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18
数学趣味故事系列故事一:小猫的藏匿之谜有一天,小猫在花园里追逐着一只蝴蝶,突然躲进了一个神秘的迷宫里。
小猫发现迷宫中有许多门,每个门上都有一个数字。
小猫也看到了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只有能被3整除的数字对应的门才能通往出口。
”小猫心想,我要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门呢?小猫回忆起数学课上学的知识,想到了一种方法。
他开始检查一个个门上的数字,判断它们是否能被3整除。
如果能整除,他就选择该门;如果不能整除,他就继续检查下一个门。
经过一番努力,小猫终于找到了能通往出口的门。
他高兴地跳了出来,又重新回到了花园里,继续追逐蝴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猫利用数学知识判断门上的数字是否能被3整除,成功找到了通往出口的门。
我们也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各种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故事二:奇妙的魔方一天,小明收到了一款奇妙的魔方。
这个魔方有6个面,每个面上都有9个小格子。
小明对解这个魔方充满了好奇,但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小明决定先观察一下魔方。
他发现,魔方每个面上的小格子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每个面上的颜色都是相同的。
他还注意到,魔方上有一些面是相邻的,可以沿着边缘进行旋转。
于是,小明开始进行试验。
小明先试着转动一条边缘上的小格子,然后他继续转动其他的小格子。
就这样,他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成功解开了魔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中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对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小明通过观察和试验,运用了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开了魔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一些困难和挑战。
故事三:奇妙的金字塔一天,小玲在沙滩上建了一座金字塔。
她用沙子堆砌而成,金字塔共有5层,每层上的沙子颗数分别是1颗、3颗、5颗、7颗和9颗。
小玲非常喜欢这座金字塔,但她却不知道金字塔中的沙子一共有多少颗。
小玲回忆起数学课上学的知识,想到了一种方法。
她发现金字塔内每一层的沙子颗数都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简短趣味数学小故事〔4篇〕数学趣味小故事篇一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方,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1信心十足地说。
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
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
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
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数学趣味小故事大家都看懂了么?小朋友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课本的知识,也要学会做人的道理。
希望这那么小故事能对小朋友们有所启发。
数学的趣味小故事篇二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答复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数学趣味小故事篇三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
趣味数学小故事大全从古至今,数学一直是人类追寻真理的重要工具。
然而,数学并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也可以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趣味活动。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希望能够激发你们对数学的兴趣,并了解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故事一: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让人称奇的数列,它的特点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比如,数列的前几个数字分别是0、1、1、2、3、5、8、13……。
这个数列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就是由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两个数字的比值逼近而来的。
它可以在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故事二:魔幻的数独游戏数独游戏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来填充数字的益智游戏。
看似简单的九宫格,却蕴含了很多数学的智慧。
数独游戏中,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个九宫格内的数字都不能重复。
通过填充数字,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的原理,如排列组合、逻辑推理等,来解决谜题。
这种游戏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并且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故事三:奇妙的图形变换图形变换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平移、旋转和缩放。
通过平移,我们可以看到图形在坐标轴上的移动;旋转则展示了图形的转动变化;而缩放则改变了图形的大小。
通过这些变换,我们可以探索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它们之间隐藏的美妙规律。
故事四:迷人的质数世界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
虽然质数十分简单,但它们却蕴含着数学界的许多未解之谜。
其中最著名的是素数定理,它描述了质数的分布规律。
虽然已有许多数学家对质数定理进行了研究,但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和未解之谜。
质数世界的神秘性、复杂性让人着迷,同时也启发了数学家们对数论的研究。
故事五:激发创造力的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许多人喜爱的娱乐活动,它们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耐心,还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小明非常喜欢数学,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题上。
他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大游戏,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像是赢得了一场胜利。
小明决定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小明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看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热爱数学的人。
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有的人在背公式,有的人在做题目。
小明也拿出了自己的试卷,开始认真地做题。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几何的。
题目说:“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把它的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的面积就会减少一半。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小明想了一下,然后用笔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图。
他发现,把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之后,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相等的时候的平方,所以只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平方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知道这个数就是长方形的宽。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代数的。
题目说:“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0,它们的差是4。
请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有点难度,但他还是努力地想了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把两个数分别用x和y表示,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了一个方程组:x + y = 10 和 x y = 4。
他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最后得出了x=7和y=3这两个答案。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概率的。
题目说:“在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绿球,你随机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
请问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很简单,因为红球明显比绿球多嘛!所以他很快就算出了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
就这样,小明一道接一道地做题,每解决一个难题,他都会感到一阵成就感。
当他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其实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
1、穿越时空的数学家
有一个叫做约翰·史密斯的数学家,他有一个奇特的能力,可以穿越时空去看未来的事情。
一天,他来到一个学校,要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数学家,他可以穿越时空,去看未来的事情。
他穿越到了1000年后,发现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数字:7。
他问自己:为什么只剩下7?”
