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形态结构与品质..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31
稻谷质量标准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为了规范稻谷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稻谷质量标准,以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外观、理化指标、加工品质等方面介绍稻谷的质量标准。
首先,稻谷的外观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应该清洁整齐,无杂质、异物和霉变,籽粒饱满、色泽均匀。
籽粒的大小、形状也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有破碎、变形的情况。
其次,理化指标是评定稻谷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中水分含量是影响稻谷贮存和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国家标准规定稻谷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5%。
此外,还要求稻谷的杂质含量、不完善粒率、整精米率、碎米率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以保证稻谷的品质。
另外,加工品质也是评定稻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稻谷的加工品质直接关系到大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国家标准对稻谷的加工品质要求严格,包括大米的垩白率、整精米率、米粒完整度等指标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加工出的大米质量优良。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稻谷的质量标准还包括了籽粒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
包括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等指标都有具体的要求,以保证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总的来说,稻谷的质量标准是为了保证粮食的品质和安全,确保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粮食的营养价值。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质量标准,才能保证稻谷和大米的质量优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营养的粮食产品。
因此,各地农业部门和粮食生产企业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稻谷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贮存,确保稻谷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粮食产品。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稻谷质量标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和生产者的质量意识,推动我国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
稻谷的分类,基础质量指标,测定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和方法稻谷,指的是没除去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的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的稻亚种。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谷类含蛋白质在8-12%间,因谷粒外层蛋白质较里层的含量高,脂肪含量较少,约2%,含碳水化物不仅量多(约70-80%),而且大部分是淀粉。
无机盐的含量为1.5%左右,在其中主要是磷和钙。
此外,还富含较多的镁。
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在其中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较多。
一、稻谷的分类1.早籼稻谷: 是一种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2.晚籼稻谷: 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粒较多。
3.籼糯稻谷: 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4.粳稻谷: 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
5.粳糯稻: 比较容易煮烂,熟透之后的粘性会比较高带着明显的甜味.二、稻谷的基础质量指标:I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1.出糙率:1级≥79%,2级≥77%,3级≥75%,4级≥73%,5级≥71%,等外〈71%2.整精米率:1级≥50%,2级≥47%,3级≥44%,4级≥41%,5级≥38%3.杂质含量≤1%4.黄粒米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2%6.互混率≤5%II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1.出糙率:1级≥81%,2级≥79%,3级≥77%,4级≥75%,5级≥73%,等外〈73%2.整精米率:1级≥61%,2级≥58%,3级≥55%,4级≥52%,5级≥49%3.杂质含量≤1%4.黄粒米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2%6.互混率≤5%三、稻谷的水分含量标准1.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水分≤13.5%2.粳稻谷、粳糯稻谷水分≤14.5%四、控制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1.稻谷中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总称为水分。
稻谷分类及其籽粒形态结构(一)稻谷分类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且种植面积大。
经数千年的种植与选育,全国稻谷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稻谷品种达4~5万个。
据中国国家标准局1986年5 月6日发布的粮食、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GB1350—86),稻谷按粒形和粒质可分为籼稻、粳稻、糯稻三类。
籼稻籽粒细而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
籼稻在加工时容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
用籼稻米制成的米饭胀性较大,粘性较小。
粳稻籽粒短而阔,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形,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
粳稻在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
用粳稻米制成的米饭胀性较小,粘性较大。
根据接粒质和收获季节的不同,籼稻和粳稻又可分为早稻谷和晚稻谷二类。
就同一类型的稻谷而言,一般情况下,早稻谷米粒腹白在,角质粒少,品质比晚稻谷差。
早稻谷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
而晚稻谷米质坚实,耐压性好,加工时碎米较少,出米率较高。
就米饭的食味而言,早稻谷比晚稻谷差;就稻谷的品质而言,晚籼稻谷的品质则优于早粳稻谷。
糯稻谷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粘性大,按其粒形可分为籼糯稻谷(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和粳糯稻谷(稻粒一般呈椭圆形)。
纳入国家标准的籼稻谷、粳稻谷和糯稻谷,都是指水稻而言。
