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 曹操《短歌行》
- 格式:ppt
- 大小:899.00 KB
- 文档页数:18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原文、翻译、赏析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绕树三匝,何枝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可依?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周公吐哺,天赏析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
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
曹操《短歌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短歌行》,具体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赏析及创作背景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短歌行》的字词、句意,把握诗歌的整体意义。
2. 掌握《短歌行》的韵律、修辞手法,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的美。
3. 了解曹操及其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短歌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修辞手法及诗歌的整体理解。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赏析及创作背景的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曹操所在的历史时期。
2. 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讲解生僻字词,分析诗句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赏析:分析《短歌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美。
5. 例题讲解:以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句。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并分享心得。
7. 创作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曹操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短歌行》2. 字词: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
3.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等。
4. 创作背景:曹操及其时代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读、赏析,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答案示例:我选择《静夜思》进行赏析。
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有三:诗句优美,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同身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赏析、创作背景介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短歌行》。
但在课堂实践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果。
《短歌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曹操的《短歌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诗歌。
本单元选取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成就。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感慨,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雄心。
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曹操的诗歌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高一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在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理解深度上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典故;能够准确、流畅地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雄心,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掌握诗歌中用典、比兴等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深层意蕴,理解曹操的复杂形象。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典故和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曹操的生平。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共同解决问题。
短歌行翻译全文《短歌行》译文(优秀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究竟什么样的诗才是好的诗呢?作者整理了5篇《短歌行》译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短歌行翻译全文。
《短歌行》译文篇一一首《短歌行》让我读懂了曹操,人生虽然短暂,但是人的思想和事业可以穿越时空,在时间的原野上奔跑。
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激荡于胸中的壮志之忧,但是我怎样才能更好的把这种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呢?于是我决定让学生通过读真正的去感受,去领会。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以至于有了贤才难求之忧。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情感上,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眼”,再通过读找出诗人的三种忧,并让学生自己试着欣赏三种忧,在学生赏析时,我适当点拨,指导方法,给学生以鼓励。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读,有,学生的齐读,学生的自读,个别学生的美读,共5次,让每次读都带有目的性。
使学生在反复读中理解、赏析诗歌,较终背诵全诗。
在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试着来赏析。
为了使学生的欣赏有的放矢,我引导学生找出诗眼“忧”,并围绕着这几种忧进行赏析。
在赏析中给学生以学法上的指导,如:怎样找诗眼这类问题。
《短歌行》这首诗的理解上有两大难点。
一是用了大量的典故。
在学生赏析的时候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拨,使学生知道典故的含义,更准确的把握全诗的情感。
二是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不易把握。
在这方面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三种忧的内在关系,这样对诗人情感的脉搏就可以准确的把握,并理解它的变化。
《短歌行》译文篇二《短歌行》是较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名篇之一,其成功的教法很多,但总的说来,大体上都是按照朗读、讲解、分析等教法来授课,而我希望能在这些教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部编版《短歌行》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短歌行》完整版。
诗歌创作于东汉末年,作者曹操,是其在建安时期所作。
诗歌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烈,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和对一统江山的豪情壮志。
诗歌分为四节,每节八句,共三十二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历史意义。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品味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2. 重点: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战争场景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引出诗歌《短歌行》。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曹操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历史意义。
3. 诗歌逐句解析: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 情感脉络梳理:讲解诗歌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5. 朗读与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诗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课堂练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结构:将诗歌分为四节,用序号标注。
2. 板书诗歌韵律:在诗句上方标注韵脚。
3. 板书修辞手法:用符号或简短词语标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诗歌《短歌行》的内容,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作业答案:诗歌《短歌行》以战争的残酷背景,描绘了英雄的壮烈,表达了作者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和对一统江山的豪情壮志。
