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纺纱学2005~ 2006学年第__2__学期期__终_试题卷及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5
《纺纱学》课程期末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普梳纱2、纺纱张力3、自由式开松4、刺辐分梳度5、精梳准备工艺道数的偶数准则6、重复梳理次数7、移距偏差8、牵伸力9、捻系数10、细纱断头率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1、写出精梳纱的纺纱工艺流程。
2、为实现对原棉的多包连续抓取,抓棉机应做哪些运动?3、粗纱捻系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什么是细纱机的皮圈钳口隔距?钳口隔距过大或过小时对细纱质量有何影响?5、画图说明两针面之间为剥取作用时两针面针齿的配置、速度配置及受力特点。
6、为什么并合有均匀作用?并合前后棉条不匀率之间的关系如何?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计32分)1、在抓棉机上,提高开松、混和效果应采用哪些主要工艺技术措施?并说明原因。
2、精梳准备工序有哪三种工艺流程?试比较三种流程的优缺点。
3、在牵伸过程中,皮辐打滑会产生什么危害?皮辐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在生产中消除皮辐打滑现象常采用哪些技术措施?4、细纱断头的规律是什么?在生产中降低细纱断头技术措施有哪些?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8分)1、在A201D型精梳机上,已知开始分离定时为12分度、分离结束定时为18.5分度(对应分离罗拉位移量分别为-56.Olmm及5.12mm),分离罗拉的有效输出长度为37.24πun,试计算:(1)若所纺纤维长度为29mm,计算精梳机的分离工作长度、分离丛长度、新旧棉丛的接合长度及接合率。
(2)计算分离罗拉的继续顺转量。
若所纺纤维长度为24mm,将会出什么现象?2、已知并条机有前、后两个牵伸区,喂入每眼的棉条根数为8根,喂入棉条的特数为4000,并条机输出棉条的特数为3900,试计算下列问题:(1)并条机的实际牵伸倍数;(2)若并条机的牵伸效率为0.99,求机械牵伸倍数;(3)若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为1.72,求前区的牵伸倍数。
3、己知Λ456型粗纱机的锭速为900r∕min,前罗拉直径为28mm,粗纱的捻系数为92.4,粗纱特数为784,试计算:(1)粗纱捻度(捻∕10cm);(2)若粗纱的空管直径为44mm,求空管时的筒管转速(r∕min)及卷绕转速(r∕min);(3)若粗纱的圈距为3.5mm,求空管时龙筋的升降速度(πun∕Inin)。
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纺纱的基本作用?A. 梳理纤维B. 并合纤维C. 拉伸纤维D. 染色纤维答案:D2. 以下哪种纺纱方式属于短纤维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气流纺D. 长丝纺答案:A3.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主要依靠哪个工序来实现?A. 开清B. 梳理C. 并条D. 粗纱答案:B4. 在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纱线的强度影响最大?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强度D. 纤维含杂率答案:C5.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合主要在哪个工序完成?A. 开清B. 梳理C. 并条D. 粗纱答案:C6.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项是影响纱线均匀度的主要因素?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D7. 转杯纺纱机的主要特点是?A. 高效率B. 高成本C. 低产量D. 高能耗答案:A8. 气流纺纱的主要优点是?A. 纱线强力高B. 纱线均匀性好C. 生产效率高D. 纱线光泽好答案:C9. 环锭纺纱的主要缺点是?A. 生产效率低B. 纱线强力低C. 纱线均匀性差D. 纱线光泽差答案:A10.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项是影响纱线毛羽的主要因素?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纱线的强力?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强度D. 纤维含杂率答案:ABCD2.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工序属于前纺?A. 开清B. 梳理C. 并条D. 粗纱答案:ABC3.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纱线的均匀度?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ABCD4.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纱线的毛羽?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ABD5.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工序属于后纺?A. 细纱B. 络筒C. 并条D. 粗纱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锭纺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纺纱方式。
《纺纱学》课程期末试卷(B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配棉2、捻回角3、握持式开松4、刺根附面层5、精梳机的工作循环6、后退给棉7、牵伸过程中正常移距8、浮游纤维9、钢领的衰退10、细纱机钢领板的级升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1、写出涤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