其实,除水稻以外,还有生长期需水量较少的陆稻,又称旱稻。
陆稻抗旱性强,成熟早,米粒结构疏松,品质不好,色泽暗淡,食味较差,产量也较低,播种面积一直较少,故未纳入国家标准中。
(二)稻谷籽粒的形态结构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
1.颖稻谷的颖由内颖、外颖、护颖和颖尖(颖尖伸长为芒)四部分组成。
外颖比内颖略长而大;内、外颖沿边缘卷起成钩状,互相钩合包住颖果,起保护作用。
砻谷机脱下来的颖壳称为稻壳或大糠、砻糠。
颖的表面生有针状或钩状茸毛,茸毛的疏密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颖面光滑而无毛。
常识积累:水稻的形态特征和品类一、形态特征一年生禾本。
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
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毫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
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
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1.构造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
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
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着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后,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
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着。
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飘走,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
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
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
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称为稻芒。
由外而内分别有稻壳(颖)、糠层(果皮、种皮、糊粉层的总称)、胚及胚乳等部分。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稻谷和大米检验一、稻谷概述:1、稻谷的分类和特性(1)按稻谷生长期长短不同分早稻(90-120d)中稻(120-150d)晚稻(150-170d)一般早稻品质较差、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晚稻米质坚实,耐压性强,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
(2)按粒形粒质分1)粳稻:①谷籽粒短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②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高。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小,粘性较大。
2)籼稻:①谷籽粒细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②米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大,粘性较小。
3)糯稻:按其粒形、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
米粒呈现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粘性大。
一般情况下,晚稻加工工艺品质优于早稻,粳稻优于籼稻。
2、稻谷的形态结构稻谷籽粒包括颖(外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
(1)颖(稻壳):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颖便脱落,脱下的颖壳通称稻壳,俗称大糠或砻糠。
(2)颖果:稻谷去壳后的果实称为颖果(糙米),它是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颖果的主要部分是胚乳,其质量约占整个谷粒的80%左右。
随稻谷品种和等级不同而变。
3、稻谷加工流程:总括起来可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 3个主要工序。
1)清理:稻谷中混有砂石、泥土、煤屑、铁钉、稻秆和杂草种子等多种杂质。
加工过程中清除不净,不仅影响安全生产,降低稻米质量,而且有害人体健康。
清除方法有:①筛选—筛除与谷粒大小不同的杂质。
②精选—利用稻谷和杂质在长度上的不同进行分离③风选—筛除质轻的杂质(如谷壳、稻秆、不实粒)④磁选—筛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⑤比重分选—将砂石与稻谷分离。
2)砻谷: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
碾米3)碾米:稻谷经脱壳和谷糙分离而成的净糙米,表面的皮层含纤维较多,影响食用品质。
碾米即将糙米的皮层碾除,从而成为大米的过程。
机械碾米靠碾米机的摩擦和碾削等作用碾除皮层。
稻谷和大米的储藏一、稻谷稻谷属于原粮,原粮又称带壳(皮)粮、是收获后未经加工的粮食,系粮食储藏的主要对象。
原粮主要包括禾谷类和豆类两类。
我国储存的粮种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及豆类等。
一般来说,原粮均具有完整的皮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储藏期间有较强的抵抗温、湿、虫霉等不良影响的能力,其耐藏性较成品粮好。
但由于粮种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生理特点、形态特征及收获季节的不同,因而其储藏特性也就必然不同,这就要根据不同粮种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储藏方法,才能使粮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现安全储藏。
原粮的储藏,直接关系到加工品出率,成品粮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高低,因此,与人民生活,企业及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对于种粮的储藏则主要影响到农业生产,如果储藏不当,损失难以估计。
因此做好原粮的储藏工作,可减少损失,利国利民。
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稻国之一,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占世界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
稻谷种植分布我国各地,但主要产区在南方。
全国人口中约有一半以上是以稻谷做为主食,稻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同时也是主要的出口粮种。
(一)稻谷的形态结构与类型1、外部形态稻谷一般为细长形到椭圆形,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谷粒长度分为四类:特长粒7毫米以上;长粒6--7毫米;中间型5--5.9毫米;短粒5毫米以下。
根据稻谷粒的长、宽比又可分为以下类型,籼稻:长为宽的3倍以上的称细长粒;2--3倍的称中长粒;2倍以下的称短粒。
粳稻:长为宽的1.8倍以上的称大粒;1.6--1.8倍的称中粒;1.6倍以下的称短圆粒。
我国通常采用根据稻谷的长、宽比来分类。
稻谷的最外层—稻壳常称作大糠或砻糠,包括内外稃和护颖。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
外稃上有五条脉,尖端称稃尖,稃尖延伸即成芒,内稃上面有三条脉,一般无芒。
内外稃是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
稃内含有大量粗纤维和硅质,质地粗糙而坚硬,水分低时较脆,易于破裂。
