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非稳态导热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52
传热学第3章-⾮稳态导热分析解法第三章⾮稳态导热分析解法1、重点内容:①⾮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及特点;②集总参数法的基本原理及应⽤;③⼀维及⼆维⾮稳态导热问题。
2、掌握内容:①确定瞬时温度场的⽅法;②确定在⼀时间间隔内物体所传导热量的计算⽅法。
3、了解内容:⽆限⼤物体⾮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许多⼯程问题需要确定:物体内部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或确定其内部温度达某⼀极限值所需的时间。
如:机器启动、变动⼯况时,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使部件因热应⼒⽽破坏。
因此,应确定其内部的瞬时温度场。
钢制⼯件的热处理是⼀个典型的⾮稳态导热过程,掌握⼯件中温度变化的速率是控制⼯件热处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属在加热炉内加热时,要确定它在炉内停留的时间,以保证达到规定的中⼼温度。
§3—1 ⾮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稳态导热1、定义: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称⾮稳态导热。
2、分类:根据物体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不同分:1)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恒定值,即:const t =↑τ2)物体的温度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1)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趋于恒定值如图3-1所⽰,设⼀平壁,初值温度t 0,令其左侧的表⾯温度突然升⾼到1t 并保持不变,⽽右侧仍与温度为0t 的空⽓接触,试分析物体的温度场的变化过程。
⾸先,物体与⾼温表⾯靠近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其余部分仍保持原来的t 0 。
如图中曲线HBD ,随时间的推移,由于物体导热温度变化波及范围扩⼤,到某⼀时间后,右侧表⾯温度也逐渐升⾼,如图中曲线HCD 、HE 、HF 。
最后,当时间达到⼀定值后,温度分布保持恒定,如图中曲线HG (若λ=const ,则HG 是直线)。
由此可见,上述⾮稳态导热过程中,存在着右侧⾯参与换热与不参与换热的两个不同阶段。
(1)第⼀阶段(右侧⾯不参与换热)温度分布显现出部分为⾮稳态导热规律控制区和部分为初始温度区的混合分布,即:在此阶段物体温度分布受t 分布的影响较⼤,此阶段称⾮正规状况阶段。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计算3-1 非稳态导热过程分析 一、非稳态导热过程及其特点 导热系统(物体)内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为非稳态导热过程。
在过程的进行中系统内各处的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热流量也是变化的。
这反映了传热过程中系统内的能量随时间的改变。
我们研究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意义在于,工程上和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非稳态导热过程,如房屋墙壁内的温度变化、炉墙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物体在炉内的加热或在环境中冷却等。
归纳起来,非稳态导热过程可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周期性的非稳态导热过程,其二是非周期性的非稳态导热过程,通常指物体(或系统)的加热或冷却过程。
这里主要介绍非周期性的非稳态导热过程。
下面以一维非稳态导热为例来分析其过程的主要特征。
今有一无限大平板,突然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平板受炉内烟气环境的加热作用,其温度就会从平板表面向平板中心随时间逐渐升高,其内能也逐渐增加,同时伴随着热流向平板中心的传递。
图3-1显示了大平板加热过程的温度变化的情况。
从图中可见,当0=τ时平板处于均匀的温度0t t =下,随着时间τ的增加平板温度开始变化,并向板中心发展,而后中心温度也逐步升高。
当∞→τ时平板温度将与环境温度拉平,非稳态导热过程结束。
图中温度分布曲线是用相同的∆τ来描绘的。
总之,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物体内的温度和热流都是在不断的变化,而且都是一个不断地从非稳态到稳态的导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二、加热或冷却过程的两个重要阶段从图3-1中也可以看出,在平板加热过程的初期,初始温度分布0t t =仍然在影响物体整个的温度分布。
只有物体中心的温度开始变化之后(如图中τ>τ2之后),初始温度分布0t t =的影响才会消失,其后的温度分布就是一条光滑连续的曲线。
据此,我们可以把非稳态导热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初始状况阶段――环境的热影响不断向物体内部扩展的过程,也就是物体(或系统)仍然有部分区域受初始温度分布控制的阶段;正规状况阶段――环境对物体的热影响已经扩展到整个物体内部,且仍然继续作用于物体的过程,也就是物体(或系统)的温度分布不再受初始温度分布影响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