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知识巩固
“三民主义”的主要缺陷有
(
)
①反帝目标不明确 ②反封建目标不明确 ③不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④土地革命纲领不彻底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A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
改良派的机关报——《新民丛报》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阵地:《民报》 《新民丛报》
《 民 呼 与日 民报 之》 担刊 负登 》的 漫 画 《 官
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 额增加 中国 民族 资本 主义 的新 发展 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 设厂的地区集中
1901
宣 布 “ 新 政 ”
1905 五大臣 出洋考 察宪政
刊
物
出版地 香港 横滨 东京 上海 东京
刊行时间 1900—1913 1903 1903 1903—1904 1903—1907
刊行时间 1900—1901 1900—1901 1901 1902—1906 1902—1903
俚语日报
世界公益报 警钟日报
1903—1904
1903—1904 1904—1905
革命?
第一,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反抗。 有学者指出:对革命和改良,不能作抽象的 价值评估。辛亥革命并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 而是当时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产 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抵御 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 许多革命者,都是在改良道路走不通时才提 出了革命的主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近年来,以“重新评价”、“理性思 考”为名,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 “告别革命”论。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 人为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孙中山提倡 的暴力革命,走康、梁主强的改良主义 路线,“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