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的饮食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藏民一般吃什么食物有什么习俗随着进藏旅游的人是日益增多,多了解一些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犯了当地人的忌讳才好。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藏民吃什么食物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藏民吃的食物介绍藏族人民从古就有养猪吃猪的习惯,西藏有一种独特的土生土长的猪,俗称“藏猪”,学名“藏雪豚”,以下是一些关于藏猪的资料。
藏猪主产于青藏高原,包括云南迪庆藏猪、四川阿坝及甘孜藏猪、甘肃的合作猪以及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猪类群。
藏猪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
藏猪长期生活于无污染、纯天然的高寒山区,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特细、肉质细嫩、野味较浓、适口性极好等特点。
糌粑和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最具特色也最普遍的饮食,据说,藏族同胞们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酥油茶。
由此可见,世代相传的糌粑和酥油茶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实藏民的饮食习惯在牧区和农区有一定的区别,但对青棵面、酥油茶和牛羊肉、奶制品的喜爱是一致的。
糌粑糌粑是藏民的一种主要食品,是“炒面”的藏语音译。
“炒面”就是将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成的细面,色白,味香浓。
制作糌粑时先将青稞或豌豆晒干炒熟(不去皮),磨成细面,然后放在碗里,加一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可以将糌粑捏成团为止。
吃的时候将糌粑团成一个个小团,边团边吃,边喝奶茶。
糌粑里还可以加入一些肉、野菜之类,做成“稀饭”,藏语叫“土巴”。
酥油茶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的作用。
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而酥油茶的背后也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据说,从前的藏区有辖和怒两个部族,曾因发生冲突而势不两立。
但是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由于两个部落的历史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在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奋不顾身跳进火海殉情。
二人死后,化作茶树上的茶叶和盐湖里的盐,这样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就能再次相遇。
布达拉宫的藏族服饰和饮食文化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承载了丰富的藏族文化,其中包括独特的藏族服饰和美味的藏族饮食。
本文将介绍布达拉宫的藏族服饰和饮食文化。
一、藏族服饰藏族服饰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还反映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是藏袍。
藏袍是藏族男女穿戴的传统服饰。
它通常由细腻的丝绸制成,具有丰富的刺绣和天然色彩。
藏袍的款式设计多种多样,形式独特。
男性藏袍一般以白色为基调,配有色彩鲜艳或纹饰精美的领口、袖口和下摆。
女性藏袍则更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镶有金丝和宝石。
此外,藏族人民还喜爱佩戴饰物,如银首饰、珠宝和宝箱。
这些饰品不仅用于装饰,还寓意着仪式感和仪容的完整性。
银首饰通常由纯银打造,包括项链、手链、耳环等,以其华丽和精确的工艺而闻名。
而珠宝和宝箱则常常用于保存重要物品或供奉神灵。
二、藏族饮食藏族饮食以高原特色为主,兼收并蓄了汉、蒙、尼泊尔等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
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他们的饮食习惯以高热量和营养丰富为主。
藏族饮食中的主食以青稞为主,青稞是一种生长在高原地区的小麦作物。
藏族人民将其磨成粉后,用其制作出各种传统食品,如青稞饼、青稞酒等。
青稞饼烤制而成,口感香脆,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另外,藏族人民还喜爱食用牦牛肉和酥油茶。
牦牛肉是高原地区最为常见的肉类食品,它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为藏族人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酥油茶则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饮品,由茶叶、奶油和盐等原料制成。
酥油茶既可作为日常饮用,又可代表着礼仪和文化,常常在重要场合和节日中食用。
总之,藏族服饰和饮食文化是布达拉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们展示了藏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无论是色彩斑斓的藏袍,还是高能量的青稞饼和酥油茶,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独特魅力。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自治区的象征,为访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这些独特文化的机会。
藏族的饮食文化介绍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等地的雪山和草原上,那里的气温经常达到零下几度。
在这样的天气中,他们吃什么呢?根据日常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劳动强度强度较大时会有日食四餐、五餐甚至六餐的习惯。
绝大部分藏族以糍粑为主食。
在牧区,除糍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
食用糍粑时,要班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糍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使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糍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可以食用。
