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凝结及沸腾换热_传热学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5
第一章、一、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特点及热传递方式辨析。
1、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
试解释原因。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人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20℃,1.01325×105Pa 时,空气导热系数为0.0259W/(m ·K),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2、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
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
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
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
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
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3、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热传递方式(1)由热水到暖气片管到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强制对流);(2)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3)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4、冬季晴朗的夜晚,测得室外空气温度t 高于0℃,有人却发现地面上结有—层簿冰,试解释原因(若不考虑水表面的蒸发)。
解:如图所示。
假定地面温度为了T e ,太空温度为T sky ,设过程已达稳态,空气与地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地球表面近似看成温度为T c 的黑体,太空可看成温度为T sky 的黑体。
第七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气态工质在饱和温度下,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或冷凝;而液态工质在饱和温度下以产生气泡的形式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沸腾。
第一节 凝结换热一、概 述二、膜状凝结换热 1.层流膜状凝结理论解图7-1 膜状凝结换热膜内温度及速度场(1) 纯蒸气层流液膜,物性为常量 (2) 液膜表面温度δt 等于s t (饱和温度) (3)蒸气是静止的(4)液膜很薄且流动速度缓慢 (5)凝结热以导热方式通过液膜 (6)忽略液膜的过冷度⎪⎪⎭⎫ ⎝⎛∂∂+-=⎪⎪⎭⎫ ⎝⎛∂∂+∂∂22y u dx dpg y u v x u u μρρ (1) dxdp= v ρg()022=-+g dyud v ρρμ (2) y = 0, u = 0; y = δ,0=dyduρ》v ρ⎪⎭⎫⎝⎛-=221y y g u δμρ (3) 022=dy td (4) y = 0; t = w ty = δ; t = s tt = w t + ( s t - w t )δy(5)⎰==δμδρρ0323g dy u M kg / s (6)dx dx d d dM dx dx dM δδ= δδd d dM= dM =δμδρd g 22 (7) ⎪⎭⎫ ⎝⎛+'+⎪⎪⎭⎫ ⎝⎛='+''dx dx dM M H dx dy dt H M dM H wλ r = H H '-''rδμδρd g 22 = dx t t w s )(δλ- rg dxt t d w s 23)(ρμλδδ-=(8) ()4/124⎥⎦⎤⎢⎣⎡-=r g t t x w s ρλμδ (9)x h λ=-dx t t w s )(δ)(w s t t -dxxh λδ=x h =4/132)(4⎥⎦⎤⎢⎣⎡-w s t t x r g λρ (7-1a)943.04310====⎰l x l x h dx h l h 4/132)(⎥⎦⎤⎢⎣⎡-w s t t l r g μλρ W /(2m ·K) (7-1b) h = 0.7254/132)(⎥⎦⎤⎢⎣⎡-w s t t d r g λρ W /(2m ·K) (7-2a) 2. 层流膜状凝结换热准则关联式图7一2 液膜的流动图7-3 垂直壁膜状凝结理论解与实验关联式的比较图7-4 层流液膜表面波动凝结液膜雷诺数c Rec Re =μρνm e me u d u d =(10)润湿周边U = L ,液膜断面积f = L ·δ,e d =Uf4=4δ。
第七章凝结与沸腾换热Condensation and Boling Heat Transfer凝结换热与沸腾换热都属于相变换热主要是发生在固体与流体界面上的过程凝结换热:蒸气被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换热过程沸腾换热:液体被加热沸腾变成蒸气的换热过程电站锅炉压水堆核电站示意图冷凝器中放热;蒸发器中吸热压缩制冷装置压缩制冷空调工作原理§7-1 凝结换热凝结换热:蒸气被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换热过程一、概述膜状凝结珠状凝结均相凝结(容积内凝结、雾的生成)直接接触式凝结凝结换热分类(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本课程主要学习蒸气同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壁面接触时发生的凝结换热膜状凝结、珠状凝结两种形式:膜状凝结:凝液能较好润湿壁面,在壁面上形成液膜;凝结时蒸气放出的潜热通过液膜传至壁面条件:表面张力<附着力,润湿表面工业中98%~99%冷凝器是膜状凝结Film condensation珠状凝结:凝液不能润湿壁面,而在壁面上形成小液珠珠状凝结时、液珠下落时清扫壁面,部分壁面直接与蒸汽接触,热阻较小条件:表面张力>附着力,不润湿表面特点:换热强;寿命短、成本高、不稳定珠状凝结比膜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大10~15倍实验测量:1个大气压下,水蒸气凝结,表面传热系数珠状凝结:4×104~105;膜状凝结:6×103~104 W/(m 2K)Dropwise condensation膜状凝结:凝液能较好润湿壁面,在壁面上形成液膜;凝结时蒸气放出的潜热通过液膜传至壁面珠状凝结:凝液不能润湿壁面,而在壁面上形成小液珠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大小与液膜流态和厚度直接相关二、膜状凝结换热层流状态:上部、流速低、换热依靠膜层导热、膜层愈厚、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愈小湍流状态:膜层增厚、流速增大、对流换热主要通过膜层内的热对流、膜层愈厚、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愈大(Film condensation )假设:1) 液膜内流动为层流;液体物性为常数2) 液膜表面温度等于饱和温度,蒸气度梯度,仅发生凝结换热,无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3) 蒸气静止,蒸气对液膜表面无粘滞应力作用4) 液膜很薄且流速缓慢,可忽略液膜的惯性力5) 凝结热以导热方式通过液膜,忽略液膜内热对流作用层流边界层动量微分方程:22u x p g y u v x u u ∂+∂∂−=⎟⎟⎞⎜⎜⎛∂∂+∂∂ηρ积分:液膜的动量微分方程简化为:dy d ηc∴忽略对流作用、并忽略沿x 方向的导热(边界层)对上述Nusselt 理论解的修正:1) Nusselt 理论解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30Re ≤c 时,二者符合得很好时,理论解逐渐低于实验数据1800Re 30<<c 原因:时,实验观察发现:凝结液膜表面光滑、无波纹,故理论解与实验数据相符;30Re ≤c对上述Nusselt 理论解的修正:1) Nusselt 理论解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30Re ≤c 时,二者符合得很好时,理论解逐渐低于实验数据1800Re 30<<c 原因:时,实验观察发现:凝结液膜表面光滑、无波纹,故理论解与实验数据相符;30Re ≤c 凝结液膜的三种流态:层流、有波纹的层流、湍流时,由于液膜表面张力以及蒸气与液膜间的粘滞应力的作用,层流液膜表面发生波动,它促进了膜内热量的对流传递—膜内的对流换热不可忽略1800Re 30<<c Laminar, wavy laminar, and turbulent时,层流液膜表面发生的波动促进了膜内热量的对流传递,使理论解逐渐低于实验数据41⎤时,要把理论解得到的表面传热系数提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