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专题研究 (2)
- 格式:ppt
- 大小:416.50 KB
- 文档页数:27
2023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一、填空题1.干将莫邪的故事出自《搜神记》。
2.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归纳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
3.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
4.《金瓶梅》三个女角色分别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5.《列国志传》的编纂者是是明代撰写的历史演义长篇小说。
(余邵鱼)。
7.“威而能谐,婉而多讽”说的是《儒林外史》的美学风格。
8.《无声戏》的作者是李渔。
9.红楼梦的形成过程是经历由____。
二、名词解释11.志怪小说【参考答案】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2.讲史话本【参考答案】宋元时流行的以讲述历史王朝兴衰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话本,又叫“平话”。
宋元讲史话本艺术上较粗糙,多是对史料的敷衔联缀,加上大量的虚构。
中国小说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直接源头。
较著名的作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宜和遗事》、《武王伐纣平话》、《三国志平话》等。
13.武侠小说武快小说是中国旧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武侠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快、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
14.儿女英雄小说【参考答案】“儿女英雄小说”是指清乾隆以后的把儿女情与英雄气结合起来,才子佳人故事和神魔或使义故事融合面成的小说。
15.霍小玉传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小说通过霍小玉与李益的恋爱悲剧,控诉了封建婚姻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
河南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精选(二)河南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精选(二)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京派小说的领导人物是()(1分)A: 师陀B: 沈从文C: 废名D: 萧乾2、《一个与八个》的作者是()(1分)A: 郭小川B: 贺敬之C: 鲁迅D: 艾青3、贯穿《围城》情节始终的重要人物形象是()(1分) A: 赵辛楣B: 方鸿渐C: 苏文纨D: 孙柔嘉4、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1分)A: 四十年代B: 五十年代C: 六十年代D: 八十年代5、提出诗歌“非个人化”主张的诗人是()(1分) A: 闻一多B: 艾青C: 卞之琳D: 戴望舒6、诗歌《再别康桥》的作者是()(1分)A: 闻一多B: 艾青C: 徐志摩D: 戴望舒7、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1分) A:《虹》B:《动摇》C:《追求》D:《幻灭》8、艾青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1分)A:《火把》B:《向太阳》C:《黎明》D:《大堰河——我的保姆》9、范柳原是张爱玲哪部小说的人物()(1分) 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封锁》D:《留情》10、印家厚是池莉哪部小说的人物()(1分)A:《烦恼人生》B:《太阳出世》C:《不谈爱情》D:《来来往往》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11、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2分) A:《非攻》B:《理水》C:《奔月》D:《铸剑》E:《起死》12、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2分)A:《我底记忆》B:《望舒草》C:《望舒诗稿》D:《灾难的岁月》E:《三秋草》13、下列诗人属于新月诗派的有()(2分)A: 冯至B: 徐志摩C: 陈梦家D: 孙大雨E: 朱湘14、下列作品属于茅盾的有()(2分)A:《老张的哲学》B:《子夜》C:《霜叶红似二月花》D:《腐蚀》E:《野蔷薇》15、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有()(2分) A: 老马B: 张大哥C: 祁老太爷D: 牛老者E: 祁瑞宣16、下列作品属于徐志摩的有()(2分)A:《雪花的快乐》B:《沙扬娜拉》C:《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D:《爱眉小札》E:《偶然》17、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的是()(2分) A:《八骏图》B:《长河》C:《月下小景》D:《牛》E:《龙朱》18、下列作家属于汉园三诗人的有()(2分)A: 卞之琳B: 废名C: 李广田D: 何其芳E: 金克木19、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创作的有()(2分)A:《新与旧》B:《封锁》C:《沉香屑·第一炉香》D:《流言》E:《结婚十年》20、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有()(2分)A: 杂文般的随意性B: 鲜明的主观色彩C: 急促的节奏D: 简约E: 含蓄蕴藉三、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21、《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________。
1.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言“小序”?文言的序文是现实社会的象征。
文言是旧的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象征。
在旧的文化秩序和社会秩序中,狂人已经不是狂人,而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不是与社会秩序、文化秩序对立,而是融合,或者说亲和。
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知识分子。
他的“迫害狂”精神病已经痊愈,去某地候补了。
从这种社会现实立场去看,他的日记都是胡言乱语,唯一的价值是供医生研究精神病。
2.你怎么看《雷雨》中周朴园与蘩漪的情感纠葛?她才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
蘩漪虽然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只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侍萍,第二任是赶走侍萍后娶的名门小姐),两人只有夫妻之份,并没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当着周萍、周冲两个儿子的面*她喝药的细节就是明证。
在这样一个新旧渗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
我们也可以看到,蘩漪之所以像几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样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并不是因为她天生的**,而是环境所迫,在她平时接触的人中,无人可爱。