一些地区还经常食用“祖玛”、“炸果子”等。
“祖玛”是藏语,是青藏高原野生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像大花生仁一样,春、秋两季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的作料。
炸果子是一种面食,和面加糖,捏成条状用酥油炸成。
他们喜欢和喝小麦、牛骨、牛肉、青稞熬成的粥。
“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制成有点像抹了奶油的鸡蛋。
藏族老乡还有做大饼的习俗,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可达100甚至125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
云南迪庆的藏族把土豆、粑粑、蒸馍作为主食。
藏族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猪肉为主。
藏族吃肉讲究新鲜,宰牛羊宰杀后,立即将骨肉下锅,用猛火炖煮,加入作料,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
牛、羊血则加碎灌入肠中,加工成血肠。
有些地区的藏族人将猪肉制成猪膘,便于保存。
四川的藏族割下猪的瘦肉,风干后缝合成方形,制成琵琶肉,食用时用刀一圈圈切下,加入调料,蒸熟即食,色泽蜡黄,鲜而不腻。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垂涎三尺了呢?其实这不仅是美味,更蕴含著我国藏族的传统饮食文化。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西藏春节晚餐传统乡土味道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和美食享受的时刻。
虽然西藏地处高原,与内地的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但西藏春节晚餐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乡土味道。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本文将带您一同了解西藏春节晚餐的传统饮食特色。
1. 通胜饭:吉祥寓意之食春节期间,西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道名为“通胜饭”的传统美食。
这道菜式由大米、牛肉、糯米、核桃、葡萄干等多种食材制作而成,寓意着家庭在新的一年里“通通胜利”。
通胜饭的制作过程繁琐,但对于西藏人民来说,这是一项寄托着美好愿望的重要活动。
2. 酥油茶:西藏人的温暖酥油茶是西藏人民饮用最多的传统饮品之一,在西藏的春节晚餐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酥油茶是以茶叶、奶油、盐和酥油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具有浓厚的奶香和咸味。
西藏人民常常将酥油茶作为家庭团圆的象征,它不仅能够保暖,还有助于消化和提供能量。
3. 藏式火锅:独特的享受与其他地方多用涮的火锅不同,西藏的藏式火锅采用煮的方式。
在春节晚餐上,家人围坐在火锅旁边,品尝着各种鲜美食材,共度团圆之夜。
藏式火锅中常用的食材有牛肉、鸡肉、羊肉、内脏、蔬菜等,独特的调味品和煮熟后的食材搭配,使得整个晚餐充满了浓厚的乡土味道。
4. 糌粑:糕点中的经典糌粑是西藏的传统糕点,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它是由高粱面、香米和发酵而成,有着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在西藏的春节晚餐上,糌粑通常会搭配着各种咸菜、奶酪和酥油茶一同享用。
糌粑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将粮食磨成粉,然后与酵母一同发酵,再蒸熟而成。
5. 酥炸鸡腿:新年快乐的象征酥炸鸡腿虽然不是传统的藏族美食,但它在西藏的春节晚餐上却非常受欢迎。
酥炸鸡腿寓意着“新年快乐”和“幸福安康”,成为西藏人民喜爱的佳肴之一。
西藏的酥炸鸡腿常常选择用当地饲养的鸡肉,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口感的独特。
西藏春节晚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传统的乡土味道,吸引着各地游客和食客的关注。
这里所提到的只是其中的几道代表性菜品,实际上西藏的春节晚餐还有更多丰富的选择,每一道菜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藏族的饮食礼仪有哪些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礼仪的民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藏族的饮食礼仪内容!藏族的饮食礼仪:藏餐的起源藏族人民世代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即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云南及甘肃的一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孕育出了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
藏族的饮食礼仪:藏餐的原料1、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其原料为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
糌粑营养丰富、味香耐饥、携带方便且易于保存。
一般分为“乃糌”(青稞糌粑)、“散细”(去皮豌豆炒熟磨成)、“散玛”(豌豆糌粑)、“白散”(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四种。
2、酥油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其营养价值非常高,食用后能耐寒耐饥。
酥油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帮助藏民抵抗低温的。
酥油提炼出来之后与砖茶一起熬制,就可打出酽酽的酥油茶。
3、牛羊肉牛羊肉是藏式肴馔中的重要原料。
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
藏餐中的肉类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
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就是风干牛羊肉。
藏族的饮食礼仪:藏餐的独特制作方法藏餐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如煮、烤、蒸、炒、炖等。
较为独特的食品有:1、“夏卜钦”(生肉酱):选用无油牛肉(比如牦牛后腿上的肉,没有脂肪为佳)为原料,将其剁成酱拌上辣椒酱,放入少许花椒、盐水及野蒜末,味道鲜美。
2、“卓玛哲丝”(人参果饭):是一独特的食品,除了平日的餐桌之外,过年喜庆典礼等都少不了它,因为它象征着吉祥。
