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的跟催与交期管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9
怎样跟催确保交货期采购业务可分为下订单阶段、进行阶段、生产阶段和交货后阶段四个阶段。
一、下订单阶段跟催什么下订单阶段是指一发出订单就要实行由此而来的业务处理。
为了使之能按照交货期交货,订货者要对供应商行使必要的支援。
1.主要业务事务发出了订单,假如图纸或规范不交给供应商,仍然无法让其制订生产计划;另外,所交给的东西,对方有了质疑时应迅速查明回答。
又假如只提示制品或零件的机能或设计构想,图面或规范约定由供应商制定时,应使对方能在双方约好的时日提出,一提出则迅速交给技术部门核认。
另外,有必要安排支给品在预定日支给。
至于有需模具、冶炼工具者,要决定由买方制造或由供应商制造,接洽日程以决定其性能或程度能否合于最适经济成本。
不易进货的材料,要妥善与供应商协调,身边有货则予以支给。
供应商的负荷亦需调查,看看是否交货期过分集中,能否如期交货。
2.跟催行动要点二、进行阶段跟催什么进行阶段是指供应商按照订单已处于制订生产计划的状况,所以有必要再度确认其能否顺利生产。
图纸、规范是否齐全、有无完备、是否需要修订、版数(跟着修订而会改变版数)是否符合等要加以确认。
三、生产阶段跟催什么生产阶段是指供应商已经处于着手生产的状况,所以更有必要追查其是否顺利进行。
此阶段最大的问题是:模具、治工具或设备、机器的故障及缺勤发生而使保有工数逐渐减少。
订购商假如有余力,可协助厂商进行生产,或将制程上成为瓶颈的部分拿回来自己做。
又如在发生火灾、风灾、水灾或倒闭的场合,不得不改换由其他公司来制造。
除此之外,还有由于订购商的原因而要延迟交货期或中止订货、取消订货的情况。
此种场合应妥善采取对策,避免与有关支付货款的法令规章有所抵触。
四、交货后阶段跟催什么交货后阶段是所订的货品已经交货之后的事情,采购员的任务要到交货后的货品经检查合格并运到现场才算结束,所以在这一阶段还不能撒手不管。
在这一个阶段,或许会有数量的过多或不足,当然也难免会有不合格品的纳人,对这些都要给予适当的处理。
采购跟催与交期管理PPT一、引言采购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涉及到货物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管理、交货期的监控等方面。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采购跟催与交期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采购跟催的重要性采购跟催是确保采购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采购跟催,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情况、交货进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采购跟催可以有效减少采购风险,保证采购的顺利进行。
三、采购跟催的主要内容1.供应商选择在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比较,我们可以选择能够满足我们要求的供应商。
2.采购合同签订在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需要签订采购合同。
合同中需要明确货物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等内容,以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履约。
3.交货进度监控一旦签订了采购合同,我们需要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交货进度。
通过与供应商保持沟通,及时掌握供应商的生产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做出适时的调整和决策。
4.催交货物如果供应商交货存在延迟或其他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催促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交货。
催促供应商交货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重申交货时间和要求。
5.质量检验采购跟催中,我们还需要进行对所采购货物的质量检验。
通过对货物进行质量检验,我们可以确保采购到的货物符合我们的要求。
四、交期管理的重要性交期管理是指在供应链中,根据产品的需求和交付周期,对供应商的交货日期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供应链中,交期管理对于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十分重要。
五、交期管理的主要内容1.生产计划在交期管理中,我们首先需要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涉及到对产品的需求量、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和安排,以确保产品能按时交付。
2.与供应商的沟通交期管理中,与供应商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与供应商确认交货期、生产情况等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确保供应商能按时交货。
采购培训之-交期管理前言交期是指从采购定货日开始至供应商送货日之间的时间长短。
对交期的控制和管理可从以下交期组成公式中寻求空间。
交期= 行政作业时间+原料采购时间+生产制造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验收和检查时间+其它预留时间。
交期条款对产品总成本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供应商的交期分析何谓交期(Delivery Time)和前置时间(Lead Time):何谓供应商交期?供应商的交期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假设你家的厨房需要重新装修,你找到一家承包商,除了估价外,承包商告诉你,向国外厂商订购的厨具大约需要30天才能到货,施工需5个工作日。
那么,如果今天就决定直到完工,总共需要35天,其中30天是厨具订购的前置时间,而承包商给你的交货期应则为35天。
从采购的角度来看,自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直到货物交到指定地点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之为采购的前置时间。
换句话说,从客户向供应商表达出其需求时开始计算,直到客户的需求被完全满足为止,其中所花费的时间总和便是前置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出一点,实际交期的长短与前置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基本上,交期是由供应商决定而非客户随意指定。
但是,我们却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影响整个交期的长短。
构成交期的基本要件:交期是由以下六项前置时间所构成,所有前置时间的总和又称之为累积前置时间:*行政作业前置时间*原料采购前置时间*生产制造前置时间*运送前置时间*验收检验前置时间*其它零星前置时间1.行政作业前置时间:行政作业所包含的时间是存在于采购与供应商之间,共同为完成采购行为所必需进行的文书及准备工作。
在采购方包括了选择或开发供应商;准备采购订单;取得采购授权;签发订单等。
在供应方则包括采购订单进入生产流程;确认库存;客户信用调查;生产能力分析等等。
2.原料采购前置时间:供应商为了完成客户订单,也需要向他自己的供应商采购必要的原材料,如塑胶,金属原料,纸箱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在订单生产型模式下,产品的生产是等收到客户订单之后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