而她从来就没打算走出家庭(在这一点,她实际上并不如娜拉勇敢),也与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关,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自立的能力(这与社会有关,娜拉的教训是很好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不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蘩漪身上,作家并没有像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要体现“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她与周萍的相爱,并不是为了反封建,也不是为了追求个性解放,除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对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种报复。
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
1.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有无区别?为什么?“京味文学”便是用北京方言,写北京人,书北京事。
但“京味文学”的时间跨度之长、生命力之强悍、作家队伍之雄壮、留下的名篇佳作之多,是别的地域文学派别所不能比的。
10.1 复习笔记一、“赵树理方向”是怎样构建出来的(一)赵树理的概况赵树理因《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
此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他又发表了《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地板》《福贵》《小经理》《邪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小说。
(二)“赵树理方向”的构建过程1.对赵树理早期创作的评价对赵树理这个时期创作的评价并不一致,例如有人认为《小二黑结婚》不过是“低级通俗故事”,是“海派”。
而左翼文学界的代表人物郭沫若、茅盾、周扬、陈荒煤等都给予了热情的赞扬。
他们的赞扬有共同点,都集中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上,都肯定了这三篇小说的内容和通俗化的艺术形式。
2.“赵树理方向”形成(1)当时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长的周扬认为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其作品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
”赵树理的创作越来越受到解放区文艺界的重视。
(2)1947年7、8月间的文艺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作为边区文艺界开展创作运动的一个号召”,“作为我们的旗帜”。
当时边区文联负责人陈荒煤在总结发言中说:“他的创作可以作为衡量边区创作的一个标尺。
”在此前后出版了好几种评论赵树理创(3)第一次“文代会”前后,赵树理的创作不仅收入展示解放区文学实绩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还和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一起作为“1942年以前就已有重要作品出世的作家”在《新文艺选集》中设有专辑。
3.赵树理获得殊荣的根据(1)反映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的巨大变化。
(2)民间语言和民族形式。
(3)农民的立场和革命的功利主义。
这些评价和赵树理的具体创作既有吻合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
(三)赵树理对农民当家作主过程的描写赵树理不但以兴奋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必然性,而且以冷静的态度揭示了这一历程的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
这种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有以下三个原因:1.地主阶级的残酷和狡诈地主阶级有一套完整的对付农民的办法。
一、单选题1.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的小说是( )A、《倾城之恋》B、《歧途佳人》C、《呼兰河传》D、《结婚十年》答案: D2.新感觉派小说(也称海派小说)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家,被称为海派大将的是( )A、叶灵凤B、刘呐鸥C、施蛰存D、穆时英答案: D3.“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 )A、张爱玲B、苏青C、凌叔华D、梅娘答案: D4.“问题小说”的主要不足是艺术上的( )A、“只问病源,不开药方”B、“没有指明出路”C、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D、缺乏真实性答案: C5.沈从文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柏子》B、《龙朱》C、《边城》D、《萧萧》答案: A6.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答案: D7.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表现出的是( )B、开放意识C、启蒙色彩与理性精神D、为艺术的倾向答案: C8.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 )A、《春明外史》B、《五子登科》C、《金粉世家》D、《啼笑因缘》答案: B9.心理分析派小说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 )A、刘呐鸥B、施蛰存C、苏汶D、穆时英答案: B10.晚清倡导“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是( )A、谭嗣同B、梁启超C、康有为D、林纾答案: B11.创作小说集《花之寺》的女作家是( )A、冯沅君B、凌叔华C、苏雪林D、苏青答案: B12.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A、《酒后》B、《绣枕》C、《女儿身世太凄凉》D、《资本家之圣诞》答案: A13.小说具有浓郁的民俗民情和地方色彩,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的是( )A、叶绍钧的小说B、鲁迅的小说C、郁达夫的小说答案: B14.内容多描写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病态生活,畸形的两性关系和心理,艺术上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和节奏的快速,形式技巧的翻新。
第20章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20.1 复习笔记一、女性写作: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整体描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一大批女性作家积极参与创作,出现了女性文学的第一次高潮。
创作实绩带动了理论、批评的展开,出现了女性文学研究的专著,在这些著作中,“女性文学”确立的是一种性别标准,建立在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天然的生物学意义的差别之上,而较少关注作家的创作与性别、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
2.“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摒弃了女性研究的基于生物性别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女性”是由一系列的文化规则所塑造的社会角色。
因而女性文学是指那些有自觉的女性主义立场,用话语颠覆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文学。
在这种理论框架中的女性文学,关心的是自身性别的社会处境、作家对女性经验的反省与文化反思、女性立场和主体地位。
3.“女性写作”“女性写作”的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提出来的,强调女性身体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它的理论前提建立在生理区别的女性本质上,因为和社会性别理论所阐述的文化构成矛盾而遭到质疑和批评。
在中国批评界,“女性写作”背离了它的理论背景和理论资源,在强调女性写作独特性的基础之上,关注女性写作的文化语境,全方位地考察女性身份在创作中的复杂关系,以及作家生平背景等对写作的深刻影响。
