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莽草酸检测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3
莽草酸可用于出口鸡场【产品简介】莽草酸存在于大量高等植物或微生物中。
众所周知的抗流感新宠“达菲”就是通过莽草酸进一步衍生化得到的。
因其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抗病毒效果可靠,使其在流感流行期间,全球掀起了抢购的热潮。
【分子结构】化学式:3,4,5-三羟基-1-环己烯-1-羧酸分子式:C7H10O5分子量:174.15【性状】类白色精细粉末,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g/100mL,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醚,气味辛酸。
【药理作用】莽草酸可以直接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动、静脉血栓及脑血栓形成发挥作用,莽草酸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莽草酸可以作为抗病毒和抗癌药物中间体,在体内莽草酸还可转化为多种对病毒、细菌和癌细胞有抑杀作用的物质。
抗菌抗肿瘤作用,1987年有报道中提到日本学者发现莽草酸的一种化合物对海拉细胞株(HeLacells)和埃希利腹水癌(Ehrlichascitescarcinom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接种白血病细胞L1210的小鼠的存活时间,而且毒性相对较低,其抑制作用主要与硫氢化物反应有关。
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表达和组装之后,会以出芽的形式突出宿主细胞,但与宿主细胞以凝血酶-唾液酸相连接,神经氨酸酶以唾液酸为作用底物,可催化唾液酸水解,解除成熟病毒颗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联系,使之可以自由移动侵袭其他健康的宿主细胞。
如果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可以阻止病毒颗粒的释放,切断病毒的扩散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在发病后24小时内使用,病程会减短20%-30%,病情会减轻25%,作为预防用药,对流感病毒暴露者的保护率在60%-80%之间。
另外还可以通过阻断病毒的糖蛋白合成及抑制病毒成熟后从细胞的释放达到抗病毒效果。
口服迅速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2~3小时后达血药峰浓度,其在体内可以定向分布至肺部、支气管、鼻窦等部位。
【特点】药效更持久:本品在体内发挥药效的同时,其体内衍生化产物同样具有抗病毒作用,因而药效稳定时间更长。
高效液相法测定八角属部分植物果实中莽草酸的含量1 药品与试剂莽草酸对照品为本室自制,熔点184~186℃,其IR,EI-MS,13CNMR及lHNMR与文献一致,色谱归一化法测得含量为98.22%;乙腈为色谱纯;H3PO4为色谱纯。
2 仪器及色谱条件惠普HP1050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化学工作站。
H66025型超声清洗仪(无锡市超声电子设备厂)。
色谱柱:ZORBAX NH2(5μm,4.6 mm×150mm);流动相:乙-2%H3PO4(95:5);流速:1ml?min-1;测定波长213 nm,带宽4nm;参比波长300 nm,带宽80 nm。
衰减9;柱温:室温;柱效以莽草酸计,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5400。
3 方法学考察3.1 样品提取条件优化精密称取干燥的红茴香果实粉末(过40目筛)约0.3 g,分别精密加入30 ml(1~5号)、40 ml(6号)甲醇,精密称重,按下述条件超声提取(250W)。
提取完毕后再精密称重,以甲醇补足至原重量。
取5ml上清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滤液进样,外标一点法测定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q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各条件间无显著性差异,样品供试液的制备采用以下条件。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的八角属植物果实粉末(过40目筛)约0.2 g,精密加入20 ml甲醇,称重,超声提取(250 W)20 min,提取完毕后再精密称定,以甲醇补足至原重量,取5ml上清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滤液作为样品供试液。
3.2 标准曲线制备:精密称取莽草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3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5,5.0,10.0,15.0,17.5μl进样,测定色谱峰峰面积,并以色谱峰峰面积对对照品的量回归(包括原点),得回归方程为A=147.83+3285.56m,r=0.9995,其线性范围为0.61~4.27μg,可用外标一点法测定。
HPLC―ELSD法测定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含量八角茴香,常绿乔木,高达20 m。
其聚合果含大量莽草酸,常由8个骨突果生在中轴呈星状,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1]。