2、说出A006B自动混棉机、FA022型多仓混棉机的混和特点。
3、什么是给棉板的分梳工艺长度?其大小对梳理效果有何影响?4、什么是分离罗拉的分离工作长度、分离丛长度及有效输出长度?5、为什么牵伸会产生附加不匀?6、什么是浮游区长度?浮游区长度过大或过小时对细纱质量有何影响?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计32分)I、在开清棉工序,提高原棉的开松除杂效果应采用哪些主要工艺技术措施?2、精梳机锡林的梳理效果、精梳落棉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说明原因。
3、在牵伸过程中,为什么牵伸装置输出产品的条干不匀率会增大?在生产中降低输出产品不匀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说明原因。
4、什么是细纱断头率?细纱断头的实质是什么?降低细纱断头技术措施有哪些?说明原因。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8分)1、棉/粘混纺设计干混比为55/45,若棉的实际回潮率为9.5%,粘的实际回潮率为12.5%,求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
2、在A201C型精梳机上,已知开始分离定时为11分度、分离结束定时为19分度(对应分离罗拉位移量分别为-58.88mm及8.55mm),分离罗拉的有效较出长度为37.24mm,所纺纤维长度为28≡,试计算:(1)计算精梳机的新旧棉丛的接合长度及接合率。
(2)计算分离罗拉的继续顺转量。
若所纺纤维长度为25mm,将会出什么现象?3、已知细纱机的锭速为16000r∕min,前罗拉直径为25mm、转速为270r∕min,求细纱的捻度(捻/10cm)。
若细纱特数为26,求粗纱的捻系数。
纺纱学课程试卷标准答案(B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配棉根据成纱质量要求将各种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定向排列是通过以下哪个过程实现的?A. 梳理B. 并条C. 牵伸D. 卷绕答案:C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A. 锭子B. 钢丝圈C. 罗拉D. 导纱器答案:A3. 以下哪种纺纱方法属于自由端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喷气纺D. 环锭纺答案:B二、多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混合B. 混纺C. 混条D. 混并答案:A B C2. 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纤维品质B. 纺纱设备C. 工艺参数D. 操作环境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纱线的强力与纤维的细度成正比。
答案:错误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越高,纱线的质量越好。
答案:正确3. 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是影响纱线强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伸直度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是通过_________的高速旋转实现的。
答案:锭子3. 转杯纺纱机中,纤维的凝聚和加捻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答案:转杯五、简答题1. 简述环锭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案:环锭纺纱是通过锭子的高速旋转,将纤维条通过牵伸、加捻、卷绕等过程,制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均匀度的纱线。
2. 请解释什么是转杯纺纱,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它利用转杯内的气流将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
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纱线结构蓬松,毛羽少,适用于生产中粗支纱线。
六、计算题1. 已知某环锭纺纱机的锭速为12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锭速×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2000 × 1 = 12000 次/分钟。
2. 如果某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速度为100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转杯速度×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00000 × 1 = 100000 次/分钟。
东华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45分)1、差别化纤维2、棉纤维成熟度3、羊毛的品质支数4、手扯长度5、纤维的两相结构6、大分子的柔曲性7、棉织物的丝光处理8、标准重量9、吸湿滞后性10、初始模量11.蠕变与松弛12、纤维的热收缩13、临界捻系数14、变形纱15、织物风格二、问答(16’*8)1、纤维结构包括哪几个结构层次?分别说明其主要内容,以棉纤维和粘胶纤维为例,分析纤维结构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2、什么是高聚物的热机械曲线?非晶高聚物有哪些热转变点?说明各热转变点的含义以及对合成纤维加工和使用的参考意义。
3、表征纤维细度的指标和测试方法有哪些?说明各指标的含义,并指出特克斯和纤维直径间的关系。
4、试述短纤纱、长丝纱。
变形纱的纱线机构特征和织物外观特点。
5、服用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包括哪些方面?试述实现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思路。
