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系统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23.50 KB
- 文档页数:134
第五章 CIS应用系统设计1. 引言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临床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面向临床医疗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医院。
CIS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涵盖了医院的各个部门(如门诊、住院、检验科、影像科等),并且需要满足医疗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求。
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CIS应用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2. 系统整体架构CIS应用系统设计中的系统整体架构应该包括了系统的模块划分及模块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的CIS应用系统设计方案:2.1 整体架构图CIS应用系统整体架构图CIS应用系统整体架构图如上图所示,CIS应用系统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维护CIS应用系统中的各类用户信息,包括医生、护士、病人等信息;2.门诊模块:用于维护门诊部门的各种业务信息和流程,如挂号、门诊医生诊疗业务等;3.住院模块:用于维护住院部门的各种业务信息和流程,如病床管理、住院医生诊疗业务等;4.检验科模块:用于维护检验科部门的各种业务信息和流程,如检验人员审核、样本管理等;5.影像科模块:用于维护影像科部门的各种业务信息和流程,如影像采集、影像医生解读等;6.计费模块:用于维护医院各项业务的计费信息;7.消息中心模块:用于维护CIS系统内部的消息推送和通知。
2.2 各模块的关系CIS应用系统的各个模块需要协同工作,完成医院的日常业务。
各个模块的关系如下:1.用户管理模块和各个业务模块都是CIS应用系统的基础,用户管理模块维护着CIS应用系统中的各类用户信息,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桥梁作用;2.门诊模块和住院模块作为医院的核心部门,需要与用户管理模块协同工作,完成各自的业务流程;3.检验科模块和影像科模块作为辅助部门,需要与门诊模块和住院模块协同工作,完成各自的检验和影像业务处理;4.计费模块需要拥有与各部门对接的能力,实现医院业务的统一计费;5.消息中心模块需要为系统内的各模块提供消息推送和通知服务,辅助模块间的协作和交流。
第五章设备间子系统设计问题:1、什么是点对点端接?某建筑共5层每层200个信息点,计算机网络采用点对点端接,干线电缆如何选择?2、什么是分支接合法?其他条件同上,如果采用分支接合法,如何选择?5、1 概述设备间是每一座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
设备间可放置综合布线的进出线配线硬件及话音、数据、图象楼宇控制等应用系统的设备。
设计设备间子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综合布线的规模和管理形式以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进行综合考虑。
在高层建筑物内,设备间应设置在第二、三层。
(2)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交换设备等。
(3)设备间装修要求较高,要求达到如下几点温度:0~27摄氏度之间。
相对湿度:60%~80%。
消防: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照明:满足通信机房的标准要求。
防止灰尘及有害气体入侵。
(4)在较大型的综合布线中,也可将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楼宇自动化控制设备。
分别设置机房。
把与综合布线密切相关的硬件或设备放在设备间。
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互联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离设备间距离不易太远。
(5)设备间内的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6)在进行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一些标准。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布线部分)》YDJ26-8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GBJ232-82《建筑设计防水规范》TJ16-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J45-8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典型的设备间如图所示:书P75图6.15、2 备间子系统设计方法5、2、1 设备间的位置设备间的理想位置应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网的中间位置,这样到各楼层布线距离最短,但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下列条件:(1)考虑到配线架等大型设备的搬运和室内外各种通信设备网络接口的连接,设备间常选择在一楼或二楼,并使其尽量靠近通信电缆的建筑物引入处,同时应考虑电梯内面积和高度以及载荷等限制因素(2)当计算机主机和程控用户交换机机房不与设备间共用时,机房与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传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