主产广西、广东、云南等地[2]。
莽草酸是从中药八角茴香中提取的一种单体化合物,有抗炎、镇痛作用,是抗癌药物中间体。
有明显抗血栓形成作用,可抑制动、静脉血栓及脑血栓形成[3]。
莽草酸是世界上对付禽流感的唯一武器,莽草酸是可有效对付致命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达菲”的重要成分。
莽草酸(shikimic acid)为三萜酸,结构式见图1。
它是有机弱酸,在水溶液中易解离。
现有的HPLC分析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直接用ODS柱测定,结果发现莽草酸不经吸附就可直接出峰。
为了在常规的ODS 柱上延长莽草酸的保留时间,一般要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4],或强酸溶液(HClO4,pH=2.5)[5-6],或离子对试剂[7]。
但是,磷酸盐缓冲液系统和强酸溶液会增加对反相色谱柱损坏的程度。
②采用氨基键合相硅胶柱[8],不需要加入强酸做流动相,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分离效果。
③在检测波长的选择方面,现有文献均用213 nm左右的波长进行测定,但是该吸收峰接近末端吸收,易受杂质干扰。
相比之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ELSD)由于其独特的检测原理却可以克服紫外检测器的不足,这是因为ELSD检测器适用于分析没有紫外吸收或者只有末端吸收的成分,其响应不依赖于样品的光学特性,任何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样品均能被检测。
ELSD的响应值与样品的质量成正比,因而能用于测定样品的纯度或者检测未知物。
因此,为了提高莽草酸含量测定的准确性,本文选择了氨基键合相硅胶柱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含量测定研究。
1 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 HPLC,Alltech 200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柱:Hypersil NH2柱(250 mm×4.6 mm,5 μm),大连伊利特。
莽草酸质量标准shikimic acidOHOHOH OHOC 7H10O5174.15本品为3,4,5-三羟基-1-环己烯-1-甲酸,主要成分为莽草酸,含C7H10O5应不少于98.5%。
【性状】类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气味辛酸。
熔点本品的熔点(中国兽药典2005附录45)为210~220 ℃,熔解时同时分解。
【检查】pH值本品应为6.0~8.0(中国兽药典2005附录51)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五份,各1.0 g,分别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该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0.5号浑度标准液比较(中国兽药典2005附录45页),均不得更浑。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恒温减压干燥器,干燥剂为五氧化磷,常温干燥2小时,减重不得过10%(中国兽药典2005附录69页)。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质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50∶50);柱温25 ℃;流速0.7 mL/min,进样量10 μL。
质谱条件:离子源API-ESI源;喷雾电压4000 V;雾化气压0.4 MPa;辅助气压力0.03 MPa;加热毛细管温度350 ℃;碰撞气压力0.5 Pa;碰撞诱导解离CID电压均为25 eV;选择性反应离子检测(SIM);m/z174.1→174.1。
测定法取样品适量,加水适量溶解并定容,配置成每100 mL溶液中含莽草酸20 mg 的溶液,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莽草酸对照品,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包装】25 kg/桶【储存】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有效期】两年。
广西柳州产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含量测定
粟本超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39)021
【摘要】[目的]建立松针中莽草酸测定与有机溶剂提取分离方法.[方法]以水为试剂提取分离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用NH2色谱柱,乙腈和2%H3PO4 (90∶10,V∶V),柱温2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3 nm,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莽草酸含量.[结果]所得样品供试液中莽草酸杂质少;线性范围为0.29~2.88μg(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0.74%(n=5).[结论]提取分离方法高效、环保、成本低;HPLC法适用于松针及其他天然植物中莽草酸的测定;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平均含量为1.14%.
