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故事精选在线阅读:初中数学有趣的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15.41 KB
- 文档页数:5
数学阅读小故事(精选13篇)数学阅读小故事数学阅读小故事(精选13篇)有关数学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数学阅读小故事(精选1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数学阅读小故事1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去超市,我可高兴了。
到了超市,我说:“妈妈,买牙膏。
”妈妈说:“好。
”我们花3元2角买了妈妈的牙膏,又花了3元1角买了我的牙膏,最后花了8元买了一瓶白醋。
我想:“8元+3元2角1+3元1角=14元3角。
”妈妈给了我20元钱,我想:“20元-14元3角=5元7角。
”果然营业员阿姨把5元7角钱交给了我。
妈妈夸我真棒。
数学阅读小故事2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充满了无穷的知识与奥妙!有一次,爸爸给我布置的作业里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我在解上面这道题时,想到了两种不一样方法。
一种千米数少,一种千米数多。
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结果吧。
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
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
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数学小故事初二一天清晨,我、妈妈和爸爸都已经起床,唯独妹妹还沉浸在梦乡中没有醒来。
我们吃完早餐后,妹妹依然没有起床的迹象。
于是,我们决定先行一步,前往超市。
抵达超市后,我们发现超市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们在超市里选购了雪糕和面包。
面包每个2元,我们买了4个,总共花费了2乘以4等于8元;雪糕每个3元,我们买了6个,雪糕一共花费了3乘以6等于18元。
合计起来,我们一共花费了8加18等于26元。
妈妈递给收银员阿姨50元,阿姨找回给我们24元后,我们便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了。
数学故事之分糖果今天,天气很晴朗。
妹妹问道:“咱们干点什么呢?”我说:“咱们可以把糖果拿出来,然后分开。
我们说干就干,拿出20块糖,妹妹说:“咱们一人一个。
”我说:“不用,因为10×2=20,所以我们每人10个。
”我们把糖果分开了,装进了不同的盒子里。
数学故事之看电视今天,天很火热。
妈妈说:“你们一个人写一篇数学故事吧?”我说:“好!”妹妹也说:“好!”妈妈又说:“你们一人看一集电视,看谁写得好。
”我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妹妹也是。
每集10分钟、600秒。
妈妈说:“2集多长时间?”我说:“10+10=20分钟,1200秒。
数学故事之钓鱼又到了周末,妈妈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
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面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可以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妈妈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
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么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后来,又来了两个小弟弟。
初中学生趣味数学笑话故事15则1. 聪明的猜想两个初中生在数学课上研究到了“猜想”的概念。
其中一个同学问:“老师,我有一个猜想,如果我每天早上吃一根香蕉,那我会比别人更聪明吗?”老师笑着回答:“不一定,但你的胃会很开心。
”2. 数学的定义数学老师在课上问学生:“你们知道数学是什么吗?”一个学生答道:“数学就是让我们觉得自己很聪明的科目!”3. 思维转变数学老师鼓励学生思维开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于是他问学生:“你们怎么看待世界上的两种人,一种是懂数学的,一种是不懂数学的?”学生回答:“懂数学的人觉得世界是一个等式,不懂数学的人觉得世界是一个问题。
”4. 数学玩笑两个数学老师在教室里聊天,其中一个数学老师突然笑了起来。
另一个数学老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第一个数学老师回答:“我刚刚想到了一个好玩的数学笑话!”第二个数学老师迫不及待地问:“快告诉我!”第一个数学老师开心地说:“那就是,小明的数学成绩比小红高!”5. 数学的力量老师在课上给学生们讲解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可以给你们带来力量,就像一把尺子。
”老师说道。
一个学生好奇地问:“老师,我们在学数学的时候会变得和你一样厉害吗?”老师听后笑着回答:“不,你们会比我更厉害。
”6. 求解难题一个学生给数学老师写了一个问题:“老师,我算了一道数学题,但不管怎么算都得不到正确答案。
”数学老师接过纸条后看了看,然后回答:“错了,你得到了一个更有趣的问题。
”7. 不一样的数学数学老师问学生:“你们觉得数学有没有令人兴奋的一面?”一个学生立刻回答:“当然有!就是把它变成游戏,并且赢了自己。
”8. 好好利用数学数学老师告诉学生:“好好利用数学,它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很多问题。
”一个学生调皮地问:“那么,数学能解决为什么老师单身这个问题吗?”数学老师笑着回答:“很抱歉,这是无解问题。
”9. 数学烦恼两个学生在一起讨论数学烦恼。
“你知道数学和爱情有什么区别吗?”一个学生问道。
七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数字王国里可没有“0”这个小不点呢。
那时候,数字们都有自己的工作,1是数字王国的小队长,总是一马当先地走在最前面。
2呢,像个小鸭子一样,一摇一摆地跟在1后面。
3就像耳朵一样,好奇地听着周围的动静。
有一天,国王100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所有的数字都被邀请了。
数字们都按照自己的大小顺序排着队进入宴会厅。
可是,这时候出了个大麻烦。
有一个小偷偷走了数字5的财物,5伤心极了,它向国王100哭诉。
国王100很生气,决定派侦探数字去调查。
数字9自告奋勇,它觉得自己是最大的数字之一,肯定能很快破案。
可是,9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小偷的踪迹。
因为小偷很狡猾,它把偷来的东西藏在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还把自己隐藏得很好。
这时候,一个神秘的小不点出现了。
它圆溜溜的,就像一个小皮球。
它对9说:“9大哥,我可以帮你哦。
”9很不屑地看了看它,说:“你这个小不点是谁啊?我都没见过你,你能帮什么忙?”小不点不慌不忙地说:“我叫0啊,我虽然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我很有用的。
”9半信半疑地让0跟着自己。
