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张拉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82.15 KB
- 文档页数:10
1、基本要求1.1人员具有专业技术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岗前培训。
1.2材料32m梁钢绞线为1×7-15.2-1860-GB/T5224-2003。
分9-7φ5、12-7φ5两种。
直径为80mm和90mm的抽拔管。
24m梁钢绞线为1×7-15.2-1860-GB/T5224-2003。
分7-7φ5、8-7φ5两种。
直径为80mm和70mm的抽拔管。
1.3设备千斤顶为Q=250t。
锚具、夹片、连接器等配套齐全。
32m梁张拉端锚具M15-9、M15-12两种。
24m梁张拉端锚具M15-7、M15-8两种。
1.4、现场设置安全警示,并且有防护设施,做好施工记录。
工作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应力工程一般规定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应定期维护,测力传感器、仪表和量具应按检定周期定期检定。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
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在设备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预应力材料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机械损伤和锈蚀,制作和安装时避免污染和电火花损伤,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
预留孔道安装时应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对孔道摩阻损失、扩孔段摩阻损失和锚口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做适当调整,并经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清除孔道内的杂物和积水;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在48h内进行孔道压浆。
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张法预制梁终张拉完成后应对梁体弹性上拱值进行实测。
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交接缝、转折器切割后的外露面、封端新老混凝土之间的交接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防锈处理。
封端前,封端初的梁端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
3、原材料基本要求预应力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破断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其质量必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中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峨眉制梁场预制箱梁张拉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预制箱梁管道张拉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箱梁张拉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7)《无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双室)通桥(2008)2224A-IV 》(8)《成绵乐客运专线峨眉制梁场箱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9)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哈大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成绵乐客运专线(1期)等】箱梁预制类似工程经验3、适用范围适用于峨眉制梁场32m 、24m 直曲线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单箱双室简支箱梁。
4、工程概况中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峨眉制梁场成都至绵阳、乐山客运专线北起江油,经绵阳、德阳、广汉、成都,然后向南经过彭山、眉山、夹江、峨眉,最后抵达乐山。
峨眉梁场位于四川乐山峨眉山市境内,起讫里程为DK309+715~DK310+400,位于正线右侧,占地面积约230亩,负责587片箱梁的预制和架设,其中32m 箱梁536孔,24m 箱梁51孔。
预制梁结构类型为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截面类型采用单箱双室等高度的形式,梁端顶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内侧加厚,梁体混凝土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封锚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型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
箱梁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预应力简支箱梁是客运专线桥梁中运用得很普遍,预应力施工是整个预制箱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
由于预应力施工的复杂性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在预应力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张拉机具不配套、钢绞线张拉力不准确、伸长值量测不规范、两端张拉不同步、左右不对称等质量问题。
编制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就是明确箱梁张拉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使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优质安全生产。
二、编制依据1、沪宁城际铁路HNZQⅥ标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三、设计概况沪宁铁路双线箱梁是单箱双室整孔式箱梁。
该箱梁锚固体系采用OVM及与其配套的支承垫板、弹簧圈等;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弹性模量35.5Gpa;预应力筋采用标准强度级别为1860Mpa,弹性模量195Gpa,公称直径为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梁长32.6m,跨度为31.5m,高2.3m,顶板宽11.6m,底板宽6m,每孔箱梁有预应力孔道25孔,每孔含12束或9束钢绞线,每束钢绞线由7根φ5mm的钢丝组成。
四、施工工艺流程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张拉准备→安装工作锚→安装限位器→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张拉→逐级张拉至控制应力→量伸长值加以校核→补拉→回油自锁锚固→张拉结束五、施工过程(一)张拉准备1、张拉机具的选用张拉采用的千斤顶型号YDC-2500、YDCW3000B油压千斤顶;张拉油泵采用YBZ2*2-50A型电动油泵。