诗歌具有豪迈的韵律,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操的其他诗作,如《观沧海》、《龟虽寿》等,进一步了解曹操的诗歌风格及其历史地位。
高一语文必修二曹操《短歌行》原文及翻译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契阔谈?,心念旧恩。
)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周公吐哺,天赏析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
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
短歌行原文及注释高中教材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1.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也是对着的意思。
2. 几何:多少。
3.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7.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9.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明月那样的贤才,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呢?掇,拾取,摘取。
这里比喻贤才难得。
10. 越陌度阡(qiān):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11.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
用,以。
存,问候,思念。
12. 契阔谈讌(yàn):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契阔,聚散。
这里偏用“阔”的意思,表示久别。
讌,通“宴”。
13.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乌鸦绕树飞了好多圈,却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树枝。
匝,周、圈。
这几句比喻当时的贤才在寻找依托,但还没有找到真正可以依靠的明主。
1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厌,满足。
这里曹操表示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15.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哺,口中所含食物。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篇一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篇二一、说教材地位与内容《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
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
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
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导语】曹操的《短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曹操把⾃⼰的政治思想完全融⼊到了全篇诗中整⾸诗运⽤了⽐兴、⽤典写作法,来达到抒情的⽬的。
⼜以⽐较消极的情绪来表达进取的思想,以对酒当歌的⾏为来表现对⼈⽣的思考,以推杯换盏的情景表现渴望⼈才和⼀统天下的愿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上册语⽂第七课《短歌⾏》课⽂原⽂ 短歌⾏ 曹操 对酒当歌,⼈⽣⼏何! 譬如朝露,去⽇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衿,悠悠我⼼。
但为君故,沉吟⾄今。
呦呦⿅鸣,⾷野之苹。
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相存。
契阔谈讌,⼼念旧恩。
⽉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不厌⾼,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
2.部编版⾼⼀上册语⽂第七课《短歌⾏》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鉴赏诗歌,感悟诗⼈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能⼒⽬标: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法。
3、情感⽬标:培养⾼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领会诗⼈表达⾃⼰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业的⼼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法。
教学⼯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 这个⼈⼤家认识吗?⼤家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经常见到他。
《短歌⾏》⼤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壁之战中,就有⼀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唱的就是这⾸《短歌⾏》。
《短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节的长短⽽⾔。
短歌⾏以汉乐府旧题来写时事。
看过《三国演义》的⼈也许还记得在第四⼗⼋回有段关于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
建安⼗三年,曹操“挟天⼦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在的官渡之战⼀举消灭了强⼤的袁绍势⼒,并北征乌桓,统⼀了北⽅。
这年冬天,曹操亲⾃率⼋⼗三万⼤军,兵临⾚壁城下,想要⼀举扫平“孙刘联盟”,统⼀天下。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说道曹操,大家一定就联想到三国那些烽火狼烟的岁月吧。
但是曹操其实也是一位文学大家,今天就来分享《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唐代意思为:李白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人生,时间,惜时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
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就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
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
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
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注释⑴短歌行意思为:乐府旧题。
《乐府诗集》卷三十列入《相和歌辞》,属《平调曲》。
因其声调短促,故名。
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⑵“白日”二句意思为:此用曹操《短歌行》句意意思为:“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百年意思为:一生;终身。
⑶苍穹意思为:苍天。
浩茫茫意思为:原作“浩浩茫”,据王本改。
⑷万劫意思为: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
杨齐贤注意思为:“劫,世也。
儒谓之世,道谓之尘,佛谓之劫。
”太极意思为:这里指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气。
⑸麻姑意思为:神话中仙女名。
⑹“天公”二句意思为:传说天公与玉女在一起玩投壶之戏,投中者则天公大笑。
玉女意思为:仙女。
⑺“吾欲”二句意思为:此化用《楚辞·远游》“维六龙于扶桑”句意。
六龙意思为:指太阳。
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扶桑意思为:神话中的树,在东海中,日出于其上。
⑻“北斗”句意思为:此化用《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句意。
⑼与意思为:一作“为”。
驻意思为:留住。
颜光意思为:一作“颓光”。
逝去的光阴。
短歌行-曹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第一篇:短歌行-曹操原文翻译及赏析短歌行-曹操原文翻译及赏析短歌行-曹操原文:短歌行曹操〔两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①当:临。
②几何:多少。
意思是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③去日:过去了的日子。
④这句对应首句,表达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更应慷慨高歌,只是苦于忧思重重,难以释怀。
⑤杜康:相传是古代最早的造酒人,此处代指酒。
⑥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衿,衣领。
⑦悠悠:形容忧虑不断。
借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诗句,表达对贤才的思念。
⑧但:只。
君:指贤才。
⑨沉吟:指低声吟咏《诗经》中的《子衿》一诗。
⑩呦呦:鹿叫声。
⑩苹:艾蒿。
?鼓:弹奏。
B掇:拾取。
此句意将贤者比为高空明月,可望而不可即,喻指人才难得。
?越陌度阡:指贤士远道而来。
陌、阡,田野中纵横交错的小路。
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枉用:指贤士屈尊相从。
存:问候。
⑩契阔:久别。
谈燕:欢饮畅谈。
燕通“宴”。
?乌鹊:乌鸦。
8吐哺:热情接待,不敢怠慢。
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
四归心:心悦诚服地归顺。
短歌行-曹操拼音解读:duǎngēhángcáocāo〔liǎnghàn〕duìjiǔdānggē,rénshēngjǐhé!pìrúcháolù,qùrìkǔduō。
kǎidāngyǐkāng,yōusīnánwàng。
héyǐjiěyōu?wéiyǒudùk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