最后,约翰·史密斯解释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未来的世界只有7个数字:0、1、2、3、4、5、6,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进制’数字系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未来的世界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数学的基本原理是永恒不变的。
2、三个朋友的故事
有三个朋友,他们叫做小明、小红和小刚。
他们经常一起玩,有时也会一起学习。
有一天,他们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想要用数学来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三个人怎么才能公平分配一块蛋糕?
小明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蛋糕分成三等份,每个人分一份就行了。
”
小红不服气,说:“不,我们应该把蛋糕分成六等份,每个人分两份。
”
小刚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蛋糕分成九等份,每个人分三份。
”
最后,三个朋友都同意小刚的方案,把蛋糕分成九等份,每个人都分到了三份,大家都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数学趣味故事在数学教育中,趣味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体验。
故事一,小猫咪的算术天赋。
从前,有一只名叫小花的小猫咪,她有着惊人的算术天赋。
有一天,小花的主人拿出了一组数字卡片,上面写着各种数字,主人想考考小花的算术能力。
主人随机挑选了几张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小花,“小花,这些数字分别是2、3、5、7、9,请你告诉我这些数字的和是多少?”小花立刻用她的爪子在地上算了起来,然后高兴地喵喵叫了起来,“这些数字的和是26!”主人惊讶地看着小花,没想到她的算术能力如此出色。
故事二,勇敢的几何小精灵。
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住着一群勇敢的几何小精灵。
他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形状构成的世界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有趣的冒险。
有一天,几何小精灵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一条河流将他们的家园分成了两半,他们需要找到一条最短的桥来连接两岸。
于是,几何小精灵们开始动脑筋,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了最短的桥的长度,并成功地将两岸连接了起来。
故事三,神奇的数字魔法。
在一个神秘的魔法学校里,有一位数学魔法师,他能够用数字进行各种神奇的变化。
一天,数学魔法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数字魔法,他让学生们随意选择一个数字,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变换,最后得到的结果总是出乎意料的神奇。
通过这个数字魔法,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魅力。
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还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多尝试用故事来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6个趣味数学故事——让你的孩子爱上数学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
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
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01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02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03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04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 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数学趣味睡前故事在孩子们世界中,睡前故事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那么,为何不让孩子们在入睡前享受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呢?通过有趣的数学睡前故事,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数学思维,还能够给他们留下美好的梦境。
本文将带领您进入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趣味的数学睡前故事。
故事一:神奇的魔法方块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数学家发明了一个神奇的魔法方块。
这个方块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当你将数字填入方块的每个位置时,他们之间的和将会是相同的。
这位数学家将这个方块带给了国王,并向国王挑战,如果国王能填满方块并让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对角线的和相等,他将成为王国的守护者。
国王接受了挑战,但是始终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于是,他找来了聪明的数学家们来帮助他解决难题。
经过一番研究,数学家们发现,这个神奇的魔法方块只存在于3×3的矩阵中。
他们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当他们将数字1-9填充到方块中时,发现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对角线的和确实是相等的。
国王欣喜若狂,数学家们也因为解决了这个难题而感到骄傲。
从此以后,这个神奇的魔法方块成为了王国的宝藏,让人们都为之惊叹。
故事二:狡猾的数学狐狸从前,有一只非常狡猾的狐狸在森林里经营着一个数学学校。
他教授的是一门特殊的数学课程——跳跃因子。
这门课程教会了学生们如何计算物体在不同因子作用下的跳跃距离。
狐狸为了方便教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他让学生们站在同一起点,然后给每个人分发了不同的跳跃因子。
学生们用自己的跳跃因子来计算自己能够跳跃到哪里,然后依次跳跃。
有一天,狐狸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难题。
他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跳跃因子计算,看谁能够跳得最远。
学生们开始认真思考,争论不休。
他们使用了各种数学方法来计算最远的跳跃距离,有的使用了长除法,有的使用了乘法,还有的使用了平方根等等。
他们用心计算,然后列出自己的答案。
最后,狡猾的狐狸宣布比赛结束。
他逐个检查学生们的答案,并宣布了跳得最远的学生。
十个趣味数学小故事(实用版2篇)篇1 目录1.趣味数学小故事:十个案例2.数学故事 1:鸡兔同笼3.数学故事 2:百鸡问题4.数学故事 3:韩信点兵5.数学故事 4:哥德巴赫猜想6.数学故事 5:费马大定理7.数学故事 6:无理数之谜8.数学故事 7:黄金比例9.数学故事 8:数字黑洞10.数学故事 9:生日悖论11.数学故事 10:蜜蜂采蜜问题篇1正文趣味数学小故事:十个案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无处不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十个趣味数学小故事来了解数学的魅力。
