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讲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1
鹅养殖技术流程鹅养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饲养、管理、饲料、疾病防治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济资源。
本文将介绍鹅养殖技术流程,对于鹅养殖新手以及正在进行养殖的鹅农有指导意义。
第一步:筹备阶段在养殖鹅之前,应当选择适宜的鹅场地和场地设施,做好场地的消毒和清洁。
同时还要准备好鹅苗和饲料,饲料应当选用优质饲料,以保证鹅的健康成长。
第二步:种苗放养在做好场地准备后,应当选择适宜的天气和时间,将鹅苗放养,并注意以下几点:1. 鹅苗应当放养在适宜的环境下,如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风向应当避免直接吹向鹅苗。
2. 应当规律性地给鹅苗喂食,并控制其摄入的食物量。
3. 应当将鹅苗聚集在一个区域内,以避免其乱跑和受到影响。
第三步:管理饲养1. 给鹅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疾病传染。
2. 应当为鹅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以保证其正常健康的生长。
3. 应当做好鹅舍的通风和排泄,并及时清理卫生条件。
4. 应当及时清理鹅群中出现的死亡鹅,并及时处理死去的鹅。
第四步:饲料管理1. 对于鹅的饲料应当选择适宜的饲料,并注意饲料的适宜量和时间。
2. 应当控制饲料的质量,避免饲料变质或存在饲料欠缺的情况。
3. 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品种的鹅,应当选择适宜的饲料和比例作为其日常食物。
第五步:预防和治疗疾病1. 应当对鹅的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防治,如禽流感、鹅盲、大肠杆菌等。
2. 针对不同疾病的情况应当选择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3. 应当及时发现并隔离出现疑似病症的鹅,以避免病菌的传播。
以上便是鹅养殖技术流程的概述,鹅养殖是一项相对较复杂的农业生产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掌握和运用得当,将可以为农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养鹅完整养殖流程引言养鹅是一项值得投资的养殖项目,其肉质鲜美、养殖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农民的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鹅的完整养殖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养鹅的基本要素、技术细节以及市场能力,为希望从事养鹅业的人提供参考。
养鹅的基本要素要成功养殖鹅,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1. 土地和场所鹅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选择平坦、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土地或饲养场所。
确保鹅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和饲料供应。
2. 鹅苗选择健康的鹅苗非常重要。
合格的鹅苗应该有活力、毛色光亮、无残疾、神态活泼。
3. 饲料提供饲料是鹅养殖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饲料选择上,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鹅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
4. 饮水设备养殖场内需要设立合适的饮水设备,确保鹅能随时获得清洁的饮用水。
5. 环境控制鹅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有一定要求,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好相应调节工作。
养鹅流程详解养鹅的流程包括选址规划、筹备、鹅苗购买、饲养和销售等阶段。
1. 选址规划选址规划是指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养鹅,包括了场地面积和形状、土壤条件、水源供应等要素。
2. 筹备工作在选址规划完成后,需要进行场地的清理、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并进行必要的设施搭建,如饲料存放仓库、鹅舍、饮水装置等。
3. 鹅苗购买选择健康的鹅苗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联系养殖场或者鹅苗供应商购买符合要求的鹅苗。
4. 饲养管理鹅苗到达后需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包括鹅苗的适应期管理、合理饲喂、定期观察健康情况等。
4.1 鹅苗的适应期管理鹅苗到达后,要给予适当的养护。
初到养殖场的鹅苗需要在养殖笼内逐步适应新的环境,防止胁迫所引起的厌食、腹泻等不良现象。
4.2 合理饲喂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并确保鹅有充足的饮水。
鹅的饲料中应包含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4.3 定期观察健康情况定期观察鹅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蛋鹅养殖技术
蛋鹅养殖技术是指养殖鹅只以获取其蛋产量的一种养殖方式。
下面是蛋鹅养殖技术的一些要点:
1. 鹅舍设计:合理的鹅舍设计对于蛋鹅养殖至关重要。
鹅舍应该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并保持干燥清洁。
鹅舍的大小应根据鹅只数量来确定,每只鹅需要足够的空间活动。
2. 鹅只选择:选择适合蛋鹅养殖的品种,如白鹅、什么鹅等,这些品种在蛋产量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同时,选择健康活跃的鹅只作为种鹅,以确保后代的质量。
3. 饲料管理:蛋鹅的饲料应该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可以根据鹅只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的成分和比例。
同时,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定期清理鹅舍内的残留饲料。