相对于“女性文学”的多义性、“女性主义文学”浓厚的理论色彩,“女性写作”日益被广泛地采用,它在坚持一种性别和文化立场的同时极富包容性,提醒着这一种性别立场,提供了一种阅读和阐释女性作品的方法,同时又避开了许多纠缠不清的理论话题,避开了女性主义政治理论代替文本阐释的方式,把女性写作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阐释空间。
二、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批评界普遍认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出现过三次高潮。
1.“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伴随着“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启蒙主义号召,大批女作家用写作的方式参加到民族解放的进程中来。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专题研究,探究其主题、风格和艺术特点。
第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作家们开始大胆探索现实与理想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一些突出的作家如鲁迅、茅盾等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坛。
第二部分:鲁迅的作品研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直指社会弊端,深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我将选择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对人性的观察以及他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第三部分:茅盾的作品研究茅盾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茅盾的作品涉及广泛,以小说《子夜》为例,我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个人命运与大时代的交织关系,并分析茅盾文学的艺术特点。
第四部分:余华的作品研究余华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而闻名。
我将选择他的代表作《活着》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所传达的生命意义、对人性的思考以及余华独特的写作风格。
第五部分:莫言的作品研究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而广受赞誉。
我将以他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为例,探讨其中融合的历史与个人故事,并分析莫言作品中对人性的探讨和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照。
结论:通过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作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
从鲁迅的批判现实、茅盾的历史观照、余华的人性思考到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各自时代的风貌,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演进。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成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和人性的重要窗口。
《中国现当代小说专题研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研讨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主题和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提高学生对现当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小说主题的挖掘和艺术手法的分析。
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文学解读。
三、教学方法
文本细读法、讨论法、研究报告撰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出一个现当代小说的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小说发展概述
回顾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3.主题研讨
选择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现当代小说,深入探讨其主题。
4.艺术手法分析
分析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艺术手法。
5.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问题,形成观点。
6.研究报告撰写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7.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研究报告,互相交流。
8.总结归纳
总结现当代小说专题研讨的成果和收获。
9.作业布置
选择一部现当代小说,进行深入分析,撰写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平时作业一及讲评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__________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
讲评:答案是“丁玲”。
这道题不算偏,但有一定难度,因为答案不在我们本科的教材中,而是我们在专科阶段学习的内容中。
在解放区文艺运动中,有一批反映土改运动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两部就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又名《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2.一般认为,“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_________年。
讲评:答案是“1958”。
京剧现代戏创作开始的年代,有一些不同的说法。
教材采用的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我们在做填空题和选择题时,要求采用教材的说法。
在做简答题和分析题时,可以在说明本教材的说法后,再提出自己新的看法。
3.在20世纪8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__________在《传统要发扬特征不可失》一文中指出,“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
讲评:答案是“黄修己”。
黄修己的这篇文章在8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篇。
4.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__________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讲评:答案是“洪常青”,主要考查大家对作品的熟悉程度。
5.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__________》而一举成名。
讲评:答案是“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也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因此,是一道常识性的题目,不应该有错。
6.当年在《红灯记》中扮演李铁梅的演员是__________。
讲评:答案是“刘长瑜”。
对年轻有同学来说,这道题虽然有一的难度,但由于教材中已经讲到,所以,只要对教材熟悉也不算难。
