羽。
既能够缩短鹅的换羽时间,也能够保证其产蛋的整齐度。
狮头鹅的养殖:狮头鹅的养殖技术狮头鹅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狮头鹅的肉质鲜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关于狮头鹅怎么养,今天第一农经小编还是要来说说,关于狮头鹅的养殖。
图:狮头鹅狮头鹅肉鹅一般饲养70天即可上市,为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
肉鹅的饲养管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1周龄~3周龄为育雏期,4周龄~8周龄为中雏期,9周龄~10周龄为大鹅期(育肥期),各阶段的管理要点分述如下:育雏期的管理:刚出壳的雏鹅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因此应保证有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使雏鹅能健康生长,此期的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着育雏效果。
①分群:用网上饲养法,将每一网单位分成两小格,每小格可放养雏鹅25只,第二周起将中间隔栏撤掉遂成一大栏(共50只),第三周起可视外边天气情况及雏鹅的长大适当减少密度,如天气好时可再转5只~10只到备用栏,同时可逐步降低室内温度,至周末时与外界气温接近,一般至第四周初可脱温并转至中雏舍。
②保温和防湿:保温方法是在每两小格中间上方50厘米处置250瓦红外线灯泡一个,并用已备好的厚布或织塑布将红外线灯及整栏遮密,在雏鹅未进育雏室之前应预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0℃~32℃为宜。
保温和防湿在幼雏期中是一对矛盾,要解决此矛盾,必须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调整适宜密度,密度过大会使雏鹅绒毛易湿,易发生啄羽恶癖,密度过小则不利于保温。
第二,注意观察雏鹅动态,如散布均匀、平静,说明温度正常;如高声尖叫、烦躁不安,则为温度过高;如挤堆,发出尖而厉的叫声,则为温度偏低。
如温度偏低时,首先要检查育雏室是否有贼风侵入,再检查热源是否不足或遮盖物是否严实等。
如温度偏高时,切不可一下子将门窗遮盖物全部开启,否则易使雏鹅受凉感冒。
正确方法是,可调高热源位置,再掀开部分遮盖物调节至适温。
第三,保持室内干燥,饮水器一定要平放不致溢水,地面粪便要经常清理,地面也可撒放垫料(如干河沙、锯木屑等),以利吸湿。
第二周起每天中午晴好时开启部分门窗,以排除室内湿度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肉鹅饲养标准一、饲养环境肉鹅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不积水的场地,并远离居民区、工矿区和交通要道,以保持环境安静。
同时,要保持场内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整洁,为肉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饲料与饮水肉鹅饲养的饲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鹅需要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因此要合理搭配各种饲料,以保证肉鹅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
1. 雏鹅饲料:雏鹅饲料应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可加入切碎的鲜嫩多汁青绿饲料,如苦荬菜、莴苣等。
同时,要保证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求。
2. 中鹅饲料:随着肉鹅的生长,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中鹅饲料应以能量饲料为主,加入适量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豆粕等。
同时,应适当加入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以保证肉鹅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3. 饮水:肉鹅饲养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饮水应清洁卫生。
在高温季节,更要增加饮水量,以防止肉鹅脱水。
三、饲养管理1. 分群饲养:要根据肉鹅的品种、生长阶段、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分群饲养,以便更好地管理。
同时,要根据肉鹅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保证充足的采食和饮水空间。