一般来说粳稻内外稃薄而组织疏松,籼稻稃厚而组织紧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为了确保稻谷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稻谷质量标准,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稻谷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加工品质等方面。
首先,稻谷的外观质量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稻谷的色泽、完整度、大小和形状等方面。
一般来说,优质稻谷应该具有金黄色泽,完整饱满,籽粒饱满,无杂质和霉变。
这些外观特征不仅直接影响着稻谷的食用价值,也是消费者选择稻谷的重要依据。
其次,化学成分是评定稻谷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化学成分包括水分、脂肪、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水分是稻谷保存和加工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稻谷的质量。
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稻谷的营养成分,直接关系到稻谷的食用价值。
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稻谷的营养补充,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稻谷的加工品质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加工品质包括稻谷的加
工适应性、加工损失和加工品质等方面。
稻谷的加工适应性是指稻谷是否适合进行加工,例如稻谷的脆裂性和碾米性等。
加工损失是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加工品质则是指加工后的稻米的外观、口感和储存性等。
总之,稻谷质量标准是确保稻谷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稻谷流通和交易的重要
依据。
只有严格执行稻谷质量标准,才能够保证稻谷的质量和安全,也才能够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
希望各级监管部门和稻农能够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稻谷质量标准,为我国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稻谷:是指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现状: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植物学: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稻属形体结构:稻谷由颖(稻壳)和颖果(糙cāo米)两部分组成稻谷经砻谷机脱去颖壳后即可得到糙米。
糙米再经加工碾去皮层和胚,留下的胚乳,即为食用的大米。
工序: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lóng)谷、碾(niǎn)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
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
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
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
成品整理是指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
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
品种分类:依据国家标准,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1.籼稻谷:籼型非糯性稻谷。
根据粒质和收获季节又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
2.粳稻谷:即粳型非糯性稻谷。
根据粒质和收获季节又分为早粳稻谷和晚粳稻谷。
3.糯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两类。
籼稻粳稻籼稻与粳稻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两个普通栽培稻亚种,籼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平原,粳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及以南的高寒山区。
籼稻亚种与粳稻亚种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形态特征上均有区别。
籼稻是籼型非糯性稻的果实,具有耐热、耐湿、耐强光和忌寒冷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印度、锡兰、中南半岛、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热带地区及我国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籼稻籽粒一般为细长形,长度是宽度的3倍以上,扁平,茸毛短而稀,一般无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稻壳较薄,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加工时容易出碎米,出米率较低,米质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
关于稻谷的说明文稻谷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
以下是对稻谷的详细说明:一、稻谷的起源与传播稻谷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产物。
早在七千年前,中国人民就开始种植稻谷,并将其驯化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稻谷的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到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
如今,稻谷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二、稻谷的形态特征稻谷属于禾本科植物,其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和穗等部分。
根是稻谷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茎是稻谷的支撑结构,同时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叶是稻谷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穗是稻谷的生殖器官,包含着稻谷的种子。
三、稻谷的种植条件稻谷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经过育苗、插秧、施肥、除虫和收割等多个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使得稻谷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稻谷的营养价值稻谷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脂肪则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五、稻谷的食用方法稻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食用。
米饭是稻谷的主要加工食品之一,也是中国人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外,稻谷还可以加工成米粉、年糕、汤圆等食品。
在西方国家,稻谷也常被用于制作饲料和生物燃料。
六、稻谷的经济价值稻谷不仅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世界范围内,稻谷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在中国,稻谷的生产和出口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稻谷还可以用于酿造米酒、制作糕点等产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稻谷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作物。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稻谷结构及各组分营养成分分析稻谷粒由颖(外壳)和颖果(糙米)2 部分组成,制米加工中稻壳经垄谷机脱去而成为颖果,又称为糙米。