0很聪明,它发现了地上有一些很奇怪的脚印,这些脚印不是完整的数字脚印,而是一些残缺的形状。
0突然明白了,小偷肯定是把自己伪装成了别的数字。
0对9说:“9大哥,你看这些脚印,小偷肯定是把自己和别的数字组合起来了。
比如说,它可能把自己和1组合成了10,这样我们就不容易发现它了。
”9听了0的话,恍然大悟。
它按照0的方法,很快就找到了小偷10,原来小偷就是1和0组合起来的。
1看到9和0来了,吓得赶紧把偷来的东西交了出来。
从那以后,数字们都认识到了0的重要性。
0也正式成为了数字王国的一员,而且还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呢。
比如说,1后面加上0就变成了10,比1可大多了;要是在5后面加上两个0,就变成了500,一下子就变得超级大了。
古希腊有个叫毕达哥拉斯的大数学家,他可厉害了,创办了一个学派,叫毕达哥拉斯学派。
这个学派里的人都觉得世界上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整数或者整数之比来表示,就像1、2、3,还有像1/2、3/4这样的分数。
初中数学兴趣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初中生,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
每天放
学后,他总是坐在教室里,独自思考数学问题。
有一天,老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小明,一位农夫有5个鸡蛋,他必须在7天内均匀分配给3个村庄的一位村民。
每天他只能给每个
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而且他必须至少留下1个鸡蛋作为备用。
请问,农夫应该如何分配鸡蛋呢?”
小明思索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
他用纸和笔记录下每天的分
配情况,然后进行了一系列运算。
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一天,农夫给第一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4个鸡蛋;
第二天,农夫给第二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3个鸡蛋;
第三天,农夫给第三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2个鸡蛋;
第四天,农夫再次给第一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1个鸡蛋;
第五天,农夫给第二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0个鸡蛋;
第六天和第七天,农夫可以再次按照这个顺序给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
小明解释说,通过这种分配方式,每个村庄的村民每天都能得到
1个鸡蛋,而且农夫不会浪费任何鸡蛋。
这样,农夫可以在7天内满足所有村庄的需求。
老师听到小明的解答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小明因为他的数学智
慧而感到骄傲和满足。
从那天起,他更加热爱数学,并决定将来要成
为一名数学家。
有关数学小故事(精选34篇)数学的结构许多诸如数、函数、几何等的数学对象反应出了定义在其中连续运算或关系的内部结构。
数学就研究这些结构的性质,例如:数论研究整数在算数运算下如何表示。
此外,不同结构却有着相似的性质的事情时常发生,这使得通过进一步的抽象,然后通过对一类结构用公理描述他们的状态变得可能,需要研究的就是在所有的结构里找出满足这些公理的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学习群、环、域和其他的抽象系统。
把这些研究(通过由代数运算定义的结构)可以组成抽象代数的领域。
由于抽象代数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它时常可以被应用于一些似乎不相关的问题,例如一些古老的尺规作图的问题终于使用了伽罗瓦理论解决了,它涉及到域论和群论。
代数理论的另外一个例子是线性代数,它对其元素具有数量和方向性的向量空间做出了一般性的研究。
这些现象表明了原来被认为不相关的几何和代数实际上具有强力的相关性。
组合数学研究列举满足给定结构的数对象的方法。
有关数学小故事(精选34篇)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数学小故事(精选3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故事1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市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数学的小故事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精选24篇)数学的小故事篇1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数学的小故事篇2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
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
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
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数学的小故事篇3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己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精选32篇)一起来看看吧!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1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粗心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粗心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粗心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2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
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
兵兵始终匀速前进。
而群群却不同,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
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
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3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
咱们家只有十七棵树,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个树都不能砍倒。