2. 光照管理:光照对肉鹅的生长和性成熟有一定影响。
在光照较长的季节,要采取措施控制光照时间,避免光照过度刺激肉鹅性成熟。
同时,要保持光照均匀分布,避免肉鹅出现啄癖现象。
3. 卫生管理:要定期清理鹅舍,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同时,要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鹅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同时,要做好免疫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2. 药物防治:在肉鹅饲养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药物,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兽药,按照用药说明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3. 定期驱虫: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肉鹅进行驱虫,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同时,要选择低毒、高效的驱虫药,避免对肉鹅造成损伤。
蛋鹅养殖技术蛋鹅的饲养管理蛋鹅即种鹅,鹅的开产期一般为57月龄,产蛋期8-9个月,所以,饲养管理分非产蛋期与产蛋期两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不同阶段的蛋鹅养殖技术。
一、蛋鹅非产蛋期的养殖管理非产蛋期,在大型鹅是5-8月,在小型鹅是4-7月。
母鹅从头年夏秋季开始产蛋,到了今年的3-4月份母鹅身体瘦弱,公鹅配种能力下降。
因此,这时必须控制产蛋,使种鹅换羽,为下次产蛋做准备。
二、蛋鹅产蛋期的养殖管理在产蛋期除放牧外,每天喂料2-3次,第一次在上午9时,喂早了影响种鹅多吃草。
大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25公斤,小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1-0.15公斤。
在不放牧时间内,大量喂用青菜与牧草,每2小时1次。
放牧条件较好的,可节省精料。
三、抱窝母鹅养殖管理母鹅抱窝后就利用它孵蛋,一般孵10-15天(大型鹅孵20天)就要更换母鹅,以免母鹅过瘦使恢复期拖长。
这时蛋壳较薄,为此,应更换已孵化15天左右的母鹅,这种母鹅体重较轻不易压破蛋。
大型鹅在孵化期,多数只喂水不喂料。
小型鹅在孵化期,每隔1-2天放出喂料。
母鹅放出喂料时,要把孵化的蛋翻动一次,再盖上草保温。
母鹅喂料后放入塘中洗澡吃草,上岸后等毛干后放回栏中。
天冷下雨时只喂料、饮水,而不洗澡。
天气太热、太冷会影响孵化。
天冷,室内生炉子;天热,母鹅站立不肯孵化,可一天饮3-4次清凉井水,或湿棉花盖于鹅头,即感凉快。
四、抱窝完毕母鹅的饲养管理抱窝完毕的母鹅一般称瘦鹅,先将鹅围起来,不给饲料,只给饮水2-3天,它就会失去抱窝性。
这种鹅应专栏饲养,给以较好的饲料(与产蛋期相同),日喂2次,饲料逐渐增加,并在好草地上放牧。
瘦鹅群内可放人多余的公鹅,等瘦鹅膘情好转后,就会接近公鹅,即应赶入产蛋鹅群内。
五、蛋鹅肉用仔鹅的饲养肉用仔鹅是指20-90日龄的幼鹅。
当仔鹅养到60-70日龄,体重达2公斤左右,并完成了第一次换羽,不留种有一定肥度,就可进行肥育饲养。
(1)圈养饲养法用高梁秆或麻杆绑成栅栏,每栏容纳13只鹅。
鹅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一、后备鹅的饲养管理后备鹅一般在鹅群3月龄时选留,公母比1:51、刚挑选出来的后备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喂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以使各部分器官充分发育,这时应以饲喂为主,放牧为辅。
每天喂3次。
后备鹅从选出到150日龄,可喂给中鹅饲料。
玉米65.8% 豆粕5% 菜粕15% 鱼粉3% 麸皮7% 预混料1% 贝壳粉3% Nacl0.2%每天坚持放牧和水浴。
2、150日龄后为防止后备鹅性早熟和过肥,从151日龄起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和热能水平,增加放牧时间,增喂青饲料。
每天喂1-2次。
玉米60% 豆粕5% 菜粕5% 鱼粉2% 麸皮23.5% 预混料1% 贝壳粉3% Nacl0.5%精料与青料比为2:13、鹅一般180日龄开产,所以从181日龄开始改为产蛋料,增加精料和贝壳粉投入,为种鹅产蛋做好准备,每天喂2-3次。
4、在管理上,要抓好放牧过程中的分群和安全工作,舍外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对公母鹅要分群饲养,防止早配,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种鹅要在开产前1个月预防接种。
二、种鹅的饲养管理1、产蛋前的准备:准备好产蛋窝进行消毒,准备好疫苗和其它有关药物、集蛋、运蛋用具及运输车辆等。