稻壳由内颖(内秤)和外颖(外稃)组成,内外颖的两缘相互钩合包裹着糙米,构成完全封密的谷壳.谷壳约占稻谷总质量的20%,它含有较多的纤维素(30%)、木质素(20%)、灰分(20%)和戊聚糖(20%),蛋白质(3%),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很少,其灰分主要由二氧化硅(94%~96%)组成。
糙米是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
按照植物学的概念,整粒糙米是一个完整的果实,由于其果皮和种皮在米粒成熟时愈合在一起,故称为颖果。
颖果没有腹沟,长5mm ~ 8mm ,粒质量约25mg ,是由颖果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
颖果皮由果皮、种皮和珠心层组成,包裹着成熟颖果的胚乳.胚乳在种皮内,是由糊粉层和内胚乳组成。
胚位于糙米的下腹部,包含胚芽、胚根、胚轴和盾片 4 个组成部分。
在糙米中,果皮和种皮约占2%,珠心层和糊粉层占5%~6%,胚芽占2。
5%~3.5%,内胚乳占88%~93%。
在糙米碾白时,果皮、种皮和糊粉层一起被剥除,故这3 层常合称为米糠层。
米糠和米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稻谷子粒各组成部分的质量比例如表1所示.表1稻谷子粒各组成部分质量比例%(三)稻谷的化学成分稻谷子粒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矿物质等,此外还有一定量的维生素。
稻谷子粒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见表2 .表2 稻谷子粒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虽然大米胚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7%~8%),但它是谷物蛋白质中生理价值最高的一种,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赖氨酸含量约占总蛋白的3。
5%。
大米蛋白质以米谷蛋白为主要组成,约占总蛋白的80%。
其他3 种为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其中以醇溶蛋白含量最低,仅占总蛋白的3%~5%。
淀粉是大米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占整粒大米的77%~80%;糯米淀粉几乎都是由支链淀粉组成,不含直链淀粉;粳米中直链淀粉要多一些(约占淀粉总量的20%),而籼米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则更多.含直链淀粉多,则米质松散,食用品质低,因此人们一般不喜欢吃籼米,但它特别适合用来加工米粉。
你了解大米吗?——稻谷的结构与营养特点你了解大米吗?——稻谷的结构与营养特点发表时间:2011-10-10 10:37:44 来源:本站原创编辑:admin 点击:11391、稻谷的结构稻谷籽粒可分为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大部分。
稻谷的颖,包括内颖、外颖、护颖和颖尖(伸长即为芒)四部分。
稻谷脱去内外颖后的果实便是颖果(即糙米)。
颖果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稻谷和糙米籽粒各组成部分的重量比例变动很大,因为稻谷的类型、品种、土壤、气候及栽培技术等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的情况是:稻壳:占稻谷的18%~20%,做为胚乳的保护组织,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结合矿物质(硅),质地坚硬。
果皮和种皮:占稻谷的1.2%~1.5%,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
糊粉层:占稻谷的4%~6%,糊粉层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比果皮、种皮和珠心层高,但细胞壁较厚,不易消化。
胚乳:占稻谷的66%~70%,由含淀粉的细胞组织组成,细胞内充满淀粉粒,淀粉粒之间填充蛋白质。
胚乳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少,但确是稻谷籽粒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胚:占稻谷的2%~3.5%,含有较多的脂肪、蛋白质和VB1等,营养价值高。
糙米被碾去部分米糠层,并保留至少80%的米胚的大米,成为留胚米;碾去绝大部分米糠层、米胚和糊粉层就成为日常所见到的大米。
糙米经过发芽处理可生产发芽糙米。
2、稻谷的营养成分稻谷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水分、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等)是稻谷的主要成分,约占稻谷的65%左右,其中最多的是淀粉。
淀粉主要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
支链淀粉是稻谷淀粉的主要组成部分,糯稻含直链淀粉仅1%~2%,粳稻和籼稻含直链淀粉约8%~28%。
水分是稻谷的重要化学成分,它对稻谷的生理有重大影响,与稻谷和储存和加工关系也很密切。
稻谷的水分在14%左右。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人体和生物的营养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稻谷的分类以及特点介绍(一)稻谷的分类稻谷,俗称水稻,是我国大宗粮食品种,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籽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
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作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
早稻几乎是单一的籼稻,即稻谷。
因此,稻谷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
稻谷可以分为普通稻谷(常规)和优质稻谷。
普通稻谷一般用于储备,而个体加工企业则以加工优质稻谷为主。
优质稻谷做配米比例也较大。
普通稻谷和优质稻谷主要根据粒型和腹白区分。
据调研,稻谷、中籼稻、晚籼稻的优质率估计为15%、28%和76%。
现货中,稻谷还可以分为长粒型和短粒型两种。
它们的用途不同,价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长粒型主要做口粮,现货市场将两者分开收购和储藏。
一般认为长粒产量:短粒产量(6:4)。
(二)稻谷的特点稻谷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稻谷的品质较中晚籼稻差。
早籼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食味品质也较差。
而中晚籼米质坚实,耐压性好,加工时碎米较少,出米率较高。
但是,稻谷也具有许多中晚籼稻无法替代的品质优点。
1、稻谷生长期雨水充沛、光热充足、病虫害少、灾害性天气较少,比较容易获得稳产高产,加上各地积极发展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良种面积有所扩大,稻谷单产稳步提高。
2、稻谷含水量低、耐贮藏。
3、稻谷用途广,既可食用,也可饲用,还可以作酿造、食品等工业原料。
4、早籼米消费市场大,农民、部分低收入的城镇居民和打工者以食用早籼米为主,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对稻谷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5、稻谷营养品质好。
稻谷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要明显优于中晚稻。
6、稻谷卫生品质较高。
由于稻谷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相对较少,早籼米的卫生品质也相对较高,因而随着早籼米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样化的发展,当前及未来还有相当数量的消费群体。
7、稻谷品种质量一致性好,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