4. 疾病预防与控制:蛋鹅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鹅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常见的鹅病包括禽流感、鹅霍乱等,应采取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等。
5. 蛋集中与收集:为了方便管理和提高蛋的产量,可以将蛋鹅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养殖,并定期收集蛋。
收集的蛋应该及时清洗、消毒和储存,以保持蛋的新鲜度和品质。
6. 养殖环境管理:适宜的养殖环境对于蛋鹅的生长和蛋产量至关重要。
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的调控,创造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蛋鹅养殖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和经验,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以确保养殖效益最大化。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1.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鹅产蛋前以粗饲放牧为主的,应提早补饲,每天喂2-3次,为开产打好基础。
一般在鹅产蛋前20天左右开始喂精料,大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玉米、高粱、麸皮和饼类)150-200克,粗糠100-150克,另外补喂0.4-0.5%的食盐和4.5%的贝壳粉。
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母鹅进人产蛋期后,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可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在不放牧时需喂大量青菜与牧草,并补喂精饲料2-3次,每次200-250克,以后随产蛋多少和体质情况建行凋整。
母鹅产蛋多在下半夜到上午9点之前。
因此,9点前不宜外出放牧,应在舍内补饲,让其交配、产蛋后再外出放牧。
放牧时如发现仍有不吃草,引颈鸣叫者,是要产蛋的表现,要立即赶回舍内产蛋。
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要慢慢驱赶,防止跌伤造成在腹内碎蛋。
产蛋期,鹅舍周围与四角,应铺3-4厘米的软草或设专用产蛋箱,供母鹅产蛋用。
以上内容由收集整理,仅作为《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的参考资料;如果您有更好的农村实用技术,欢迎给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栏目投稿。
1。
蛋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鹅肉营养丰富,而鹅蛋更是被誉为“黄金蛋”,因其具有高含量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鹅养殖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还具有经济意义。
本文将介绍蛋鹅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址、圈舍建设、饲料和疾病管理等方面,希望能对蛋鹅养殖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正文:一、选址与场地准备1.选址: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地,避免选择低洼潮湿区域,以免影响鹅群的健康和生产。
2.场地准备:应确保圈舍周围无污染源和强噪音环境,避免对鹅的生长和产蛋造成干扰。
同时要考虑到采光和通风条件,确保圈舍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二、圈舍建设1.合理规划空间:根据养殖规模,适当规划圈舍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每只蛋鹅需要1平方米的空间。
考虑到饲养密度、通风和采光等因素,应精确计算出养殖规模所需的圈舍面积。
2.床层材料:合理选择床层材料,如稻草、松针等。
床层对鹅群的生长健康和蛋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应务必保持干燥清洁。
3.设备配置: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必要的设备,包括鹅舍、喂鹅器、饮水器等。
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可靠,方便养殖人员管理和操作。
三、科学饲养管理1.合理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鹅群需求以及市场需求,科学配制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鹅的生长和产蛋。
同时,注意采用优质、安全的饲料原料,避免由于饲料问题引发疾病或其他质量问题。
2.定期喂养和定量饲喂: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饲料量,不过多浪费饲料,也不给鹅群造成饥饿。
同时,要注意饲喂方式的卫生和方便性,定期清理和消毒喂鹅器。
3.水源和水质: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确保鹅群饮水充足。
饮水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水质无污染。
四、常见疾病防控1.注重卫生环境:定期对圈舍进行清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杂草,保持卫生干净的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2.免疫接种:根据相关养殖手册和专家指导,按时给鹅群接种疫苗,提前预防常见传染病。
3.防止恶劣天气:对于极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寒冷、雨雪等,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鹅群的舒适和健康。
养鹅技术讲座前言养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
目前鹅肉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为8-9亿羽,而饲养量仅6亿羽左右。
据预测,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羽,广州年需要7000-8000万羽,广西也在7000万羽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羽。
在国际市场上,鹅肉的需求量也呈明显增长趋势,预测缺口在2亿羽左右。
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经从10年前的1%上升到4%,且仍呈上升趋势。