2、种鹅开产前:应再进行一次筛选,清点过数,并进行免疫注射,入舍种鹅公母比例以1:5为宜。
3、种鹅开产后:每天喂3次,数量不限,自由采食,以碎米、麦粒、粗糠、稻谷为主,适当补以青绿饲料,精青料比为1:2-3,适当补充一些无机盐,鹅大部分在水面交配,因此种鹅饲养要有广阔而清洁的水面,水深1米左右,不能有废水污染。
产蛋期放牧要靠近饲养棚,不宜远牧,一般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2小时。
4、冬季种鹅棚要注意保温,产蛋窝要干净、干燥,通风良好,加强饲养管理,密度以2-3只/㎡为宜,如遇阴雨下雪不能放牧,饲料中要补充喂给麦芽或阴干草。
5、母鹅产蛋的时间大多数在下半夜至上午8时左右,所以产蛋母鹅上午9时前不应外出放牧,产蛋期应常拣蛋,以减少种蛋破损和污染,另外,鹅怕惊吓若惊扰则鹅群产蛋量明显下降,所以产蛋期要保持环境安静。
6、经常观察鹅群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定期驱虫定期清理鹅舍,搞好防疫卫生工作。
三、商品鹅的饲养式1、网上平养网上平养就是将育肥鹅饲养在舍网上,(具体法同肉鸡、肉鸭舍网上平养),这种法既省工又省时且增重快。
网上平养一般密度为5只/㎡,每群50-80只,每天饲喂4-5次,晚9:00喂最后一次,为增加食欲,鹅群每2天进行一次水浴,特别是临出栏3-4,这样有利于鹅毛生长,提高出栏鹅品质(也就是说让鹅有个好“卖相”)。
2、放牧饲养小鹅饲养1后,气温适宜,即可放牧,3后,白天可完全放牧,只要晚上补食一次精料即可,放牧时要注意鹅群的饮水和休息,可节省不少精料,降低生产成本。
3、填肥小鹅在饲养一段时期后,将混合料与水搅拌好后,用人工或机械填入鹅食道中,让鹅快速增肥,一般用来生产鹅肥肝。
二、商品鹅的饲料营养要根据鹅的不同日龄,精心配制饲料,适当饲喂青料,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1、1-20日龄雏鹅精料:玉米50% 鱼粉8% 麸皮10% 米糠20% 统糠10% 预混料1% 贝壳粉1%青料:以叶菜类青饲料为主,切碎拌喂精料与青料以1:9比例混合饲喂2、20日龄后饲料精料:玉米20% 鱼粉8% 麸皮4% 米糠10% 统糠56% 预混料1% 贝壳粉1%青料:可放牧,可舍饲精料与青料以2:8比例混合饲喂3、育肥期饲料:精料:玉米60% 豆粕10% 棉(菜)粕5% 麸皮16.5% 米糠4% Nacl 0.5% 预混料1% 贝壳粉3%青料:精料与青料混合饲喂四、商品鹅的饲养管理1、雏鹅的饲养管理(1)选择健康雏鹅健康正常的小鹅,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叫声洪亮,活泼有神。
最好是种母鹅进行过免疫接种或出壳后进行过免疫接种的鹅苗。
(2)控制好温度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开始1-2需要保温,给温要求大致同肉鸭相似,一般在28-30℃,1后每天下降1℃,以保证散开均匀“不打堆”为原则。
育雏室湿度一般在55-60%,视温度高低适当调整。
每次给鹅苗放水加料,都要待毛干进舍,做到圈干食饱,垫料要常翻晒更新,防潮防霉菌。
(3)注意开食法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一般雏鹅进入育雏室,先休息一会,后喂水,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或多维素,有利于清除胎粪,供给营养,提高成活率,然后开食,一般将切碎的青料和精料混合,撒于干净的塑料布上,自由采食,每天6-8次少喂勤添,夜间喂2-3次。
(4)适时放水鹅苗要适时放水,早春放水一般在室进行,如外界气温较高,则可将鹅苗装在竹蓝中放在河边浅水中,深浅以浸没脚踝为宜,每次2-3分钟,每天2-3次,1后可直接赶到河中放水,上岸理干被毛后入舍。
(5)饲料鹅喜食青绿多汁饲料,其中又以叶菜类为主,要求青料新鲜幼嫩,洗净切细,拌入20-30%精料,2后可改喂原粮,如稻、小麦等。
(6)照明鹅苗育雏时,通常要通宵照明,大致1间房1只40W 灯泡即可,4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完全停止开灯。
(7)放牧小鹅饲养1后即可放牧,初次放牧,应选择天晴无风,喂食后赶至附近平坦草地上让鹅自由活动,时间1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每次放牧都要选晴好天气,避开寒冷阴雨天,防止小鹅受寒发病,放牧时要慢赶,回来后要检查小鹅是否吃饱,要适当补饲。
(8)重视防疫工作雏鹅出壳,注射小鹅瘟疫苗或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有条件还可注射一次禽出败疫苗。
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
(9)加强日常管理格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适时分群,每群以70-80只为宜。
一般 1龄 20-25只/㎡ 2龄 15-20只/㎡3龄 10-15只/㎡ 4龄 8-10只/㎡日粮合理搭配,青饲料不足可以培养牙苗喂鹅,平时注意观察鹅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仔鹅的饲养管理仔鹅是指1月以上至选种鹅或转入育肥期的鹅,又称育成鹅。