2、张拉机具的校正(1)校正油表张拉油表选用精度为1.0(最好采用0.4级油表,延长校验周期。
1.0级校验周期为1周,0.4级校验周期为1个月)级的耐震压力表。
其表盘直径为15cm,读数分格为0.5MPa,最大读数为60Mpa。
箱梁预制作业指导书一、模板(一)、一般要求1. 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的设计形状,尺寸和模板各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2. 尽可能采用组合钢模或板大模板,以节约木材,提高模板的适应性和周转率。
3. 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接缝严密,确保不漏浆。
4.便于制作、装拆容易、施工操作方便,保证安全。
(二)、底模的制作要求在底模砼表面铺设钢板,复测反拱度(要求反拱度跨中处为1.4cm,其余部分以抛物线进行分配),对不合格位置进行调整,复衬的钢板焊接处和锚钉固定处用砂轮磨光机磨制光滑,铺设的钢板必须平整光滑,并与底模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预留PVC管孔道应畅通。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三)、模板的制作、安装与拆除1.模板的制作要求(1)截面尺寸与长度要准确。
钢模放线与下料务必准确。
考虑到焊缝的收缩对模扇长度的影响,模扇的下料长度应较设计长度长1/1000。
如模板长度不足,则在组拼时在拼缝处稍加调整,若模板过长则不易处理。
(2)模板面要平直,转角要光滑,焊缝要平顺,为此模板应采用对满焊,焊缝应打光磨平。
(3)模扇间连接螺栓孔的配合要准确,在组装模扇时,相对位置要准确,焊缝要平顺。
(4)端模要平正,预应力筋预留孔的位置要准确。
端模必须采用整体式,并保证有足够的刚度。
(5)要求采用分节为5m以上的组合钢模,模板的套数要满足现有的生产能力。
2.模板的安装模板的安装与钢筋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之后安设。
一般在底板平整,钢筋骨架安装后,安装侧模和端模,模板不应和脚手架发生联系,以免脚手架上运存的材料和人工操作引起模板变形。
模板安装的精度要求要高于预制梁的要求。
每次模板安装完后需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侧模板横向上、下设对拉螺杆,防止侧模侧向变形和位移,并设压杆,以防芯模上浮。
模板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模板内部尺寸+5,0轴线偏位10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10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3.模板的拆除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张拉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中铁航空港集团连镇铁路5标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施应力作业。
2、作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
3、技术要求《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预制简支箱梁施工工艺细则》(CGZQSG1-ZTSJZLC-SGGYXZ)《预制简支箱梁企业内控标准》(CGZQSG1-ZTSJZLC-QYNKBZ)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预施应力工序流程:钢绞线下料→编束→清孔→穿束→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管道压浆→封锚。
5、施工要求、预应力筋的下料(1)领取经复验合格的钢绞线,存放在钢绞线存放下料区。
在制束场地上铺设软胶皮,用于下料制束,防止钢绞线在地上拖拉造成损伤。
(2)钢绞线下料在自制下料滑槽内进行,滑槽用槽钢制作,下料滑槽起始端安放固定砂轮切割机,另一端设置长度定位挡板刻槽,刻槽位置以砂轮片内侧为起点实测确定。
下料时从钢绞线盘卷中抽出端头,注意抽头后钢绞线呈弹簧形,弹簧形的螺旋方向应与钢绞线的捻向一致,人力牵引至下料长度标记处停止,理顺钢绞线。
(3)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孔道的实际长度+工作锚厚度×2+限位板的有效厚度×2+对中套的有效厚度×2+油顶高度×2+工具锚厚度×2+100mm×2,其误差为±10mm 。
预应力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第八、九分册)二、工程概况有桥梁19座,其中大桥6座,中桥6座,小桥7座,13m预制空心板152片,16m预制空心板300片,20m预制箱梁388片,25m预制箱梁128片,40m预制T梁84片。
由两个预制厂承担所有梁板的预制工作,预制厂预制K0+150-K9+535区段所有桥梁的预制梁板,包括13m预制空心板72片,16m预制空心板20片,20m预制箱梁388片,25m预制箱梁104片。
预制厂预制K9+535—K31+571区段所有桥梁的预制梁板,包括13m预制空心板80片,16m预制空心板280片, 25m预制箱梁24片,40m预制T梁84片。
三、预应力材料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
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定等进行检查外,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绞线组成,并不大于30t。
钢绞线应从每批中任取3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捻距外观检查及力学性能的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逐盘检查。
力学性能的抽样检验在选定的各盘端部正常部位截取1根试样,进行拉力(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试验。
当试验结果有1项不合格时,除该盘判为不合格外,从未试验过的钢绞线盘中取2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当仍有1项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
松弛性能可由厂方提供试验报告.2、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使用。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锚具、夹具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前言本作业指导书在编制过程中认真贯彻了“充实内容、严格程序、强化检查、明确职责,方便操作”的原则,细化了赣深铁路江西段箱梁预制工程施工要求、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现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过程中预应力工序施工的重点、难点、质量控制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对于施工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客运专线的技术要求结合到实际的施工中,使施工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本作业指导书发布后,各部门、各工班应认真学习和贯彻,在执行过程中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将合理化建议提交梁场工程管理部。