”说完这些,老汉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亲,他们伤心极了,于是,三人商量着安葬了父亲,他们并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商量着分树,按老人的遗嘱分树,怎么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从这里路过,轻轻松松,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解决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个人说:“要想用现有的树,将其按照你们父亲的叮嘱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树”,听到这里,兄弟三人还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给他们继续解答问题。
数学初一短故事10个1、“0”的故事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作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
他面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3、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一:蒲丰试验】一天, 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 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 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 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 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 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 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 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篇二:数学魔术家】1981年的一个夏日, 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 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当天, 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 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 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
运算结果, 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 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 再进行计算, 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 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 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篇三: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 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 差之毫厘, 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 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
两星期后, 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 款数是63440美元。
她看到偌大的数字, 不禁大惊失色, 骇得心脏病猝发, 倒地身亡。
后来, 有人向医院一核对, 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 实际上只需要付63。
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 竟要了一条人命。
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 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篇四:数学家的遗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 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 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 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数学有趣故事第一篇:《数学课上的小插曲》那天数学课上,老王老师讲着讲着就突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黑板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发愣。
我们这些学生也跟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但啥也没看出来。
过了一会儿,老王老师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转过身来对着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道题其实还有个超级简单的解法!”班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在等着听这个所谓的简单方法。
只见老王老师拿起粉笔,在图形旁边画了条辅助线,然后就开始讲解起来。
他说得头头是道,可我们听得是一头雾水。
不过,最搞笑的是坐我旁边的李大嘴,他一脸认真地点头,好像真的听懂了一样。
等老师讲完后,问有没有人能重复一遍他的解法。
李大嘴第一个举手,站起来就说:“老师,我觉得你的意思是……”接着他就开始复述老师的解释,结果说得跟原题没啥关系,反而把我们都逗笑了。
连老王老师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还夸奖李大嘴有创意。
虽然最后还是没能用那个所谓的新方法解出题目,但这堂课却成了我们记忆中最欢乐的一节数学课。
第二篇:《数字背后的故事》一次,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就是去附近的小山上野餐。
出发前,班主任刘老师特别强调要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水。
我当时心想不就是一次小小的郊游嘛,至于这么夸张吗?可是到了山顶才发现,原来计算失误真的可以让人陷入困境。
那天天气异常热,大家带的水很快就喝光了。
正当大家都渴得不行的时候,平时最爱捣鼓计算器的小明站了出来,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堆瓶子。
原来他事先算好了每个人大概需要多少水量,还多准备了一些以防万一。
就这样,小明意外地成了我们的救星。
回程的路上,大家都围着他问东问西,想学习如何像他那样聪明地做计划。
小明笑着说:“其实没什么难的,只要会用好数学就行了。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公式和定理,它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这次经历之后,我对数学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也开始尝试着在生活中寻找更多与数学有关的乐趣。