藏族的饮食礼仪:藏族饮食习俗1、藏民的主食(1)农区:主要的食品是青稞、小麦、玉米、土豆和其他杂粮;饮用酥油茶、青稞酒。
一般为一日三餐,农忙时为四至五餐。
(2)牧区:奶类、肉类和糌粑是牧民主要食品。
面粉、大米只是偶尔吃一点儿,蔬菜和水果就更少了。
牧民们最喜欢吃的莫过于“手抓肉”,主要饮料为奶茶,饭后多饮酸奶。
基本为一日三餐。
牧区很少产酒,故所饮白酒主要从外地购来。
(3)城区:居民除食用糌粑、酥油外,还常吃大米、白面及蔬菜。
藏族独特饮食文化酥油茶与青稞饼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其中,酥油茶和青稞饼作为藏族独特的传统美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美食的制作方法、饮食习惯和文化内涵。
一、酥油茶的制作与品鉴酥油茶被誉为“藏民的生命之源”,是藏族人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酥油和茶叶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的盐和奶粉,经过一系列独特的制作工序,既可品味到茶叶的苦涩,又可感受到酥油的丰腴与奶香,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制作酥油茶首先需要准备好新鲜的茶叶,然后将茶叶炒制至微黄,再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
在沸水中加入砖茶,让茶汤煮沸一段时间,以便茶叶充分释放出香气。
接着,将茶汤倒入茶缸中,在茶缸中加入盐和奶粉,并用木搅拌器搅拌均匀。
最后,将酥油放入茶缸中,在搅拌的过程中,酥油与茶汤充分混合,形成丰富的奶香味道和醇厚的口感。
品鉴酥油茶时,首先要感受到茶叶的苦涩,但不至于过于浓烈。
其次,奶香味要明显,但不宜过浓。
最后,在口感上应该醇厚丰腴,令人陶醉。
二、青稞饼的制作与食用方式青稞饼是藏族人民另一种重要的食品,它是由青稞粉制成的,口感酥脆香甜。
青稞是一种高原作物,适应了高寒的气候条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青稞饼富有营养,在高原地区广受欢迎。
制作青稞饼的工序相对简单。
首先,将青稞磨成粉,然后加入适量的热水揉搓成团。
揉搓过程中,可以加入少量的盐和油脂增加口感和香味。
接着,将面团擀成薄饼状,放入平底锅中煎炸至酥脆,即可享用。
在食用青稞饼时,可以搭配不同的配料。
有些人喜欢将酥脆的青稞饼蘸上酥油茶,享受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还有些人会将青稞饼搭配酥油茶和藏羊肉一起食用,形成美味的藏式早餐。
三、酥油茶和青稞饼的文化内涵酥油茶和青稞饼不仅仅是藏族人民的美食,更寄托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酥油茶代表着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友情。
在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中,酥油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款待客人的重要饮品。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路边,只要有客人来访,主人都会即刻煮上一壶酥油茶,献上“看客的茶”(热茶),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友好。
西藏饮食文化西藏饮食文化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天堂之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西藏饮食文化是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
一、概述西藏饮食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以藏族饮食为主,兼收并蓄了汉族、印度、尼泊尔和蒙古等邻国的饮食文化元素。
藏族人民的饮食习惯与生态环境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历史、民俗、地域、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
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草地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牛、羊、马、骆驼等家畜是藏族人民的主要家禽。
藏族人民的饮食以肉类、奶制品和面食为主,如牛肉、羊肉、酥油茶、酸奶、饵块、油糕等,同时也有各种蔬菜、水果和野菜供应。
二、主要特点1. 功能性饮食西藏的饮食文化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气候环境密切相关。
在这样一个寒冷、干燥、缺氧、高海拔的环境下,身体需要大量的热量和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因此,藏族人民的饮食十分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2. 特色餐桌藏族人民在饮食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餐桌礼仪。
他们喜欢用“唐卡”(一种具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绘画)当桌布,银质器皿和餐具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和茶缸。
几个人一起吃饭时通常是米饭为主食,加上一些肉类、蔬菜和饵块,这就是藏族人民的餐桌风情。
3. 特色食品藏族人民的主食以酥油茶和饵块为主,酥油茶是一种用茶叶、酥油、盐和牛奶等混合搅拌煮制而成的饮料,是藏族人民日常饮用的主要饮品之一。
饵块是用黄高粱或者青稞面加水和面,再放上少许盐拌匀,取一小块用手揉成团,然后放在铁盘里加水蒸熟,就可以作为主食食用。
4. 特色烹饪藏族人民的烹饪方法主要有烤、炖、炸、蒸等多种,最常用的是烤。
烤肉是藏族人民的传统烹饪方法之一,常吃的有烤羊肉串、烤牛肉、烤猪肉等,其口味鲜美独特,是藏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人的传统节日食品有哪些?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藏人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美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藏人传统节日的食品文化。
一、藏年节藏年节是藏族人民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称为藏历新年。
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藏族人民会准备丰盛的食品,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祈愿。
1. 酥油茶:藏族人民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一种传统饮品。