本作业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与规范、标准有冲突时,以现行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标准为准;并及时将情况上报梁场工程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对确认的结果以“文件更改通知单”的形式及时通知所有作业指导书持有者。
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预应力用原材料 (1)五、制孔橡胶管的安装 (1)六、抽拔胶管 (2)6.1、胶管抽拔时间 (2)6.2、注意事项 (2)七、钢绞线制作和穿束 (3)7.1备料 (3)7.2下料与穿束 (3)八、钢绞线的张拉 (4)8.1工艺流程 (4)8.2 张拉机具选用 (4)8.3 设备计量标定 (4)8.4张拉 (6)九、钢绞线切割 (10)十、质量控制及检验 (11)10.1 钢绞线下料和编束质量控制 (11)10.2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11)十一、安全及环保要求 (11)11.1 安全要求 (11)11.2 环保要求 (12)一、编制目的对公司赣州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应力工序施工进行控制,满足现行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公司赣州制梁场预制箱梁预应力工序作业。
三、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3432-2016)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8)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TBT 3193-2016)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8《铁路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智能张拉系统》(Q∕CR 586-2017)9《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16)2322A-Ⅱ-1)10《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16)2322A-Ⅴ-1)11赣州制梁场《工艺细则》四、预应力用原材料1、钢绞线存放置于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高出地面200mm 并及时遮盖好。
目录1.编制目的............................................................. - 1 -2.使用范围............................................................. - 1 -3.编制依据............................................................. - 1 -4.机械配备............................................................. - 1 -5.劳动组织............................................................. - 1 -6.材料技术要求......................................................... - 1 -6.1预应力钢绞线..................................................... - 1 -6.2锚具............................................................ - 2 -7. 预应力张拉.......................................................... - 3 -7.1张拉条件......................................................... - 3 -7.2各部门职责和工作程序............................................. - 3 -7.3张拉设备的使用................................................... - 3 -7.4张拉设备的自校与检定............................................. - 4 -7.5限位板的使用..................................................... - 4 -7.6制束与穿束....................................................... - 5 -7.7张拉操作工艺..................................................... - 6 -7.8张拉质量要求..................................................... - 6 -7.9张拉注意事项..................................................... - 7 -7.10断滑丝处理...................................................... - 7 -7.11现场张拉........................................................ - 8 -8.安全和环保措施....................................................... - 9 -1.编制目的规范张拉作业的操作程序及要求。
预制箱梁张拉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和范围1.1目的明确预应力设计要点、张拉操作要求、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并指导张拉施工。
1.2编制依据《工艺细则》1.3编制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民权制梁场,预制箱梁的预应力材料下料、张拉等作业。
2 预应力张拉前准备2.1预应力材料2.1.1 预应力钢绞线⑴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15.2-1860MPa型钢绞线,其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要求。
供应商应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
⑵对于新选厂家要对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松弛率等项目进行全面检验。
生产中按每批不大于3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钢绞线为一验收批,分别对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进行检验,其质量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⑶每批钢绞线附有出场合格证。
进场后,外观检查合格,再按要求做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⑷钢绞线要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时,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要求,并及时进行覆盖。
钢绞线尺寸及拉伸性能指标2、屈服负荷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负荷的85%。