数学有趣小故事通用6故事一:数学神童小明从小就是个数学天才,他简直就是漫威的x战警中的万磁王,可以快速地计算出复杂的数学题目。
一次,小明的老师给他发了一道难题,要求他在5分钟内计算出10的20次方。
看似简单的题目,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可计算的。
但是,对于小明这个数学神童来说,这个题目太简单了。
小明接受了挑战,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就计算出了10的20次方。
老师惊讶地问他是如何做到的,小明回答说:“10的20次方就是1后面跟着20个0,所以答案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0。
”所有同学都为小明的计算力所震惊,从此,小明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数学英雄。
故事二:足球比赛的数学小明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孩子。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决定投身于足球比赛中。
他参加了一场足球比赛,他所在的球队在比赛的前45分钟连丢3球,下半场又进了3球。
小明一直在观察比赛时间,突然意识到,如果比赛时间为60分钟,那么他所在的球队会输掉这场比赛;但是,如果比赛时间为90分钟,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赢得比赛。
小明开始计算时间,推测比赛结束的时间。
在最后一分钟,他所在球队进了一球,以3比3平局结束比赛。
虽然他们没有赢得比赛,但是这个经历让小明意识到,数学是足球比赛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故事三:四次方程的奇妙之旅小明正在学习四次方程。
他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是小明还是对四次方程感到困惑。
幸运的是,他的数学天赋使他很快就掌握了四次方程的解法。
他开始对四次方程进行探究,并研究各种不同的情况。
他通过画图、模拟和推导,深入探究四次方程的奥秘。
在研究过程中,小明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但是,他没有放弃。
他继续坚持下去,并最终找到了一种简单而又优雅的方法来解决四次方程。
小明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无论是简单的加法还是复杂的四次方程,数学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有意思的数学小故事在数字王国里,0和1是一对好伙伴,但有一天,它们却争论起来了。
0双手叉腰,很不服气地对1说:“哼,你不就是一根光棍嘛,有啥了不起的。
你看我,圆滚滚的,就像一个大鸭蛋,多可爱。
”1听了,挺直了身子,不屑地说:“你个大鸭蛋有啥用?我站得直直的,像个小旗杆。
而且啊,不管什么数,只要和我站在一起,马上就会变大好多倍呢。
你呢?你和其他数在一起,要么把人家变得啥也没有,要么就是在后面当小跟班。
”0气得脸都红了,大声说:“你可别小看我,在温度计上,我可是代表着冰冰冷冷的温度呢。
没有我,怎么能显示出那么低的温度?”1笑了笑说:“那又怎样?在比赛里,第一名可是最厉害的,那可都是我代表的。
谁不想当第一啊?”这时候,旁边的数字2说话了:“你们别争啦,你们俩都很重要。
要是没有0,那10、100、1000这些数都不存在了;要是没有1,那也没有后面的2、3、4……咱们数字王国里,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用处呢。
”0和1听了2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它们又和好如初,继续在数字王国里快乐地生活啦。
话说古希腊有个国王,他找工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
皇冠做好后,国王看着金光闪闪的皇冠,心里却犯嘀咕了:这工匠会不会偷偷在里面掺了银子呢?可这皇冠的重量和当初给工匠的金子重量是一样的啊。
于是,国王就把阿基米德找来了,让他想办法在不破坏皇冠的情况下,检测皇冠到底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接到这个任务后,那可是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啊。
有一天,阿基米德去公共浴室洗澡。
他一跨进浴缸,就发现水“哗”地一下溢出来了。
阿基米德眼睛一亮,兴奋得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就光着身子跑回家里做实验去了。
他找来一块和皇冠一样重的纯金块,又找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
他先把金块放进容器里,水就溢出来了一些。
他仔细地测量了溢出来的水的体积。
然后,他又把皇冠放进同样装满水的容器里,也测量了溢出来的水的体积。
这一测,阿基米德就发现了问题。
因为皇冠溢出来的水的体积比纯金块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大。
初中数学小故事精选在线阅读数学是一门很有乐趣的科目。
常常因为一道题目苦思冥想,到最后答案却如此简单,要不来看看这些趣味初中数学故事,提高些数学思维吧。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初中数学小故事篇1北宋的一个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计一起堆酒坛。
因为近来生意特别好,酒坛自然也就多。
老板一边在心里乐,一边盘算着如何发更大的财。
他要把酒坛堆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酒店。
酒坛堆得非常漂亮,一层一层整整齐齐。
酒店门口的招幌迎风飘扬,使人不得不驻足逗留,忍不住想进店喝几盅。
酒店老板得意扬扬之际,想数数酒坛一共有多少只。
可是,数坛子也并不轻松,老板从前面绕到后面,又从后面绕到前面,刚刚擦干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伙计们都笑了第二天。
这堆酒坛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老板望着酒坛,乐不可支。
这时,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书生走了过来,面对酒坛,若有所思。
老板心想:我昨天为了数清这堆酒坛,花了很大的功夫,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轻人,你知道这堆酒坛一共有多少个吗?"老板半开玩笑地问道。
"这很容易,只要你告诉我这堆酒坛最上面的那层一共几排,每排多少个,一共有几层。
根本不用数,我马上就知道这堆酒坛的数目。
"年轻人这么说话,显然有十足的把握。
"噢!"老板心想:这位年轻人真会说大话,不妨把他提的条件告诉他,看看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于是老板爽快地说:"最上面那层酒坛是四排,每排8个,第二层是五排,每排9个……""好了,一共七层,"年轻人打断了老板的话,不加思索地报出了答案,"一共567个酒坛。
对吗?"老板一下子惊得连张开的嘴巴也忘记合拢了。
这么快!老板马上把年轻人请进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万分周到。
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这位青年,又是请教姓名,又是讨教数坛的方法。