7.“朦胧诗”虽然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但这一诗派的得名,最初却来自于__________那篇有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引言1.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开山鼻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半个世纪的经历,他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对我国广大作家、艺术家有着普遍的、典型的意义,鲁迅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所走的必由之路。
2.在鲁迅一生的活动中,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
他为了祖国民族的前途,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使他由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义者,逐步转变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世界观:(以1927年为界限)1927年以前,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主义者。
1927年以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即翟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言“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了)。
文艺观:前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有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作用,后来由“为人生”的文学发展为无产阶级文学,认为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翼,文学应为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而斗争。
艺术方法:早期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后又接受了果戈里、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调和”的思想。
因此,表现在鲁迅的创作中,艺术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既有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呐喊》《彷徨》,又有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的《故事新编》,还有充溢着象征主义的《野草》。
3.鲁迅一生写作最多的是杂文。
4.鲁迅的《野草》是我国现代散文诗的第一块纪念碑。
它构思新颖独创、想象奇特瑰丽,是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的巧妙结合。
它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5.鲁迅的《故事新编》可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文学体裁的创新。
它熔今于古,古中有今,在“神话、传说及史实演绎中”,穿插不少现代生活细节,使作品妙趣横生,风格独具。
6.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关于小说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他把我国古代小说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作了系统而精当的阐述,为我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单选题1.在《水浒传》中,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都是描写人物____。
A、李逵B、鲁智深C、林冲D、武松答案: B2.真正的至怪小说的形成是在____。
A、两汉时期B、远古至先秦C、唐朝D、宋朝答案: A3.哪个朝代的讽刺小说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A、元宋B、明清C、唐宋D、秦汉答案: B4.《古镜记》的作者是____。
A、王度B、张鷟C、李复言D、干宝答案: A5.()是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成熟的时期。
A、宋朝B、唐代C、元代D、清朝答案: B6.受英雄传奇、侠义小说的影响,出现融合趋势,产生的人情小说的类型是()。
A、人情小说B、才子佳人小说C、家庭小说D、儿女英雄小说答案: D7.《西游记》中的灵魂人物是____。
A、唐僧B、猪八戒C、沙和尚D、孙悟空答案: D8.林冲、杨志、武松、柴进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___。
A、《玉娇梨》B、《水浒传》C、《金瓶梅》D、《三国演义》答案: B9.人类最早接触的文学艺术样式是____。
A、游戏歌B、迷语歌C、绕口令D、摇篮歌答案: D10.《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____。
A、冯梦龙B、熊大木C、曹雪芹D、纪晓岚答案: D11.____的问世,标志着英雄侠义小说作为小说题材类型正式确立了。
A、《儿女英雄传》B、《搜神记》C、《水浒传》D、《西游记》答案: C12.杨家将系列的小说代表作有____。
A、《金瓶梅》、《海上繁华梦》、《青楼梦》B、《杨家府演义》、《说呼全传》、《五虎平西前传》C、《品花宝鉴》、《雪月梅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D、《驻春园小史》、《花月痕》、《海上花列传》答案: B13.宋代传奇的代表作是____。
A、《翠翠传》B、《流红记》C、《绿衣人传》D、《金凤钗记》答案: B14.在神魔小说中,把幻想故事历史化的代表作是____ 。
A、《平妖传》、《女仙外史》B、《封神演义》、《归莲梦》C、《女仙外史》、《希夷梦》D、《归莲梦》、《希夷梦》答案: D15.《李娃传》的作者是____。
第一章鲁迅: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第二章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第三章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 第四章巴金的家庭小说 第五章新月派诗人研究第六章忧郁的诗魂:艾青的诗歌创作第七章京派小说研究 第八章现代派诗人研究第九章张爱玲的生存体验及其小说创作第十章病态文明的病态产儿:《围城》的现代性分析 第十一章七月派小说的研究 第十二章《重放的鲜花》研究 第十三章郭小川诗歌研究 第十四章王蒙小说研究 第十五章池莉小说研究第十六章20世纪河南小说研究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笔名,在日留学期间,初步形成了立人和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思想,1923年15篇小说《呐喊》,1926年11篇小说《彷徨》,1936年8篇小说《故事新编》,另有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2、启蒙主义思想使鲁迅走上了文艺道路,成为他创作小说的出发点,使现代小说从根本上摆脱了小说作为闲书和传统角色,也使现代小说避免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歧路。
启蒙主义的观点决定了鲁迅在取材上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对(1)以单个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出现,身份通常是农民(雇工、帮工),如闰土、祥林嫂、阿Q 、爱姑;下层市民,如华老栓;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封建知识分子,如孔乙己、陈士成。
(2)以群像形式出现的看客,他们赏玩咀嚼他人的苦痛,与封建权势者一道形成有着荒诞意味的无主名杀人团,如《药》里面的看客,《明天、祝福、孔乙己》中的鲁镇人,示众则集中描绘了看客们的丑恶嘴脸。