数学故事 1:鸡兔同笼鸡兔同笼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
故事中,有一个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子,已知共有头 10 个,脚 30 条。
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数学故事 2:百鸡问题百鸡问题是一个关于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有一个村子里有 100 只鸡,每天每只鸡下一个蛋,有一天村子里的鸡蛋总量突然增加了 10 倍,问这是为什么?数学故事 3:韩信点兵韩信点兵是一个关于概率的问题。
韩信要选拔士兵,他让士兵们依次报数,报到某一特定数字的就出列。
问韩信如何快速知道有多少士兵?数学故事 4: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的一个著名未解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每个大于2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数学故事 5: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一个关于质数分布的问题。
费马指出,对于任意大于 2 的整数 n,不存在三个正整数 x、y、z 使得 x^n + y^n = z^n 成立。
数学故事 6:无理数之谜无理数之谜是一个关于无理数性质的问题。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实数。
著名的无理数有圆周率π和自然对数的底数 e。
数学故事 7: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一个关于比例的问题。
黄金比例是指一条线段被分成两部分,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的比等于整条线段与较长部分的比。
数学故事 8:数字黑洞数字黑洞是一个关于数列的问题。
某些数字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会得到一个无法继续计算下去的结果,这就是数字黑洞。
趣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小故事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趣味数字小故事(精选2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趣味数学小故事11、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齐把帽子捞上来的?2、一只蜗牛不留意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
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样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后爬了5米,蜗牛个性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最后爬上了井台。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3、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
趣味数学小故事第一篇:小学生的数学喜剧小学生小明非常喜欢数学,他经常在课上捣鼓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同学们猜测答案。
一次,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一头牛每分钟可以产生11升的牛奶,那么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产生5千升的牛奶?”小明丝毫不怕困难,很快就算出了答案:455分钟。
可是同桌小军很不满意,他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被小明算出来了,非常羡慕。
于是,他决定给老师出一道题,让小明来猜。
于是他想了一个问题:“如果一支球队在10个比赛中赢了6场,平了2场,输了2场,那么它的胜率是多少?”小明听了之后,马上推算出这个球队的胜率是60%,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以后,小明和小军经常在数学课上,互相出题,谁先算出来,谁就是数学王。
第二篇:数学老师的小插曲数学老师王老师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把一些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次,他在课上告诉学生们,如何通过计算路程和时间,求出开车的速度。
他说:“比如说,你们今天开车在路上行驶了120公里,用了2个小时,那么你们的速度就是60公里/小时,这个你们都懂吗?”学生们点头称是,但是一个数学班上的女生小艾却说:“老师,我不明白,如果是有一个人在跑步,他跑了10公里用了1个小时,那他的速度是多少?”王老师很耐心地告诉她,这个要先把时间换成小时的形式,即1小时=60分钟,然后把10公里除以1小时,得到跑步速度是10公里/小时。
小艾听了之后,眼睛一亮,感觉到数学原来还是很有趣的。
第三篇:老人的数学故事某天,一位老人来到一个数学班教学,他告诉学生们一个古老的数学公式:勾股定理,即a²+b²=c²,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所发明的。
他说:“比如说,你们今天要建一个3:4:5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你们就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一个边长是3,一个边长是4,那么第三条边长就是5。
”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提问,老人不厌其烦地回答着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精选32篇)一起来看看吧!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1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粗心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粗心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粗心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2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
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
兵兵始终匀速前进。
而群群却不同,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
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
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3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
咱们家只有十七棵树,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个树都不能砍倒。