2.1.2 锚 具⑴ 锚具符合TB/T3193-2008的要求,采用的锚具通过铁道部质检中心的鉴定,并符合要求。
⑵ 制造锚具钢材采用45号钢和40号铬钢,其材质分别符合《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及《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的规定。
⑶ 以1000套的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的锚具为一验收批次,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
初次选定厂家时,对外观、锚固效率系数、极限拉力总应变、锚口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项目进行检验。
每批进场锚具外观检查抽取总数量的10%,且不少于10套,外观检查表面无裂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锚具检验项目频次表2.1.3抽拔棒箱梁预制采用橡胶抽拔棒成孔。
沪昆客专贵州段作业指导书报审表沪昆铁路客专贵州段CKGZTJ-5标桥梁工程编号:006 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麻江制梁场编制:审核:批准:2011年2月20日发布 2011年2月20日实施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七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麻江制梁场预制23.5m 、31.5m 双线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张拉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认真做好熟悉图纸和复核图纸工作,了解清楚设计意图,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
对作业工班和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安质环保部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2 外业准备生活、办公设施齐备,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场办公需要。
张拉千斤顶及张拉油表全部进场在使用前全部标定。
3. 技术要求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校验。
张拉千斤顶校正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0.4级油压表校正有效期为一月, 每周校准一次。
到期后,必须经检测单位复检,并做好更换使用记录。
生产初期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测定两榀梁的孔道摩阻,应对孔道摩阻损失、扩孔段摩阻损失和锚口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由设计方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后再行确定;正常生产后每100片梁测定一次孔道摩阻。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4.1.1 孔道成形在绑扎梁体钢筋的同时在梁体的通长方向绑扎定位网片,用于固定橡胶抽拔棒,定位网片间距按设计图纸设置并不大于0.5m ,对于曲线管道宜适当加密。
为了拔棒的方便,通常采用两端拔棒,单根棒的长度采用19~20m ,在孔道中部的抽拔棒的对接部位,用镀锌铁皮包裹绑扎。
在混凝土灌注完成并初凝后立即采用卷扬机从两端拔出抽拔棒,造成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孔道和其接头应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防止水泥浆渗漏及抽真空时漏气。
张拉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七标绩溪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应力筋张拉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施工规范和验标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七标绩溪制梁场制梁场各类跨度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张拉作业。
3、部门职责3.1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以及钢绞线、锚具、夹片等原材料进场时通知试验室试验进行检验;3.2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张拉设备校验和试件强度的检测,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物资设备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等,并对工程技术部下达张拉强度通知单;3.3工程技术部负责发放有效的施工图纸,明确工序流程和控制参数,根据试验室设备检测数据,计算伸长值及油压表读数,并下发油压表读数通知单,进行张拉交底和旁站,指导施工;负责工序监督检查、抽检及张拉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3.4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对工序最终产品检查,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工序最终产品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3.5张拉班组负责按要求配置人员、设备;负责施工机具、机械设备的运行及检修;负责钢束下料、穿束,并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张拉,组织并实施工序作业,负责自检合格。
4、技术标准5、资源设备5.1机械设备机械设备配置表5.2人员张拉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富有经验的熟练张拉工人,并且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5.3材料工程技术部按月度、季度施工计划要求提报材料计划;物资设备部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进场的原材料必须附质保单和出厂合格证。
原材料进场后立即通知试验室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试验室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于无质保单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有权拒绝试验,并报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等。
5.3.1锚具、夹片⑴、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
包茂高速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XXXXXX合同段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批:接收:XXXXXX标项目经理部2009 年5月箱梁预应力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一、预应力张拉工艺(1)张拉设备1)、张拉力大小为250t穿心式油压千斤顶4台;2)、与OVM15-5、15-4配套的工具锚各4套。