启蒙者是铁屋中的少数觉醒者,被愚昧民众视为狂人,其具体身分是革命者、先进知识分子。
封建卫道士形象,如《高老夫子》高尔础、《肥皂》四铭,他们鼓吹封建三纲五堂、三从四德。
封建官僚、地主、乡绅等权势者形象,如赵太爷、鲁四老爷、七大人、丁举人,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与体现者,以手中权势对下层民众进行残酷侮辱与迫害。
具有了乡土品格。
在小说中,鲁迅不但展示他们外部生活的艰辛与不幸,更揭示出他们精神上的病痛;在表现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施加给他们肉体的伤害外,更关注封建意识形态对他们精神上更严重的侵害。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一、填空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
[周树人;豫才;现代]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树人和。
[周作人]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天演论》]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眉间尺]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离婚]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族。
[许寿裳]9.小说《风波》以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张勋]10.《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社戏]11.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鲁]12.鲁迅笔下的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阿Q]13.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中的陈士成等。
[白光]14.鲁迅自己曾经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忧愤深广]15.鲁迅在《》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16.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有精彩的描写。
[药]17.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第19章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一、名词解释《红高粱》答:《红高粱》是莫言颇具艺术成就的一部小说,作品大胆地写了一个土匪抗日的故事:“我”爷爷余占鳌的伏击日寇以及和“我”奶奶的爱情纠葛。
土匪司令余占鳌既没有阶级觉悟也没有政治觉悟,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却具有直觉的抗暴本能和民族爱国意识。
奶奶戴凤莲是一个有自我有追求的女人,蔑视人间的说道,注重人的力量和自由,生的伟大爱的光荣。
小说极力展现这些草莽英雄们的无畏气概与洒脱人生,意在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并不缺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壮精神与阳刚之气,把历史意识植入到民族历史的基础层次——民间,从民间文化视角切入历史,向人们展示了民间历史与生存场景。
作品灌注了强烈的现代意识,从而把历史的记忆与今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表达了对日渐消退的民族生命活力的忧虑,以及重新激活这些民族生命的渴望。
二、论述题1.结合创作实际,谈谈莫言小说的成就及特色。
答:(1)莫言小说的成就①从数量上看,莫言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莫言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
1985年的《透明的红萝卜》,由于感觉、想象力的丰富而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
次年,中篇小说《红高粱》的发表,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写了与《红高粱》在故事背景、人物等有连续关系的几个中篇,它们后来集结为《红高粱家族》。
故乡高密是莫言很长时间里文学想象的源泉;故事大多以对故乡的记忆为背景展开。
《红高粱》系列、《球状闪电》《爆炸》《红蝗》,以及发表于1995年的长篇《丰乳肥臀》,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此前少见的乡村天地:狂躁、混杂,充满酒气和血色,有骁勇血性的人物和无所拘束的激情。
莫言小说数量之多,表现出惊人的创作生命和旺盛的创作激情,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坛,为世界文坛贡献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②从质量上看,莫言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莫言是当代最有代表性,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在新世纪连续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生死疲劳》曾经荣获香港浸会大学颁发的第二届“红楼梦”文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大奖;另一部《蛙》曾经获得中国茅盾文学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期末自测题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的结合。
3.一般认为,出现在“文革”前的“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年。
4.京剧《沙家浜》是从沪剧《》移植的。
5.在20世纪8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在《传统要发扬特征不可失》一文中指出,“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
6.1980年,《》编辑部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着舒婷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8.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中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过小说《波动》。
9.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而一举成名。
10.京剧“样板戏”的配器,吸收了多种中国其他乐器和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器混合编队,但仍以传统京剧的“三大件”为主,这三大件是指高胡、二胡和。
11.当年在《红灯记》中扮演李铁梅的演员是。
12.京剧《红灯记》的编剧和导演分别是和阿甲。
13.“朦胧诗”虽然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但这一诗派的得名,最初却来自于那篇有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14.较早对朦胧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检阅的文章是的《失去平静之后》。
15.在赵树理研究中,对赵树理作品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年召开于大连。
16.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之前,曾在非正式刊物《》上发表过。
17.公刘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
18.于坚的《》用调侃的语调对普通人的平庸生活的逼真描写,因表现出“超语义的美”而被看作是“生命意识的觉醒”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