鹅肉消费量的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丰厚利润。
买一羽苗鹅需12元,养殖65-70天即可出售,共需成本15-16元;按今年每公斤12元的售价计,一羽鹅可卖54元,利润15-20元。
肉鹅养殖的高收益直接带动了苗鹅的发展,品种好的苗鹅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际市场鹅产品供不应求,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认为,鹅肉脂肪胆固醇含量比鸡鸭都低,视为美味和保健品,在法国鹅肉价格是鸡肉价格的3倍,东欧一些国家鹅肉价格是肉鸡价格的2.5倍,法国有名说法“穷人吃鸡,富人吃鹅”国际上鹅其它产品更加昂贵,如鹅肥肝每吨3.5-4.5万美元,羽绒价格每吨8-8.5万美元,鹅胸肌3500美元,全世界都重视养鹅。
养殖技术一、进雏前的准备一要对育雏舍和运动场地进行检修、清扫,准备好保温设备及舍内围栏。
育雏舍可用现成房屋或建设低成本的草棚舍,要求保温、卫生、干燥、通风良好,运动场地较为平坦。
二对舍内外场地和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先用生石灰水刷洗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5毫升和高锰酸钾7.5克),24小时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备用。
三将舍内温度稳定在28℃~30℃,并在每个1.5平方米的围栏内铺好垫草。
二、育雏一潮口。
雏鹅到场后,放入围栏内,每个围栏平均放养40只。
每个围栏内放置两个料盘和一个饮水器。
雏鹅开食前要先饮水,称为潮口。
雏鹅出壳24小时后既可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潮口,对个别不会饮水的雏鹅可将其头部按进饮水器中沁一下。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概述:蛋鹅经济价值高,但想要养的好,还是要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科学饲喂管理鹅群才行。
养殖蛋鹅,在饲喂与管理上,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饲喂管理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进入一个阶段,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蛋鹅经济价值高,但想要养的好,还是要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科学饲喂管理鹅群才行。
养殖蛋鹅,在饲喂与管理上,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饲喂管理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进入一个阶段,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下面我们详细来看看吧:一、蛋鹅的饲养方法1、鹅产蛋前期饲养这阶段养得好坏是增产的关键,过肥过瘦都会影响产蛋。
公鹅每天喂3次,母鹅每天喂2次。
产蛋前20天左右,大型鹅每100只每天喂精料19.5公斤,粗糠11.5公斤;小型鹅每100只每天喂精料16.5公斤,粗糠7.5公斤。
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应注射小鹅瘟疫苗,以防在育雏期发病。
从当年9月至第二年4月为产蛋期。
因母鹅产蛋先后不一致,因此,在产蛋期间有三种母鹅,一种是产蛋母鹅,二种是抱窝孵蛋母鹅,第三种是抱窝完毕母鹅。
2、产蛋期母鹅的饲养在产蛋期除放牧外,每天喂料2-3次,刚开始的一次在上午9时,喂早了影响种鹅多吃草。
大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25公斤,小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1-0.15公斤。
在不放牧时间内,大量喂用青菜与牧草,每2**1次。
放牧条件较好的,可节省精料。
3、抱窝母鹅饲养母鹅抱窝后就利用它孵蛋,一般孵10--15天(大型鹅孵20天)就要更换母鹅,以免母鹅过瘦使恢复期拖长。
这时蛋壳较薄,为此,应更换已孵化15天左右的母鹅,这种母鹅体重较轻不易压破蛋。
大型鹅在孵化期,多数只喂水不喂料。
小型鹅在孵化期,每隔1--2天放出喂料。
母鹅放出喂料时,要把孵化的蛋翻动一次,再盖上草保温。
母鹅喂料后放入塘中洗澡吃草,上岸后等毛干后放回栏中。
天冷下雨时只喂料、饮水,而不洗澡。
天气太热、太冷会影响孵化。
天冷,室内生炉子;天热,母鹅站立不肯孵化,可一天饮3-4次清凉井水,或湿棉花盖于鹅头,即感凉快。
鹅的养殖流程和方法一、鹅舍的准备。
1.1 选址。
养鹅呀,那鹅舍的选址可重要啦。
咱得找个地势高、干燥的地儿,可别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建鹅舍,不然鹅住得不舒服,还容易生病呢。
最好是离水源近一些,鹅可是水禽,爱水得很。
而且周围环境要安静,太嘈杂的地方鹅会受到惊吓。
就像咱们人一样,住在吵闹的地方也心烦不是?1.2 建造。
鹅舍的建造也有讲究。
要保证通风良好,空气不流通的话,那鹅舍里就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鹅在里面可憋得慌。
空间也要足够大,每只鹅都得有自己活动的小天地。
地面呢,可以用水泥地,方便打扫,但是也要铺上一些干草,让鹅住得暖和。
鹅舍还得有遮阴的地方,夏天太阳毒的时候,鹅能躲一躲,可不能让鹅在大太阳底下晒着,那可就成“热锅上的蚂蚁”啦。
二、鹅苗的选择与饲养。
2.1 选择。
挑选鹅苗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
要选那些活泼好动、羽毛光亮的鹅苗。
那些病恹恹的鹅苗可不能要,这就跟咱们买东西一样,得挑好的。
你要是选了不好的鹅苗,后面可有的头疼了。
而且尽量从正规的养殖场或者信誉好的卖家那儿买,这样质量有保障。
2.2 饲养。
刚买回来的鹅苗,要先给它们喝点水,这叫“开口水”。
水要干净卫生,水温也得合适,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
就像咱们照顾小婴儿一样,得细心周到。
然后再喂饲料,饲料要营养均衡,有玉米、豆粕等。
鹅苗小的时候,一天要喂好几顿呢,少食多餐嘛。
随着鹅慢慢长大,饲料的量和种类也可以适当调整。
2.3 温度与光照。
鹅苗对温度和光照很敏感。
小鹅苗的时候,温度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就像给它们盖了一层温暖的小被子。
要是温度低了,小鹅就会挤在一起取暖,很容易压死。
光照也不能少,充足的光照能让鹅长得健康。
但是也不能太强的光照直射,不然鹅也受不了。
三、鹅的成长管理。
3.1 放牧。
鹅长大了些就可以放牧啦。
找一片草地,让鹅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
这时候的鹅就像一群快乐的小天使,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不过放牧的时候也要注意,别让鹅吃到有毒的草,要看好它们。