仔鹅消化能力强,采食量大,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和抵抗力增强,是骨骼、肌肉和羽毛迅速生长的阶段,因此,应加强放牧饲养和补给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式。
(1)仔鹅的饲养:采用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式,在放牧中鹅可采食到青绿饲料并能充分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节省大量饲料。
放牧场地不仅要青草茂盛,附近还应有清洁水源、树荫或其它遮阳物,以便于鹅随时能饮到水和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为了促进鹅群快速生长和更换新羽,除放牧外还需适当补喂饲料。
如饲料营养不足,就会影响换羽,应补喂些能量和蛋白饲料,促进骨骼正常生长,防止软脚病和发育不良。
每天补喂次数应按鹅的日龄、增重快慢、牧草质量和采食量灵活掌握,一般30-50日龄每天补4-5次,51-80日龄每天补3-4次,如无放牧条件,实行圈养,每天供应每只鹅青绿饲料0.5-1㎏,日粮中粗饲料比例要达到30%左右,在运动场边上建人工水池,供鹅每天下水游泳活动,有利于生长发育。
(2)仔鹅的管理主要是放牧管理,大群鹅放牧时要分成小群,一般以200只为一群,如牧地小,草料丰盛处,鹅群应赶得拢些,使鹅充分采食,如牧地大,草料欠丰盛,应使鹅群散开,以充分自由采食,食后要进行放水,水要清,每次放水30分钟,上岸休息40-50分钟,再继续放牧。
放牧前和收牧回舍后要清点鹅数,检查鹅群健康情况,发现病弱鹅应及时隔离和治疗,天热时早出晚归,天凉时晚出早归。
归牧时要让鹅群洗净羽毛,待羽毛干后再赶回鹅舍,夜间要进行补料,防兽害,适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不到疫区放牧,鹅舍常清理消毒。
22~70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这一阶段鹅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
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仔鹅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22~70日龄仔鹅可采用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两种式,其中以后者较多见。
一般全舍饲饲养每只鹅需要全价饲料lOkg左右,放牧结合补饲饲养每只鹅需要全价饲料5.6 kg。
体重可达到3.2~3.5 kg 以上。
2.1 放牧饲养2.1.1 放牧时间春秋季雏鹅10日龄在气温暖和,天气晴朗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时可提前到5~7日龄,刚开始时1 h左右,以后逐步延长,到30~40日龄可采用全天放牧,并尽量早出晚归。
放牧时可结合放水,时间从15 rain逐渐延长到O.5~1 h,每天2~3次,再过渡到自由嬉水。
2.1.2放牧场地的选择放牧场地要有丰富优质的鹅喜食的牧草。
鹅喜食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无毒、无刺激、无特殊气味的草都可供鹅采食。
牧地要开阔,可划分成若干小区,有计划地轮牧。
牧地附近应有湖泊、小河或池塘,给鹅有清洁的饮水和洗浴清洗羽毛的水源。
牧地附近应有蔽荫休息的树林或其他蔽荫物(如搭临时荫棚)。
2.1.3放牧时注意事项: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开阔时可增至500只左右,甚至可达1 000只,由3~4人管理;②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采食情况,待大多数鹅吃到7~8成饱时应将鹅群赶入池塘或河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浴;③防惊群,防止其他动物及有鲜艳颜色的物品、喇叭声的突然出现引起的惊群;④放牧时驱赶鹅群速度要慢,防止践踏致伤;⑤避免在夏天炎热的中午、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放牧。
2.2全舍饲饲养采用专用鹅舍,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能11.7 MJ/kg,粗蛋白质18.O%,粗纤维6.O%,钙1.2%,磷O.8%。
育肥鹅育肥期间的日粮组成:前期精饲料60.O%,粗饲料40.O%;后期精饲料80.0%,粗饲料20.O%。
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
全舍饲法也是放牧鹅后期快速育肥的一种法,育肥期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