3)、油泵压力表随千斤顶配套使用,每油泵二块压力表,一块控制张拉力,一块控制回油力。
对油压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张拉千斤顶的摩阻力已在标定中得到校正,锚具口的摩阻损失系数设计已考虑。
4)、其他附属设备,张拉工作平台2个。
(2)张拉顺序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
(3)张拉操作1)、张拉前注意将锚垫板面与其喇叭管内的砼残碴清除干净,并清除钢绞线上的锈蚀与泥浆。
2)、安装千斤顶与锚板:首先上好工作锚板,并将工作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接着穿束上好限位板,然后用铁葫芦吊起千斤顶,穿入钢绞线,再上工具锚。
张拉前必须调整好千斤顶的位置,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张拉头孔道末端的切线重合,同时也要调整工具锚的孔位与工作锚的孔位排列一致,以防钢绞线各索在千斤顶穿心孔内不平行。
3)、为了工具锚拆卸方便,安装前应在工具夹片外锥面涂抹退锚灵(用蜡50%+机油50%配成)。
4)徐徐启动油泵,千斤顶送油工作。
5)张拉到由试验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停止送油,续油表数,量取千斤顶伸长量记录。
6)纵向钢绞线整束张拉时,第一步:张拉从0→10%δk,此时作为张拉的基本点,同时做好伸长值测量的起点标记。
持荷2分钟后锚固第二步:张拉从10%δk→20%δk→100%δk,7)检查实际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其差值<±6%,则认为通过,否则要找原因。
8)开启油阀,退卸千斤顶。
9)记录表签字后交技术员,监理认可。
二、预应力管道压浆,割束,封锚(1)预应力管道压浆预应力筋均采用真空压浆。
为了确保压浆质量,预先做1~2根管道压浆试验。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2007.年5 月5 日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第Ⅰ联A0~A4)一、张拉顺序:①由中墩向双侧对称张拉桥面横向钢束。
②对称张拉中、端横梁钢束N3。
③对称张拉纵向钢束N一、N4。
④对称张拉纵向钢束N2。
⑤对称张拉纵向钢束N3、N五、N6。
⑥对称张拉中横梁钢束N1中的4根、端横梁N1中的2根。
⑦拆除支架后,对称张拉中、端横梁钢束N1的剩余钢束。
⑧对称张拉中、端横梁钢束N2中的2根钢束。
⑨桥面铺装后,对称张拉中、端横梁N2的剩余钢束。
二、张拉步骤:0—初应力(10%~25%δcon)—103%δcon(持荷2min)—100%δcon(锚固)。
3、油表读数:0443#千斤顶9#油表0————0444#千斤顶0#油表0————04012#千斤顶C2404#油表0————04011#千斤顶B529#油表0————0212#千斤顶13529#油表0————034#千斤顶0610#油表0————4、伸长量计算:(两头张拉伸长量取半值)桥面N1:△L= P P·L/A·E=㎜纵向N1、N4:△L= P P·L/A·E=㎜N2:△L= P P·L/A·E=㎜N3:△L= P P·L/A·E=㎜N5:△L= P P·L/A·E=㎜N6:△L= P P·L/A·E=743㎜横向N1:△L= P P·L/A·E=㎜N2:△L= P P·L/A·E=㎜N3:△L= P P·L/A·E=㎜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第Ⅱ联A4~A7)一、张拉顺序:①由中墩向双侧对称张拉桥面横向钢束。
②对称张拉中、端横梁钢束N1。
③对称张拉纵向钢束N3。
④对称张拉纵向钢束N2。
⑤对称张拉纵向钢束N二、N一、N4、N五、N6。
⑥对称张拉中、端横梁N3。
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预应力工艺及技术要求 (2)一、编制目的对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景县制梁场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混凝土预应力作业进行控制,使其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景县制梁场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作业。
三、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5)《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6)《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7)《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9)《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通桥(2009)2229-Ⅰ)(10)《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通桥(2009)2229-Ⅱ)四、预应力工艺及技术要求4.1预应力筋布置(1)预应力筋布置断面图1/2支点截面1/2跨中截面31.5m截面图N8N5N7N4N6N3N3N4N5N6N7N8N2b N2aN1bN2a1/2跨中截面1/2支点截面3504003004545475325180135135181825494800700400N1a18769N1bN2b4007008006678323.5m截面图(2)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表直线、无声屏障钢束号钢绞线类型工作长度(mm)下料长度(mm)束数共长(m)总重(kg)型号数量(套)N1a 12-Фj15.2 31832 33332 1 33.332 440.382M15-122 N1b 12-Фj15.2 31832 33332 2 66.664 880.765M15-124 N2a 12-Фj15.2 32333 33833 2 67.666 894.003M15-124 N2b 12-Фj15.2 32333 33833 2 67.666 894.003M15-124 N2c 12-Фj15.2 32333 33833 2 67.666 894.003M15-124 N3 12-Фj15.2 32381 33881 2 67.762 895.272M15-124 N4 12-Фj15.2 32411 33911 2 67.822 896.064M15-124 N5 12-Фj15.2 32442 33942 2 67.884 896.883M15-124 N6 11-Фj15.2 32472 33972 2 67.944 822.870M15-124N7 12-Фj15.2 32411 33911 2 67.822 896.064M15-124 N8 12-Фj15.2 32442 33942 2 67.884 896.883M15-124 N9 12-Фj15.2 32473 33973 2 67.946 897.703M15-124 N10 11-Фj15.2 32503 34003 2 68.006 823.621M15-114直线、有声屏障钢束号钢绞线类型工作长度(mm)下料长度(mm)束数共长(m)总重(kg)型号数量(套)N1a 12-Фj15.23183233472 1 33.472 442.232 M15-12 2 N1b 13-Фj15.23183233472 2 66.944 958.169 M15-13 4 N2a 12-Фj15.23233333973 2 67.946 897.703 M15-12 4 N2b 13-Фj15.23233333973 2 67.946 972.511 M15-13 4 N2c 13-Фj15.2 323333973 2 67.946 972.511 M15-13 43N3 12-Фj15.23238134021 2 68.042 898.971 M15-12 4 N4 12-Фj15.23241134051 2 68.102 899.764 M15-12 4 