酥油茶色泽黄亮,油脂丰富,口感浓郁,富有独特的风味。
2. 羊肉火锅:藏族人民将羊肉作为节庆的主要食材,火锅是他们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
将鲜美的羊肉片放入热腾腾的锅中煮熟,搭配各种鲜蔬,鲜美无比。
3. 过藏节饵块:藏族人民在藏年节期间还会制作一种专属的传统甜点——过藏节饵块。
饵块中包含糯米、豆沙、瓜子等,外形可爱,味道香甜,寓意新年吉祥。
二、藏历五月的萨嘎节萨嘎节是藏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庆祝葡萄丰收和拜神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藏族人民会品尝到一系列美味可口的食品。
1. 烤牦牛肉:在藏民族习惯中,烤牦牛肉是重要的节日食物之一。
将牦牛肉切成薄片,撒上特制的调料,再用火焰烤制,肉质鲜嫩,味道独特。
2. 酥油糌粑:藏族人民在萨嘎节期间还会制作一种特色食品——酥油糌粑。
糌粑是一种由青稞面加水揉制而成的食物,加入酥油、奶粉等佐料,酥香可口。
三、藏历六月的噶玛斯节噶玛斯节是藏民族传统节日,庆祝玉米丰收。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品尝各式各样的传统食品。
1. 玉米饭:玉米是这个节日的主角之一。
将新鲜的玉米剥下粒粒均匀的黄颗粒,与大米煮成的玉米饭颗粒饱满、香甜可口。
2. 酥油小酥饼:酥油小酥饼是噶玛斯节的传统点心之一。
饼皮金黄酥脆,内夹红枣馅,甜而不腻,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
3. 青稞酒:青稞是藏区最有特色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制作青稞酒的主要材料。
青稞酒入口浓烈,回味悠长,是品味噶玛斯节的绝佳选择。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藏人的传统节日食品种类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藏族风俗是我国重要的民族风俗文化,它所带来的特殊的文化也是如此令人着迷。
那么,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族的饮食1、藏餐: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便成了糌粑。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在藏餐的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2、酒文化:西藏比较流行的是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所必备的。
当然随着跟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多、西藏也有了很多内地制造的酒。
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
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
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唱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3、茶文化西藏人比较喜欢的是酥油茶。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
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
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喝茶之前、客人需先用手指沾下茶水、撒三次到外面,这也是一种对主人的礼貌藏族的服饰西藏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藏民族的饮食文化
藏族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前后西藏就已经开发灌溉农田,并开始将牧地和农田合为一片,这些农田和牧地为王室和平民提供了丰富的糌粑和酥油。
此后湖盐的发现和茶叶、瓷碗从中原的引进,更是丰富了藏族的饮食文化。
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藏族人民世代居住、生活的地方。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孕育出了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
藏民族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术。
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为世人瞩目。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
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
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
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
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
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
量用于制作酥油茶。
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
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
茯茶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
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
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
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
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
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
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
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
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藏族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
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是藏族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