”说完这些,老汉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亲,他们伤心极了,于是,三人商量着安葬了父亲,他们并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商量着分树,按老人的遗嘱分树,怎么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从这里路过,轻轻松松,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解决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个人说:“要想用现有的树,将其按照你们父亲的叮嘱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树”,听到这里,兄弟三人还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给他们继续解答问题。
数学趣味小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常常被视为一种枯燥乏味的学科。
但实际上,数学也可以充满趣味和乐趣,尤其是当我们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理解数学原理时,会发现数学并不那么难以理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些有关数学的趣味小故事吧!故事一,数学家的猜想。
有一位数学家,他非常喜欢研究数学问题。
有一天,他提出了一个猜想,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最终都能够变成1。
这个猜想被称为“角谷猜想”。
他通过计算和推理,发现这个猜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成立的,但却无法证明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这个猜想成为了一个数学难题,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中有很多未解之谜,而数学家们正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开这些谜题。
故事二,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在古代,有一位数学家和艺术家,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几何图形——“黄金分割”。
他发现,将一个正方形按照一定的比例切割,可以得到一个特殊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例恰好是一个神秘的数字——黄金比例。
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之一,被广泛运用在建筑、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存在于抽象的理论中,也可以与艺术结合,产生出美妙的艺术作品。
故事三,数学与游戏的趣味结合。
在一场数学游戏中,有两位玩家,他们需要依次报出数字,但是有一些特殊的规则,1. 从1开始报数;2. 如果数字包含7或者是7的倍数,则需要说“buzz”;3. 如果数字包含3或者是3的倍数,则需要说“fizz”;4. 如果数字同时满足规则2和规则3,则需要说“fizzbuzz”。
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玩家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判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与游戏结合,让学习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通过这些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数学原理,还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数学趣味故事集故事一:小明和苹果小明去超市买了一袋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地分给他的3个朋友。
然而,他发现袋子里的苹果数目不是3的倍数。
小明思考了一下,他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小明先把袋子里的苹果数目对3取余数。
假设余数为N。
然后,他把余数N个苹果分别给他的3个朋友,每人分到1个或者0个。
最后,小明把袋子里的苹果平均地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人分到袋子里的苹果数目除以3的商数个。
这样,小明巧妙地把苹果分给了他的3个朋友,并且每个人分到了整数个苹果。
故事二:大象的数字在一个动物园里,有5只大象。
这5只大象都很聪明,喜欢进行数学游戏。
一天,它们决定组队进行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
每只大象站在一个数字上,这些数字是1、2、3、4和5。
然后,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字变换操作。
第一次操作,每只大象在所站的数字上加上它右边大象站的数字。
第二次操作,每只大象在所站的数字上减去它左边大象站的数字。
第三次操作,每只大象用自己所站的数字除以2。
经过了这三次操作,大象们发现,最后每只大象所站的数字都变成了3。
它们非常惊讶,都觉得这个游戏很神奇。
通过这个游戏,大象们研究了数字间的一些有趣的关联,并且锻炼了它们的计算能力。
故事三:数学天才李明是一名小学生,他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赋。
有一天,他参加了一场数学比赛。
比赛开始后,李明迅速解答了前几道问题,他的答案全都是正确的。
但是,第5道问题对李明来说非常困难,他没有办法解答出来。
李明心急如焚,他向祈求能够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劈中了李明的脑袋。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李明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灵感。
他迅速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了答案。
不出所料,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从那以后,李明成为了数学界的传奇,人们都称他为“数学天才”。
故事四:数学之美数学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马克斯独自坐在书桌前做着复杂的数学题。
他苦思冥想,但思路却一直不通。
突然,他的笔在纸上滑动,画出了一个漂亮的图形。
数学趣味幽默小故事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数学幽默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笑声和思考。
一、相亲的数学家有一天,一位数学家参加了一场追求者的相亲活动。
当他遇到一位女士时,他兴致勃勃地向她解释了质数的定义和特性。
数学家兴致高涨地说道:“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字,比如2、3、5、7等等。
它们是非常特殊的数字。
”女士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试图加入对话:“那么15是质数吗?”数学家笑了笑,摇了摇头:“不,15不是质数,因为它可以被3和5整除。
”女士陷入思考,然后开心地说道:“那么我是不是一个质数,因为我只能被你整除呢?”数学家被她的机智回答逗乐了,两人的对话逐渐变得融洽。
二、雪中数学题有一天,一个小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玩雪。
他注意到地上有一堆堆的雪块排成一排,并且每一排的雪块数量都是递增的。
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些数字的规律。