【总页数】3页(P12933-12935)
【作者】粟本超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广西柳州54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UV法与HPLC法测定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含量的比较 [J], 粟本超;肖万娟
2.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周文美;程兰香;赵辰路;张建敏
3.武当地区马尾松松针中总黄酮及莽草酸含量测定 [J], 柯昌虎;郑芳;严慧;刘慧敏;
付培虎;胡平;朱雪松
4.广西柳州产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GC/MS分析 [J], 粟本超;谢济运;陈小鹏;陈芳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 [J], 程兰香;周文美;赵辰路;张建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杏叶中莽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莽草酸含量的方法。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的选择、流速、进样量等,以及建立莽草酸的标准曲线,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该研究结果对于银杏叶中莽草酸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并有助于银杏叶的质量控制。
引言:银杏(Ginkgo biloba)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健康保健领域。
银杏叶是银杏的主要药用部位,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和莽草酸等。
莽草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银杏叶中莽草酸的含量对于银杏叶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实验:1.仪器与试剂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色谱柱为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0:30,体积比),流速为1.0 mL/min。
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6 nm。
实验所使用的莽草酸标准品由X公司购买。
2.样品处理将银杏叶样品研磨成粉末,称取0.5 g样品加入50 mL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浸出液。
取适量浸出液用1% NaOH溶液进行提取,得到莽草酸提取液。
提取液经过浓缩,加入丙酮沉淀,经旋转蒸发浓缩后,用甲醇溶解,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3.构建标准曲线取适量莽草酸标准品,用甲醇稀释至不同浓度,分别进样测定得到峰面积值。
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与讨论: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测定了银杏叶中莽草酸的含量。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的选择、流速、进样量等,优化后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莽草酸的含量。
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表明该方法的可靠性较高。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莽草酸含量的方法。
HPLC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Bpae XDB-C18(4.6mm×150mm,51μm),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水溶液(3:97),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4nm,柱温25℃。
结果:莽草酸在0.0312-0.4368u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为1.06%(n=6)。
结论:此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定量分析。
标签:云南松松针;莽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松针(pine needle)又名松叶,为松科松属(Pinus)植物马尾松、华山松、黄山松、黑松、油松、云南松、红松等的针叶,俗称松毛、山松须、猪鬃松叶等。
《本草纲目》曰:“久服令人不老,轻身益气,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
”针叶具有活血、祛风,燥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风湿疥癣等疾病。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莽草酸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也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对感染禽流感病毒患者有效药物“达菲”的基本原料。
目前有关莽草酸的化学合成,由于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而难于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筛选价廉的莽草酸提取原料显得十分迫切。
我国云南松资源丰富,为了寻找该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综合利用其资源,使其变废为宝,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为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我国各地丰富的云南松资源中莽草酸提供科学依据。
1、仪器与试药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泵,自动进样器,DAD检测器,chemstation化学工作站);SY3200-7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声源超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AE240电子天枰(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莽草酸对照品(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PIC测定,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99%,批号AO112)。
莽草酸脱氢酶(SD)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4185规格:100T/96S产品简介:莽草酸途径是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条重要的代谢途径,莽草酸脱氢酶(EC 1.1.1.25)是莽草酸合成代谢途径中催化第四步反应的关键酶。
莽草酸脱氢酶催化莽草酸和NADP产生NADPH,检测340nm下的吸光值增加速率来表示SD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UV板、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
产品内容: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用前摇匀。
试剂一:液体10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4℃避光保存。
临用前加入5mL蒸馏水溶解。
试剂三:粉剂×1瓶,-20℃避光保存。
临用前每瓶加入10mL蒸馏水溶解。
操作步骤:一、粗酶液提取: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加入前摇匀))进行冰浴匀浆,然后,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提取液),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液体:直接检测。
二、测定步骤:1、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按照试剂一:试剂二:试剂三为7:4:8的体积比例充分混匀,备用,用前25℃预热15min。