而且天气不好的时候,像下雨天,就别放牧了,把鹅赶回鹅舍,可不能让鹅淋成“落汤鸡”。
蛋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蛋鹅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方式,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少、回报快等优点,因此备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然而,要想获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场地选择
蛋鹅养殖场地应选择在通风、采光、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选择低洼潮湿的地方,以免影响鸡的健康。
同时,场地应该远离工厂、污染源等环境污染物,保证鸡的健康和安全。
二、饲料管理
蛋鹅的饲料应该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均衡。
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饲喂或不足饲喂,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三、疾病防治
蛋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鸡舍的卫生和消毒,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影响养殖效果。
四、环境管理
蛋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管理。
在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拥挤和通风不良。
同时,要注意鸡舍内的噪音和光照,避免对鸡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影响。
总之,蛋鹅养殖技术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农民朋友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和管理,才能获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
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四季鹅养殖技术一.为蛋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清洁和消毒。
蛋鹅育雏完成后,可以再电站下进行放养。
电站边上或附近空地处合理的建设鸭舍,作为蛋鸭下蛋的地方。
蛋鹅进电站放养前半个月,将鹅舍的地面、支架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电站底座,把洗净的用具放入鸭舍,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2.、温度、湿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雏,要注意育雏似的温度湿度。
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
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垫料及保温。
3. 备好水盘、料盘。
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4.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
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二.育雏1. 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挑选时有以下几个要点:1)看眼。
眼睛要有神,眼流泪、干涩或瞎眼的不能买;2).听声。
听小鹅叫声是否清亮,声音沙哑的不能买;3)、动脚。
小鹅脚不仅要粗壮,还要看它的脚蹬动是否有力,脚软无力和拐脚的不能买;4)、摸脐。
脐部要柔软不碍手,脐发硬或大肚脐的都不能买;5)、看毛色。
羽毛要蓬松发亮,干结无光的不能买;6)、试翻身。
把小鹅仰面放(背朝下脚朝上)能立即翻起的是老鹅婆孵的,若仰面放,不能立即翻身起是当年留种的新鹅婆蛋孵的.3. 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当雏鹅听到响声即站起来,头颈伸长、开始啄食,即可开食(一般在雏鹅出壳后20-25小时内),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饲喂方法。
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
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
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5. 饲料和牧草。
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 光照和温度。
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
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 分群、卫生及通风。
随着鹅体的长大,要进行分群。
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
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8 适时放牧:雏鹅初次放牧的时间,可根据气候而定,最好是在外界气温与育雏室温度接近时进行,通常热天是在出壳后3-4天,冷天是在出壳后10-15天进行初次放牧。
放牧前喂少量饲料,并让雏鹅在水池边草地上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其下水活动几分钟,再赶上岸让其自由活动,待毛干后赶回育雏室。
放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好头鹅和训练“语言信号”。
(2) 选好放牧场地,要求离鹅舍近,道路平坦、水质干净无污染、草嫩、噪音小。
(3)合理组群,放牧鹅群300-500只为宜,并且日龄相同。
(4)迟放早收,上午在草上露水干后放牧,下午收鹅时间早些。
20日龄后,雏鹅开始长大毛,即可全天放牧,只需晚上补饲一次。
9. 定期消毒育雏舍。
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10. 严格执行免疫计划。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成年鹅的饲养1.鹅生长至4~10周龄,由于觅食消化、抗病很强,主要以放牧为主,结合补饲中鹅料,并且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中鹅的放牧场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草质要求可比雏鹅低些。