N5 12-Фj15.23244234082 2 68.164 900.583 M15-12 4 N6 12-Фj15.23247234112 2 68.224 901.375 M15-12 4 N7 12-Фj15.23241134051 2 68.102 899.764 M15-12 4 N8 12-Фj15.23244234082 2 68.164 900.583 M15-12 4 N9 12-Фj15.23247334113 2 68.226 901.402 M15-12 4 N10 12-Фj15.23250334143 2 68.286 902.195 M15-12 4曲线、声屏障钢束号钢绞线类型工作长度(mm)下料长度(mm)束数共长(m)总重(kg)型号数量(套)N1a 12-Фj15.2233472 1 33.472 442.232 M15-12 2 N1b 13-Фj15.23183233472 2 66.944 958.169 M15-13 4N2a 12-Фj15.232333 33973 2 67.946 897.703M15-1234N2b 13-Фj15.23233333973 2 67.946 972.511 M15-13 4 N2c 13-Фj15.23233333973 2 67.946 972.511 M15-13 4 N3 12-Фj15.23238134021 2 68.042 898.971 M15-12 4 N4 12-Фj15.23241134051 2 68.102 899.764 M15-12 4 N5 12-Фj15.23244234082 2 68.164 900.583 M15-12 4 N6 12-Фj15.23247234112 2 68.224 901.375 M15-12 4 N7 12-Фj15.23241134051 2 68.102 899.764 M15-12 4 N8 12-Фj15.23244234082 2 68.164 900.583 M15-12 4N9 12-Фj15.2334113 2 68.226 901.402 M15-12 4 N10 12-Фj15.23250334143 2 68.286 902.195 M15-12 4曲线、有声屏障钢束号钢绞线类型工作长度(mm)下料长度(mm)束数共长(m)总重(kg)型号数量(套)N1a 13-Фj15.231832 33472 1 33.472 479.085M15-122N1b 13-Фj15.231832 33472 2 66.944 958.169M15-124N2a 13-Фj15.232333 33973 2 67.946 972.511M15-124N2b 13-Фj15.232333 33973 2 67.946 972.511M15-124N2c 13-Фj15.232333 33973 2 67.946 972.511M15-114N3 13-Фj15.232381 340212 68.042 973.885M15-114N4 12-Фj15.232411 340512 68.102 899.764M15-114N5 12-Фj15.232442 34082 2 68.164 900.583M15-114N6 12-Фj15.232472 34112 2 68.224 901.375M15-114N7 13-Фj15.232411 340512 68.102 974.744M15-114N8 12-Фj15.232442 34082 2 68.164 900.583M15-114N9 12-Фj15.232473 34113 2 68.226 901.402M15-114N10 12-Фj15.232503 34143 2 68.286 902.195M15-1144.2钢绞线的制作和穿束4.2.1下料与编束钢绞线下料场地平坦,钢绞线的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预制梁张拉工序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规范张拉工序作业的程序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春制梁场生产的通桥(2005)2322-Ⅱ和通桥(2005)2322-Ⅴ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张拉工序。
2 后张拉工作程序前两孔梁需经有相应检验资质的单位测定孔道摩阻,根据孔道摩阻试验报告提请箱梁设计单位对梁体张拉控制应力做相应调整。
预应力施工的全过程分为:预应力施工准备工作;钢绞线束的制作及穿放;梁体张拉。
2.1.1梁体孔道编号图N 2aN 1b N 2d N 2c N 2b N 2aN 1a N 1b N 2d N 2c N 2b2.1.2张拉顺序2.2 预应力施工前应作好如下准备工作,并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2.2.1 张拉前,梁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预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33.5MPa以上,初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43.5MPa以上,终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弹性模量≥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天进行,由实验室下达强度通知单给工程技术部,再由工程技术部下达张拉通知单给张拉作业班,张拉前及时核对梁号、孔道及张拉值。
(张拉通知单见附表一)2.2.2 千斤顶、油表的使用必须在有效期内。
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a:张拉了200次;b:千斤顶校正有效期限达到一个月;c:千斤顶经过大修或严重漏油,经拆除修理后。
2.2.3 油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核:a:油表校正使用后已达一个月;b:油表使用时超过允许偏差或发生故障。
2.2.4 千斤顶校正应表顶配套校正,并编号记录。
张拉设备及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a、张拉千斤顶额定吨位宜为最大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倍。
b、压力表应为防震型,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级。
篇一:张拉作业指导书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 2 3 编制依据 .................................................................. 2 4 部门职责 .................................................................. 2 5 施工工艺流程 .............................................................. 2 6作业准备 .................................................................. 3 7施工工艺 .................................................................. 6 8.施工过程控制要求 (10)9.质量控制与检验 .......................................................... 11 10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 14 11 质量记录 . (14)1 目的为指导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加大技术标准控制,严格控制后张梁特殊工序预应力施工质量,实现张拉作业的标准化、程序化,编制此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扶余制梁场生产通桥(2005)2101-ⅰ、通桥(2005)2101-ⅱ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预应力作业工序。