3、操作表: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UV板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试剂名称空白管测定管工作液(µL)190190样本(µL)10蒸馏水(µL)10加入样本即开始计时,充分混匀后于340nm处测定20s时的吸光值A1和5min20s时的吸光值A2,计算△A测定管=A2测定-A1测定,△A空白管=A2空白-A1空白,△A=△A测定管-△A空白管。
八角有效成分莽草酸提取新工艺八角是我国非木材特色林产品,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占世界的85%,八角被发现含有一种重要的药用成分———莽草酸(shikimicacid),这是抗H5N1禽流感病毒药物“达菲”的重要成分,因此广受关注。
莽草酸(Shikimicacid)是一种有机酸,大量存在于高等植物或微生物。
由于八角科植物的果实中含有较大量的莽草酸,在八角的甲醇提取物中能含有超过10%的莽草酸,所以被作为提取莽草酸的资源植物。
莽草酸为针状结晶体,是一种单体化合物,呈弱酸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ml-1,基本上不溶于氯仿、苯和石油醚。
目前主要利用浸提法和萃取法从八角中提取,然后根据莽草酸的特性来制定分离提纯工艺。
1.1工艺路线及主要技术(见图1)2.实验方案2.1浸提主要目的是将八角果中的莽草酸最大程度地提取出来。
按八角重量的8倍加入去离子水,加热温度不高于95℃,循环浸提2h,放出浸提液;再加入6倍去离子水量,循环浸提 1.5h,放出二次浸提液,合并浸提液(因八角果还可以用来提取茴油,而且进行了2次浸提,故不用将八角粉碎)。
注意温度不能超过100℃或局部过热,防止将精油馏出,如利用茴油生产企业的水溶液进行生产则不存在此问题。
2.2浓缩浓缩前先用800目滤布过滤,滤去沉渣后,用干燥或真空干燥等方式将浸提液浓缩至糖度62度左右(以糖度计测定为准),放出、冷却,待自然析晶后,分离水层和晶体层。
2.3醇沉将自然析晶出来的粗莽草酸晶体反复用少量乙醇洗涤后,放置过夜,析出结晶后过滤,晶体主要为莽草酸,供下个环节使用。
多次洗涤的滤液合并一起进行浓缩,浓缩液留用再次析晶。
2.4返溶将醇沉分离出来的莽草酸晶体用去离子水返溶,浓度较稀,检测溶液的pH值以6~7之间为宜。
2.5离子交换目的是除去莽草酸析晶时混入的杂质(如糖类、蛋白、胶体、色素等)。
将返溶液加氨水调节pH值至8~9后,将溶液缓慢通过大孔极性阴离子(OH-)交换柱,每1h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的液量控制在交换树脂体积的1/3~1/2。
莽草酸钠的测定(滴定法)
1.试剂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 =0.1 mol/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 = 0.1 mol/L;
酚酞指示液:10 g/L,
2.分析步骤
2.1称取莽草酸钠0.6 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 2 g,置于锥形瓶中,加50 m L 水溶解,加50.00 m 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室温放置15 m in,加2—3 滴酚酞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
2.2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料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
2.3结果计算
莽草酸钠的质量分数w ,数值以% 表示,按公式计算:
〔(V1—V2)/1000〕C M
W=——————————————X 100
m
V1—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4.4.1.2)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
V2—试料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4.4.1.2)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 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4.4.1.2)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 ol/I.) 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9);
M—莽草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l)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
本产品的比色法测定
含量测定:以新型莽草酸计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新型莽草酸对照品(含量99.8%)10g,精密称定,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待测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000ml含新型莽草酸10克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各加2.5%苯酚溶液1ml,摇匀,置冰浴中缓缓滴加硫酸10ml,摇匀,置沸水浴中煮沸3分钟,取出,置冰浴中冷却3~5min,取出,在10~40min内,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49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
(附: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一 1、将灵敏度旋钮调至“1”档(信号放大倍率最小)。
2、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至到测试用波长。
仪器预热20分钟。
3、打开试样室(光门自动关闭),调节透光率零点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调节100%T旋钮),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
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光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100.0。
如显示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的倍数。
(增加灵敏度
的档数同时应重复(3)调节仪器透光率的“0”位)但尽量使倍率置于低档使用。
这样仪器会有更高的稳定性。
4、预热后,按(3)连续几次调整透光率的“0”位和“100%”的位置,待稳定后仪器可进行测定工作。
二吸光度“A”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置于A 。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三浓度c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由“A”旋至“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即可读出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注意事项:
1、测量完毕,速将暗盒盖打开,关闭电源开关,将灵敏度旋钮调至最低档,取出比色皿,将装有硅胶
的干燥剂袋放入暗盒内,关上盖子,将比色皿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回比色皿盒内。
2、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可与其它仪器上的表面皿单个调换。
)
4 计算Y=3.74
5 8X-0.037 7 (Y为吸收度,X为对照品毫克数) 。
附: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的工作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
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
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
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
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
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
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实验数据注这次检测的数据可能和原来的不一样,按你们这次检测的数据就可以,检测三次看一下
三次的最终数据的数字结果是否一样就可以。
按公式 Y=3.7458x-0.0377(mg/g)计算(公式不确定)
1 33 33 33 33 33 33 28 28 28
2 3
3 33 33 33 33 33 28 28 28
3 33 33 33 33 33 33 28 2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