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16.12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一、解释各句加线的词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2.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3.渔人甚异之。
(非常)(以之为异)4.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尽)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便舍船,从口入。
(放下)7.初极狭,才通人。
(非常)(仅)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整齐的样子)(类)9.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都)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竟然)(哪里)12.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全,详细)(邀请)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都)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更不用说)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详细地说出)(感叹惊讶)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请)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说)(值得)(桃源之外)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已经)(沿着)(从前的、旧的)(做标志)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到)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立即)(派遣)(标志)(于是,就)22.闻之,欣然规往。
(高兴的样子。
)(计划。
)23.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不久)(渡口)2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只是)(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弄,这里指弹琴)2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使身体劳累)2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多)2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大多)29.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清水)(美丽而不端庄)30.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更加)3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语气助词,啊)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二)词类活用:
(三)一词多义: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
(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
(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
(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本文旨在为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研究提供总复。
以下为主要内容:
一、史记诗三篇
1.《屈原赋》
文章主要介绍了屈原的事迹,讴歌了他的志向和品德。
通过赋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屈原的生平以及他为国家民族所做的贡献。
2.《离骚》
《离骚》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主人公屈原在其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文中词藻华美,隐喻深刻,值得反复阅读品味。
3.《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是《史记》中关于孔子的一篇笔记。
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孔子的家世、事迹和思想。
阅读此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红楼梦》选读
1.贾宝玉初识林黛玉
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林黛玉受人喜爱的特点,以及她与贾宝玉之间微妙的关系。
同时,文中描写了赵姨娘、王熙凤等人物形象,让人对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贾宝玉与黛玉的约定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邂逅与交往。
通过两人间的羞涩和默契,读者可以看到林黛玉温柔、乖巧的一面,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贾宝玉善良、豁达的特质。
3.黛玉抛冷
这一部分描写了林黛玉因受到委屈而离开贾家,并写下了代表自己心情的《葬花吟》。
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质。
综上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内容丰富、精彩,是体验中华文化的良好途径。
熟练掌握上述内容,对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
3文言文:八上知识梳理【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文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33公里。
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
长江在四川盆地东面,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丛中汹涌奔腾而下,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大峡谷。
三峡群峰夹峙,悬崖千丈,风光雄伟壮丽,风景如画。
《水经注》,意思是给《水经》这本书做注释。
在郦道元的补充发展下,《水经注》已经成为一部巨著。
全书共4Q卷,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
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是一部记载我国水系的地理书,经清代学者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
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遂成《水经注》一书。
字音字形"略无阙q词处重岩叠嶂力以八g隐天蔽舞日不见曦xr月沿溯SU阻绝夏水襄K\av^Q陵乘奔施八御g心风不以疾j了也飞漱sR心其间悬泉瀑ph布素湍tuav\绿潭绝爆gd八多生怪柏bai清荣峻j/八茂晴初霜s/i履八g旦林寒涧jian肃su局猿长啸属心引凄异空谷g心传响哀转z/u(在八久绝巴东三峡巫WU峡长泪沾裳cMmg朗读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字词总汇第一单元绥靖(suíjìng)阌(wén)乡聿(yù)鄂(è)豫(yù)阻遏(zǔè)击溃(kuì)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业已:已经绥靖(suíjìng):安抚,平定尖利:尖锐;锐利能耐:技能、本能悠闲:闲适自得寒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阴惨:1、指人悲伤的感情. 2.指秋冬节序。
3.暗淡凄惨。
4。
阴森的样子。
仄(zè)歪:倾斜、歪斜央告:央求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月明风清编算:方言,有计划、盘算的意思。
疟子(yào zi):即疟(nǜe)疾,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是发冷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
蹿(cuān):向上或向前跳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拂(fú)晓地窖(jiào)鞠躬(jū gōng)瓦砾(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颤巍巍(chàn wē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箧(qiè):箱子。
赃物(zānɡwù) :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制裁: ( zhì cái ):惩处. 荡然无存: 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朝(cháo )圣: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静穆(mù)荒谬(miù)第二单元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懿yì骇hài掳lǔ孤孀shuāng惶(huáng)急:惊慌焦急诘(jié)问:追问;责问。
八上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复习篇目:《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第一篇《三峡》一.重点字词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4.不见曦月..(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5.至于夏水襄陵..(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6.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7.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8.不以疾...也(不以疾:没有这么快)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10.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1.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2.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良:甚,很)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15.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17.空谷传响.(响:回声)18.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二.通假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六.重要语句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好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9、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一)酬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朝代】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昼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哪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扬,随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峰,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黄昏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认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哪处是,烟波江上令人愁。
使至塞上唐朝: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时的记忆背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文言词语[解]除去,脱,。
[户]门。
[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理解探究整体把握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_问题探究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的心情。
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
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怎样的心境?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ã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â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â)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樊篱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幽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素;白色。
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驰的马。
湍:急流的水。
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间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大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幽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浮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放置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一.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
②阅:查看。
③上:指唐太宗。
④炀帝:指隋炀帝。
⑤乂(yì):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便要.还家要:(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3)诚.不可缺诚:(4)卒.亡天下卒: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3分)二.《太宗论盗》(9分)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或.请重法以禁止⑵朕当去.奢省费⑶轻.徭薄赋⑷安.用重法邪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
(2分)⑴路不拾遗⑵商旅野宿26.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和。
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只需填序号)(2分)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3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2分)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①沿溯阻绝.。
绝:②或.王命急宣。
或:③不以疾.也。
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4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⑴月色入户.。
户⑵盖.竹柏影也。
盖⑶止.午、未、申三时。
止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⑴写月语句⑵描写方法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六)(11~14小题,共12分)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注]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②歇:消散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哀转久绝 (4)四时俱备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