200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分子间引力2、高分子聚合度3、表面张力4、复合纤维5、相对湿度6、极限氧指数7、拉伸弹性回复率8、纤维吸湿热9、再生纤维素纤维10、织物断裂功二、问答与计算题(100分)1.讨论纤维的分子取向度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包括拉伸强力、初始拉伸模量、断裂伸长。
2.纤维的吸湿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列出三种吸湿性好和吸湿性差的纤维。
3.化纤纺丝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各适用于哪些纤维?4.给出以下五种纤维,并提供一个只有蒸馏水和火的实验室,试将它们用该实验室现有条件区别开来。
玻璃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棉纤维、聚丙烯纤维5.测得一根15米长的涤纶纱重0.2g,计算其特数、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纱线直径。
(已知:涤纶的密度为1.38g/cm3)6.给定以下纺织品,选择纤维和织物,并简述理由。
男士衬衫、大衣、毛衣、被单、窗帘、登山缆绳200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纳米及纳米尺度2.接触角3.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4.织物的耐久性二、问答及计算1.抗压性的测试方法及比较。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长片断不匀是指( )范围内的不匀。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捻回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细纱纱线分三段,即( )、( )和( )。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 道夫转移率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导纱杆的作用是( )。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加工化纤时并条机牵伸工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实现正常牵伸条件。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8、名词解释精梳机中喂给系数本题答案:9、名词解释机械波本题答案:10、名词解释时差混合本题答案:11、问答题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细纱工序中纱线张力的大小分布为:()A、卷绕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B、卷绕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C、卷绕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D、卷绕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关于变速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钳口间的隔距增大,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增加B、牵伸倍数增大,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减少C、长纤维变速点较集中且向前钳口靠近D、两对罗拉牵伸,变速点分布最分散本题答案:14、问答题为什么牵伸中纤维可以被伸直?不同牵伸倍数对前后弯钩的伸直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本题答案:15、填空题集合器是防止纤维扩散,也提供(),集合器口径的大小后区与喂入定量适应,前区与输出定量适应。
《纺织材料学》试题一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概念题(15分)1、羊毛的缩融性:2、差别化纤维3、超细纤维4、高收缩纤维5、吸湿滞后性二、填空:25分1、化学纤维“三大纶”指的是、和。
其中,耐磨性最好的是,保形性最好的是,多次拉伸后剩余伸长最大的是,耐光性最好的是,耐光性最差的是;保暖性最好的是,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有合成羊毛之称;可做轮胎帘子线的是。
2、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
生长期包括、和转曲期三个时期。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是,纵面是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扭曲,称为。
棉主要性能包括、、、、和。
3、羊毛的主要组成是。
其横截面由、和中腔组成;纵向有天然。
4、化学纤维的制造包括、、和纺丝后加工四个过程。
5、人造棉即,人造毛即;有人造丝之称;合成棉花指的是。
纤维有防治关节炎之功效。
6、氨纶的最大特点是。
7、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
8、纺织纤维从大分子结合成纤维,大致经历、、、和纤维五个层级。
9、标准状态指的是。
公定回潮率的规定是为了计重和的需要,它与回潮率接近。
10、原棉标志329代表的含义是。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10分)1、吸湿使所有的纺织纤维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
()2、兔毛有软黄金之称。
()3、粘胶、涤纶、晴纶和锦纶都是合成纤维。
()4、直径很细,而长度比直径大许多的细长物质称为纺织纤维。
()5、棉纤维在酸溶液中给予一定的拉伸,以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提高纤维的强力。
