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格式:doc
- 大小:73.55 KB
- 文档页数:5
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
2.初步把握pH测定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争辩中的重要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意义。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确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利用pH,c(H +),c(OH-)等推断水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宝、地位和幸福。
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假如没有水,就不行能有生命。
风靡日本、欧美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离子水比一般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有利于消退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体年轻,且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挂念治疗的作用。
它的诞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饮水领域的革命,善待生命,从水开头。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粒子吗?【提示】水中有H2O、H+、OH-三种微粒。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支配:(1)看教材P45~4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1,水的电离”,并完成【思考沟通1】;(2)看教材P46~4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并完成【思考沟通2】。
⇒步骤1:导入新课并对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沟通1、2】多提问几个同学,使80%以上的同学都能把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学问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同学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5三题,验证同学对探究点的理解把握状况。
⇐步骤4:老师通过【例1】和教材P45~46页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建议老师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接受【老师备课资源】,以拓展同学的思路。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
2、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3、掌握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4、了解溶液酸碱性。
过程和方法: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 +、OH -关系的分析,理解辩证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
教学过程:【引言】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到溶液的酸碱性,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跟水的电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就要了解水的电离情况。
所以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水的电离。
【板书】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实验】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学生得出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着微弱的电离。
水分子与水分子在相互碰撞作用中生成了极少量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同时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又可反应生成水。
【投影展示】通过精确的实验测到,在25℃时,1L 纯水中测得只有mol 1017-⨯的水发生电离。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着微弱的电离。
G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O H O H 22+-++OH O H 3通常简写为:O H 2-++OH H【板书】OH O H 22+-++OH O H 3通常简写为:O H 2-++OH H【师】请同学生们分析: 纯水中)(H +c 和)(OH -c 之间的关系。
【生】相等。
【师】在25℃时,1L 纯水中测得只有mol 1017-⨯的水发生电离,推测)(H +c 和)(OH -c 为多少?显什么性(提示:酸性、碱性和中性)。
【设疑】你能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吗?在数值上,)(H +c 和)(OH -c 的乘积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用w K 表示,)(OH )H (w -+⋅=c c K 。
w K 是一个只取决于温度的常数。
【板书】2、水的离子积)(OH )H (w -+⋅=c c K ,w K 只取决于温度的常数。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以研究物质的结构、变化。
小编准备了高二化学选修四第3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水溶液1、水的电离H2OH++OH-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
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酸性溶液:[H+][OH-],[H+]1.010-7molL-1,pH7碱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3)水解平衡的移动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三、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概念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Ksp=[Pb2+][I-]2=7.110-9mol3L-3(2)溶度积Ksp的特点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处理这节课的一些看法: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
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
在25℃时K w=c(H+)*c(OH-)。
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c(OH-) 与c(H+) 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1×10-14。
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OH- ,而是其中的c(H+)>c(OH-);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H+,而是其中的c(H+)<c(OH-);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H+和OH-,而是c(H+)=c(OH -)。
.使学生了解溶液中H+浓度与OH -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运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 、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H ++OH -。
2.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10-14。
3.K W 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温度不变,K W 不变。
4.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简写为H 2OH ++OH -,水的电离常数K 电离=c (H +)·c (OH -)c (H 2O )。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 平衡 溶液中 c (H +) 溶液中 c (OH -)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加入酸 左移 增大 减小 加入碱 左移 减小 增大 加入活泼 金属(如Na)右移减小 增大1.[双选题]下列微粒中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 .HSO -4 B .C 2H 5OH C .Na D .[ O H]-解析:A 项HSO -4电离出H +使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 项C 2H 5OH 是非电解质,对H 2O 的电离无影响;C 项金属钠使H 2O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D 项为OH -,抑制水的电离。
答案:AD水的离子积常数[自学教材·填要点]1.推导由精确的实验可知,25℃时,1 L纯水( mol)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则c(H2O)几乎不变,可视为常数,又因为K电离为常数,所以c(H+)·c(OH-)=K电离·c(H2O)为一常数,记为K W。
2.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4。
3.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 W增大。
4.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可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水的电离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延伸和拓展,溶液的酸碱性则是水的电离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为后续学习盐类的水解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等内容。
其中,水的电离平衡是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水的离子积常数则是定量描述水的电离程度的重要物理量,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则是将抽象的离子浓度转化为直观的数值,便于实际应用。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 1 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概念,在选修4 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平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能力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能够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思维导图】【微试题】1.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l-、NO3-、S2-② K+、Fe2+、I-、SO42-③ 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 K+、Ba2+、Cl-、NO3-A.①③ B.③⑤ C.③④D.②⑤【答案】B2.(2018·山东卷)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答案】D[: 3.(2018·海南高考·11)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 =b B.a >b C.c (A-)= c (Na+) D.c (A-)< c(Na+)【答案】C[:4.(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NH4++NH2-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 = C(NH4+) = C(NH2-)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 C(NH2-)[:(2)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思维导图】【微试题】1.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答案】B2.(2014·山东卷)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答案】D3.(2012·海南高考·11)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 =b B.a >b C.c (A-)= c (Na+) D.c (A-)< c(Na+)【答案】C4.(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NH4++NH2-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 = C(NH4+) = C(NH2-)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 C(NH2-)(2)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以下离子①H+、②Cl-、③Al3+、④K+、⑤SO2-4、⑥OH-、⑦NO-3、⑧NH+4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⑥⑦
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⑧
2.常温下,在120mL0.05mol/L盐酸中,滴加0.1mol/L一元碱BOH,当所滴加的BOH的体积为68mL时,测得混合溶液的pH=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元碱BOH是强碱
B.一元碱BOH是弱碱
C.不能确定一元碱BOH的强弱
D.120mL0.05mol/L盐酸可与68mL0.1mol/LBOH恰好反应
3.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4.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
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B.1∶1 C.1∶2 D.1∶4
5.(2008·全国理综Ⅱ,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漂白织物。
6.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
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其
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
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A.3.0 B.4.0~4.5
C.6.5~7.0 D.9.0
7.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与强酸溶液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8.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中c(NH+4)∶c(SO2-4)>2∶1时,溶液的pH为()
A.pH=7 B.pH<7 C.pH>7 D.无法确定
9.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的c(H+)=a,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0.2mol/L的盐酸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a>c>b
C.c>b>a D.b>c>a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 +)·c(OH-)=1×10-14
B.c(H+)等于1×10-7mol/L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11.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12.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W(25℃)=1.0×10-14,K(35℃)=2.1×10-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时纯水中c(H+)==c(OH-)
C.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D.向水中加入NaHCO3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
13.(9分)25℃时,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也可用pH 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pD=-lg c(D+)。
(1)写出重水的电离方程式。
(2)求25℃时,重水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25℃时,重水的pD。
14.(9分)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 W=____________。
则该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H2SO4溶液V b L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V b=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b=12,则V a∶V b=________。
(3)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且a=12,b=2,则V a∶V b=__________。
15.(12分)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
如右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填“A”或
“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
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
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6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__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
一、1.C2.B3.C4.D5.D6.B7.D8.C9.B
二、10.AB11.AB12.BC
三、13.(1)D2O D++OD-
(2)c(D+)=c(OD-)=4×10-8mol/L(3)7.4
14.1.0×10-13大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 W增大,因该温度下的K W比25℃时大,所以该温度大于25℃
(1)1∶10(2)10∶1(3)1∶9
15.(1)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H+)、c(OH
-)小
(2)10∶1
(3)a+b=14或pH1+pH2=14
(4)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16.(1)①偏高②无影响③B④无粉红(或浅红)(2)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