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3.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格式:ppt
  • 大小:20.58 MB
  • 文档页数:6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 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
有统一的 革命纲领
2
有自上而 下的全国 统一的领 导机构
3
主张采取 武装斗争 手段推翻 封建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
时间 1894 1904 1904 1906
领导人
地点
孙中山
檀香山
黄兴、宋教仁 长沙
蔡元培、陶成章 上海
刘静庵
武昌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6 年 , 清 政 府 被 迫 宣 布 “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 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1911年,“皇族内阁”的成 立,宣告了清末“新政”的 破产。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 中国代表团与西人合影
孙中山:(清王朝)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 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 屋免于倾倒吗? 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 速其颠覆。
——邹容: 《革命军》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04 年 黄 兴 、 陈 天 华 、 宋教仁、张继等留日归国 学生及谭人凤、周震鳞等 人,组织成立了华兴会, 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 华”的政纲。
黄兴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团体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分化 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的目的
没有从正面提出反 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没有提出推翻地主 豪绅阶级的统治
带有浓厚的空想色 彩,缺乏社会基础
视频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革命派与 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 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辩题
改良派
革命派
要不要以革命 手段推翻清王朝
革命招致内乱外患
只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社 会进步
要不要推翻 帝制实行共和
没有民主共和能力
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中国有建 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要不要社会革命 反对平均地权
只有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 富不均等社会问题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意义
——林觉民:《与妻书》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保路风潮
1911 年 , 清 政 府 借 “国有”名义出卖路 权给帝国主义,同时 借机“劫夺”商股, 激起湘鄂粤川四省的 保路风潮,尤以四川 最烈。
视频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起义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 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清政府派出考察团赴各国考察立宪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改革官制 改革军制 改革教育 改革经济 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的内容 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废科举,设学堂,派留学 制定商法,奖励工商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仿行预备立宪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中 华民国临时大 总 统 , 定 1912 年为民国元年, 并成立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
大总统誓词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革命派在政权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它所颁布的各项政策, 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与利益,在相当程度上, 也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临时政府的颁行的政策措施
政治方面 保障人权平等,允许女子参政,禁止买卖奴婢,禁止刑讯等
经济方面 鼓励实业发展,保护私人财产和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
文化教育 实行教育改革,提倡男女同校,改学堂为学校,废止旧教科书
社会习俗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社会陋习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法典,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原 则和政治制度,具有民主性、进步性。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 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 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 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 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视频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 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 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章炳麟发表了
邹容出版了
陈天华出版了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警世钟》《猛回头》
“我中国今日 欲摆脱满人之 羁缚,不可不 革命。我中国 欲独立,不可 不革命。我中 国欲与世界列 强并雄,不可 不革命。”
清末群众起义斗争(次数)
226
188
149
103
99
112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1901 年 , 慈 禧 在 西 安 以光绪名义下诏变法, “新政”由此开始。
从 1901 年 下 诏 变 法到1911年清朝覆灭, 清政府先后施行了一系 列改革措施。
96 39
25
12
农牧业 6
总计 178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904 年 , 孙 中 山 发 表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 朝政府的统治,才能真 正解决中国问题。
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
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 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武装起义
时间
起义名称
1 1895
广州起义
2 1900
惠州起义
3 1906
萍浏醴起义
4 1907 潮州黄冈起义
5 1907
安庆起义
6 1907 惠州七女湖起义
7 1907
安庆起义
8 1907 钦廉起义起义
9 1908 云南河口起义
10 1910 广州新军起义
11 1911
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 起义。这些起义虽然 相继失败,但是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
——孙文:《黄花冈七十 二烈士事略》序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装起义
“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 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 死,亦义所应尔也。”
——方声洞:《禀父书》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 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 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4
有革命党 人公认的 领袖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三民主义 基本内容
基本任务
缺陷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 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视频
视频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 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青年运动的方向》, 《毛泽东选集》第2卷
孙中山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孙中山上书 李鸿章,提出“人能 尽其才,地能尽其利, 物能尽其用,货能畅 其流”的主张。
刊登孙中山《上李辅相书》的《万国公报》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秋,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 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会员入会誓 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成立 兴中会总部。
兴中会会员构成
商人 工人
自由职业者 公务员、学生
会党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推翻清王朝 的统治,沉 重打击了中 外反动势力
2
结束了封建 专制,建立 了中国第一 个资产阶级 共和政府
3
推动了中国 人民的思想 解放
4
推动了社会 变革,促使 经济、思想 和风俗发生 积极变化
5
打击了外来 侵略势力, 推动了亚洲 各国民族解 放运动
返回目录
第三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 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1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 国内各民族平等
2 国民享有人身、居住、 财产、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 仰自由
3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 的权利
4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 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 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 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 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 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在发展,这 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接触到西方资本 主义思想文化,开始摸索救 国救民的新道路,他们成为 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新军革命党发起 武昌起义,吹响了辛 亥革命的号角,随后, 各地响应,清王朝土 崩瓦解。
共进会领导人孙武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起义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 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帝制终于覆亡。
视频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8年5月
返回目录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的旗帜
视频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的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1
西方列强 对中国的 侵略日益 扩大
2
清政府横 征暴敛, 导致民怨 沸腾
3
各阶层人 民的反抗 斗争风起 云涌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清末群众的反抗斗争
本套资源作品其著作权(版权)依法归辽宁世纪 教育研究院享有。任何媒体、网站、单位或个人未经 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书面同意并授权,不得擅自以发 行、转载、剪辑、摘编、改编、复制、重制、改动、 展示等任何方式使用上述资源作品,不得通过微信、 QQ、信息网络等方式传播上述资源作品,否则构成侵 权;购买本套资源作品的教师和教学机构为学校课堂 教学所需的合理使用除外。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装起义
1911 年 4 月 27 日 , 黄 兴 率 敢 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 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 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 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 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 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 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 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划清了革命 与改良间的
界限
传播了民主 革命的思想
促进了革命 形势的发展
“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国中,今则得法理论、政治论以 为之羽翼,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 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
——《新民丛报》
返回目录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