3 编制依据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扶余制梁场《企业标准》、《施工工艺细则》扶桥施(2011)2101-ⅰ、ⅱ4 部门职责4.1梁场工程技术室负责本指导书的编制、修改、监督检查和指导实施,是本指导书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书的条文解释,归口管理,确保预应力施工按本指导书要求进行。
箱梁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施工预备 (2)4.1梁场的布置与设计 (2)4.2箱梁预制的施工预备 (2)5.施工工艺 (8)6. 施工方法 (9)6.1制梁台座施工方法 (9)6.2模板施工方法 (12)6.3钢筋焊接施工 (17)6.4梁体底腹板钢筋制造 (19)6.5预应力管道定位施工 (26)6.6混凝土浇筑施工 (28)6.7 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 (30)6.8张拉施工 (31)6.9压浆施工 (33)6.10移梁施工 (35)7. 技术要求 (37)7.1模板进场装置技术要求 (37)7.2钢筋绑扎技术要求 (37)7.3预应力管道定位技术要求 (38)7.4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 (39)7.5混凝土养护技术要求 (39)7.6张拉技术要求 (39)7.7压浆技术要求 (41)7.8 移梁技术要求 (42)8.质量规范 (42)8.1模板质量规范 (42)8.2钢筋施工质量规范 (43)8.3预应力管道定位质量规范 (45)8.4混凝土浇筑质量规范 (45)8.5张拉质量规范 (50)8.6压浆质量规范 (51)8.7移梁质量规范 (51)9.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51)9.1质量控制点制定 (51)9.2质量控制点控制顺序 (51)9.3控制方式 (52)10.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1模板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2钢筋施工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3预应力管道定位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2)10.4混凝土浇筑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0.5张拉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0.6压浆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0.7移梁平安控制要点及措施 (53)11.环保措施 (54)11.1 施工环境维护目的 (54)11.2 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54)11.3施工环境维护内容及措施 (55)12.预算目的 (55)箱梁预制施任务业指点书1.目的箱梁预制是桥梁施工中重点控制部位,为了确保箱梁预制的施工质量,特编制箱梁预制施任务业指点书,用以指点此类工程施工。
目录1.编制目的............................................................. - 1 -2.使用范围............................................................. - 1 -3.编制依据............................................................. - 1 -4.机械配备............................................................. - 1 -5.劳动组织............................................................. - 1 -6.材料技术要求......................................................... - 1 -6.1预应力钢绞线..................................................... - 1 -6.2锚具............................................................ - 2 -7. 预应力张拉.......................................................... - 3 -7.1张拉条件......................................................... - 3 -7.2各部门职责和工作程序............................................. - 3 -7.3张拉设备的使用................................................... - 3 -7.4张拉设备的自校与检定............................................. - 4 -7.5限位板的使用..................................................... - 4 -7.6制束与穿束....................................................... - 5 -7.7张拉操作工艺..................................................... - 6 -7.8张拉质量要求..................................................... - 6 -7.9张拉注意事项..................................................... - 7 -7.10断滑丝处理...................................................... - 7 -7.11现场张拉........................................................ - 8 -8.安全和环保措施....................................................... - 9 -1.编制目的规范张拉作业的操作程序及要求。
2.使用范围适用于xxx梁场生产的通桥(2008)2221A-Ⅱ、Ⅳ、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张拉工序。
3.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4.机械配备表4-1 机械设备及工装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 穿心式千斤顶YCW300B 4台2 油压表0.4级4块与千斤顶配套使用3 穿心式千斤顶YCW200B 4台4 油压表0.4级4块与千斤顶配套使用5 液压电动油泵ZB4-500 8台6 张拉架自制4套5.劳动组织设一个张拉班组,工班长1人,钢绞线下料编束9人,预应力张拉8人,共18人。
以上人员均需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6.材料技术要求6.1预应力钢绞线a、我梁场采用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1860MPa-GB/T5224-2003。
b、对于新选厂家应进行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松弛率等项目进行全面检验。