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四、计算题(15分)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五、试述下列各题(25分)1、哪些因素影响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如何影响?2、羊毛的鳞片层有什么作用?3、纤维的长度和细度对成纱质量有何影响?六、写出棉型、中长型和毛型化纤的长度和细度范围。
20051棉纤维的成熟度: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胞壁越厚,成熟度越好。
2羊毛的品质支数:沿用下来的指标,曾表示该羊毛的可纺支数,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
支数越高,纤维越细,可纺纱支数越高。
3手扯长度:用手扯法整理出一端平齐、纤维平整、没有丝和杂质的小棉束,放在黑绒板上量取的纤维束长度。
4纤维的两相结构:纤维中存在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大分子链可以穿越一个或几个结晶区与非结晶区,在结晶区有规律的排列,在非结晶区则为无序排列。
5大分子的柔曲性:指纤维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内旋转或振动而形成各种形状的难易程度的特性。
6棉织物的丝光处理:在有张力(机织物)或无张力(针织物)的条件下,将棉织物用烧碱或液氨溶液处理,并清洗、中和的加工过程,使棉织物产生丝一样的光泽。
7标准重量:纤维材料在标准状态回潮率下的重量。
8吸湿滞后性: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称为吸湿滞后现象,纤维材料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
9初始模量:初始模量:纤维拉伸曲线的起始部分直线段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即应力-应变曲线在起始段的斜率。
10蠕变与松弛:蠕变: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恒定拉伸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应力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拉伸变形恒定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11纤维的热收缩:合成纤维受热后发生不可逆的收缩现象称之为热收缩。
12织物的风格: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性、状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狭义:织物的某些机械和物理性能对人手掌刺激所引起的综合反映。
东华大学2005~ 2006学年第__2__学期期__终_试题卷及答案
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课程名称__纺纱学(2)____________使用专业___纺织03______ 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分/题,共计20分)
1、清梳联
通过喂棉箱、管道将清棉机与梳棉机联结起来。
2、盖板反转
盖板回转方向改成与锡林反向,能充分发挥每块盖板的分梳能力。
3、棉纺短纤率
16mm以下的短纤维占总纤维的百分率。
4、精梳拔取隔距
钳板摆至最前方,钳唇外缘至分离罗拉间距。
5、湿法纺纱
粗纱在湿态下经过细纱机牵伸、加捻、卷绕而纺成纱。
6、滑溜牵伸
中皮辊开槽,中罗拉与中皮辊、皮圈控制纤维的运动,当纤维以快速运动时,允许纤维尾端从其中抽拔出来。
7、紧密纺纱
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使纺纱三角区的宽度变窄或消除,从而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8、条染复精梳
毛条经染色复洗混条再一次精梳的过程。
9、生条
棉纺梳棉机下来的条子。
10、粗纱张力
粗纱在卷绕过程要克服锭翼顶端、空心臂和压掌等处的摩擦阻力而形成粗纱张力。
二、填空(共计11分)
1、棉纤维与成纱质量有关的主要性能有(写5项)长度、细度、成熟度、
纤维强力、含杂率、回潮率、短绒率等(2.5分)
2、毛条制造工艺流程为选毛→开洗烘→配毛→和毛加油→梳毛→毛条头道针→毛条二针→毛条三针→精梳→毛条四针→毛条末针。
(3分)
3、绢丝烧毛目的烧除绵结和毛羽,通过烧和摩擦的方法。
(2分)
4、在末道并条工序中,当条子重量偏重时,应调整牵伸倍数。
(1分)
5、要使成纱条干好,棉纺并条工序采用倒牵伸,要使成纱强力高,棉纺并条工序采用作用顺牵伸。
(1分)
6、蒸纱工艺参数有 温度 、 时间、 次数 。
(1.5分)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
、写出涤棉精梳混纺纱工艺流程?各工序作用? 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
涤-开清-梳理-预并条 混并条(三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开清:开松、除杂、混和、均匀
梳理:分梳、除杂、均匀混和、成条
精梳前准备:初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制成均匀的小卷
精梳:去除短纤维、进一步清除棉结杂质、进一步分离伸直平行纤维、制成均匀精梳棉条
预并、混并:并合、牵伸、混和、成条 粗纱:牵伸、加捻、卷绕与成形 细纱:牵伸、加捻、卷绕与成形
2、画出毛纺精纺细纱机牵伸机构工艺简图(标明机件名称、转向)?标明牵伸工艺参数的名称及位置?
后隔距
3、现要在梳棉机上加工化纤纤维,请问在分梳元件及工艺参数方面与棉有何不同?为什么?
化纤特点:杂质少,纤维长,整齐度好,强力高,静电大,回弹性好。
(1)分梳元件
锡林针布:大角度、浅齿、弧背,增加转移,防止绕锡林 道夫:道夫转移率要大,角度α与锡林差值比棉大 盖板:植针密度稀些,盖板花较少
刺辊:大角度 薄型齿条,对化纤穿刺、分梳较好
(2)工艺配制
放大:“速比”、“隔距”、“工作面长度”
加大:压力
减少:落棉
减小:速度
4、何谓乌斯特公报?写出棉纱质量检验项目(国标)。
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
棉纱质量检验项目(国标):(1)单强、(2)单强不匀、(3)条干:Uster条干、黑板条干、(4)重量不匀率、(5)重量偏差、(6)棉结杂质数:黑板条干纱疵、10万米纱疵、(7)毛羽
5、喂入粗纱不变时,原纺纱细度为18tex,现拟纺13tex,在棉纺细纱机上主要调整哪些工艺参数?如何调整?