数学趣味小故事[五篇范例]第一篇:数学趣味小故事1.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马虎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2.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3.找零钱: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4、故事:猴子捞帽: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5.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
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初中数学幽默小故事文稿开始:某一天,班级里的数学老师决定利用幽默小故事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他站在黑板前,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开始了他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聪明的小猴子,它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一根腿。
为了让小猴子能够继续活动,动物医生给它做了一根木制的假腿。
就这样,小猴子重新恢复了活力,可以飞奔在森林中玩耍。
然而,它发现它能以比之前更快的速度奔跑。
聪明的小猴子立即想:假如我再断一根腿,会不会跑得更快呢?于是,它找到了另一个木匠,让他再制作一根假腿。
现在,小猴子有了两根假腿,变成了三条腿的猴子。
小猴子非常兴奋,它迫不及待地开始试跑。
然而,小猴子的预期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当它开始跑的时候,它发现自己左右摇摆,摔倒在地上。
小猴子受了一些伤,痛苦地领悟到一条重要的规律:"两根木腿和一条真腿不是一样的!"数学老师看着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又继续讲述了另一个幽默的数学故事。
这是关于一个调皮的小学生约翰和他的数学试卷的故事。
一天,约翰在数学考试中得了低分,他很生气。
于是他决定将试卷中的错误回家仔细研究。
经过一番修改,他以为他可以蒙混过关。
然而,他没有料到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在第二次考试时,约翰展现了他"卓越"的创新能力。
他将错的答案复制了一遍,希望这样就可以抵消之前的错误。
然而,为了保持公正,老师将他的试卷上的每一个错误都加倍扣分,这让约翰懊悔不已。
这个小故事让学生们明白了数学中的重要原则:错误永远都是错误,不能指望通过重复错误来得到正确的结果。
数学老师还告诉了学生们一个关于公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好奇的小兔子。
有一天,兔子和狐狸一起参加了一个跑步比赛。
兔子自视甚高,以为自己会赢得比赛。
而狐狸虽然外表看起来笨拙,但是它有一颗聪明的头脑。
比赛开始了,兔子展现出它的快速,一路领先,但是在途中它突然停下来,打算休息一下。
然而,狐狸没有停下来,它一直持续着自己的速度。
数学故事10篇简短故事1.阿华特别喜欢数学,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每人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加起来,看谁算得快。
阿华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就像阿华脑袋里有个计算器一样,厉害吧!2.妈妈带小红去超市买东西,小红看到两种糖果,一种一块钱两颗,另一种两块钱三颗,她在心里快速计算哪种更划算。
哎呀,这不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嘛!3.小明进入了一个数字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他遇到了一个数字精灵,精灵让他解开一个难题才能出去。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小明能成功吗?4.小丽在美术课上画图形,她发现三角形很稳定,四边形容易变形。
这多神奇呀,数学和美术也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呢!5.小刚盯着家里的钟表看,他想知道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一圈又是多久。
这钟表里可藏着不少数学知识呢,你知道吗?6.在学校排队做操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按高矮顺序排,这可难不倒大家,因为大家都知道怎么比较大小。
这不就是数学的用处嘛,多实在!7.小强有一块蛋糕,他要分给两个朋友,他就想到了用分数来表示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哇,分数可真是个好东西呀!8.班级里举行数学比赛,大家都积极参与,比谁算得快又准。
那场面,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一样,可刺激了!9.小美用各种图形拼出了一个漂亮的图案,她发现不同的图形可以组合成新的东西。
这就像变魔术一样,数学真有趣!10.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串数字,让同学们找规律。
大家都开动脑筋,努力寻找。
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不是吗?我觉得数学真的很神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也能带来很多乐趣!。
初中数学小故事精选在线阅读|初中数学有趣的故
事
北宋的一个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计一起堆酒坛。
因为近来生意特别好,酒坛自然也就多。
老板一边在心里乐,一边盘算着如何发更大的财。
他要把酒坛堆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酒店。
酒坛堆得非常漂亮,一层一层整整齐齐。
酒店门口的招幌迎风飘扬,使人不得不驻足逗留,忍不住想进店喝几盅。
酒店老板得意扬扬之际,想数数酒坛一共有多少只。
可是,数坛子也并不轻松,老板从前面绕到后面,又从后面绕到前面,刚刚擦干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伙计们都笑了
第二天。
这堆酒坛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老板望着酒坛,乐不可支。
这时,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书生走了过来,面对酒坛,若有所思。
老板心想:我昨天为了数清这堆酒坛,花了很大的功夫,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轻人,你知道这堆酒坛一共有多少个吗?"老板半开玩笑地问道。
"这很容易,只要你告诉我这堆酒坛最上面的那层一共几排,每排多少个,一共有几层。
根本不用数,我马上就知道这堆酒坛的数目。
"年轻人这么说话,显然有十足的把握。
"噢!"老板心想:这位年轻人真会说大话,不妨把他提的条件告诉他,看看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于是老板爽快地说:
"最上面那层酒坛是四排,每排8个,第二层是五排,每排9个……"
"好了,一共七层,"年轻人打断了老板的话,不加思索地报出了答案,"一共567个酒坛。
对吗?"