鹅早出晚归以适应其多吃快拉的特点。
放牧和回舍时赶鹅速度要慢,特别是吃饱后的鹅。
中鹅常以野营为主,搭建棚舍以竹、木为好,棚舍要求建在水边高地,能避风遮雨即可。
45日龄以下的中鹅羽毛尚未长全,要避免雨淋,天气炎热的中午应让鹅在树阴下休息,防止中暑。
并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2.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 1. 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3.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厘米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
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4.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
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
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
饲养期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群鹅出售上市。
5.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
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6.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
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7.仔鹅25日龄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驱绦虫。
如果仔鹅水草食得多,应全群服用驱虫药1次。
8.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禽出败、黄曲霉菌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常见病的防治(一)小鹅瘟1、症状。
该病可分为最急性、亚急性2种病型。
(1)最急性:原因突然死亡。
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
(2)亚急性: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鹅群,有精神、不吃食、下痢水便等现象。
一部分鹅会自愈。
2、防治措施。
(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
(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
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
(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1、症状。
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
鹅闭目呆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糜,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天~3天,很快死亡。
2、防治措施。
(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次发生。
(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
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
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天~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1、症状。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缩,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湿蓬乱。
2、防治措施。
(1)对1个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
(2)该病多发地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
(3)对病鹅群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四)副伤寒鹅的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雏鹅。
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
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成年鹅症状不明显。
1、症状。
病鹅主要表现为下痢、粪如清水,病鹅日趋衰弱,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干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
2、防治措施。
(1)注意饲养管理,不喂腐败的饲料,患慢性病的种鹅要淘汰,常发地区从种蛋孵化起就应注意消毒,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
(2)用敌菌净饮水、拌料效果好。
(五)鹅虱1、症状。
鹅虱吸食血液及羽毛、皮屑,还会伤皮肤,造成鹅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成年鹅产蛋量下降。
2、防治措施。
(1)鹅舍要经常清扫,垫草常换。
鹅舍经常用0.2%的敌敌畏喷洒消毒。
(2)已有鹅虱的鹅可用0.5%的敌百虫粉剂喷洒羽毛中。
蛋鹅全期防疫程序:3日龄~7日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只肌注(按说明)。
40日龄:禽霍乱疫苗1毫升/只肌注。
120日龄:小鹅高免血清0.5毫升,禽霍乱病苗1毫升/只左右肌注。
种蛋的孵化及管理四季鹅的公鹅130天、母鹅110天性成熟开始有求偶交配现象,留种繁育应选择昂首挺胸、肉瘤高突、鸣声宏亮、生殖器健全的公鹅做种公鹅;选择胸宽下垂、肉瘤较低,性情温顺的母鹅做种母鹅,公母比例为1:4~5。
母鹅每月产蛋13枚~15枚开始恋窝停产,这时要做好孵化前的准备。
孵化箱可用砖砌成,也可用竹筐、塑料箱里面放入7厘米~8厘米厚的干草做垫料,每个孵化箱放置一个内装谷糠的圆袋,在母鹅孵化时圈住种蛋以防种蛋滚出母鹅的孵化怀抱,孵化箱前面放入一个水盆、食盆,让抱窝孵化的母鹅自由采食。
孵化期为28天~30天,大多数孵化的母鹅都会自行翻蛋,个别翻蛋不均匀的母鹅可人工辅助翻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