小学生喜欢数学,他开始将每排雪块的数量进行计算,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
他发现每一排雪块的数量等于前一排雪块数量加上排数,例如第一排有1个,第二排有1+2=3个,第三排有3+3=6个,以此类推。
他兴奋地写下这个规律,并咧嘴笑道:“如果我知道了第100排的雪块数量,我就可以计算出这一排总共有多少雪块了。
”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地继续思考这个问题,而他的数学老师也鼓励他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三、数学家的笑话在一个数学会议上,一位数学家讲了一个关于数学定理的笑话。
他说:“在数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理,被称为费马定理。
这个定理说的是当n大于2时,等式x^n+y^n=z^n没有整数解。
但是有一天,我告诉我的朋友,我找到了一个特殊的整数解。
”听众们惊讶地看着数学家,纷纷询问这个整数解是什么。
数学家哈哈大笑道:“我开玩笑的啦!费马定理一直没有被证明过,也就是说除了n等于1和2时,等式x^n+y^n=z^n没有整数解。
”听众们纷纷笑了起来,他们欣赏数学家的幽默和机智,同时也加深了对费马定理的了解。
数学趣味故事数学,这个看似严肃的学科,其实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来给您分享几个令人捧腹大笑又能启发思维的数学趣味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0 和 1 的争斗”。
在数学王国里,0 和 1 一直争论谁的作用更大。
0 骄傲地说:“我表示什么都没有,没有我,就无法表示空无一物的状态,很多计算都无法进行。
”1 不服气地反驳道:“没有我,再多的 0 也没有意义,我是计数的基础,我才是最重要的!”它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
这时,数学国王走了过来,笑着说:“你们都很重要,0 可以表示空位,让数值更精确;1 作为计数的起点,是构建整个数字系统的基石。
只有你们团结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0 和 1 听了,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接下来是“分数的奇妙旅行”。
一天,分数家族中的 1/2、1/3 和 1/4决定一起去旅行。
它们来到了一个果园,看到了满树的苹果。
1/2 兴奋地说:“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我就可以得到其中的一份。
”1/3 急忙说:“要是平均分成三份,我能拿到一份。
”1/4 也不甘示弱:“分成四份的话,我也有一份。
”就在它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果园的主人来了,他笑着说:“不管怎么分,只要你们好好计算,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苹果。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小数点的恶作剧”。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不小心把一个小数点点错了位置,结果原本应该是 56 的数字变成了56。
老师批改试卷的时候,非常惊讶,以为小明进步如此之大。
可是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小数点在捣乱。
老师把小明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说:“小数点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它的位置一旦出错,数值就会相差千里。
”小明听了,红着脸保证以后一定会认真对待小数点。
再讲一个“数学天才的失误”。
有一个被称为数学天才的学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他迅速地解答了前面的难题。
可是在最后一道题上,他却犯了迷糊。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 3 厘米,面积增加了39 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一:蒲丰试验】一天, 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 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 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 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 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 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 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 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篇二:数学魔术家】1981年的一个夏日, 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 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当天, 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 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 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
运算结果, 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 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 再进行计算, 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 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 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篇三: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 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 差之毫厘, 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 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
两星期后, 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 款数是63440美元。
她看到偌大的数字, 不禁大惊失色, 骇得心脏病猝发, 倒地身亡。
后来, 有人向医院一核对, 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 实际上只需要付63。
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 竟要了一条人命。
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 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篇四:数学家的遗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 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 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 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