生产中按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分别进行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进行检验,其质量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c、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麻坑。
d、钢绞线应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时,钢绞线下垫高不小于300mm,并及时进行覆盖。
e、技术指标钢绞线尺寸及拉伸性能见指标表6-1。
表6-1 钢绞线尺寸及拉伸性能指标表钢绞线结构钢绞线公称直径mm抗拉强度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值KN规定非比例延伸力KN最大力总伸长率%应力松弛性能初始负荷相当于公称最大力的80%1Χ7 标准型15.201860 不小于1000h松弛率(%)不大于1860 260 234 3.5 4.5说明:1、允许用至少100h的测试数据推算1000h松弛率值。
2、规定非比例延伸力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值的90%。
3、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士10)GP。
6.2锚具a、预应力筋用锚具,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进行外观、硬度、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的规定和要求。
b、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每2000套为一批,不足2000套也按一批计进行下述抽样检验。
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5%——10%的锚具,按设计图纸的规定检查其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全部样品均不得有裂纹出现,当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时,则本批应逐套检验。
硬度检验——对硬度有严格要求的锚具零件,应进行硬度检验。
应从每批中抽取3%—— 5%的样品,按产品设计规定的表面位置和硬度范围做硬度检验。
如有一件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如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应对本批产品逐个检验。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在外形外观及硬度检验合格后,按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的成套产品抽样,每批抽取3个组装件的样品,并应由国家或省级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专业质量检测机构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c、锚具设专人保管。
贮存、运输均应妥善保护,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
临时性的防护措施应不影响安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性防锈措施的实施。
并要作好标识,防止混用。
7.预应力张拉7.1张拉条件(1)强度及龄期预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梁体设计强度的60%后进行;初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梁体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天时进行。
(2)梁体如有缺陷,修补完好并达到设计强度。
(3)张拉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上岗。
(4)所用计量检测器具必须标定(含自校)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检查钢绞线、预应力锚具、夹具等有关检验资料是否齐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7.2各部门职责和工作程序(1)试验室试压梁体同条件养护试件,满足上述要求后,出具强度试验报告。
(2)工程部接到试验室的报告后,根据梁型、设计图纸、校顶报告(在有效期内)计算油表读数。
将油表读数和张拉通知单下发给张拉作业班组。
(3)张拉工班长接到张拉通知单后,通知质检员。
并认真检查千斤顶,油泵等机械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4)专职质检员接到通知后,核对钢绞线、预应力锚具、夹具等有关检验资料是否齐备,向驻地监理进行报验。
报验通过后方可进行张拉。
(5)张拉整个过程技术员及专职质检员安全员现场旁站,并做好记录。
7.3张拉设备的使用1.千斤顶本梁场选用柳州欧维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CW200B和YCW300B型号的千斤顶。
预、初张使用YCW200B型千斤顶;终张拉使用YCW300B型千斤顶。
2.油压表本梁场选用0.4级和1.0级精密油压表。
0.4级油压表作为进油表,1.0级油压表作为回油表。
7.4张拉设备的检定(1)千斤顶、油表的使用必须在有效期内。
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经有资质的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校正:a:张拉了200次;b:千斤顶校正有效期限达到一个月;c:千斤顶经过大修或严重漏油,经拆除修理后。
(2)油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核:a:油表(0.4级)校正使用后已达一个月;b:油表使用时超过允许偏差或发生故障。
(3)千斤顶校正应表顶配套校正,并编号记录。
张拉设备及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a、张拉千斤顶额定吨位宜为最大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倍。
b、压力表应为防震型,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1.5—2.0倍,精度为0.4级。
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油表是0.4级表,检定有效期为一个月。
c、油泵的额定压力表应为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1.5倍。
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
d、张拉千斤顶、压力表应配套校正、配套使用。
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重新校正。
(4)张拉前检查锚具、夹片是否有合格证,检查锚具、夹片、锚垫板的外观质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并将不合格材料退回到料库,另行堆放,并标明。
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
(5)张拉前应清除锚垫板上杂物及水泥浆,以保证锚具与支承板密贴,清除压浆孔的填塞物。
(6)检查千斤顶、油表是否与校正时的配合相同。
7.5限位板的使用根据工程部的张拉通知单选择合适的限位板。
具体见下表表7-1 铁路锚具限位板槽深与钢绞线的对应表钢绞线尺寸(mm)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限位板深度(mm) 5.8 6.2 6.6 7.0 7.4 7.8 8.27.6制束与穿束7.6.1原材存放(1)钢绞线进场后按照不同的批次分别堆放,以免混用。