主要调整牵伸倍数,应变大;捻系数应变大;钢丝圈变轻。
四、分析及计算题
1、分析毛精梳机工艺参数对毛条质量及制成率的影响(至少4项工艺参数)?(11分)
喂入根数和总喂入量:在喂入条重一定时,增加喂入根数可使喂入厚薄均匀,一般喂入根数不变。
当喂入根数一定时,增加喂入条重可使产量增加,但单位重量纤维受针数会减少,会影响梳理质量。
一般,根据梳理质量要求定。
当输理质量要求高时,总喂入量应轻些,反之重些。
喂入长度:喂入长度大,梳理质量差,产量高,制成率高。
拔取隔距:拔取隔距大,梳理质量好,但制成率低,一般根据纤维长度及梳理质量要求定。
梳理隔距:
出条重量:主要考虑四针定量要求,一般加工细毛时轻一些。
加工粗长羊毛和粘纤时可重些。
针号及针密:遵照逐步梳理防止纤维损伤原则,针号与针密逐步增大,同时要考虑纤维的细度。
2、现生产的棉纱条干较差,请分析问题的原因及采取何措施提高条干(从原料到细纱工序)?(18分)
(1)原料
A长度:长度与牵伸区长度相适应;纤维长度整齐度好;短绒率低。
便于纤维在牵伸区中控制好。
B细度:纤维细,纱线中纤维根数多及细度均匀性好,条干好。
C其它:例如纤维静电小,卷曲正常,抱合好,可纺性好条干好。
成熟度影响纤维细度、刚性、强力等,要求正常。
(2)半制品结构及条干均匀度
要求半制品短纤维率低、纤维整齐度好、分离度好、平行伸直度好、棉结杂质少、条干好。
A开清棉:配备合理流程及工艺参数,开松良好,混合均匀,去除杂质,减少纤维损伤,棉卷纵横均匀度良好。
B梳棉:采用高速度、强分梳、良转移的工艺原则。
提高纤维分离度、平行顺直度,去除棉结杂质,减少纤维损伤,生条粗细均匀。
C并条:选用适宜的牵伸工艺,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着重改善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条干均匀度
D粗纱:选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合理的牵伸工艺、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保证喂入须条的良好结构状态和条干均匀度不受破坏,
(3)细纱(牵伸)工艺
以棉纺为例:
A牵伸型式合理
B喂入纱条特数
当纺出细纱特数不变时,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C细纱特数
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D细纱后区工艺
普遍采用第一类工艺,后区牵伸倍数小,条干均匀度好。
采用两大两小工艺: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粗纱牵伸小,细纱后区牵伸小。
可以提高成纱条干。
E罗拉握持距
R=LP(纤维品质长度)+K(牵伸力系数)
在牵伸力与握持力平衡的条件下,R偏小掌握有利于对纤维的控制,罗拉要有适当的加压。
缩短前牵伸区浮游区长度并适当加重前钳口压力,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
F机械状态
罗拉的偏心,胶辊不圆整,弹性不匀等均会造成握持钳口偏移或速度变化,而使纤维变速不规律,产生机械波。
G车间温湿度
车间温湿度影响纤维摩擦性能,导电性能,影响可纺性,可纺性差,条干差。
H操作
接头、清洁工作应规范。
3、(1)混条的作用是什么?在哪道工序中进行?采用什么机器?
(2)用下列原料按给定重量比例进行混条,要求最后得到单重为20克/米的混合条子,机器牵伸倍数范围(5-12)。
请进行混条设计(写出混条步骤,计算每道混条的牵伸倍数,喂入根数及出条重量)。
(15分)
原料单重(克/米)比例(%)1.白毛条20 45
2.蓝毛条18 20
3.红毛条18 13
4.黑毛条18 22
混条的作用:实现不同色泽、不同成分纤维的混合。
同时条子并合、欠伸、纤维伸直平行。
在条染复精梳或前纺工序进行,采用针梳机。
第一步,将1号白毛条单重转化为18克/米,8根并合变为1’号:
牵伸E=20×8/18=
第二步,将1’号毛条中的5%,3号红毛条中的3%和4号黑毛条中的2%进行预混,各选用5根、3根何2根并合变为5号混和条:
牵伸E=(18×5+18×3+18×2)/18=10
第三步,将剩余的40%1’号毛条、20%2号蓝毛条、10%3号红毛条、20%4号黑毛条以及10%5号混和条进行混和,各选用4、2、1、2、1根混和:
牵伸E=(18×4+18×2+18×1+18×2+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