老板一下子惊得连张开的嘴巴也忘记合拢了。
这么快!老板马上
把年轻人请进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万分周到。
老板真是打心
眼佩服这位青年,又是请教姓名,又是讨教数坛的方法。
这位青年就叫沈括。
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使他有机会读书,加上他好奇心强,肯钻研,于是他就成了很有才学的人。
沈括回答老板说:"我数这坛子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最中间那层共77个,
共七层,只要再乘7,最后加上常数28就行了。
"
沈括从小对筹算很感兴趣,读了许多数学名著。
后来自己写成了一本数学专著《隙积术》,专门研究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问题。
沈
括数坛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方法,要比单纯地数
方便多了。
数学上还可能碰到数字更大,项数更多的题目,用这种
方法便可一下子迎刃而解。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
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
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
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
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
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
分母2、3、9的最小公倍
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
老人留
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
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
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
自己带来临时借用的那匹,依然物归原主。
古时候,有一个富翁,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来教他的孩子。
那孩子很顽皮,常常搞一些恶作剧寻开心。
一天,师生俩到野外游玩。
他们在一棵大树下看到一双破旧的布鞋。
紧接着,透过草丛,他们看见一个老樵夫坐在河边洗脚。
“噢,这布鞋是他的。
老师,我想捡几块小尖石头放进他的鞋尖里,等一会看他穿鞋时那种难受的样子,一定挺有趣呢!”
老师说:“你这样做,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恐怕不能使你得到长久的快乐。
况且,老人一定很痛苦,你把你一时的快乐,建筑在
别人的痛苦上,
我问你,你笑得出来吗?”
孩子似有所悟,闪着亮眼睛问:“老师,我希望自己得到长久的快乐,可是,应该怎么做呢?”
老师想了想,说:“办法是有的,你不妨把一个金币放进他鞋子里,试试看吧。
”
孩子果然掏出一个金币,放在布鞋里,然后师生二人躲到树后,等着看玩笑的结果。
不一会儿,老人洗了脚,踩着青青小草走过来穿鞋。
他刚把一只脚伸进鞋里,就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老人吓了一跳,战战兢兢的
把鞋举起来往外倒,噗的一声,掉出一个金币。
老人盯着小草间闪
闪发亮的金币愣了,脸上的筋肉一抽一抽的,似笑非笑,想哭未哭。
孩子看他那副样子,乐得大笑起来;幸好老师伸手捂住了他的嘴,没
让他笑出声来。
这时,老人颤抖着把金币拿到手里,细细地看着,抚摩着,然后两手托起,高举过头顶,同时,跪下来,感谢苍天有眼。
从老人喃喃的话语中,孩子得知他妻子病了,而且只有一个孤独的孙子,一家人几天没吃到东西了。
他千谢万谢,口口声声说:
“上天使我减轻了灾难。
”
老人已经老泪纵横了,孩子也抽泣起来,老师用袖口擦拭着眼睛。
“孩子,你不要哭了。
”老师劝道。
“不,老师,”孩子抬头望着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尝到快乐的味道。
原来,使人快乐,自己会得到加倍快乐的。
”
老师点点头,师生俩默默离开了。
回到家,孩子立刻找来纸墨,把他看到的那副景象生动地绘画出来。
他把这幅画挂在书案前,以后每看到它,心里总感到一种难以
言表的快乐。
看过“初中数学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1.数学小故事
2.数学小故事精选
3.数学的小故事
4.关于数学名人小故事
5.数学小故事手抄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